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索命之爱 > 第135章

第135章

李东阳苦笑一声说:“老方,我心里有些烦,今晚出去坐坐。”

方主任看看李东阳,低声说:“好,我安排一下,下班后一起坐坐。”

“市中心有个倦客茶坊,就去那儿吧。”

“好,我去过两次,环境不错。”

李东阳站起来说:“回头见。”

快下班时李东阳给姜医生打电话,说自己有事晚一些回去,然后李东阳又打电话预定了座位。冬日的天黑的早,下班时,天已经朦朦胧胧。这时间段非常冷,北风呼啸,凌冽的吹过李东阳的心。枯枝摇曳,败叶纷飞,冬季的寥落在此时格外的清冷。路上行人匆匆,都想尽快赶回温暖的家。

李东阳在医院门口,站在寒风里等着方主任。凛冽的北风呼呼的吹,李东阳的心情也冰凉冰凉。李东阳不想和姜医生谈的太多,妻子才做完手术,李东阳虽然不是搞临床的。但妻子生病后,李东阳查阅了许多资料,也咨询了在一线城市大医院工作的同学。知道姜医生的病不是很好,尽管手术后比之前的诊断要好。可是需要化疗,化疗的痛苦程度李东阳知道。妻子的病要坚持到化疗结束后,才能算真正的治愈。挺过化疗的痛苦,不是妻子一个人的事情,需要丈夫的疼爱、家人的关心,才能帮助姜医生走过最艰难的时期。如果自己郁闷的心情影响到妻子,妻子的病容易恶化。李东阳了解姜医生,如果一点不说,她心里会瞎捉摸,所以李东阳只是简单的跟妻子谈一些。可是这件事,让李东阳心里憋闷,迫切的需要倾诉和发泄。方主任是最好的人选,方主任年龄比李东阳大一些,除了醉心于业务,在其他方面不太用心。是医院有名的低情商,原本有人是反对他当icu病房的主任,但方主任在重症方面的成绩不容忽视,无论实际抢救的成功率,还是理论上的论文,都是别人无法比拟的。曾跟随国内著名的重症专家学习,并得到青睐,原本是有机会留在一线城市的。院长为了留住人才,亲自找方主任谈话,并直接任命为icu的病房的主任,低情商的方主任就留在这里,比较差的北方的二线城市。方主任和李东阳比较谈得来,俩人在许多问题上看法一致,喜好一样。方主任领导的icu病房,在市内是重点科室,技术力量强,工作严谨,深得本市同行的钦佩,是同行业中的佼佼者。有时候李东阳就想,医院原本就是一个用实力说话的地方,什么时候变得有些走味了?那些善于玩弄权术的人,站在高位上,领导着默默攻坚专业的人,指挥着真正的专家干活。他们似懂非懂,却总是装出一副什么都很在行的样子,发表一些不切实际的讲话,坐在办公室里想象着临床的工作,制定着工作方案和方向。结果就是,让搞专业的人彻底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艰难的在一线工作,然后那些人还时不时提提指导意见。每每这时候,临床一线的工作者,都在心里鄙视着领导,脸上笑着仔细倾听意见,然后该干啥干啥。结局就是,制度和实际总是有差距,每次受批评的原因都是执行力度不强,落实不利,时间久了,那些制度形同虚设。实际工作的人,总结出一套成熟的应对方式,在制度和实际工作中,以自己的方式干活。方主任就是各中高手,在无数次受打击碰壁后,痛定思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总结出一套成功的工作方式,才取得的如今的成绩。李东阳对方主任极为钦佩。在李东阳看来,低情商的方主任,都能做出这样的事,可见被逼到什么地步了。俩人经常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吐槽一下当下医院的现状。今天,李东阳和方主任又去互相伤害,互相安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去了。

俩人没有坐车,并肩慢慢在寒风中散步,让凛冽的风吹着脸颊,在呵气成冰的季节里,体会寒冷,体会刺骨的清醒。

李东阳低声问:“那病人如何?”

“即使外行,你也该知道dic出现意味着什么?如今这个状况恐怕是最好的结局了。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

“一天,两天,还是一个星期?”

“不知道,几乎所有的脏器都衰竭了,能上的全上了,但凡撤掉一个,就可能没有生命迹象。今天已经发生过一次室颤,如此下去,怕是也坚持不了多久。”

“家属的反应如何?你看他们会闹吗?”

