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复唐 > 97、chapter.97

97、chapter.97

肃州要议和的消息, 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朝野上下,李从嘉刚听到的时候冷笑一声:“他们想议和就议和?过了这么久龙雷还是这么不了解我。”

李从嘉什么人, 龙雷不来招惹他,他还要算计怎么拿下肃州呢, 龙雷前脚找他帮忙登上龙王之位,结果后脚就兵临城下,发现打不过就想议和?哪儿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不过他这句话刚说完 ,就听到内阁辅臣联袂而来的消息,冷笑顿时挂在了脸上,他开始思考如果这些老臣决定议和,他要怎么办。

李从嘉是很想打下去的, 西域这里的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契约精神, 今天能议和,明天能低头,后天就能亮刀子,龙雷不就是这么做的?

只有把他们打疼了, 打怕了, 才能让他们彻底臣服,而李从嘉显然不想在肃州再浪费时间了,通过这几场仗,他觉得发现安宁城无论在任何方面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接下来就是以战养战,拿下肃州之后,就开始转向身边的归义军。

若是能拿下归义军, 就休整一段时间,尝试接触一下甘州回鹘,争取对这个国家了解的更多一点再想办法下手,甘州回鹘就是他们回归中原的一个坎儿,这个坎儿必须趟平!

李从嘉想了半天,发现他最多也就只能坚持自己的命令,李弘冀和释雪庭都是直接听命于他,甚至他们两个人手上各有一半虎符,李从嘉不能下命令的话,就直接写信给他们,只要他们两个觉得需要继续打,那就能直接调兵,根本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就算内阁责备他们也能说一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不过这是最不得已的手段,如果李从嘉用出了这种手段,内阁肯定要想办法限制将军的军权,同时限制太子的权利,会提出很多建议,而那些建议不是李从嘉说一句不同意就可以的。

所以不到最后,他不想这么做。

李从嘉坐在座位上看上去很平静的等着诸位辅臣,但实际上内心也很忐忑。

辅臣并没有全部来,这次来的只是首辅和次辅,也就是说只有周宗和韩熙载,他们两个应该算是内阁的代表。

李从嘉开口就直奔主题:“两位爱卿也是为了肃州议和的事情来的吧?”

周宗和韩熙载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李从嘉心下一紧,表面上却更加和气,十分温柔问道:“内阁诸位爱卿有什么意见?”

周宗反而问道:“殿下怎么看?”

李从嘉搞不清楚他们什么意思,一时之间略有些犹豫,没有说话。

周宗他们本来也摸不准李从嘉的意思,所以刚刚那个问题也不过是在试探李从嘉,如今看李从嘉真的犹豫,不由得有些着急:“殿下可要考虑清楚啊。”

李从嘉故意说道:“打仗打的是消耗,我们的底子不如肃州,或许对方就是瞅准了这一点才要议和的。”

韩熙载立刻着急说道:“不能议和!”

李从嘉:震惊.jpg

他本来还担心这些老臣会拼命说服他快点议和,毕竟这个年纪的人估计更喜欢稳妥一些,现在安宁城还没到可以肆意挥霍的时候。

然而韩熙载的反应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

周宗看到李从嘉略带惊讶地瞪大眼睛,不由得想叹气,老韩怎么就这么沉不住气呢?这位太子,不是普通的太子,也不是那个耳根子软的要命的圣人。

你对他,得顺毛撸才行,非要摆出一副说教的样子,他肯定有办法不听。

想到这里,周宗忍不住给了韩熙载一肘子,让他把后面的话咽了下去,自己则十分温和说道:“殿下,如今我们有优势,虽然军资用的不少,但意义不同,更何况我们与北汉长期往来,再加上税收,完全支撑得住,至少能够支撑到明年夏季。”

李从嘉迟疑问道:“你们是说,还想继续打?”

韩熙载疼劲儿过去了之后,连忙说道:“当然要打,他们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当我们是什么?”

