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摇滚教父 > 第452章 这个学不来

第452章 这个学不来

重新回到录音室中,乐队众人多少都有些不在状态,第一天的进度……

算了,还是不要说进度了。

根本就没有进度,没有录出哪怕一条可以用的音轨。

就连一向以“快枪手”著称的安妮也同样如此。

在专辑录音过程中这很常见,状态总是需要慢慢调整,回到正轨之后,进度就会加速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罗杰很喜欢两张专辑一起录的原因,这样做可以节省下第二章专辑的“调整状态”的时间。

当然,最多也就连着录两张专辑,再多的话,哪怕不考虑对乐队其它工作的影响,长时间呆在录音室里,过了那段“高产期”之后,反而会因为枯燥的重复性工作,导致效率逐渐下滑。

第二天一早,进入录音室之前,胖子突然叫住了罗杰。

“这份文件让你的会计师看一下,没问题就签了给我。”

“这什么东西?”

罗杰有些纳闷地看了一眼,标题上写着《版权运营分成结算明细》,页脚上有着mad唱片的logo。

看到这,罗杰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乐队手中掌握的歌曲版权,都是委托给mad唱片进行运作,在抽取了极低的抽成之后,绝大多数都归乐队所有。

但并非是每产生一笔版权收入,就会进行一次结算,那太麻烦了。

结算没有固定的周期,累积的资金达到一定的数目就会结算一次,按照乐队的要求,这个数字是一千万美元,算上这一次,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了。

没有继续去看文件内的细节,奇怪地问道:“这玩意你自己签了不就行了么?”

需要乐队签字的一些文件,现在已经不需要三个人都签字。

只要涉及金额低于三千万美元,并且不涉及【版权转让】以及【排他性版权授权】这两点,罗杰三人中随便一个人,再加上律师和会计师签字,文件就会生效。

“乐队那份我已经签了。”

胖子指了指罗杰手中的文件,说道:“这份是你个人的分成,词曲版权。”

委托给公司运营的,不单有乐队的歌曲版权,同样还有罗杰拿出来卖给别人唱的歌的词曲版权。

其中最大的“客户”,就是公司旗下的【ac-130】乐队,已经拿走了四张完整的专辑,罗杰脑海中,前世林肯公园乐队的歌已经快被掏空了。

林肯公园乐队出色的专辑当然不止四张,但罗杰对这支乐队只能算是路人粉,总共也就买了五张名气最大的专辑而已。

除了【ac-130】之外,吉姆的【闪现】乐队也是一个大客户,前前后后从罗杰这里买走了近五十首歌的版权。

其它的就要少了很多,都是零零散散的,但摇滚圈子这么大,哪怕将范围局限于北美,只有十分之一的乐队会购买罗杰的歌,那也是相当庞大的数字。

除了少数送人情的特例,罗杰“卖”出去的歌,尤其是委托给公司运营的作品,签订的都是长线分成条款,而且其中有一半以上都包含“歌曲版权收入分成”,而不是仅仅只有收入分成。

或许一次性的收入低了些,但每卖出一首歌,罗杰都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持续收入。

单从词曲版权收入这一点上来讲,罗杰已经算是站在了乐坛顶尖的水准。

当然,这主要是靠以量取胜。

有许多流行音乐领域的词曲作者,单首歌曲或者单张专辑的收入要比罗杰高得多,但作品数量却要差得远。

除了乐队的收入分红之外,词曲版权收入,在罗杰的个人收入中也要占很大一部分。

“原来是这样。”

听到胖子的话,罗杰点了点头,直接将文件翻到最后,看了一眼总数。

1721万美元。

“这么多?”