“不好说,对于家属来说,只要没有宣布死亡,他们就在等待奇迹的出现。这是所有亲人正常的反应,他们深爱亲人,他们坚信奇迹会因为他们的爱而出现。可是一旦确定病人死亡,爱之深的亲人们情绪肯定会失控。十九岁,如花的年龄,原本是朝阳一样的生机勃勃。可是现在那孩子,我看着都难受,所以,家属闹也很正常。”

李东阳长长的叹口气,神情忧郁,低声说:“这错该有谁来承担?”

“总得有人负责,要不就没天理了。”

“小焦吗?一个没有工作经验,脑子灵活的过了头的年轻人?”

“我看他就是脑子过于灵活,才会犯下如此大的错误,不给他一个深刻教训,他是不明白自己的工作性质。”

“是,我真想不通,他是用屁股想事情吗?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看,直接就敢签字,一签就是上千万,一点心都不操。事情出了,竟然一问三不知,我简直难以理解,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真想砸开看看。”

“别说他什么都不知道,他是笃定不会出现差错,又能买张主任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为什么你没签,他就签了?那点小聪明没用到正道上,尽用到这些歪门邪道上了。”

“我为什么要签?没有手续我肯定不会签,虽然我签字不值钱,不重要,但我签的字我必须负责,不能乱签。想想这事我就一肚子火,当初交接时我给陈副主任说的清清楚楚,可他倒好也不知道忙什么呢?货少了才发现,还不去处理。如果不是我当机立断找到院长,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呢?再说潘副院长吧,当初那副嘴脸尤在眼前,可是现在人家脸一变,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我简直受不了什么人嘛!也不知道是怎么混到院长的位置上的!”

“这一点你有些片面了,我个人认为潘副院长工作能力还是有的,无论个人业务能力,还是管理能力都还不错。虽然私生活有些小毛病,但那绝不影响他的工作能力。话又说回来了,你是没签,再大的事也和你没有干系,但他们的这种作风,严重损害了医院的利益,损害了患者的利益。这种看脸看地位的歪风再不刹住,医院的前途堪忧啊!”

俩人都低低的叹口气,不再说话,迎着凛冽的寒风,往市中心的倦客茶坊走。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清冷的月光,寥落的星星,街上脚步匆匆的行人,如龙的车流,此起彼伏的喇叭声,让这寒冷的冬夜显得更加孤寂清冷。如今的夜生活也算是丰富多彩,什么ktv啊,慢摇吧啊,酒吧酒城,咖啡店,茶屋等等,多不胜数。这样的季节,涮羊肉,火锅是人们的最爱,透过厚厚的玻璃窗,里面热火朝天,与外面的寒冷形成鲜明的对比。俩人加快了脚步,不管有多丰富的夜生活,北方的居民在冬季依旧习惯早归,早早回到家,坐在温暖的家里,看看电视,聊聊天。李东阳和方主任也不例外,俩人冬天很少在晚上一起聊天。夏天的时候,炎炎的热流来了之后,经常约上几个朋友,坐在河边,赏河景,喝冰啤,聊人生。在熙熙攘攘中,体会内心的平静。北方的夏天,热起来也是不要命了,那句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也适合于这座城市。夏天的晚上,你会感觉全城的人都在外面纳凉,河边,山上山下,公园,马路边,人们坐在晚风里,享受微凉的夜风,惬意舒适。冬天,北方的乡下,没有农活可干,人们就围坐在热炕上,东家长西家短,隔壁的孩子像王木匠,使劲的扯闲话。那是多年的习惯,如今好多了,但早回家的习惯依然如故。再繁华的夜景,也挡不住人们急切回家的心情。

俩人走进倦客茶坊,服务生领他们走进李东阳预定好的包厢。俩人坐下,李东阳点了茶水和晚餐。服务生恭敬的退出去,并体贴的关上门。这里隔音效果好,关上门,听不到外面走路和说话的声音,耳边响着似有似无的背景音乐,是俩人熟悉的《梅花三弄》。俩人没有说话,侧耳聆听。琴声悠扬,曲调优美。李东阳不仅想起前人对此曲的评价:“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审音者在听之,其恍然身游水部之东阁,处士之孤山也哉”。

李东阳喜欢梅,那年和姜医生结婚时去了南方。冬天,南方的雪也是纷纷扬扬,那是不可多见的景观。也是那时候,李东阳看到了迎着风雪怒放的生命。风雪中,梅花盛放,绝世孤傲,芳香远远就可以闻到。清冽优雅,沁入心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