李从嘉无语地看着韩熙载,心想当初对周国你们可不是这样的啊。

不过转念一想,也明白了这些人大概是心有不平,当年周国打南唐的时候,南唐也曾经做出了俯首称臣的承诺,然而周国却置之不理,就是想要凭武力打下来。

现在韩熙载他们大概是想要将这个方式复制到对待肃州方面,虽然当初被这样对待的时候,朝中大臣都觉得愤愤不平,但是如今身份对调,他们自然也希望能享受周国那种强国待遇。

李从嘉长出口气,展演笑道:“我还以为诸位想要议和,本来还在想怎么说服你们呢,那就继续再看看吧。”

周宗和韩熙载也顿时松了口气,他们总觉得这位太子有的时候沉稳的不像是个年轻人,通过他之前在昆仑山中隐忍这么久就能看出来了,甚至能够忍受自己在龙王手下干活――虽然李从嘉觉得自己拿了地盘,只是缴纳一部分税收,还是很划算,但是在别人看来,李从嘉就等同于向龙王称臣,这忍功也是了得了,这也是内阁辅臣对他更耐心的原因之一。

能屈能伸的人,或许会让人觉得有心机,但是不得不说,正是这样的人才会让人觉得有希望。

李从嘉一句再看看,就给肃州这次申请议和的事情画上了一个句号,至少对于肃州方面来说是这样的。

龙雷如今坐在宽大的王座之上,整个人都憔悴的不行,他一点也不明白,他坐拥整个肃州,为什么还奈何不了李从嘉。

似乎从他认识李从嘉开始,他就没有过任何优势,被李从嘉威胁的时候,他脑子里想的全是等他当了龙王,想怎么这么李从嘉就怎么折磨他,甚至还幻想过李从嘉长得不错,若是收入帐中应该更能折辱他。

也正是因为这些美好的想象,才让龙雷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每当他吃药的时候,幻想的都是李从嘉被他抓来,任他羞辱的画面。

然而等他当上龙王之后,力排众议,不顾先父尸骨未寒就决定对安宁城开战,却发现事情远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至少李从嘉表现出来的实力,就是他没想到的,更甚至,李从嘉拿出来的那些武器,他听都没听过,更不要说见。

而也正是那些武器给肃州方面的士兵带来了不少伤亡。

刚开始本来就不太支持龙雷的世家和大臣们开始渐渐有了微词,毕竟他们不知道李从嘉跟龙雷之间的交易,所以也就不明白龙雷为什么非要对安宁城开战。

在他们看来,安宁城是个很不错的地方,自己建立起来的城池没有花肃州一枚金币,每年还定期上缴各种税收,如果肃州的城池都能做到这样,肃州户部尚书大概做梦都能笑出来。

至于李从嘉拿到的那几个城池,本来就是肃州那边比较偏僻没什么油水的城池,要或者不要都没什么大区别,更何况在安宁侯是肃州的安宁侯,在安宁侯手里跟在肃州手里有什么区别?

龙雷压力越来越大,在一连输掉了好几个城池之后,终于顶不住压力,选择了议和。

此时他是十分狼狈的,他甚至能够想象的出,将来议和的时候,李从嘉看向他的眼神有多么的嘲讽。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李从嘉压根就不同意议和!

本来还有些怨气的龙雷,顿时有些恐慌,不议和,那他要做什么?难道真的要打下整个肃州吗?

如果是以前,龙雷只能说李从嘉是痴人说梦,然而现在对比了一下两边的战绩,他发现自己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龙雷慌了,整个朝堂也慌了神,谁都没想到李从嘉居然这么坚定,连他们议和的条件都没问,就一个字打,顺便还把他们派去的使者给斩了。

肃州高层开始不停的开会,不停的商议,重点就是怎么阻止这一场战争,或者赢一场也行,然而无论怎么推算,他们赢面也不大,如果想赢也不是不行,但那就要用人去填。

龙雷咬牙说道:“那就多掉人,尽量打散他们的先锋队,若是能将他们手上的那个东西拿回来,就更好了,他们能够有今天的战绩,不就是靠着这玩意?若是我们得到,到时候就不用在去找安宁侯议和了。”

下面人一想也是,就着手去准备了。

然而肃州的一些世家却不这么想,他们不想为了这个脑子糊涂的龙王付出更多,肃州的情况跟中原虽然不太一样,但是他们在某些方面跟中原的思想是保持一致的,比如说流水的皇室铁打的世家。

只要是世家,没有灭顶之灾就算王位上换个人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毕竟世家弟子读书多素质高,选拔官员更容易,而当代的统治者哪怕不甘心也要继续用他们。

世家们想要偷偷联络李从嘉,至少保证李从嘉在打到酒泉的时候,能够对他们网开一面。

而这些世家也渐渐得到了消息――十三王子跟李从嘉不仅有联系,关系还不错!