罗杰吓了一跳,第二反应是,早知道有这么多个人收入,那上个月还提什么分红。

想了三秒钟,罗杰决定跳过这个没什么意义的思考。

这部分收入和乐队的歌曲版权运营一样,都是满一千万美元分红一次。

通常不会是恰好一千万的整数,但溢出这么多,罗杰还是第一次见。

这种专业性的财务报表罗杰看不太懂,必须要交给专业的会计师来审核。

但哪一笔收入多少钱,从哪来,这种基础的东西还是能看明白的。

粗略地翻了翻,罗杰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

这笔资金在七月初的时候,就已经积累到了九百多万,快要满足结账的标准。

然后在七月底,又有一家来自加拿大的独立唱片公司,一次性买走了21首歌的版权。

这笔交易采取的是基础授权费用加上长线分成条款,也是顶级作曲家、作词家的常见待遇。

其中仅仅只是基础授权费用的部分,就高达八百万美元,而且对方显得十分财大气粗,合约签订仅仅三个工作日,就一次性付清了全款。

这个速度,差不多是非加急大额转账的速度,也就是说刚签完合同,那边的钱就已经打到了mad唱片的账户上,只不过在银行系统内结算之后,过了三天才真正到账。

这种大量购买词曲版权授权的事情很常见,不过买方是一家主流唱片公司,这就很有意思了。

罗杰指着文件上的这一行,问道:“有这笔交易的明细吗?”

文件中只写了“21首歌的非排他性全版权授权”,没有写明具体是哪21首。

“打个电话,让公司传真过来吧。”

胖子回忆了一下,有些不确定地说道:“我看过这笔交易的记录,好像都是朋克核一类,记得不太清楚,反正都是同一个类型。”

“嗯,我给那边打个电话,你先去录音室。”

罗杰点了点头,没有继续问下去,召来庄园里的仆人,让人通知蒂娜-林,向mad唱片索要这笔交易的具体记录。

倒不是说这笔交易有什么问题,仅仅只是好奇而已。

买回去的二十多首歌都是同一类型,很显然,那家来自加拿大的唱片公司是有了值得培养的新人。

这个年代,和前世的地球上一样,很少再有新兴的摇滚乐队能够崭露头角,不断有媒体提出“摇滚已死”的论调。

没有新人冒头,只靠着一帮老家伙撑场面,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算得上摇滚已死。

嗯,1999年“出道”的罗杰三人,被这些媒体归为上个世纪的“老家伙”,完全无视了这支乐队成立还不到五年的事情。

鉴于这种论调很有市场,对圈内有潜力的新兴摇滚歌手和乐队,作为摇滚乐坛的“前辈”,罗杰表示还是需要关注一下的。

至于说这帮新人里出现什么竞争者影响到自己?

罗杰根本不担心这一点。

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上,乐队现在的竞争对手,是流行、乡村、嘻哈等其它音乐流派的顶尖大牌,而不是其它的摇滚歌手和乐队。

反而是希望多出现一些出色的摇滚新人,一起尽力做大“摇滚乐”这块蛋糕,才会对乐队的发展起到更好的帮助。

所以,罗杰才会拿出大量的作品,交给mad唱片去运作,并非仅仅只是为了钱。

至于说培养出的新人抢了自己的饭碗?这就更加没必要去担心。

罗杰拿出来交给公司运营版权的歌,质量其实都一般。

这个“一般”指的是比平均水准略高,但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至于那些真正出色的作品,尤其是在词曲本身上出色的作品,无论是否打算自己唱,罗杰都没有放进mad唱片的版权库中。

所有的顶级作品,除非是关系亲近的盟友,至少也要是准盟友一级,罗杰才会考虑半卖半送地交给对方。

而且还必须是不适合自己乐队风格,绝对不会自己唱的那部分才行。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真正的顶尖摇滚乐队,从来没有靠着别的词曲作者的“赞助”而成名的,都有自己的创作者。

除非像罗杰这样,拥有一整个世界的作品,否则,大量用别人的歌,只会对乐队的风格成型造成负面的影响,顶多只能像【金属猴子】他们那样,偶尔找一次外援,平时还是靠自己。

普通的小明星无所谓,但若是目标放在一线,乃至于一线以上,没有自己的创作者的乐队,绝对没这个可能性。

当然,直接“包养”全世界的摇滚类创作者,也不是不行。

不过,若是有了这样的资金实力,还玩什么摇滚?

