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缥缈风烟录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素清虚王屋山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素清虚王屋山

夕阳西下,染红了苍空尽头的云霞。

连绵不绝的山脊汇聚到前方,共同将一座高山拥立顶起,山上的松柏存着积雪,一座座若隐若现的飞檐道宫掩藏其间。

端坐在棕色马匹之上的赵匡济眺望着远方,缓缓地抬起了手,止住了后方随行的禁军队伍。

当即,整个排成了一片的禁军队伍相继止住了前行的动作,六口箱子、二十车粮草缓缓停滞了下来。

这一次回城的方向略有一些偏差,原本应该连夜赶回洛阳,但这一次有了粮草与六箱财物,所以行走的速度变慢,如果按照原路回到洛阳,那便会容易露宿在荒原当中。

所以,赵匡济特地改道王屋山,就是看中了王屋山中大大小小的诸多道观。

此刻王屋山已在眼前,自是要上到山上去,暂且落脚一夜,明日再继续赶往洛阳。

张寒城、高怀德、杨业三人同样止住了缰绳,望着这冬日中的王屋山奇景,只觉得美轮美奂,如同来到了仙境当中一般。

高怀德道“早就听说王屋山景色悠然,其上西顶天坛,乃是轩辕皇帝祭天之所,如今看来,那座高入云顶、独柱凌空之所,应当就是天坛山了。”

张寒城听着高怀德的描述,双目发亮,有些想要去那天坛山顶瞧瞧。

原本,从王怀恩家中离开之后,高怀德与杨业该与张寒城分开,但得知了张寒城要前往洛阳,护送禁军后,杨业与高怀德自然跟随而来。

张寒城觉得高怀德与杨业的武功厉害,与他一起护卫这禁军,更加安全,所以便没有推辞,只是心里记着欠了两人一个人情,将来要想办法还上。

赵匡济命禁军中的斥候火速上山,去到临近的道观之中询问。

这严冬时节天气寒冷,虽说安营扎寨也能生存,但总不如住在道观中更为妥当。

队伍中后方的马车窗口处,布帘缓缓的掀开,银铃儿忍不住看向了外面的情景,耳边响着折赛花的声音“姐姐,咱们怎么停下了”

银铃儿在张寒城的身上停了停,放下了布帘,马车里响起了银铃儿的声音“应该,是到了吧。”

“太好了。”折赛花道“终于是到了,这个大伯伯一直打呼噜,吵得我头好疼。”

说完,折赛花便掀开了马车前方的帘子,也不管她那里距离地上十分之高,直接从马臀与马车之间,纵身跳了下来。

银铃儿在后面看着,也想跟着下去,可却又觉得距离地面有些太高,迟疑间便放弃了跳下去的打算。

折赛花道“姐姐,你不下来么”

“嗯”银铃儿道“我就先不下去了”

“那好吧。”折赛花说了一声,便一蹦一跳的跑向了杨业所在。

银铃儿羡慕万分,如是她也能这样灵巧,便可去与张寒城说说话了。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斥候从山上飞奔下来,对赵匡济示意了一下可以上山。

赵匡济便顿时传令下去,令禁军开始分批前往山上。

王屋山又称小有清虚之天,早些可以追溯到太素清虚真人王褒,其是汉代之人,距此已有九百年之久。

而后世游记等,也都将王屋山列为十大洞天之首、三十六小洞天之总首。

自汉代以来,便有许多道人在此炼丹修道,传闻先秦时便有人在此羽化登仙。

待到李唐时节,这王屋山更是成为了道教圣地,建立了大批的宫观,历代帝王市场会来这王屋山求取仙药,以求长生不死。

据说,在这王屋山的天坛山下,拥有下生泡济之水,孕育出了一种名叫不老草的仙药,服之者,便可得到长生。

传闻李唐药王孙思邈便得到了不老草的药力,年过百岁,仍然可以于王屋山险峰之间步履如飞,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因服食不老草,更是风华绝代、容颜永驻。

赵匡济等人随着斥候与道观之中的道童朝着山上走去,很快便来到了一方名为云霞观的道观。

云霞观的观主乃是一位貌似百岁高龄的老道,其穿着一身满是补丁的藏蓝色袄袍,身材精瘦,双目如炬,白须及腹,正像是个画中走出的神仙那般,纵使老迈,却又叫人觉得飘逸硬朗。

“无上天尊。”老观主捏指停于胸前,对赵匡济施了一礼。

赵匡济道“老仙师不必多礼,在下乃是洛阳禁军中人,赵匡济,率军回到洛阳,行路至此,见天色已晚,所以想要叫禁军驻扎在这观中,多有打扰之处,还望老观主海涵。”

老观主声音沧桑道“赵居士既来则安,贫道这便命门下弟子来帮助赵居士,只是这云霞观房舍不足,恐无法容纳那么多的兵士。”

