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明末求生记 > 第一百零三章 天下共望张使君三

第一百零三章 天下共望张使君三

第一百零三章 天下共望张使君三

顾炎武等人,好容易找了一个清净客栈安置下来了。

这个时候,还能清净的客栈,自然是少不了花大把的银子了,还好不管是顾炎武还是黄宗羲都不是缺钱的人。

即便如此,也是差一点就被拒之门外了。

顾炎武还没有进自己的小院之中,就看见一个熟人,他远远的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好一阵子才说道:“可是文安之,文大人?”

这个老者迟疑了一会儿说道熬:“你是?”

顾炎武连忙行礼说道:“学生顾绛。”黄宗羲也行礼道:“学生黄宗羲。”

文安之在南京国子监当过司业祭酒,这是专门管读书人的官,虽然官职并不大,但是交游却不少,故而顾炎武与黄宗羲都知道他,即便认识,也听说过。

文安之听了顾炎武与黄宗羲两个名字,点点头说道:“原来是顾怪与黄孝子。”

顾炎武与黄宗羲恭敬的说道:“原来先生还记得我们。”

文安之这一句话,也是有说头的。

顾炎武原名顾绛。只是国变之后,才改了这个名字的,而黄宗羲前半生最有名气的事情,也是当初救父之事,故而称之为黄孝子。

文安之欲言又止,轻轻一叹,说道:“江南故人可好?”

文安之仅仅是一句非常简单的问话,却让两个人泫然欲泣,怎么能好啊?一时间相对无言,江南的情况无论如何也说不上一个好,江山变色,满目疮痍。让人惨不忍睹。清军所过之处,尸积成山,血流成河。

虽然这杀戮,未必有崇祯年间,陕西与河南的杀戮重。

但是死伤很多都是士绅,自然让他们物伤其类了。

文安之见他们样子,再结合他听的传闻,轻轻一叹,就没有再问下去。因为已经不用问了,说道:“跟我走吧,而今各地故人都在这武昌城之中,我带你们去会会他们。”

顾炎武与黄宗羲说道:“是。”

他们两人也就跟在文安之身后。心中却也暗自想着,被文安之称之为正故友的人,都是谁?

不一会儿,他们两个人跟着文安之来到一个小院子里面,却见里面有二三十个人,或坐,或立。但是每一个人都各有气度,绝非寻常人可比。文安之一进来,就被迎过去,说道:“文大人。”

文安之年纪比较大了,在这些人之中,可以说是年齿最大的一个,故

而他们都纷纷行礼表示尊重。

文安之也将顾炎武与黄宗羲都人介绍给这些人。

双方一阵寒暄。

顾炎武与黄宗羲两人,也知道这些人是谁了。

这些人之中,虽然各方士绅都有,但以广东人为多,其中广东人有,郭之奇,张家玉,等等,而广东人之外,也有堵胤锡,等人,这些人大多都是大明旧臣,而且在明朝也担任过官职。

或在地方,或在中枢。

可以说最有能力的一批人了。

他们之所以在这里,却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永历最后的消息传来,他出没于滇南土司之中,行踪不定,在中原人看来,已经是弃国而逃了,第二个就是江南的消息传来。

说实话,这个时代消息流传是比较慢的。

但是并不包括这些人。

这些人谈不上在各地有眼线,但是在各地官府之中,却的确有眼线,故而这些消息通过官府也传到了他们的耳朵之中。

在他们听过之后,有了很大震动。

清廷在江南的所做所为,简直让他们不敢相信。再与清军比烂的比赛之中,夏军以高比例获胜。即便是郭之奇这样的明朝死忠,也不得不权衡利弊。思考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夏军一旦惨败,广州,潮州是一个什么样子。难道他们真要拖着一个老鼠尾巴,却见列祖列宗吗?

这是他们万万不能接受的事情。

而且张轩在广东几年,做的也相当不错的,整顿吏治,大举开海,等等作为,虽然在张轩看来,他做的并不多,但是百姓却是很容易知足的人。有张轩在,广东从崇祯末年的盗贼蜂起的处境之中安顿下来。

所以广东人对张轩的感情又更复杂一些。

文安之带着这些人坐定之后,让顾炎武说明江南的情况,顾炎武语气平静的说道:“鞑子东进之后,以从逆为命,杀戮无度,但凡沾一个‘郑’字,无不就死,剃发令下,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凡有稍有抗命,无不屠城,城池为墟,百姓无法受死,名族凋零,我顾家一十三口,黄兄黄家二十七口,无不罹难----”

说到这里,顾炎武咬牙切齿说不下去了。

文安之说道:“不用说了。”他苍老的皮肤之上流下两行清泪,说道:“我文安之一辈子为大明朝廷效力,到了这把年纪了,自然想全我名节,万万没有想到还有今日,我还能活几年,只是鞑子之凶残,令人发指。我一死容易,恐我死了之后,文家就要绝嗣了

。”

“我冒昧请诸位来此,就是请诸位舍却了令名,负责夏主。大明沦陷,我等不能救,已是不堪,如果名教沦落如斯,斯文扫地,我有何面目见圣人于陛下,人生在世,死易活难。”

文安之这一番话说了出来,让院子里面的空气都凝固了。

怎么说?文人都是相当矫情的人。他们千里迢迢来到武昌,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他们内心之如果已经有此意了,但是他们还是好面子的,让他们主动去投奔夏朝,很多人都不好意思。

还是文安之洒脱。

毕竟文安之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想开了,这几日与这些人交谈,对他们的心思也明白几分了,今日索性将话说明白。

“文大人所言正是。”顾炎武先说话说道:“改名易姓,是为亡国,如鞑子所为,是谓亡天下,吾辈名教中人,岂能坐视如此?”

顾炎武开了一个头,忽然听郭之奇声音低沉的说道:“何者为大,我等自然知道。”

郭之奇心中不尽唏嘘,暗道:“或许是大明气数真的尽了吧。”

怎么说,郭之奇一心想要投奔永历,但是他走路的速度,实在是比得永历逃跑的速度,几次都没有追上,还险些丧命,不得已只好回广东了,如此几次下来也是心灰意冷。

本意出家为僧,青灯古佛,了此一生,却不想听到了如此禽兽之行。

他当初也是游历过江南的,与很多江南士子结交,毕竟江南的文采风流甲于天下。一想到当初天下繁华之地,毁于战火,再一想今后都如果鞑子成势,他们都要金钱鼠尾的过日子。他就不寒而栗,怎么想,都无法接受这样的生活。

这才有今日之行。

张家玉也轻轻一叹,没有说话,但是心里也不好受。

他弟弟张家珍就在夏军之中担任一名营官。

这个决定张家玉是默许的,毕竟张轩在广东的时候,三番五次的拜访,张家玉每次都避而不见,是由张家珍出面接待,张轩就顺势请张家珍从军,张家珍不敢拒绝太多。最后只好听令了。

张家珍进入夏军之中,夏军的很多资料也都来道了张家玉的面前。

张家玉细细揣摩,心中不由暗道:“此练兵之法,虽然戚将军未必能敌。”他越是明白夏军的内幕,也是觉得大明败的不冤枉,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败才是没天理。明军内部是一个什么德行,张家玉岂能不知道?

了解越多,张家玉对夏军就越看重。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