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红尘醉 > 第89章 斑驳羊皮卷里的秘密

第89章 斑驳羊皮卷里的秘密

穿过流淌着腥臭黑色积水的涧水湾新村泥泞的街道,杨工看着掩映在一片乌云般柏树林中的弘农观大殿的黄色飞檐,兴奋地说:

“古人说‘林深景胜,山幽殿隐’一点不错。老文,没想到这里还会有一座气势宏伟的道观。”

“现在是大队的粮食仓库,要不是早拆了。”

“有道士吗?”

“道士姓皇甫,现在是这里的保管员。听说这里要拆掉,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就是他,告诉我这大殿后边的山石里蕴藏着巨大的水库。”

“不能光听他的,他是为了保住他修道的弘农观。”

“我们也是这样想的。可由不得不做调查,贸然爆破。要是这里隐藏着地下河,可就惹大祸了!”

“初步判断,可能性不大。”

“”哦、、、、、、杨工,你怎么突然这样说?为什么?”

“因为这片千年柏树林。老文,柏树不喜阴凉潮湿,它们长得这么好,这里必定干爽适宜它生长。否则,柏树不会生长的如此健硕奇美。蕴藏着大水的地方,岂能这般干燥?”

“有道理,咱听听皇甫道士怎样说法。”

道观大门紧闭,文新荣敲了半天,也没有人前来开门。用力推大门,大门动也不动。顺着门缝向里张望,几根粗大的原木挡在门廊里,将大门顶的死死的。

“皇甫老伯,我是文新荣。是陪一个朋友来参观咱道观的,没有别的意思。”

喊了半天,才听到里边传过来踏踏的脚步声。

“看来,里边的人已经知道了要拆道观的事、、、、、、”文新荣对疑惑不解的杨工说。

“皇甫老伯,”文新荣介绍完杨工的来意后说,“道观是小事,拆了可以再建;国家的建设是大事,耽误了咱都没法交代,切不可为了小利益误了大利益。其中的厉害你可清楚?”

听到文新荣如是说,眼珠血红、憔悴不堪的皇甫枯叟,像打了鸡血似得兴奋起来,连连向文新荣做着揖说:

“文领导,我老叟从来不说半句瞎话,现在黄土埋到了脖颈,更不会说瞎话!这弘农观拆不得,泉壁和它后边的泉鸣山也动不得。为何?我把情况跟你们说说,你赶紧跟大领导汇报、、、、、、”

“老伯,”杨工打断了皇甫枯叟的话,“带我四处看看。”

遮天蔽日的柏树林里,杨工在一棵长在背阴处的古柏根部挖了一个深坑,掏出土来摊在手掌心碾碎嗅一嗅,又从树干的裂隙里抠出树皮戴上眼镜细细观察:

“皇甫老伯,要是附近有大的水源,这深处的泥土必然潮粘,皴裂的树皮间也会滋生苔藓。可你这里没有这些。气候如此干燥,不可能像你说的那样,储存有巨量的水源!”

“你们跟我来。”皇甫枯叟说完,将两个人带出柏树林,向大殿后边的树木茂密山根走去。

被清水包裹的巨大泉壁上,水珠蚯蚓般蜿蜒而下,汇聚成弯弯曲曲的小溪,在绿草间潺潺流淌。山坡深处,茂密地生长着只有南方才有的棕榈类植物。顺着石缝向上攀爬的文新荣和杨工,看到两只一尺多长的花纹蜥蜴扭着肥硕的身体笨拙地逃窜。两个人的鼻孔里,充斥着枯枝败叶发出的潮湿腐败的气味。

从山坡上下来,杨工弯腰在溪水里洗着沾满泥土的双手,说:

“老文,怪了!咫尺之间,犹如两个天地,我还从来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上边是峭壁,要是能上去就能探出究竟,咱们能不能上去看看!”

“泉鸣山前的这块石壁,当地人叫它堰山,数十丈高,我还没听说有人上去过。”文新荣说。

“皇甫老伯,”杨工对旁边垂手而立的皇甫枯叟说,“这里的潮湿说明不了问题,很有可能着堰山上边的山泉造成了这里局部的潮湿小环境。”

“杨工,老辈人有人上去过,山泉是从半山腰的一个裂口里流出来的。老辈传说这股泉水流出时发出丝丝的响声,所以老人们传说半山腰有一眼响泉。”

“上去过的人还有健在的吗?”

