31小说网 > 太平盛宋 > 一百五十三、 旧椅重提众沸腾

一百五十三、 旧椅重提众沸腾

自己没有生出什么异心,不然依着那杨业的性子。自己到时候只有自尽的份了,这想想就是后怕不已。

然而那潘美却像是没有看到那些人那难看至极的脸色,依旧是自顾自的说道:“算算时间这杨公也是时候成功了。”

这众人届时一副不解的样子,莫不是这潘美命那杨业抢去阻截那韩德让的退路了?最后到底还是那四人中的头头周理开了口。

向那潘美问道:“潘公莫不是让那杨公前去断了那韩德让小子的退路?只是这穷寇若是逼急了,可也是会咬人的。”

这周理倒也是个明理之人,知晓若是把那韩德让逼急了。恐怕这所要付出的代价是绝对不会小到哪里去的。

故而才冒着被那潘美厌恶的可能,开口相劝。这潘美哪里不知道这周理他们的顾忌之处,他虽有心把那韩德让给赶尽杀绝了。

但是如今的情况却并不适合他这么做,毕竟这总是要有人回那辽国去报个丧的。以便那萧燕燕对这宋朝能够有所忌惮。

毕竟若是把那韩德让也该给杀死了,这萧燕燕怒极之下是保不准做出什么两败俱伤的事情。

如今这宋朝连年征战,这老百姓是已经承受不住这种负担了。就连那太宗也是不得不开始着手裁官了。

毕竟当初那赵恒自打那齐州回来之后,便给那太宗上了一封奏折。上面自是把那地方上官员过多,却并没有什么实用的情况。

皆给那太宗做了一个汇总,这太宗虽然不愿裁官。但是这赵恒是句句在理,这朝中也有不少新进的寒门子弟。

也纷纷对这赵恒的提议表示赞成,毕竟他们当初可是没有少受这么多官员的苦。比较这官员若是精少些。

这老百姓的负担自是也能少些,毕竟如今的税收可是有一大半是用来给那些官员发放津贴了。

可是在他们当中干实事的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那连年征战这国库也的确是有些压力了。

这减少些官员,也能够替军费多省下一些。只是这裁官又岂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当这潘美还在向那周理解释这杨业的去向时。

那头的太宗却是早就为这裁官一事记得是连白头发都多了好几撮,这太宗虽然在那皇位的来源方面。

颇有些不厚道,但是在那勤政方面却也算得上是一位勤劳的君主了。他深知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故而才会大胆的开放科举启用这些寒门子弟,但是这事情却并不像那太宗所设想的一样顺利。

每年科举的名额,总是并不像那太宗所设想的一样。多半是被那些寒门子弟给占用了,反倒是给那些富家公子多了一条新的出路。

毕竟这年的书籍和笔墨纸砚皆是不便宜的,再加上有不少的书籍往往是那些寒门子弟买不起的。

他们在见识方面自是比不上那些富家子弟,这落选倒也是在情理之中了。再加上如今能够做考官的皆是那世家出身。

颇多的皆是偏好那奢侈糜烂之风,往往那些寒门子弟所书的那些有实用的建议。皆是不被他们所喜。

这太宗对这些问题是全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可他偏偏皆是没有办法。毕竟如今的这些豪门世家多半皆是当初和太祖皇帝。

