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复唐 > 179、chapter.179

179、chapter.179

范质十分绝望的发现他们的皇帝是真的不按套路走, 你这样清心寡欲是打算当和尚吗?

咦?

范质突然想起他们的皇帝跟国师感情十分要好,难道……

他突然一个激灵, 开始思考要是他们皇帝非要出家当和尚怎么办,虽然目前看来还没有这个迹象, 但是凡事都有个万一啊。

否则,正常人能够忍受妻妾都没有的日子?就算不娶,身边有个宫女什么的消消火也没什么问题,然而……能够一直跟在李从嘉身边伺候的都是男人啊。

范老先生觉得自己是理解不了他们皇帝的想法了,随他去折腾吧,看起来这位也不像是要换太子的,他们不如努力把太子教的正常一点了。

李从嘉搞定了范质也没有觉得放心, 毕竟皇后之位一日空缺, 就肯定有大臣会打这个位子的主意,一想到这个他就觉得头疼,然而这是躲不过去的,就看大臣和皇帝谁更有耐心。

李从嘉想了想, 转头就告诉大家:都别想了, 皇后之位就空出来,我的后宫也没有啥需要管的,你们就别跟着操心了。

至于大家都很关心的外命妇问题,这个其实根本不是问题,外命妇的品级是跟着丈夫走的,只要丈夫品级到了,那么朝廷会发给配套的外命妇待遇, 唯一需要纠结的就是……到了年节的时候,谁来主持宴请外命妇的问题。

这个太简单了,那就……不宴请了嘛,其实如果让李从嘉选择,他宁可不办什么宴会之类的,这种活动吃也吃不好,观赏歌舞也就那样,参加的人累,举办的部门更累,然而这是一种形式,想要完全取消还不可能。

那就取消一半吧,等以后李仲寓长大了,娶了太子妃,就让太子妃接手了,现在……外命妇们就在家里先呆着吧。

李从嘉这种搞不定就扔到一边的办法让所有人都瞪眼睛,却又不能死命催,没看到上一个催的已经被扔到荒山野岭了吗?

哦,算不上荒山野岭,但也是万年贫困的地方,到了这种地方想要回到长安,除非有十分出色的政绩,然而那人之前就是个御史啊,也就是耍耍嘴皮子写写折子最在行,让他去管理民生,怕是要连自己都饿死在那里。

大家虽然有救世济民的情怀,但是也不愿意就这么被扔到偏远山区,更何况这明显不是历练而是惩罚,如果是历练的话,皇帝是会给臣子撑腰的,惩罚的话……自己想吧。

李从嘉的耳根子清净了一些,只是很快,没有皇后的麻烦又来了。

党项首领李彝殷病逝,李光睿自然是继承他父亲的位置,只不过,因为他们也是大唐的子民,所以就算他已经获得了党项内部的认可,还是要等朝廷的册封,并且还要来长安跟李从嘉联络一下感情,顺便送点土特产再带回去许多赏赐。

其实按照汉人的习俗,带着重孝是要守孝,不好四处跑,更要避免去别人家,甚至别人来自己家的次数都会减少很多。

然而谁让人家是少数民族呢?人家不兴这套,于是李从嘉就见到了李彝殷,然后一个问题就来了――李彝殷的老婆谁接见啊?

是,李从嘉是可以两个人一起见,只不过终究是有些不太方便,也好在人家少数民族作风也很开放不太在意这个,想一想若是换成臣下述职,如果是封疆大吏,一般皇后是要接见外命妇的。

于是大家又开始苦口婆心,陛下,不立后,也立个皇贵妃怎么样?

就算太子娶了太子妃,那个时候太子妃年纪也太小,这样的重任交给她,怕是不合适啊。

赵匡胤听了顿时有些不乐意,本来李从嘉立不立后的事情他完全不关心,他也没有什么妹妹能够送进宫里去,就算有也没可能的,除非他的女儿不做太子妃,然而在妹妹做皇妃与女儿做太子妃之中,赵匡胤觉得脑子没病的人都会选择后者。

只是现在人家看不起他的女儿,他自然不高兴,不过他也没有说话,只是心里算了算,李仲寓今年十岁,他的女儿跟李仲寓年纪相仿,这样的话……卧槽,如果李仲寓结婚早,那么他女儿能在家的时间没有几年了啊。

而现在他女儿学习的进程……好像的确应付不了这么大的场面,想当年就算是周娥皇,刚当上王后的时候也手忙脚乱了一番,亏了当时有钟皇后在,能够带一带儿媳妇。

现在赵氏小娘子可是没有婆婆带了!赶紧的回家告诉老婆,多教教女儿这些事情!