赵匡济道“无妨,他们夜里还要四处巡视,我等也会再在这院落中扎营。”

“无上天尊。如此甚好。”老观主低声说着,便转过身,朝着那宝殿之中走去。

赵匡济这才叫众位禁军开始四下安置了起来。

张寒城凝视着这老观主的背影,总觉得他有些像是七道人那般,心中有些想要亲近,却又觉着突然间过去,总也有些唐突,所以也就将这事情作罢了。

很快,禁军、张寒城一行人便安置了下来,那六个箱子被摆在了道观的院落正中,由禁军围立看守。

夜幕降临,炊烟升起,伙头兵借用道观的后厨,烧出了一些吃食。

赵匡济自也不会白白的住在道观当中,所以又将几袋粮食留了下来。

张寒城捧着个锅盔吃着,一些围坐的禁军正在说笑,杨业与高怀德平日里接触军中之事,很快便跟洛阳禁军打成了一片。

因高怀德身份不同,所以取了个化名叫做小高。

张寒城插不上话,吃过了一个锅盔,看了一眼正帮疯僧擦嘴的银铃儿,当即起身,走向了那老观主所在的居所。

他心中总想着这老观主像七道人,越想就越希望能与他说说话。

拍门过后,当即便听见了其内的老观主道“请进。”

张寒城心中紧张,这才打开了门。

这房子并不太大,床边便是一列架子,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竹简书籍,而在前方,则摆着各种供奉的排位。

昏黄的灯光之下,映照在老观主的身上,令他徐徐发光。

老观主有些疑惑的看着张寒城,道“这位小居士来此,可有什么事情”

“没没什么事,就是想过来看看。”张寒城连忙开口道。

老观主略有诧异,道“小居士是有些心事”

张寒城一下子便觉得,这位老观主好似与七道人重合在了一起,鼻子顿时有些发酸,眼圈也微微泛红“没,没有,就是觉着爷爷很像是我故去的那位爷爷,所以才来看看您。”

老观主这才释然的微微一笑道“原来如此,小居士的那位爷爷,也便是贫道这般的道人么”

“嗯”张寒城点了点头,道“他也是道人。”

老观主道“如是他知道小居士想念着他,心中也会觉得宽慰非常,只是,他却未必愿意看到小居士为他伤心。”

“嗯”张寒城这才抹了抹眼睛“老爷爷,您也有孙儿么”

老观主摇了摇头,道“贫道一生无后,但若真要算起来,我那些徒儿,便也都算是我的子孙了。”

张寒城顿时道“嗯,我也是这样的。”

老观主道“别站在那里了,小居士快快坐下吧。”

“谢谢老爷爷。”张寒城这才走到床榻边上,坐在了边缘处。

他来得唐突,只是想见见这位老观主,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老观主主动道“小居士随同禁军而来,可也是一名兵士”

“不,我不是兵士,只是护卫他们的。”张寒城连忙道。

老观主顿时诧异万分,天下间的禁军厉害非常,禁军还要人护卫,可想而知,张寒城也并非寻常。

张寒城赶紧起身,道“我我还是先走了,谢谢老爷爷。”

老观主微微一笑道“小居士请便。”

张寒城只觉得有些尴尬、窘迫,有点后悔慌慌张张的来见这位老观主,但是,却又不怎么后悔,毕竟恍惚间,仿佛又见到了七道人的音容笑貌。

深夜时分。

大多人都已经安然入睡,唯独一些禁军正在这道观中驻扎,纵使天寒地冻,他们也一动不动,目光严肃。

张寒城躺在大殿的地上,翻来覆去,周围众多禁军尽皆疲惫的沉睡着。

突然间

大殿之外,远方的山中,竟响起了一声十分奇异的鸣啼之声,正犹如那鹰隼一般,但却要更加浑厚,凌厉许多。

张寒城有些诧异,缓缓起身,去到了大殿门口,小心的将门推开。

还在驻守的禁军见到张寒城的身影,顿时略微对他点了点头。

张寒城还礼,却听见那远方的山中,再次响起了那种悠长的鸣叫声,令人觉得微微吃惊,只觉得这声音惊人无比,威势十足,虽不似虎狮之吼,可却犹如能够穿破一切。

一名禁军忍不住啧啧称奇,道“真是奇怪,这冰天雪地的,怎会有这鹰叫声”

张寒城也觉得奇怪。

突然间,张寒城的耳朵微微一动,愕然的看向了老观主所在的房间,他方才听到了那房里响起了细微的开窗声,只是,这声音很浅,如不是张寒城耳力惊人,根本察觉不到。

正疑惑之间,张寒城的余光,却看到了一道黑影竟展开双臂,噌的便在眼前划过,飞向了整个道观之外。

这轻功比张寒城想象的厉害许多,纵使是目前张寒城见到轻功最厉害的风九夭,都绝对没有如此厉害。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