南征北战的老将军们的后代,或是已经传承了数百年的世家。这那一个皆不是那太宗所能够撼动的。

要知道抛开那些数百年的世家不讲,但是那些将军们的后代。就已经足够让这太宗烦透了。

他们中虽然有些人是子承父业的继续上战场替太宗效力了,但是大部分人皆是一班纨绔子弟。

他们仗着那祖辈的功劳,整日是无所事事。每每皆会触及这宋朝的律法,可是他们背后却是有一张惊人的关系网,

无论这当地的父母官是谁,全都是没有一个感动他们半毫。一来是他们虽然人不在那朝廷了,但是则关系却依旧是还在。

二来是当初那太祖本就因着那杯酒释兵权的事情,对这些人的祖辈心存愧疚。故而对他们皆是愿意网开一面。

可若是平常的时候这太宗或许还能够睁一只闭闭一只眼,但是如今这潘美的军费催的急。

那赵恒在亲自去过民间之后,对这朝廷的某些制度倒也是真的厌烦透了。这太宗被人可以不信。

但是这赵恒是他的嫡亲儿子,又是一贯不会说谎的。如果这赵恒都说这朝廷的规章制度有问题,这恐怕是真的有问题了。

毕竟这赵恒可是没有那个必要在这种方面欺骗这太宗的,故而这太宗倒也是下定了决心要把这朝中的一些毒瘤给清除一二。

故而是下了狠心把当初那些节度使的老底全都掀了个遍,虽然这些节度使不能够世袭罔替。

但是那老一辈留下来的家底却是已经足够这些后辈挥霍了,这太宗在听到那些节度使家中的资产之后。

那眼睛都已经直了,毕竟这些节度使当初可都是这武将出身。这乱世年间的宝贝是最不值钱的了,而他们也恰好趁着那个机会留下了大笔的财富。

再加上那太祖当初为了能够安抚他们,倒也是赏赐了不少的金银珠宝。这些人家里的财富加起来。

都差不多要抵得上这宋朝好几年的税收了呢!毕竟他们虽然是节度使,没有兵权。但是好歹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这些年下来这所捞到的有谁自是也不少,这太宗虽然并不是一个贪财的人。但是面对这处处需要银子的朝廷。

倒也是硬生生的把这好好的一个皇帝,逼成了一个当代的葛朗台。这他每每看着那大笔大笔的银子从那库房流走。

这心里就别提有多难过了,尤其是当他在看到那些官员奢靡无度的生活后。是越发的愤怒了。

要知道这太宗为了能够替这潘美的军队筹集这最好的武器,这每日皆是省吃俭用的。就连自己的衣服破了。

都是那李皇后自己亲手补的呢!连那素来没有什么钱的赵恒、赵元僖兄弟两个,也是把自己的大半家产都暗地里送给了那国库。

可是那些素来过惯了好日子的官员们,除了那几个本来就是寒门出身的之外。哪一个不是早就已经习惯了这夜夜笙歌的日子了。

这突然之间要他们过那种没有“乐趣”的日子,自然是不愿意的。虽然面上说自己将会和那太宗一道省吃俭用。

为前方的战士们奉献自己那绵薄的力量,但是这一个个的下了朝之后。却又是该干嘛干嘛去了,毕竟他们也不相信这太宗能够把他们怎么样。

毕竟这太祖可是定下来“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的规矩的,再加上如今的朝堂之上这十之八九皆是这些文人。

若是那太宗敢动他们半毫,这大宋的江山恐怕都要有危险。随意这太宗倒也是真的有火发不得了。

毕竟自己和自己的宝贝儿子,在这里省吃俭用的连半个铜板也不舍得多花。可是你们倒好一个个的都在那里花天酒地的。

感情你们是一点也不在乎这个朝廷,只是这太宗也知道自己如今就算有心想要把鞋士大夫们给杀了。

那也只能是半点用处也没有,故而倒也是强行的按下了心中的怒火。毕竟如今他还要借这些人的手。

去做一件天大的事情呢!若是他们如今就一蹶不振了,那到时候又能有谁去替自己办事呢?

这孰轻孰重太宗还是很分的清的,故而每日上朝的时候。这太宗依旧是一幅笑嘻嘻的样子。

若真的要说有什么地方和以前不一样了,那恐怕就是这太宗对那些士大夫比以前都要好了。

有些年老的官员在议事的时候,这太宗也是会酌情的给他们一张小板凳。让他们能够不用站的那么吃力。

太宗的这一举动一出,这士大夫的地位是立马又提高了一个档次。不少普通的武将,在饭馆遇到那些士大夫的时候。

也往往只有退避三舍的份了,不少士大夫都觉得这太宗是要比那太祖好的太多了。这士大夫的春天是又要来到了。

谁让当初那太祖在和那宰相议事的时候,使了了个、计策悄悄的把那宰相的椅子给弄没了。

自打那以后这士大夫议事就只有站着的份了,虽然那太祖用一杯酒把这士大夫给捧了起来,把那些武将给打落了深渊。

但是这无座一事却是让不少的士大夫至今依旧是耿耿于怀,要知道在他们的眼里自己可是那么的高贵怎么能受到一丁半点的轻待?

如今这太宗虽然没有把这议事有座亦是给恢复过来,但是这些士大夫却是对这未来充满了信心。

毕竟这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这太宗这么做终究是要顾及那太祖的颜面的。可是在那些士大夫高兴的忘乎所以的时候。

那正在练字的刘娥却是不经意的叹了一口气,自己的身份注定自己只能在这院中度日。但是这并不代表她不知道外头的事情。

在听到那太宗的一系列举措之后,这刘娥倒是担心起了那刘希和龚美了。要知道这二人如今都是可以算在那文人一列的。***(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