至于李从嘉会不会重新立个皇后影响他女婿的地位,以赵匡胤跟李从嘉作对外加并肩作战多年的了解来看,难。

李从嘉这个人外表看上去十分随和,并且一般的时候也很好说话,然而一旦他下定了主意,简直比驴都倔!

所以教育好女儿才是正经事。

李从嘉感受到了皇后不在的各种麻烦,不由得又把周庆给诅咒了一遍,这货要是不抽风,他至于少个皇后吗?

不过,有事儿没事儿就盯着皇帝的后宫,李从嘉确信大家应该是闲的太厉害了,也该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于是,李从嘉下了一道命令:下月初一开始进行大索貌阅。

大索貌阅其实就是古代版的人口普查,大唐建国时间也不算短了,之前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耽搁,所以一直都没做这种事情,天下战乱了这么多年,当年的典籍早就随着战火消失无踪,就算有留下来的也不准了。

这条命令没有人会反对,也该好好梳理一下大唐的内部情况,让大家心里有个底了,而且有些嗅觉敏锐的人直觉李从嘉进行大索貌阅,是想要从根本上更改一下土地的分配。

土地的重要性几乎已经刻在了汉家人的基因之中,只要是跟土地有关系的事情,大家都会变的十分积极上心。

只不过,皇帝到底要怎么分地呢?以前大家拥有的地怎么算,总不能将所有人手里的土地都扒拉出来重新划分吧?

说实话,没有人能够跟上李从嘉那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内阁更是十分担心,怕李从嘉一拍脑袋就直接下命令,回头把大唐的大好基业都败送。

这可不是开玩笑,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的更迭实际上就是对土地的争夺。

大索貌阅一直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毕竟李从嘉要求的严格,需要的数据比较精确,当然那些藏在山里谁都找不到的人……就没办法了,这些基本上与世隔绝,别说现在,就连后世都有可能找不到他们。

在大索貌阅的过程中,释雪庭还给大唐又划拉出一片土地。

雁门关的确难打,然而再难打,释雪庭也将它给打了下来。

拿下雁门关对于大唐的意义大概仅次于收伏北周,只不过收伏北周的过程太无厘头,从头到尾大家都充斥着一种,发生了什么的茫然感。

从头到尾好像都是北周人自己在作死,外加老天爷也不帮他们,直接一个地震就干掉了即将登上皇位的人,然后还搞散了北周那些投机倒把的大臣。

而雁门关不同,雁门关是大唐士兵真刀真枪打下来的,最主要的是在这场战役之中,大家发现契丹人似乎也没什么可怕的,在面对大唐的火?器的时候,他们的人和他们的马也会十分害怕。

虽然之前已经打败过契丹军队,然而那时候遇到的并不是契丹真正的精锐,这一次耶律贤为了保住雁门关,几乎派出了能够派出的所有精锐部队,可惜到最后雁门关还是失守。

消息传到临潢府的时候,饶是耶律贤上位以来一直以中原人的儒雅为目标,让自己变得更加文明一些,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将报信的人一刀砍死。

“马上去人给我把雁门关夺回来!”耶律贤难得的失控。

他也是有野心的人,如今契丹内部的矛盾被他压制的差不多,整个契丹都开始一点点向好的方向转变,耶律贤已经忍不住畅想日后能够入主中原的情形。

他们曾经拿下过燕云十六州,现在也占据着六个州,他为什么不能想?

然而李从嘉兜头就泼了他一头冷水,雁门关失守代表着契丹想要进军中原会变得十分困难,当然也不是不可能,可最难打下来的雁门关让大唐拿下了,剩下的那些关隘,对于如今气势如虎的大唐士兵来说,会有困难吗?

如果这些关隘,或者说整个长城都被大唐夺回去,契丹损失的就不仅仅是一点土地的问题。

耶律贤十分着急,他开始盘算手上能派出去的所有士兵,魏王萧思温听闻之后,立刻赶来宫中说道:“大汗,万万不可!”