当然这个消息是十三王子故意放出去的,他想要王位,只有李从嘉的支持不够,还需要有世家的支持,他的阵营中自然也有世家,但是顶级门阀却是没有,若是能够给他们和李从嘉中间牵个线,两边都应该会承他的情。

十三王子开始秘密跟这些世家子弟接触,一开始只是吃吃喝喝,到了后面就开始出入这些人的家里,然后见见那些家族里能够说得上话的人。

而就在十三王子上下串联的时候,李从嘉步步紧逼,根本不给龙雷松懈的时间,龙雷就算招到了更多的士兵,也只能匆忙就送到战场上,将士兵的命运交给上天。

结果可想而知,龙雷彻底坐不住了,而那些世家也坐不住,开始想办法接触李从嘉。

十三王子就是这样一个桥梁,他再一次出现在安宁城的时候,身后就带着这些家族里比较说得上话的人。

十三王子这次没有立刻见到李从嘉,见到的是户部侍郎杨新――没办法,合适的鸿胪寺卿还没有选出来,这时候曾经在酒泉待过许久,并且跟西域人打过很多交道的杨新就凸显出来。

李从嘉没办法只好让他去接待十三王子,本来有人说让杨新去鸿胪寺当个少卿,毕竟他这个年纪想要当九卿太难,少卿就不是那么匪夷所思了。

李从嘉当时就拒绝了,并且暗搓搓的记下了提议的人,杨新如今的差事算得上是肥缺,再加上手下掌管着商队还有日赚斗金的商行,这样的分量在当今的朝堂之上能够排的进前十,只不过他一向低调,也就从来没有炫耀过。

然而他低调,自然就有人看不惯,觉得杨新没什么本事,应该把位子让出来,给更有本事的人,一般这样想的都是颇有些自命不凡的人。

偏偏这些人里还有那么一两个跟吏部的官员有拐着弯的亲戚,这才有了想要将杨新调到鸿胪寺的想法,不过,目前为止只有县级的官员任命不用通过内阁,这样的高级官员调动还是要打申请。

李从嘉很生气,觉得这些人真是不长眼,看着杨新年纪小就想欺负?也不看看他家大人还坐在御座之上呢?

李从嘉也没藏着掖着,在小朝会的时候就抱怨了出来,萧俨这个直率的人直接就说道:“杨新的确是太年轻了点。”

“有志不在年少,更何况他将万里香开遍了肃州,这就是功劳一件,现在我们的进攻战能打的这么顺利也有他一份功劳在内,那些消息可都是通过万里香传送过来的!”李从嘉很不开心,杨新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人,这还是有了实绩,如果这样都被刁难,那他的书院里培养出来的学生,到时候岂不是也要被刁难?

宋齐丘也说道:“杨新的确有功,不过他现在就做了户部侍郎,只怕要在这个位子上蹉跎许久的。”

官员升迁也是按照年限资历来的,除非你有大本事,可以破例,但是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李从嘉阴着脸说道:“有多大能力坐多大的位置,只要他有能力,想要往上升有何不可?”

周宗品出了些味道,觉得李从嘉这是开始培养自己的班子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会这些老骨头总有下去的时候,顶上来的人就分外重要,但就因为重要,大家才更想留给自己的学生。

杨新这个人是拉拢不过来的,他只忠于太子,这就让大家看他很是不顺眼,既然如此,那就自然要为自己人扫清障碍。

徐铉忍不住说道:“这……只怕招来非议。”

李从嘉顿时笑了:“有什么非议?不就是觉得杨新年轻,如果只是看他做的事情,他没有失职的地方吧?也就年轻是个攻讦的借口了,不过,什么时候官员的任命只看年龄不看能力了?如果是这样我的位子是不是也要让出来啊?”

