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屐痕点点 > 坝区行1

坝区行1

坝区行(1)

一、从游记说起

将旅游时所看到的景物、所听到的声音、所产生的联想、所获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文学形式记录下来,就是游记。

现在国人都喜欢旅游,也喜欢将自己游览一些景点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或者影像记录下来、公开出来,本来是各人的所好,可是汗牛充栋般数量的游记大多要么平淡之极,要么味如嚼蜡,甚至更有些人,就是单单用几张、甚至更多的照片将自己的行程串联起来,取一"某某行"的标题发表出来,就真的落入了"上车睡觉,下车尿尿,进馆子吃饭,到景点拍照"的俗套之中。读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开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才叫游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就是指出,游记一般以描写为主要手段,又常与抒情议论相结合来表达笔者对某个景点独特的感受。把握写景、抒情和议论的关系,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寄寓其中,这就是所谓的"言为心声",看看***先生的那篇《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景有情、声色并茂,不失为上佳之作。

毋庸置疑,游记自然是建立在旅游基础之上的,不过旅游仅仅只是人们感性认识的过程,也就是到了一处风景胜地,或者摆上几个姿势,拍上几张"到此一游"的照片发到网上和微信的朋友圈中让人点赞,或者买回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带回去送给亲友分享,这也是一种链接,大家都乐此不疲,自然无可厚非,只是要想把旅游变成游记,对自己旅游材料的筛选、再加工和提炼则是感性升华到理性的一种过程。

每一次的旅游,无论是所在城市的周边随便转转,还是到名山大川、天南海北去畅游,或者到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边喝咖啡,站在洛杉矶的好莱坞地标前喊"茄子",潜到墨尔本的大堡礁中探寻海底世界,还是到曼谷的**看人妖,这仅仅只是游山玩水、休闲娱乐的一部分,只是满足了游客自己感官的某些需求,并没有使得精神得到满足。有人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如同一顿丰盛的满汉全席,仅仅只尝到开始上的那几道刀工不错、装盘的造型也不错的凉菜,就认为这就是这道大餐的全部而匆匆离去,肯定是大错而特错的。

我国有许多写游记的大家,从写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李太白到写出"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冷苍苔滑。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深夜无月色"来记录"后三游"的苏东坡都是以写景喻情的高手;那个驴友的鼻祖徐霞客在《游恒山》中仅仅只用了树与石的结合与对比就显得别具一格:"其盘空环映者,皆石也,而石又皆树;石之色一也,而神理又各分妍;树之色不一也,而错综又成合锦。"徐志摩的那首《再别康桥》其实也是一篇游记,大才子的抒情真的很美:"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

写景与抒情在游记中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是第一步,借景说理是第二步,通过一些议论和感慨,寄托作者对某个景点的评价和所得出的结论,则是山水游记的一个重要特点,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纲举目张的效果。例如这一则笑话:"有人到法国旅游,回来朋友问他去了趟法国有何感想?法国的女人是不是特好上?那人叹了口气答道:'对女人我没什么感想,感受最深的是在凯旋门上厕所,人家是握着那个话儿甩甩,我TM是捏着那个家伙抖抖,你说我还敢不敢想那里的女人?"这就是所见所闻而发出的感慨最大的魅力。(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