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复唐 > 142、chapter.142

142、chapter.142

释雪庭把他又拽回来说道:“这么紧张做什么?”

李从嘉问道:“你刚刚语气那么严肃, 我怎么可能不紧张?”

这是关乎成败的事情,他们现在看上去似乎很安逸, 实际上危险的很,一旦出什么事情, 就算赵匡胤立刻前来救援都不一定来得及。

释雪庭说道:“不用太紧张,虽然多少会有点影响,但也不是太多。”

李从嘉面无表情:“你能不能先说到底发生了什么。”

“乌古叛辽。”

李从嘉听了之后先是一愣,闭着眼睛回想了一遍,这才叹气说道:“还真是有点麻烦。”

释雪庭说道:“也不是很麻烦,只是内部矛盾,乌古虽然为大部族, 却也无法跟整个契丹抗衡, 契丹也未必会为了平叛而放弃对中原的侵略。”

李从嘉没说话,心说,你不知道,这次契丹是败了的, 而且率军征讨乌古的详稳僧隐直接阵亡, 等到明年耶律z命枢密使雅里斯为行军都统,虎军详稳楚思为行军都监率军征讨,这才让乌古部害怕,杀了他们的酋长投降。

所以在详稳僧隐兵败之后,整个契丹的战争中心肯定是平叛,李从嘉想到这里说道:“先睡吧,明天商议一下, 怎么用最快的速度拿下长安。”

释雪庭感受到李从嘉隐隐的焦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不用担心,我们已经不再给北周提供武器,反而是南周还在交易,南周与北周势不两立,北周更加防备他们。”

李从嘉心中安稳,倒不仅仅是因为北周跟南周的对峙,而是他想起来自己的武器比北周好很多,他们现在之所以会深入敌后,为的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没办法,他们人少,死不起啊。

李从嘉闭上眼睛,不一会就沉沉入睡,释雪庭抱着他看着外面的月色,总觉得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他之前只是有些担心李从嘉会冲动,然而他心底却觉得,李从嘉如今的身份想要冲动肯定也会有一堆人拦着,万万没想到,李从嘉居然真的就过来了。

之前释雪庭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也是想要确认李从嘉真的在他身边,否则,在军营这种地方,他不应该做这种事情的,周晔和杨新知道也就知道了,然而再多人知道就不好了。

只是李从嘉的纵容总是让释雪庭把持不住,释雪庭微微叹口气,也闭上眼睛强迫自己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李从嘉特比不想起来,感觉从腰往下都用不上力气,可是今天还要跟释雪庭部汇合,不走也不行,李从嘉只能苦着脸起床洗漱。

释雪庭凑到李从嘉身边问道:“要不我背着你?”

李从嘉一把推开他的脸,没好气说道:“得了吧。”

真是怕别人不知道他们两个昨晚做了什么事情吗?要知道之前李从嘉一直都活蹦乱跳,连比他小很多岁的周晔都有些吃不消,而他还能跟高怀德一起指点江山,结果见了释雪庭之后就萎了,真当大家眼瞎看不出啊?

释雪庭只好帮李从嘉揉了揉腰,在差点揉出事之后,李从嘉终于是觉得好一些,不过今天他走路就矜持了许多。

也还好,释雪庭囤兵的地方不远,他选的地方也不错,是一处小山谷,山谷之中不仅地势平坦,居然还有个湖,这样饮水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然而李从嘉过去之后发现释雪庭居然还让他们开垦了田地!

李从嘉目瞪口呆地问道:“你这是……要在这里扎根吗?怎么还种上地了?”

释雪庭笑道:“之前带的粮草有限,若是让赵匡胤往这边运送的话又容易曝光,干脆就种点易熟的小菜,在加上打猎,总能减少粮草的消耗。”

李从嘉之前险些忘了这件事情,听了之后十分服气,汉族人民真是将种地这种事情写进了基因里吧。

不过他稍微一想就知道释雪庭这段日子肯定也在跟着士兵吃苦,顿时心疼的不行,皱眉说道:“这样下去不行,我带来的粮草也有限,不如开辟一条粮道吧。”

释雪庭说道:“不用急,你都来了,赵匡胤也可以开始动手,只要他动手,北周有了反应,我们也就不用再隐藏多久。”

李从嘉说道:“周晔,写道手谕紫亭候送过去,让他赶早不赶晚。”

释雪庭为了消除李从嘉的隐有,带着他在营地转了一圈,发现士兵的精神状态都还不错之后,李从嘉才微微放下心来。

最让李从嘉意外的是,释雪庭住的地方居然还是一栋木屋,并且看样子十分眼熟。

李从嘉站在木屋前看了许久之后,才笑着说道:“当初你给我盖的那一栋,跟这个差不多。”

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一栋木屋比较小一点,释雪庭问道:“你还记得?”

