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欲壑难填 > 第十八章悠闲

第十八章悠闲

小王说:“如果局长没事了,你和刘大哥先回东湖吧。我们四个去没问题。”

郑新说:“我真就没有事了,但是把你们四个放在这儿,我不放心,你们知道我不放心的就是安全问题。这个事你们一定放在第一位的,不但你们自己要注意安全,还要时时提醒她们注意安全,万一出点什么事,我们可是吃不了——兜着走了。这样吧,刘科长你们两个儿没事了,下午就可以走了,我一个人在这陪他们就可以了。”

刘科长说:“局长,我们还是一起走吧,他们几个在这儿没事的。”

“你们走吧,我还是等他们一下,回去我也是心在这里。”

刘科长说:“你不走,我们也不走了,你一个人在儿也没意思。要走一起走,不走都不走。”

郑新让小王给他开一个房间,他也到这边宾馆来住。

郑新对他们六个人说:“你们下午自由活动吧,我去看看我儿子,他在北京上大学呢,我请他吃顿晚饭,晚上我回来住。你们晚上自己喝吧。”刘科长说:“我们两个陪你去看儿子,正好溜达溜达。”

晚上郑新三人回到宾馆,这哥四个正在打麻将呢。郑新回来了,小王要让给郑新,郑新说:“你们玩吧,我就不参与了,你们玩到晚上十点半,就别玩了,明天还有活动呢。早点休息吧,养足精神明天还要泡那几个女孩呢。”

第二天郑新起床后,发现出去郊游的人都已经走了。

他一个人吃了一点早餐,就没事了,昨天看过儿子了,今天学校有活动,也没时间陪他。

北京他来过多次,没有什么新鲜的,要是老婆在这一定拉他去逛街。他自己一个人就不愿意动了。今天又是周六,街上的人多的吓人。

过了一会儿,刘科长他们二人到他的房间来了,郑新说:“我们来北京一周了,抛家舍业的,明天我们回去了,也应该让老婆孩子高兴一下。我想咱们买点北京特色的食品什么的,每人一份,一份按一千五百元以内买,你们看怎么样?”

“局长,还是你想的周到,家里的老婆孩子都盼着我们回去呢,我们带回去点东西她们一定很高兴。”

“你们两个琢磨吧,今天把这件事办了就行了,我今天去见一个多年未见的发小,他在外交部工作。我们今天就各自行动吧。”

刘科长二人既可以逛街又可以给包括自己在内的人买东西,很好的差事,他们高兴地走了。

郑新很想和王维东见面,和他联系一下,能见面最好,不能见面,就自己去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悠闲安静地呆一天。

今天在北京一件事没有,平时在家都是很难有的时光,要好好享受哇。

郑新看了一眼手表,才八点多点,这对周末的大城市来说时间还早点。他先给王敏打电话,问候一声,告诉她明天回家。

又给赵晓红打过去,“小红,你好哇。”

“郑哥,你在哪呢?”

“我在你家楼下呢?”

“在我家楼下,你怎么不上楼呢?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刚回来的,这不是想你想的受不了嘛,下飞机就到你家楼下看你来了。”

“呵呵,郑哥,不带骗人的,现在几点呀,你就坐飞机回来了,我记得北京的飞机到东湖是中午的。”

“呵呵,北京人看我想你想的可怜,就让飞机早点起飞了。”

“哈哈,大哥呀,北京人那么好,怎么不给你介绍一个北京姑娘呢?”

“介绍了,我看都没有我家小红温柔漂亮,我就没同意。”

“没看出来,大哥很专一呀。”

“想哥没有哇。”

“想了。”

“哪想了?”

“你猜。”

“我猜是上、中、下都想了。”

“上、中、下是什么意思?”

“呵呵呵。”

“你这一笑就不是好话。”

“是好话,你从现在就猜,猜到了,见面有奖。”

郑新和赵晓红调了一会儿情,才给王维东打了电话,王维东一听是郑新非常高兴,他告诉郑新今天他没有休息,接待外宾,现在正忙着呢,晚上八点左右,去车接他,到时候在联系,见面后载好好聊。郑新听了也非常高兴。双方都挂断了电话。

郑新泡了一杯茶,从包中拿出随身带来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有滋有味地看起来。

他看了一会儿书,给小王他们几个打了电话询问玩的情况,又嘱咐注意安全。争取早点回来。

郑新又看了一会儿书,感到有点困,刚刚中午十一点,他就下楼到餐厅吃了点午餐,然后就休息了。

郑新有一个爱好,不管到哪个城市,他都喜欢到当地的博物馆看看,因为博物馆最能全方位地把当地的有关人类发展及其环境变化的见证物收集、保存在这里,又能把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都展现出来,是游玩、休闲、长知识、长见识的最好地方。

他到过很多地方,也去过很多博物馆,大的博物馆像国家博物馆、陕西博物馆、辽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等,小的县城博物馆也去过很多。

走进博物馆就好像和当地的古人对话,倾听他们诉说,在遥远的过去他们是怎么样与大自然的一切争斗,一代代,一步步,休养生息发展到今天的。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自然造化了一方水土,不论富饶,还是贫瘠,都会向母亲一样,毫无一点自私,尽其所有,尽其所能,历尽艰辛养育着带有自己特色的儿女。包括现在和将来,这一方水土的儿女怎么样把母亲一样的这方水土进行装扮,这一切在博物馆都可以一览无遗。

当然有些主题博物馆是自己喜爱那方面的也非常好了,比如西安的碑林博物馆,让他每次去都流连忘返。其中僧怀仁花费4年心血,从内府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再现了书圣王羲之秀劲超逸的书风,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记,颂扬了卓越的佛学家玄奘,又有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被誉为了“三绝碑”等一些国宝级真迹,深深地刻画在他的脑海里。

郑新午觉醒来,时间还不到一点,他想到晚上八点还有七个小时的时间,一个人去一个安静的地方慢慢地转一转,看一点有意思的东西,一定会很惬意。

他给驻京办事处打了一个电话,要了一辆车,前往距市区大约五十公里的周口店龙骨山。

平时北京的天总是灰蒙蒙的,昨晚下了一场小雨,今天的天比往日要蓝,车子进入山区空气就变得清新了,满眼的绿色,鸟语花香。

到了景区门口,他买了一张门票,进入公园,他信步走入博物馆,博物馆里人很少,没有喧哗和嘈杂声。

他独自一人慢慢看完四个展厅,又爬了几段台阶,又走了一段路,来到山顶洞口。

郑新仔细观察着,难怪聪明的中国人数代人都选着这里做京都呢,原来两万年前,祖先们冥冥之中,凭着他们的与生俱来的感觉,和与天斗,与地斗,与周围的动、植物斗的经验中,得知这里的风水最好,就选在这里建立了山洞王国。

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一样。山顶洞人用的主要是打制石器,但也有的制作很精细。他们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会制造骨针等骨器,会用骨针缝制兽皮衣服,还会用有钻孔的兽骨、兽牙、石珠、海蚶壳做装饰品。他们已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植物、打猎、捕鱼得到食物。

山顶洞人按母亲的血缘关系组成氏族,同一氏族的成员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她们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国家吧。

郑新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参观完,他快步走出大门,他很遗憾这次来北京没有带照相机,只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

他回到宾馆已经六点了,其他人谁都不在,就一个人到宾馆餐厅吃了一口饭,回到房间打开电视,看中央新闻。

中央新闻联播刚刚开始,王维东的电话就打来了,问他在哪里?派车去接他。(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