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鸿蒙万卷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繁华的京都

第一百四十一章 繁华的京都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折腾了一天,眼看天色已晚,在焚香谷又多住了一晚。第二天,天刚亮,肖宁就准备上路了。

车辇是焚香谷准备的,上面有着焚香谷的旗号。想来是谷主夫人和萧灵儿怕肖宁遇上麻烦,刻意准备的。

当年天武帝国一家大镖局,要押送一趟重要的货物,因为涉及镖银巨大,所以镖主求助于焚香谷,焚香谷伸出援手,在镖车之上用了焚香谷的标志,结果一路上,车子平安无事,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就连一个小毛贼都没有出现过。

车辇之上准备了大量的衣料,食物,还有药材,搞得跟搬家似的。

萧灵儿还硬是塞给了肖宁两张万两银票。这个萧灵儿对自己倒是一往情深,那架势就好像送自己丈夫出远门似的。

看着萧灵儿那般神情,就连一向无所谓的肖宁也动了恻隐之心。脑海中还徘徊着两年之约。好吧,既然如此,不管以后如何,两年之后,他定然回谷中看看,若是需要帮助,一定尽全力帮助。

离开了焚香谷,这一路之上,肖宁走走停停,顺便游玩名山大川,也顺便察看一下风土人情。这天武帝国之大,无奇不有,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比如有的盛产晶石,肖宁就看看是否这些对于自己有用处。有的地方盛产药材,肖宁就瞧瞧这药材能否对自己有帮助。

差不多又过了十多天,肖宁终于到达了天武帝国的京都。

这是肖宁第一次来到天武帝国的京都,至少是记事以来的第一次。天武帝国的京都果然不是那些小地方可以比拟的。

那威武高大的城墙都比肖宁见过的城墙要高上一大截,要坚固许多。

穿过那宽大厚实的城门口,肖宁第一次看到了京都的繁华。

宽大的街道足以并排行驶十多辆马车,相比之下,紫阳府的街道就如同一条小巷似的,显得狭小局促,小家子气十足。

街上人来人往,各种摆摊的,卖把式的样样都有,比紫阳府赶集的时候都要热闹许多。

肖宁不是个爱凑热闹的人,但是面对着京都的繁华都不忍多看了几眼。

焚香谷的车辇已经够豪奢了,但是在京都之中的车辇中,并不显眼。

在这京都之中最不缺的就是达官贵人,随便扔个砖头,都能砸死几个三品以上的大员和皇亲贵胄。

住进了驿馆,然后就到吏部提交官谍印信。

虽说是兵部的官员,但是这人事的任命以及上任,外调等手续还是由吏部负责。

负责接收手续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这是位奇怪的老者,说他老吧,其实也不老,也许是过分显老吧。二十年前,他踌躇满志地进入吏部,想要一展宏图,可是没想到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二十年,到最后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个安慰奖,从从四品提到了正四品,但是是虚衔,并未授予实职。磨到最后,什么脾气都抹没了,也养成了他乖张怪戾的个性。

他斜眼看着官凭印信:兵部职方清吏司参领,正四品。他抬眼不屑地看了看肖宁。这么年轻就当上了正四品的兵部职方清吏司参领,不是买来的,就是靠关系上位的。他娘的这年头,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只有有钱有关系,随随便便,阿猫阿狗就能当官,像自己这种没钱没势的只能坐冷板凳一辈子。

他打心眼里有点瞧不起肖宁,所以对肖宁的态度就非常得冷淡,而且准备故意为难肖宁一番。

“回去等等吧,这里事务繁忙,人手不足,交换公文没有这么容易的。”这位老者不阴不阳地道。到了他这个岁数了,什么都没有盼头了,为难为难一下这些新来的官员,顺便捞点银子,等着告老还乡吧。如果说年轻的时候,还有点愤青,到了这把年纪,连愤怒也懒得愤怒了,唯银子办事。

虽然心里鄙视肖宁,但是只要缴纳足够的银两,他还是会尽快承办的。可问题是,今天碰上了个愣头青,他暗示了几回,都不知道意思意思,活该回去等结果。

看着肖宁灰溜溜的样子,他的心里有了股扭曲的快感。

肖宁回到了驿馆,立马驿馆里就来了一位使者,说是邑府派来的。

邑府,肖宁认识姓邑的不多,大概就是邑倾城的父亲派人来的吧。

想到这,跟着那位使者上了车辇。

在京都有车辇,是身份财富的象征。像他们那种大家族,那是必须具备的。

车辇走了一大段路,来到了一座别院之前。这幢宅子不仅面积庞大,而且装修考究。最重要的是这座宅子闹中取静。

走过几条巷子就是热闹的街市。但是那前面一排排的围墙和小院,却把外面的喧嚣阻隔在了外头。

这些别院,肩并肩地排成了整齐的一排排,规划有序,看起来了像一块块四四方方的豆腐。

使者将肖宁领进了其中的一座宅院,邑倾城的父亲笑容可掬地站在庭院中间。

“哎呀,肖大人,我可是等你好多时辰了。怎么样,对这座宅子还满意吧。”

肖宁环视了这座庭院,庭院的外围,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已经让人感受到其中的雅和美。更不用说这庭院里面甬路相衔,山石点缀,亭台楼阁、假山流水错落有致。整个院落显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园锦簇,剔透玲珑。

对于这样的院落,当然是满意的。只是像他们这种初入京都的新官,一般都住在驿馆的别院之中。

邑倾城的父亲为了让肖宁心动,得意地道:“这些别院乃是京都贵胄才能拥有的。这四周住的可都是达官贵人。京都这些年的房价不便宜,已经上涨到了一百两一平尺。可是跟这里的价格比起来,那就如白菜价一般,这里的房价当年的出售价是五百两一平尺,如今,恐怕是两千两一平尺都没有人舍得卖啦。”

“两千两一平尺?”肖宁尽管见多识广,还是被这个数目惊到了。这个数目确实远超过自己的认识。(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