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宏图霸业 > 第188章 红色天空(1)

第188章 红色天空(1)

当赵隼鹰在海上艰苦求生的时候,又罗炳领导的解放军攻台部队并没有因为总参谋长的孙子下落不明而停下了其进攻的步伐。

在付出了损失7架F-15的代价后,空军终于干掉了架E-T,并且把最后那架吓得躲进了“佳山基地”,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敢再露面,而作为“买一送一”的“交易”,0架台湾空军的F-15E与18架F-16成了那架E-T的陪葬品。

在打瞎了这几只台湾空军与指挥系统的“鹰眼”后,解放军空军消除了最大的麻烦,其后面的计划也就能够顺利进行了。

摧毁台湾军队的指挥系统是第二轮空袭重点中的重点。而解放军空军也是花出了血本在进行这一任务。400架战机中,除了150架承担起了与台湾空军争夺制空权的任务外,另外的都承担起了这一任务,携带着各种炸弹、导弹想台湾军队的中枢神经发动了一次次猛烈的进攻。

为了达到独立的目的,台湾政府是把大量纳税人的钱用到了军队建设之中,虽然台湾连年高额进口武器的事情最为招摇,但是对提高军队战斗力帮助最大的还是对起指挥通信系统的建设与改进。

在台湾军队的指挥体系中,虽然衡山地下指挥所处于大脑的地位,但是海军的“大成”分系统,空军的“强网”分系统以及陆军的“陆资”分系统却充当起了“九头虫”小脑袋的角色。这些分系统能够保证在衡山地下指挥所受到严重打击之后对台湾军队进行指挥控制的功能与作用。而这就极大的分散了解放军空军的打击范围,要想彻底的瘫痪台湾军队的指挥控制系统,就必须要将这几个大系统都完全摧毁。

最为麻烦与棘手的还不是这些分布广泛的指挥机构,而是台湾的通信手段与方法已经得到了质的提高。以前台湾军队的指挥主要依靠的是无线电通信系统,但是这种系统已经在过去的战争中被证实是相当不安全,也是相当容易遭受到打击破坏的。所以在台湾军队进行改革的时候,其指挥系统的通信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现在的通信方式主要是依靠埋在地下电缆与光纤。要想破坏这种通信渠道,光依靠空军的轰炸是远远不能够完成的。

处与台湾军队指挥系统首脑地位的衡山地下指挥所有数条与外界联系着的通信光纤。其最低级已经能够直接指挥分散在台湾西部平原的旅级部队。另外还有伪装良好的十多个卫星通信天线保持着与美国、日本的联系。这让台湾军队在失去了几乎所有的侦察能力后还能够从美国、日本那获得战场的动态变化,为台湾军队继续抵抗解放军的进攻提供了情报基础。

而解放军空军的打击重点就放在破坏台湾的这些通信系统与手段上。其中重点的重点就是要摧毁衡山地下指挥所,但是遇到的困难却是难以想象的。

解放军空军手中虽然有钻地能力达到了五十米左右的重型倾切炸弹,即使这能够对衡山地下指挥所构成巨大的威胁,但是解放军手中却没有衡山地下指挥所的详细情报,特别是没有衡山地下指挥所的布局图,这就让空军的轰炸成了一种“赌博”式的袭击。在方圆数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要想让一枚炸弹能够很“幸运”的炸中衡山地下指挥所的要害部位,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不现实的事情。而当空军消耗了50多枚这样的炸弹之后,衡山地下指挥所仍然在顽强的向外界发出通信电波,所以解放军空军也就放弃了这种徒劳的努力,将打击的重点放到了低一级的指挥机构上。

比起衡山地下指挥所来说,“大成”、“强网”与“陆资”这些二级指挥所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特别是台湾空军的“强网”系统,在受到解放军空军最猛烈的“照顾”之后,在第一波攻击结束时就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指挥与通信能力。

