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屐痕点点 > 又进三峡人家2

又进三峡人家2

又进三峡人家()

二、当年的石牌风景区

两千年刚开始,我们就曾经到过三峡人家,不过那个时候,这里还叫石牌风景区。

那次的交通情况是,清晨从中心城区的解放路乘路车抵达黄柏河码头。那里原来是葛洲坝浇二的工区,以前来过,数年未来,因为葛洲坝已将注意力转向三峡大坝,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很繁忙、很大的滚装船码头和砂石中转码头。

我们是乘一叶柴油机动力的小舟离开码头的。那艘仅能乘坐0多人的小客轮船身很低,水面似乎垂手可触,如今回想起来,很有些为缺乏安全保障而后怕。不过当时没这么多的顾虑,看着长江风平浪静,西陵峡、南津关、三游洞款款而来,牛扎坪,平善坝缓缓而过,很是新鲜。此船并非旅游船,只是短途水上客运;乘客也多是附近山民,沿途上上下下;小船贴着岸边溯江而行,沿途停靠,悠闲的看山野小村,青山碧水,牧童水牛,颇有情趣。

乘船花了元船资,行了17里水路,一个多小时以后抵达西陵峡中的石牌风景区。沿坡上岸,花5元买游览票就可以**景区。一条铺设平坦的水泥路面沿着长江南岸蜿蜒而行。那天我们去的时候,游人并不多,沿途显得幽静,江中轮船鸣笛宛如男低音*唱,著名的三峡第一湾画着**的C形展现在我们眼前,就不得不为天公造物而折服。

向左转,有一条溪流清澈透底,看得见小鱼游动,水草摇曳。顺溪而上,经过听溪、三叠泉,观溪流弯弯,听水声叮咚,确是有一种世外桃源之感。信步走入山谷深处,黄*泉飞瀑而下,冒险接得一瓶,尝尝,没感到甘凝,只是清凉而已;而对壁山腰的那道琴〔情〕瀑却令人叫绝。传说是一对**所在,传说二音韵似琴,一阴一阳,大珠小珠落玉盘,叫人浮想联翩。

原路返回,可以遥望引起不少诗词大家雅兴的扇子山;走进那个苏轼父子、黄庭简、陆游都曾经到此一游、并有诗词唱的蛤蟆泉洞。洞中有山人卖山货,不过就是农家小吃和山中野果。买了些炸土豆片,还有紫色的桑泡〔桑树的果实〕。不料那土豆过于油腻,桑泡也全无记忆中的那种甜美,不由有些怅然。喝了些竹管引来的泉水,凉而甘,十分解渴;却无杭州的虎跑、无锡的惠山泉那么清甜,不知陆羽茶圣何以将此地列为天下第一泉的。

向上走不多远,有一圆柱形的小楼,就是现在叫灯影洞、当年叫*宫的入口处。所谓的*宫,实为溶洞。我们上次去的时候正值夏日午时,外面烈日炎炎,洞内却凉风嗖嗖,汗气,暑气一扫而光,真是快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洞中有洞,上下贯通,曲折反复,洞中隔不远处就有灯光照明,还有一个高达0多米之大厅,巍峨粗大的石柱,深莫难测的深潭,惟妙惟肖的造型,也叫人流连忘返。

顺着一条小径钻出洞来,已是山腰。继续沿着台阶步步向上。又是太阳当头,爬不多久就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走走停停,最后走过一条只容半只脚的陡直阶梯到达山*。这里就是灯影峡的精华所在--灯影石。那块形似蘑菇,头重脚轻,单凭着一个细颈托住**的头颅,而且历千年而不倒,真是天下奇观。就是郭沫若题写摩崖石刻已模糊的看不清楚了。

山*上有一小食店生意红火,食客云集。更多的游客还是和我们一家人那样自备野餐,找一平坦草坪席地而坐,鸡蛋,矿泉水,卤牛肉,还有些咸菜。喂饱了肚子、补充了体力,就一鼓作气的登上邀月亭。立于亭中,江风扑面而来,爽快之感无与伦比。一江大水尽收眼底。不知当年大禹治水何以在此留一大弯,千百年江水的冲刷居然也无法冲开一条直道,就真的为山石之坚实、山川之造化而感叹。

下山的时候,过乱石穿云,看那块厚实的石牌耸立在江畔,此不仅是这个地名的由来,也是石牌抗日保卫战的见证。站在高高的石令牌下,回忆当年国军在此处浴血奋战,壮怀**的情景,崇敬之心油然而生,就是下午乘原来的那条小客船原路返回的时候,依然被那块**的石牌而震撼、而激动。(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