李从嘉说到最后声音上扬,很明显的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他现在也想通了,该发脾气的时候还是要发脾气,要不然所有人就都改把他当当成软柿子捏了。

李从嘉这句话说完,刚刚评价杨新太年轻不适合坐高位的人差点当场跪了,一边因为李从嘉难得的生气肝颤,一边也有些哭笑不得,你……你这情况能跟大臣比吗?

可李从嘉就是要胡搅蛮缠,你也没办法。内阁辅臣们都有些慌,李从嘉这话往小了说是任性赌气,往大了说很可能就到了怀疑有人要造反篡位的地步,这种事情一旦黏在身上,那真是有理都说不清。

此时此刻,辅臣们也不由得暗中骂了一句娘,觉得那个用杨新年龄来做文章的官员真是猪油蒙了心。

李从嘉眼见几位老臣脸色都变得略有些苍白,知道自己话说的有些重,只要缓和了口气说道:“如今大唐百废俱兴,更是要不拘一格,只要是人才,以后能力,就能得到相匹配的地位,这没什么说的,我们还是讨论一下跟肃州议和的议程吧。”

是的,他们最终还是要跟肃州议和的,这当然不代表之前打的那些仗都是无用功,甚至相反,正因为有李弘冀和释雪庭的不断胜利,才能让他们在跟肃州议和的时候保持更多的主动性,拿到更多好处。

虽然十三王子已经承诺在登上龙王之位之后,就会禅位给李从嘉,然而李从嘉却并没有打算完全相信他,可以说龙雷已经把龙家的信誉都给败光了。

如果十三王子到时候不这么做,李从嘉也在前期尽可能的争取到了自己的利益,不算吃亏,大不了就是再打一场,这次就是彻彻底底的将肃州给啃下来。

杨新在接待十三王子的过程中,是得到过李从嘉指示的,所以需要谈什么,谈到什么程度,他心里都有数。

之前七王子对李从嘉狮子大张口,让他上供的数目,到了李从嘉这里,干脆就给翻了一倍给了肃州,只可惜没办法看到七王子知道这件事情时候的表情,除此以外,李从嘉还有一个要求――废龙王!当然还有一个就是支持十三王子做龙王。

这个要求十三王子肯定是万分希望答应下来的,然而这个谈判团并不是他做主,他是代表着世家的利益来的,只要李从嘉能够保证世家利益,朝廷如何他们还真不关心,反正朝堂上很多大臣都是世家子,剩下不是世家的话语权也不够多。

不过十三王子没有立刻同意,只是说要回去商议,然后转头就将消息传回了肃州。

门阀们得到消息比较早,不过这也不代表龙雷得不到消息,毕竟再又丢失几个城池之后,龙雷不得不再一次发出议和请求,这一次他的姿态就放低了很多,毕竟不低也不行了,李从嘉都已经拿到了肃州小一半的地盘,再努努力,说不定真的能打到酒泉来!

然后李从嘉将自己给十三王子的要求,又原封不动的给了肃州派来的使臣,当然隐去了推举十三王子做龙王的条款,这是避免龙雷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狗急跳墙。

使臣在看到李从嘉的最后一个要求的时候,整个人都颤抖了,他真的没想过对方居然会提出这种要求。

龙雷在知道的时候,整个人都就开始颤抖,他最怕的事情要出现了,他之前为了让自己能够坚持这场战争,每一次吃药都留下一半,虽然觉得不过瘾,也很难受,但真的让他留下了许多药,能够支撑他好几个月,他的想法是等着几个月过后,结果差不多也就出来了,到时候他抓到了李从嘉和释雪庭,想要解药难道还不容易?

可是如今,他没有被□□逼死,却要被李从嘉给逼死了――被废的龙王难道还会有好下场?

龙雷声色俱厉喝道:“放肆!”

然而朝臣们却并没有跟龙雷一起谴责李从嘉,龙雷一看这种情况,顿时心凉一半,他有些慌乱,却还是勉强冷静下来说道:“此子野心勃勃,今天他敢逼迫我们废龙王,明天他就敢然你们将肃州拱手让于他!”

七王子此时站在下面,听到之后立刻不客气地说道:“现在人家还需要我们让吗?你信不信只要我们不同意,他能立刻打到酒泉来?到时候,你就是亡国之君!”

“你!”龙雷双手紧握,微微颤抖,盯着七王子的目光犹如淬了毒。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