李从嘉说道:“当然记得,这才过了几年?”

“八年。”释雪庭回答道。

李从嘉听了之后颇为感慨:“是啊,已经八年了。”

他穿过来也八年了,对穿越之前的事情,记得的也越来越少了,否则也也不至于释雪庭开口说了之后,他才想起来乌古叛辽的事情,他开始思考要不要趁着自己还没完全忘记,将事情都记录一下?

可是转眼又觉得没必要,无论记录在哪里都十分不保险,哪怕是用简体字也不排除有比较聪明的人能够破译出来,更何况如今历史改变的已经太多,北宋已经是没了,这就已经影响到了很多事情,他记得的那些也未必有用。

李从嘉跟着释雪庭进了木屋,脑子里想着有的没的,精神也有些不集中,释雪庭趁着没人的时候捏着他的下巴吻了他一下,这才拉回了他的注意力。

李从嘉回归神来,紧张兮兮地看了一眼外面,这才压低声音说道:“你疯啦?”

释雪庭放开他的下巴笑着不说话,李从嘉无奈说道:“行了,舆图呢?你之前说已经布下了埋伏,都在哪里的?”

李从嘉问完就觉得自己多余问这种事情,反正释雪庭就算说了他也听得似懂非懂,如果只是为了转移话题,这个话题一点也不好玩。

释雪庭倒是没有鄙视他,立刻让人拿来了舆图,李从嘉想了想让人将高怀德也喊了过来。

释雪庭将他布置的几个点详细叙述了一下,他做的布置,李从嘉怎么听都觉得很好,不过他也担心是自己情人眼里出西施,于是转头看看高怀德,在看到高怀德脸上毫不掩饰的佩服之后,李从嘉就知道释雪庭再一次没有掉链子。

于是,只等赵匡胤和潘美动手,这两个人谁先谁后都无所谓,潘美是比较着急想要赶快做完任务,然后回去找李从嘉,他这次出来有多一半的原因是要保护李从嘉,结果李从嘉把他弄到这里来了!

万一李从嘉在半路上出了什么问题,就算他是领命离开怕也吃不到好果子!

结果潘美没想到,赵匡胤居然比他还着急,他这按刚布置的差不多,就听到赵匡胤兵出京兆府的消息,并且这一路推小城推的极快。

不快也不行啊,赵匡胤心里着急,想要赶紧打下长安将李从嘉接回来,不过再着急他也稳扎稳打,打下一个地方,就将那个地方的档案归拢,官员豪绅抓起来等待李从嘉的发落。

他这一路无论敌我都不曾造成很大伤亡,在打仗之前先叫阵,对方如果怂了就自然会开城门迎接他们进去,如果坚持不投降,那赵匡胤就会让人先把城墙给炸了,当然只炸一面,都炸了以后轮到他们修的时候,这都是钱啊。

就算一面城墙被炸,炸完之后,城里想不投降也不行了,有些有骨气的北周官员直接殉城,惜命一点的就被抓到了大牢里等待发落

不得不说,长安周围的城池建设比别的地方要好一些,不过却也有限,毕竟这里因为不方便,已经好多年不是都城。

赵匡胤一路推进,兵临长安城下的时候,李从嘉和释雪庭也跟北周短兵相接了一把。

李从嘉颇有些跃跃欲试想要去沙场杨威,却被释雪庭给按住了说道:“你就别给大家添乱了。”

高怀德听了之后虎躯一震,没想到释雪庭居然敢这么不客气的跟李从嘉说话,顿时一低头,当做自己不存在的样子,心里还纠结,若是李从嘉生气了,他要不要给释雪庭求个情?

通过这几天的短暂相处,高怀德对释雪庭已经十分佩服,在他看来,这位国师如果不是出家人的话,枢密院副使必然有他一个位置,毕竟眼光独到用兵老辣,比之赵匡胤也差不了什么。

然而释雪庭跟赵匡胤却是差着十二岁的!