耶律贤红着眼睛看向萧思温沉声问道:“你怕了?”

萧思温立刻说道:“契丹儿郎从不会怕,可是大汗若是要将大部分士兵调过去,臣是万万不敢赞同的,我们已经丢了西南三州,若是将大部分兵力放到雁门关,党项便可趁机进攻,那时我们岂不是腹背受敌?”

“李煜!”耶律贤咬牙切齿的念着这两个字,他可没忘记西南三州军事重镇是怎么丢的。

不得不说,萧思温的话的确阻止了耶律贤发疯,毕竟党项也是不可忽视的部族,更何况现在党项已经臣服于大唐,完全听从大唐的命令,他们也可以跟唐军配合攻打契丹。

耶律贤往铺着虎皮的御座上重重坐下问道:“你说当如何?”

萧思温看了看耶律贤,发现他多少已经冷静了下来,微微松口气说道:“以微臣之见,最好便是议和。”

耶律贤皱眉:“议和?”

萧思温说道:“没错。”

耶律贤摇了摇头:“大唐皇帝野心勃勃,他未必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萧思温却说道:“可是就算他再怎么想,他的臣子也未必会支持他,如今契丹需要休养生息,其实大唐比契丹还需要,毕竟他们可是实打实的从西域一路打回了中原,如今刚刚安定一些,比起我们,他们更不愿掀起战乱。”

耶律贤想了想也是,契丹如今国力衰弱纯属是他堂叔作的,底子多少还在,如果真的要拼个鱼死网破,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到时大唐,如果继续打下去,国力未必能够支撑得起,更甚至,打仗他就需要招揽更多的青壮,到时候百姓若是忍受不了,怕还是要揭竿而起的。

只是耶律贤有些忍不了就这样议和,议和是可以,但是将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就好。

萧思温一听耶律贤的条件,顿时无语,他觉得大唐的皇帝如果看到这样的要求,肯定会觉得耶律贤完全没有议和的诚意。

燕云十六州,现在至少有八个州是在人家的手里,现在议和也是因为契丹战败,人家战胜国凭什么要把自己的地盘再让给你?脑子有病?

不过,萧思温决定不继续劝阻,毕竟今天他已经反驳耶律贤反驳了许多次,就算是大汗的岳父也不行啊,他想来想去,干脆就将这件事情交给女儿萧绰来。

萧绰也是个能人,耶律贤身体不好的时候都是她在处置政务,所以对于劝阻耶律贤这件事情她更有心得。

在萧绰的努力下,耶律贤终究是勉强同意了以现在的疆域划定议和,至于还在分裂中的秀国,契丹从头到尾都没把他们当回事,直接就划归了自己的范围之内,准备等议和之后就将秀国拿下来。

身在长安的李从嘉此时还沉浸在拿下了雁门关的兴奋之中,如同耶律贤喜欢畅想入主中原一样,他也会想想将来把契丹直接拿下的情形。

或许会有人觉得关外苦寒,也很贫瘠,没什么占领的必要,然而……如果真的贫瘠怎么可能建立起一个偌大的辽国?

更何况能拿就拿下来呗,那片土地上也是有很多美味的,就冲着这些吃的,也要划拉到自己的手里啊。

就在李从嘉思考着要不要给释雪庭写信,让他再接再厉继续以雁门关为依凭,直接打到契丹的时候,契丹的议和书来了。

李从嘉一看对方写的议和书,不由得冷笑了一声,中原战乱许久,这是给了契丹一个错觉,明明是战败国,现在送上来的应该是投降书,而不是这种恨不得是命令口气的议和书!

李从嘉将议和书往桌子上一扔扬起下巴说道:“不把他们打疼,看来是不长记性,让国师继续打吧。”

从内阁到枢密院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唐如今的实力已经让他们渐渐有了盛唐之时的气魄,不顺眼?那就打!

耶律贤没有等到想要的回复,或者说这个回复原本就是他想要的,他根本不想议和,他想打!

