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明末求生记 > 第二百零三章 高一功江北立营

第二百零三章 高一功江北立营

第二百零三章 高一功江北立营

其实吴三桂这一次来见李定国,却不是他对李定国有些好奇。而是对清夏之间的战略对比感到迷茫。

吴三桂或许是不最能打的,但到底是军中出身,对安庆之战后,彼此此消彼长的趋势,感到分外清晰。安庆之战后,他有些看不清楚清夏之间的谁站上风了。

而且他有敏锐的战略嗅觉,感到今后数年之内,双方的交锋重点,就要在四川了。

他本想试探一下,能不能找一条后路。

当然这后路,仅仅是备选而已。最好永远用不到。

吴三桂也没有想给清军当忠臣的意思。

“算了。”吴三桂心中暗道:“也是我想差了,李定国在南朝之中,恐怕也是身处嫌疑之地,我想通过他与南朝搭上线,却是错了。此事慢慢做便是了。”

在这个时候,阿济格还不知道,吴三桂已经起了别样的心思。

在阿济格探明夏军从南京城中派出数路人马,分布驻守长江南岸,南京城之中,再也没有几十万大军了,但依旧有超过十五的驻军。

不过这驻军数量,也在正常范围之内了。

毕竟面临江北的威胁,除非张轩是傻子,定然会在南京驻守重兵的。

这个时候,多尔衮多次催促阿济格的回军了。

毕竟一军两帅,并不是什么好事情。一旦阿济格与洪承畴的起了冲突,反而不好。而且八旗士卒早就疲惫不堪。早些回军修整一番,也是好的,毕竟出征已经将近两年了。

阿济格没有办法。只好回师。

这一次回军,清军分为水陆两路,一路是乘船通过运河北上,一路是阿济格亲自带领的骑兵,从陆路北上,连博洛那边的蒙古人也统统回军了。

毕竟蒙古人早就不耐烦了。

济尔哈朗也得到了回军的命令。

也带着本部人马撤回北京,不过在洛阳留下数千八旗兵与陕西诸军一并镇守。

这样一来,双方交接的地方,清军将八旗兵全部换了下来,剩下的都是汉军绿营兵。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高一功立即向张轩请战。

张轩自然没有不许的意思。

就在洪承畴刚刚送走了阿济格之后。不过两日,就有跌跌撞撞的来报,夏军过江了。

洪承畴大吃一惊,细细盘问,知道这消息证实他刚刚修建好的沿江烽火台传来的消息。他推门一看

,却见南方数道狼烟冲天而起,大有接天蔽日之感,洪承畴不用看,就知道其中蕴含的含义,危机之极。

夏军战舰在千艘之上。

洪承畴大声说道:“擂鼓,聚将。”

说实话,洪承畴对这个结果,非常震惊。他做出夏军不会轻易北伐的判断,绝非一拍脑子想出来的,而是经过细细的分析与判断,否则洪承畴的判断,也不会另清军满朝上下信服。

但是而今却出现这样的情况,洪承畴第一个感觉,是自己判断错了。但是细细回想,依然觉得夏军没有北伐之力。

只是军情紧急,无暇细想了。只能先打上一仗再说。看看夏军那边到底有几个意思。

等洪承畴统领大军,到达江边的时候,江边数座烽火台都已经挂上夏军的红旗了。

对这个结果,洪承畴并不吃惊。

毕竟每一个烽火台不过几十个人,最多上百人。能将消息传递出来,已经是不错了。

洪承畴目光一扫,不由的眉头微微一皱,却见长江之上,有数十艘战舰,靠江停泊,船上的一门门火炮对准了北方,随时都准了北方,随时都准备发射。

再看夏军,此刻上岸的人数不多,不过堪堪万人而已,以三四个方阵的样子,列阵在前。

如果是寻常时候,洪承畴只需一击,就能将这阵势给击穿,但是面对这么多火炮,这一战最后打成什么样子。他也不清楚。他犹豫了好一阵子,说道:“撤退五里,安营扎寨。”

这五里的距离不远不近,正好躲开夏军的火炮。

“大人。”一个将领出列说道:“击敌于半渡,乃是兵家至理名言,而今贼方半渡,正是进攻的最佳时刻,大人何故言退?”

洪承畴一眼看过去,说道:“放肆,这里有人说话的份,拉下去重责三十大板。”

佟图赖见状立即说道:“大人手下留情,念在他心念父亲,言语无状,绕过他这一次吧。”

洪承畴冷哼一声,说道:“重责三十,已经是饶过了。”

这个发言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石廷柱的儿子,石华善。

洪承畴独领大军,即便是多尔衮信的过,满清贵胄也信不过,佟国赖最为贵妃之父,最为亲贵,但是在军中的威望又有不足,却是足以牵制洪承畴,却不会影响洪承畴的决策。

不过,今日洪承畴撤退,却有自己的考量。

长江上的火炮,固然是洪承畴退兵的原因之一,但并非最重要的原因,最重

要的原因,是在八旗上下撤军之中,在江北前线的兵力已经不够了,如果夏军真的北上,洪承畴要用这七八万人马,守城数座坚城,死守待援,万万不可虚掷在这里。

如果在这里打上一仗,胜则伤亡惨重,如果夏军再来,该怎么办?败更不要说,江北兵力为之一空,恐怕黄河以南,就不堪再战了。

权衡利弊之下,洪承畴终究将出击的心思给按捺下去了。

洪承畴一声令下,军中虽然不是没有杂音,但是没有人敢公开违逆洪承畴的命令,大军前队转后队,撤退数里,就地扎营了。

高一功在船上见状,心中猛地松了一口气。心中又有一些遗憾,暗道:“如果而今清军敢在江边一战,未必不是一场大功劳。”高一功不管怎么说,也是起起伏伏多次,知道轻重缓急。只要能在江北立下跟脚,就是大功一件。这才放弃了这个念头。

高一功都受不了诱惑,如果许都来这里。会是一个什么模样就不用说了。

就这样数万士卒,在清军的注视之下,鱼贯上岸了。

上岸之后,大军就开始就地扎营。

各种建筑物资都在船上,根本不用四处寻常材料,就足以他们在江北修建出一座大营盘来了。

整整一天过去了,这营地就略见规制,最有北面那一道墙壁修建的最为坚固,其他各部方面不过是临时搭建而已。而且高一功担心夜长梦多,故而令士卒轮班,打着火把工作。

整个营地之中,都灯火通明。一片忙碌的情景。

洪承畴见状,一时间无可奈何。

如果说,之前洪承畴不明白夏军的心思,还情有可原。但是而今这个样子,他如果还不知道夏军想做什么,就是太傻了一点。他知道自己明明白白被夏军刷了一道。

但是此刻他想来想去,还是无可奈何。

反攻,之前仅仅是船上有火炮,洪承畴就思量很久。而今一堵寨墙已经立起来了,各种大炮也都到位了,这个时候进攻,伤亡定然惨重,更有可能攻之不下。

既然进攻不行,夏军也没有继续北上的意思。他能做什么?

他叹息一声,写了一封请罪奏疏,派人连夜送到北京去,请摄政王指示。

洪承畴这一封请罪奏疏,却是一箭双雕,他知道今日这个局面,朝廷之中,定然有很多非议。他主动请罪比人问罪好。此其一也。麾下将领很多都是骄兵悍将,估计不服气夏军如此目中无人。但是洪承畴怕压制不住,托言摄政王决断,用以拖延时间。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