李从嘉没有让高怀德纠结太久,他十分遗憾的叹了口气说道:“那你们早去早回啊。”

他也知道这种事情不现实,所以释雪庭不让,他也就不强求了。

释雪庭最看不得他失望的样子,然而让李从嘉失望和让他置身于危险之中,释雪庭还是选择了前者,他想了想说道:“不如过些时日,我派人护送你去与紫亭候汇合吧。”

这样李从嘉在那里坐镇,到最后攻打长安的时候,在确保己方胜利的情况下,李从嘉可以带兵去将长安拿下,顺便给他刷一刷声望值。

李从嘉知道释雪庭的意思,却摇了摇头说道:“不必,我在这里就好。”

李从嘉又不需要军功来做些什么,至于青史留名……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李从嘉觉得史书上肯定会有他几行字的,若是真的能够一统天下,那就不是几乎行字的事情,而是直接给他单独立传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不需要扬名,也没必要跟臣下去抢功。尤其是之前攻打蜀国,赵匡胤虽然表现也不错,但是因为中毒而躺了许久,毕竟让这份功劳有了些许黑点,他现在比较需要功劳来稳定他的地位。

李从嘉有自己的想法,释雪庭也没多劝,反正只要不上前线,你爱干嘛干嘛。

而李从嘉等高怀德出去做准备的时候,就拉着释雪庭到了自己的卧室之中开始脱衣服。

释雪庭被他吓了一跳:“重光?”

以往李从嘉并不喜欢在白天做啊,这是怎么了?受什么刺激了?难道就因为他不同意李从嘉上战场?

李从嘉没说话,外衣脱下来之后,露出了里面的金丝软甲,他将金丝软甲也脱下来递给释雪庭说道:“穿上。”

释雪庭微微冷静下来,并没有接只是说道:“你脱下来做什么?快点穿回去。”

李从嘉摇头:“我在这里安全的很,不会有什么问题,倒是你,身上没有护甲怎么行?”

释雪庭哭笑不得:“我也有的。”

他好歹也是一军主帅,户部做这些内甲的时候也有他一份,别的不说,大唐对于在外征战的将领还是很照顾的。

李从嘉坚持说道:“不如我这个。”

那肯定是不如的,金丝软甲十分珍贵,做这么一件就要花费许多人力物力,一般的大臣都穿不上这玩意。

李从嘉见释雪庭还推辞,便说道:“如果我在这里也有危险,那必然是你回不来了,那我还留下来有什么意思?你穿上它,若是遇到危险也保你一命。”

释雪庭推辞不过,只好将金丝软甲穿在身上,依稀还能感受到李从嘉的体温。

李从嘉拎起外衣准备穿回去,结果就被释雪庭拉到了床上,不仅没有穿回去,连里面的都给脱了下来。

好在这次释雪庭比较克制,两个人很快就从房里出来,中间也没什么人找他们,这才没有露馅。

当然也可能是有人来找,但是被春生挡了回去。

用过午膳之后,释雪庭带着人离开,李从嘉坐下来开始批奏折,他对那些大臣也是服气,他都躲到了山里面来,居然还能派人将奏折送过来让他批阅。

不过,如今的奏折之间还会夹杂着李仲寓所写的书信,李从嘉每次都是先看他的信,仔细思索写完信之后再批阅别的奏折。

对于李仲寓的教育,李从嘉其实一直都很茫然,他没有养过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教,尤其是要教一个未来的帝王,最主要的是他自己也没接受过什么帝王教育,根本就是一路摸索着在做,很多他的经验未必适用于李仲寓。

因此,除了一些既定功课之外,李从嘉从来不会用命令的口气要求李仲寓如何去做,只是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交给李仲寓去选择。

他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作为未来的唐王,如果运气好一点,李仲寓将来就是皇帝,他需要自主独立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单纯的听父母的话。

李从嘉将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交流方式更加开放一些,这也让李仲寓对他更加亲近。

周宗等人不止一次觉得李从嘉这样是对李仲寓的溺爱,他倒是没觉得不好,只要李仲寓心性不变坏,将来只要做个守成之君也足够。

李从嘉写完信之后,正好释雪庭的捷报也送了过来,对北周援兵拦截的任务十分顺利,现在就看赵匡胤的,毕竟北周会源源不断往这边派人,而释雪庭他们未必能够支撑多久,他们只能拦截一时,过了这几天,恐怕就要回去找赵匡胤汇合。

李从嘉看了释雪庭送来的战报之后,略一思考说道:“让大家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撤离。”

北周对长安比他想象中更加看重,从先头部队来看,后面估计还有许多人,李从嘉不愿意用这么点人跟北周死磕,干脆让人去释雪庭指定的地点打好埋伏,然后迅速将军队撤走。

释雪庭回来的时候,李从嘉已经做好了撤离的准备,几乎是他和高怀德刚回来稍作休整,就跟着队伍一路往长安去。

释雪庭受了些轻伤,李从嘉直接冠冕堂皇的让他跟自己同乘一辆车,在车上的时候,释雪庭显得心情不错:“我们走的时候,顺便派人去拦截了对方的粮草,只可惜不能带回来,只能一把火烧了。”

李从嘉十分惊讶:“什么?你们还把他们的粮草给烧了?”