当明星,本质上来说,还是为了赚钱。

若是有了花不完的钱,还当什么明星,当明星的爸-爸多好。

比如说把环球唱片放进购物车里,然后轻轻点一下“结账”按钮。

咳……这个购物车好像有点大,不知道马老板买不买得起。

反正小马老板肯定是有这个想法的,企鹅也曾向环球提出过正式的报价,以三十亿欧元的价格购买【环球音乐集团】百分之十的股份。

若是按照这个价格成交,大致可以反推出整个环球唱片的价值为三百亿欧元。

但环球的母公司自来水集团显然认为小马老板的出价太低了,因此这笔交易最终并未达成。

对于环球这个唱片业内的巨无霸,罗杰当然很有兴趣。

只不过根本吃不下,而且这不是有钱就能买的问题,自来水集团肯不肯卖还是另一回事。

因此也只能暗地里流流口水,眼馋一下,然后继续闷头赚钱,想办法提高mad唱片在业内的影响力。

收购巨头?那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mad唱片才是乐队的立足根基。

与其幻想一些不现实的东西,还不如好好将手中这个“根基”发展起来。

不必达到四大巨头那种程度,能够做到一线主流唱片公司的水准,在唱片业内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就足够了。

最起码,当下次再出现类似“数字音乐平台与版权方联盟谈判”这种事情的时候,mad唱片必须要有相应的投票权,而不是只能照着别人谈出来的结果去执行。

要做到这一点很难,mad唱片现在唯一的优势在于稳定且高额的收入。

有《美国偶像》这个系列在手,公司不会缺乏明星,而有了明星,就不会缺乏资金。

但和那些老牌唱片公司比起来,mad唱片的唯一优势,也就仅仅只有收入。

无论是发行能力、宣传渠道、业内人脉,亦或是版权库规模这种纯粹的硬实力,都远远不如。

但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发展起来的,任何一家唱片公司想要在各个方面都没有短板,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罗杰也只能耐下性子慢慢等待。

毕竟,m-a-d三支乐队也仅仅只是明星,而不是财大气粗,挥舞着法郎,差点收购了整个唱片业的自来水集团。

对比一下华纳唱片和环球唱片的发家史,你就会发现,哪怕是唱片业,也tm一样,有钱就是爸-爸。

哪怕背靠着时代华纳这颗参天大树,华纳唱片发展成业内巨头,也用了几十年的时间。

而环球呢?

从注册到跻身五大,花费的时间还不足一年。

嗯,再加上几百亿,或许上千亿美元的巨额资金。

环球唱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期,只是环球影业的一个部门。

一直到1998年之前,这个部门都没什么存在感,也没什么【蛋类物体】的用处。

在1998年的某一天,环球影业的母公司,来自法国的自来水集团突然一拍脑门:我们得有个自己的唱片公司!

于是【环球唱片集团】,或者叫【环球音乐集团】就成立了。

这家公司成立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花费数百亿美元收购当时的唱片业巨头宝丽金,买回来以后还嫌弃宝丽金的发行体系不好用,直接整个部门给裁掉了……

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环球就取代了宝丽金,成为唱片业五大巨头之一。

然后一直到现在,环球不是在收购唱片公司,就是在收购唱片公司的路上。

稍微大牌一点的同行,几乎都摆在了环球的购物车上,区别只在于买哪一个。

如果没有反垄断法的限制,以自来水公司的财大气粗的作风,估计也不存在这个“困难的抉择”。

罗杰翻着环球唱片的发家史,又想了想自家的mad唱片,不由得沉默了起来。

过了好半晌,无奈地摇了摇头。

“算了,这个学不来……”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