于是一言不合,两边继续开打,也幸好释雪庭压根就没放弃过对契丹的警惕。

就在契丹继续争夺雁门关的时候,李从嘉收到一份很奇特的国书――大理国王段思聪发来国书,要带人来长安朝贡。

李从嘉一时之间有些茫然,说实话他也打过大理的主意,毕竟那也是个好地方,然而他也只能是想一想,毕竟在中原战乱的时候,大理一直都算是比较置身事外,根本没有怎么插手过,李从嘉就算想要打大理都没有合适的理由。

如果真的想要拿下大理的话,估计还是要怀柔。

只是大理如今突然要来朝贡,绝对是有问题。

李从嘉看完国书之后转头问范质:“我记得大理如今真正掌权乃是相族高氏?”

范质有些惊讶地看了李从嘉一眼,没想到他对大理这样的小国都有关注,惊讶之余,他觉得自己似乎多少摸到了李从嘉的想法――这货肯定对人家不怀好意。

不过这也无所谓,没有野心的皇帝怎么能当好一个皇帝呢?

范质点头说道:“如今大理相国高子b权倾朝野,段思聪……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李从嘉在脑海里搜索了半天,没记得有高子b这个名字,不知道是自己不记得,还是历史上没有记载,更甚至……因为他的蝴蝶,所以导致大理相国也换了人?

他将这个放到了一边,弹了弹手上的国书轻声笑道:“可惜了,没人愿意当傀儡,所以段思聪大概是想要找外援了。”

范质点了点头,突然来大唐朝贡,大概就是想要找一个强势的靠山,至于这个靠山会不会引狼入室,段思聪大概已经没有机会去想那么多了。

说起来之前段思聪也不是没有寻找过外援,只是之前寻找的那位实在是不行――他找的是南汉皇帝刘,这位皇帝比他还不靠谱呢,手里的权利都把持在巫女手中,怎么可能对他有所帮助?

所以他这一等又是几年,等大唐渐渐稳定下来,甚至敢跟契丹叫板之后,段思聪觉得时候到了。

至于南周……他压根就没考虑,他虽然斗不过高氏拿不回权柄,但也看得出来石守信是早晚都要归顺大唐的,他也就是这两年还能做皇帝过过瘾了。

李从嘉准许了段思聪的请求,正好借机多了解一下大理国,只是让他意外的是,原本说要过来的段思聪并没能成行,最后派了儿子段素顺前来。

段素顺这一走就是一个多月,这速度还不算慢,而在这一个月之中,释雪庭一直坚守在雁门关,搞的李从嘉十分后悔当初把释雪庭派出去,这眼看就被钉在那里回不来了啊!

而且眼看就要入冬,雁门关那里更加寒冷一些,李从嘉十分担心他在那里吃不饱穿不暖。

然而怎么可能?释雪庭好歹是最高指挥官,下面的人又服他,他的日子当然不会不好过,唯一让他觉得不好过的就是……战争进行的并不顺利,如果顺利的话,此时他们应该已经能够拿下朔州,可现在他们却还在跟契丹争夺雁门关。

这倒不是说释雪庭不行,而是耶律贤其实……也是个疯子啊。

李从嘉虽然担心,但是在见段素顺的时候还是保持了应有的风度,让段素顺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像是大唐皇帝一样,也让他坚定信心一定要争取大唐的支持。

段素顺并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来了一个女人,据说是他的姑姑段素素。

李从嘉现在听到女人两个字都头疼,他十分担心段素顺带这个女人来的目的就是瞄准了他后宫空虚。

倒不是他自恋,实际上段素顺千里迢迢带着自己的小姑姑过来,目的是什么明眼人都看得出。

这一下子倒是有很多人看李从嘉的笑话,当年党项也曾这么干过,然后李从嘉让李弘冀娶了党项公主,如今他可是没有另外一个兄弟能当挡箭牌了。

段素顺也的确把自己的目的说明了,而且他们为了人选也是煞费苦心,段思聪也没想占李从嘉便宜,所以选了自己的幼妹。

李从嘉十分绝望,他很想知道这妹子如果收进来,他碰都不碰一下的话,是不是就相当于公开出柜了?

其实李从嘉对于出柜没啥心里阴影,反正他是皇帝还有儿子,想任性也没关系,但是他顾及释雪庭,怕千百年后,释雪庭被后人谈论的不成样子。

结果李从嘉还没想好要不要出个柜,那边释雪河就匆匆忙忙来找他说道:“陛下,那个大理公主有问题!”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