释雪庭点头:“没有粮草,他们的大军不敢轻举妄动,估计已经往同州去了。”

同州那里有义仓,如果释雪庭是北周官员,肯定会让军队就近去同州义仓运粮,毕竟从开封再往这边运或者从别的地方调都不如这里快。

李从嘉拽出一封书信说道:“正好,刚刚潘美发来消息,同州的义仓,或者说是义仓里的粮食都已经落入他手中了。”

释雪庭看了一遍之后,十分欣慰:“我之前还在想要怎么派人去同州而不被发现,幸亏你想到了。”

“那是,别的我看不出来,你在这里的意图如果还看不出来的话,我估计要退位让贤了。”

释雪庭看他得意的样子,忍不住凑过去亲了亲他。

两个人一路讨论着这些,李从嘉觉得又多学到了许多知识,只不过这些知识大多都是纸上谈兵。

等他们到了扶风的时候,赵匡胤正好在对攻打长安做最后的部署。

赵匡胤将所有策略跟李从嘉讲过一遍之后说道:“具体如何,还请殿下指正。”

李从嘉转头看向释雪庭,释雪庭摇了摇头,赵匡胤的军事能力在如今的大唐,说他第二估计也没人敢说自己第一,他既然已经都设定好,释雪庭自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更何况他也没看出哪里不妥。

李从嘉笑着说道:“紫亭候既然已经做好准备,那便放手施为吧。”

赵匡胤松了口气,这份方案是他连夜做好的,自从他接到了李从嘉和释雪庭要来的消息之后,他就起来开始思考怎么弄,说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好,他很担心李从嘉会让释雪庭来抢功劳。

之前他一路打一路安抚,眼看着就要胜利到了,再冲出个人来拿走了最大的果实,赵匡胤估计能够气死,哪怕不能反,以后他也不会为了大唐尽心尽力了。

所以他先弄出了这个来试探李从嘉,看李从嘉是不是怕他功劳太大不好驾驭。

好在李从嘉并没有这种意思,就连赵匡胤请李从嘉前去督战都被李从嘉拒绝了。

李从嘉开口说道:“我这次过来只是在删丹坐不住,找个借口过来看看,你们不用管我,该怎么做怎么做,我相信大家不会让我失望。”

赵匡胤顿时喜上眉梢,连连保证一定会顺顺利利拿下长安。

赵匡胤带兵走,李从嘉和释雪庭就留在了军营之中休息,其实李从嘉还真有心让释雪庭跟赵匡胤一起去拿下长安的,只是释雪庭自己不想出这个风头。

赵匡胤也的确不负众望,只用了五天时间,就将长安打下来,稍微休整一番之后,就派人过来迎接李从嘉进城。

李从嘉站在长安城门前的时候,看着高大巍峨的城墙,心中难免有些激动,进城之后虽然街道都略有些萧条,但因为规划得当,他的心情依旧不错。

只可惜这份不错的心情在看到大明宫的废墟之后,瞬间消失了一半。

他还是来晚了,大明宫早就被付之一炬,他如今看到的只不过是一片断壁残垣,若是他能往前再多穿几十年一百年,说不定还能见证大明宫最后的辉煌。

可是如果那样的话,他可能就遇不到释雪庭了,在大明宫和释雪庭之间,李从嘉觉得他还是选择释雪庭,至于大明宫……地基还在,人还在,总能重建!毕竟这才过去多少年,找一找说不定还能找到当年的图纸!

释雪庭见李从嘉脸上的唏嘘,不由得安慰道:“不用担心,我们立刻召集劳役,重建大明宫。”

李从嘉轻轻应了一声说道:“听说九成宫还在?我等等住到那里好了,重建的事情也不要太过着急,别逼迫百姓。”

毕竟是新下之地,安抚还来不及,如果先弄一堆徭役,怕是要有人反的。

只不过,很快李从嘉就得到了下面人的答复:对不起啊,亲,大明宫不能建啦。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