在更下级的指挥通信机构中,台湾军队的损失更加惨重。那些本应该对付衡山地下指挥所的攻击机都将打击力转移到了这些无法躲藏到地下的目标上。在解放军空军不计成本的空袭中,台湾空军已经无法与基地联系,也就无法指挥空军的那些残存战斗机进行防空作战。而台湾海军更加彻底,在通信设施被摧毁之前已经让所有的分舰队各自为战,行动不再需要请示上面的批准了。台湾陆军虽然受到的“照顾”要小很多,但是其脆弱的通信系统却更加容易遭到破坏,当把决策权交到了旅一级的部队后,也标志着台湾陆军无法整体作战了。

虽然衡山地下指挥所仍然在坚持着,但是现在它就如同一个丧失了控制手脚能力的大脑一样,根本无法对对方构成威胁了。而解放军空军在使用了三个攻击波将台湾的通讯系统炸了个底朝天后,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消灭那支还在僵持着的台湾空军身上。

战争爆发1个小时之后,台湾空军仍然没有失去战斗力,其400多架的先进战斗机虽然损失了100多架了,但是仍然有着强大的战斗力,特别是在一批封存的老式战斗机被投入使用之后,台湾空军的战斗力再次得到了增强。当然,台湾空军也并不是没有麻烦,他们现在不缺飞机,缺的是飞行员,特别是高素质的飞行员。

在解放军空军对台湾指挥系统进行攻击的时候,双方间的大规模空战已经开始了。虽然台湾空军卖命般的派出了几乎所有的战斗机,似乎准备在台湾上空建立一条空中长城来阻止解放军空军的袭击,但是这条根本就没有纽带连接的“空中长城”却异常的脆弱。

解放军空军先期投入空战的战斗机只有150架,比起台湾空军近400架战机的规模是小了很多,但是在飞机质量,飞行员素质以及系统支援方面,却比台湾空军高出了很多。

这150架战机几乎是清一色的转职空战的F-11战斗机,也就是经过了炎黄自行改进的俄罗斯的Su-7战斗机。虽然这种已经服役了近0年的战斗机比起如同“阵风”,EF000这些战斗机来说算是比较落后了,比美国的F/A-战斗机更是差了许多。但是炎黄一些针对其弱点的特殊改造却大大的提高这种高机动性战斗机的战斗力。就如同美国一直在改进的F-15与F-16战斗机一样,在现在的战争中并不显得落后。而台湾空军的主力是10架F-16,100架IDF,40架“幻影”000-5以及一些F-5E/F战斗机,比起解放军空军的F-11来说,出了F-16与“幻影”000-5有一拼之力外,别的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台湾空军即使仗着多得多的战机,却并不一定代表着有更强大的战斗力,特别是在远距离空战上,台湾空军还处在了下风。

最为关键的是,现在台湾空军已经失去了E-T的帮助,而解放军空军的战斗机后面却有4架预警机一直在提供着援助。在现代化的空战中,自从198的贝卡谷地大空战以后,预警机已经成了最为关键的力量倍增器。在大规模空战的系统对抗之中,预警机这种长着“千里眼”却拿不动“长矛”的机种所起到的作用就如同一命能够准确掌握战场动态与局势的将领在军队中所起到的作用一样,能够带领下面的战斗部队获得最大的优势,并且能够对战场上的兵力进行最合理的安排。而台湾空军在没有E-T的指挥下,只能各自为战,且不能发现100公里外的空中情况。而解放军空军却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对各自为战的台湾空军机群各个歼灭,以少得多的兵力战胜强大的对手。

出此之外,双方飞行员的士气也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在消灭的那几架E-T之后,解放军空军的士气已经如虹贯日。而台湾空军这种严重依靠系统集成力量,并且严重依赖情报的空中部队,在损失了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情报支持之后,士气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已经熟悉了在预警机指挥下作战的台湾空军飞行员也知道当他们失去了预警机的支持后,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被动尴尬局面。

而当解放军空军对地攻击部队完成了大部分任务之后,大量的新锐力量投入到了这场自朝鲜战争结束后的最大规模空战中来,战场上的胜负已经不再有任何的悬念,而台湾空军也再没有哪怕一丝的希望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