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唐凰 > 导读(入文必读)

导读(入文必读)

这部小说是以穿越人物太平公主为主角,阿九在小说里将主角名字定为李明月,可能有读者说她不是叫李令月吗?那么你就错了,事实上谁也不知道太平公主叫什么,传闻中的李令月这个名字不过是后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不过是以讹传讹,其实不然。

文中说:“臣某言:伏见臣妹太平公主妾李令月嘉辰,降嫔公族。”令月嘉辰不过是一个吉祥语,唐朝女子不论贵贱皆以姓氏加妾称之,太平名令月不过是后人猜测,所以我在这里杜撰为明月。(其实阿九不会说自己只是不想随大流。)

这部作品我酝酿了很久,只能作为小说来看,本身就不是一部历史传记,历史上真实的太平公主是什么样子我们谁也不知道,我们以为自己所知道的,不过是电视剧里边编剧和导演强行赋予给这个人物的形象。

正史上记载的太平公主不过是千余字,到底这个人物真正如何,只是留于后人说。

阿九在这个故事里设定的太平是一个穿越人物,所以请不要再拿电视剧里那一套来对比,电视剧也是人写的。

前不久看到百度词条里网友将大漠谣中和历史不符的部分一点点挑出来和史书对比,以表明大漠谣有多么歪曲历史,阿九差点吓尿了,本故事完全杜撰,虽有部分历史作为背景,但千万不要和历史比……

另外,这既然是一部穿越文,穿越女自然要表现一下与众不同,一个不太了解历史的现代人,完全有了独立的思想,为何还要按照原本太平既定的道路走下去?她自然是要变一变天,做一点什么以表示一下自己作为穿越女的与众不同。

以前曾经看过不少男频数百万巨著的军事历史文,里面的男主通常开点金手指来改改历史,所以我就想,为什么女频文就不能改历史了?很多穿越真实历史的女主只是随波逐流,按照既定历史脚步来走,极少有影响历史大流走向的。

那么在这部文里阿九的女主也要开点金手指来翻腾一下,所以本书前半部分女主未显雄心时也只是如一个看客随波逐流,而在后半部分她将真正登上舞台,书写属于她自己的历史,也就是说将要脱离历史,改变太平公主被逼自缢的结局,所以请诸位读者有个心理准备。

在每一章结尾的作者有话说中会奉上一个唐朝风俗小常识,希望各位看官喜欢,并支持!

以下,附注《新唐书·太平公主传》全文:

太平公主,则天皇后所生,后爱之倾诸女。荣国夫人死,后丐主为道士,以幸冥福。

仪凤中,吐蕃请主下嫁,后不欲弃之夷,乃真筑宫,如方士薰戒,以拒和亲事。

久之,主衣紫袍玉带,折上巾,具纷砺,歌舞帝前。帝及后大笑曰:“儿不为武官,何遽尔?”主曰:“以赐驸马可乎?”帝识其意,择薛绍尚之。假万年县为婚馆,门隘不能容翟车,有司毁垣以入,自兴安门设燎相属,道樾为枯。

绍死,更嫁武承嗣,会承嗣小疾,罢昏。后杀武攸暨妻,以配主。主方额广颐,多阴谋,后常谓“类我”。而主内与谋,外检畏,终后世无它訾。

永淳之前,亲王食实户八百,增至千辄止;公主不过三百,而主独加户五十。及圣历时,进及三千户。预诛二张功,增号镇国,与相王均封五千,而薛、武二家女皆食实封。主与相王卫王成王、长宁安乐二公主给卫士,环第十步一区,持兵呵卫,僭肖宫省。

神龙时,与长宁、安乐、宜城、新都、定安、金城凡七公主,皆开府置官属,视亲王。安乐户至三千,长宁二千五百,府不置长史。宜城、定安非韦后所生,户止二千。主三子:崇简、崇敏、崇行,皆拜三品。

韦后、上官昭容用事,自以谋出主下远甚,惮之。主亦自以轧而可胜,故益横。于是推进天下士,谓儒者多窭狭,厚持金帛谢之,以动大议,远近翕然响之。

玄宗将诛韦氏,主与秘计,遣子崇简从。事定,将立相王,未有以发其端者。主顾温王乃儿子,可劫以为功,乃入见王曰:“天下事归相王,此非儿所坐。”乃掖王下,取乘舆服进睿宗。睿宗即位,主权由此震天下,加实封至万户,三子封王,余皆祭酒、九卿。主每奏事,漏数徙乃得退,所言皆从。有所论荐,或自寒冗躐进至侍从,旋踵将相。朝廷大政事非关决不下,闻不朝,则宰相就第咨判,天子殆画可而已。主侍武后久,善策人主微指,先事逢合,无不中。

田园遍近甸,皆上腴。吴、蜀、岭峤市作器用,州县护送,道相望也。天下珍滋谲怪充于家,供帐声伎与天子等。侍儿曳纨谷者数百,奴伯妪监千人,陇右牧马至万匹。

长安浮屠慧范畜赀千万,谐结权近,本善张易之。及易之诛,或言其豫谋者,于是封上庸郡公,月给奉稍。主乳媪与通,奏擢三品御史大夫。御史魏传弓劾其奸赃四十万,请论死。中宗欲赦之,进曰:“刑赏,国大事,陛下赏已妄加矣,又欲废刑,天下其谓何?”帝不得已,削银青阶。大夫薛谦光劾慧范不法,不可贷,主为申理,故谦光等反得罪。

玄宗以太子监国,使宋王、岐王总禁兵。主恚权分,乘辇至光范门,召宰相白

废太子。于是宋璟、姚元之不悦,请出主东都,帝不许,诏主居蒲州。主大望,太子惧,奏斥璟、元之以销戢怨嫌。监察御史慕容珣复劾慧范事,帝疑珣离间骨肉,贬密州司马。主居外四月,太子表追还京师。

时宰相七人,五出主门下。又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羽林军李慈皆私谒主。主内忌太子明,又宰相皆其党,乃有逆谋。

先天二年,与尚书左仆射窦怀贞、侍中岑羲、中书令萧至忠、崔湜、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李晋、右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贾膺福、鸿胪卿唐晙及元楷、慈、慧范等谋废太子,使元楷、慈举羽林兵入武德殿杀太子,怀贞、羲、至忠举兵南衙为应。

既有日矣,太子得其奸,召岐王、薛王、兵部尚书郭元振、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晈、中书侍郎王琚、吏部侍郎崔日用定策。前一日,因毛仲取内闲马三百,率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叩虔化门,枭元楷、慈于北阙下,缚膺福内客省,执羲、至忠至朝堂,斩之,因大赦天下。主闻变,亡入南山,三日不出,赐死于第。诸子及党与死者数十人。

簿其田赀,瑰宝若山,督子贷,凡三年不能尽。崇简素知主谋,苦谏,主怒,榜掠尤楚,至是复官爵,赐氏李。始,主作观池乐游原,以为盛集,既败,赐宁、申、岐、薛四王,都人岁祓禊其地。(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