“都不在了。”

“现在还有人能上去吗?”

“岩峰中的吊线一般的小路,早就崩塌了,现在没有人能爬上去。”

“皇甫老伯,”杨工严肃地说,“上去过的人死了,没人再能上去,只是你说这股水是来自山的内部、、、、、、”

“是堰山里边挤出来的!要不老人们咋叫它响泉?你们跟我走,我给你们证据!”

绕到大殿后边的山角,皇甫枯叟奋力推开岩石的举动惊得两个人目愣口呆。

“这是老辈人留下躲避祸乱的暗道,”皇甫枯叟解释道,“老辈人说它是卧在泉鸣山山脚内等水的一条龙!”

在水滴淅沥的石洞里摸索着走了一会,皇甫枯叟站住、悉悉索索从油纸包里掏出火柴点亮了凹在洞壁里锈迹斑斑的煤油灯。文新荣两个人才看清了石洞呲牙咧嘴的样子------不到一人高,狭窄蜿蜒,真如一条颜色斑驳的卧龙。皇甫枯叟先是从洞壁半中石窝的油纸包里拿出一块发黄的羊皮画图叫两个人看。两个人看不懂羊皮板上弯弯曲曲的线条的意思。

“这是我先人开挖石洞时留下的示意图,告诉子孙们点黑点的地方距离大水很近,千万动不得!”

文新荣将羊皮图送到眼前仔细端详:

“皇甫大伯,这上边像写有文字,模模糊糊的。”

“是“福地永泽”四个字。时间太长,已经脱色,看不清了。老祖宗的那个时候就知道这泉鸣山里有取之不竭的水。农民,水源和土地是立身之本,祖先希望居住在这里的皇甫家族的祖祖辈辈受到清泉的润泽!”

“皇甫老伯,你带我俩到这里,想说明什么?是古人说过这山里有水?”

“是。我还想叫你们亲自听一听大水的声音。”

“能听到水声?”

“能,听得真着呢,呼呼响,像是里边在刮大风!”

皇甫枯叟看了看脚下,确定了位置,神色凝重地把如扇的大耳紧紧贴到水迹淋漓的岩石上。他紧闭双眼,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贴在岩面的那只耳朵上。文新荣他们看到,皇甫枯叟贴在岩石上的紫红色的大耳朵不停的神经质地颤动,像是在轻轻地拍打岩面。

岩洞里只有滴滴答答滴水和皇甫枯叟渐渐粗重呼吸的声音。刚才还胸有成竹的皇甫枯叟烦躁不安起来,几次将耳朵变换探听位置:

“没有了,听不到了,咋会突然听不到了呢?”皇甫枯叟将耳朵从岩壁上移开,丢了魂似的一脸茫然。“杨同志,是不是我的耳朵不好使了,你们听听、、、、、”

杨工将脸颊贴向岩壁听了一会,挪开后,嘲笑道:

“连你的雷达耳都听不到啥,我们就更不行了。皇甫老汉,你说的声音,压根就子虚乌有吧?”

“看你说的。我老汉从不会说瞎话!”皇甫枯叟绝望地说,“我敢对天发誓、、、、”

“好了,好了,出去再说吧。”感到寒气森森的文新荣,不耐烦地说。

来到道观庭院,文新荣觉得没有必要再呆这里,向杨工使了个眼色:

“皇甫大伯,我们回去了,这件事情我们改天再说。”

“在这里吃饭吧!”

“谢了谢了!”两个人说着大步往外走。

“文总,”皇甫枯叟双手抱拳,“老叟有一事相求,就是张不开口。”

“只要不是公事,您老尽管说。”

“我已经几天没吃咸盐了,浑身无力、、、、、”

“没钱买盐了?就这件小事?”文新荣掏出五元钱递过去。

“文总,我老汉年近七十,还从来没接受过施舍!”

“你,给你钱你又不要,叫我咋办?”

“我拿几件东西向你交换吧,东西在大殿里。”

大殿的正中的八仙桌上,摆放着几盘素菜和几个黑馒头。

、、、、、、、

文新荣笑着坐在桌子前,将钱递给皇甫枯叟。皇甫枯叟接过钱向文新荣作揖

道谢。(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