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复唐 > 229、chapter.229

229、chapter.229

“不见了?”李从嘉一瞬间没反应过来, 重复了一遍之后才又问道:“你是说他们都失踪了?没看住人?”

鸿胪寺卿已经开始发抖了,这已经属于重大外交事故, 当然鸿胪寺卿担心的不是这几个人的死活,他担心的是这些人能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 那是不是也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潜进别的地方?

如果大唐因此泄露了什么机密,或者是有官员生命安全遭到威胁……那……

鸿胪寺卿几乎都不敢想下去, 鸿胪寺其他人没想怎么久远, 他们只是反射性的怕担责任,然后决定先去找一找别随便就去请罪, 万一被处罚完了人又找到了呢?

鸿胪寺卿当场就把那些官员臭骂了一顿,因为消失的没有任何痕迹,基本上可以判定这些人不是被别人掳走的, 应该是自己离开。

毕竟使团人数也算不上少, 如果真的想要一口气都掳走,不惊动鸿胪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从嘉一时之间也有点懵逼, 他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旁边的释雪庭看他沉默, 不得不站出来说道:“让刑部去看过了吗?”

李从嘉回过神来连忙点头, 鸿胪寺卿连忙说道:“还没有,但是现场已经让人保护起来了。”

保护现场这个意识还是李从嘉特地跟刑部强调过的, 刚开始很多人没有这个意识, 现在倒是很多人都有了这个意识,尤其是官员。

李从嘉应道:“嗯,先让刑部去现场看看。”

鸿胪寺卿得了旨意立刻往外跑,他心里很清楚, 如果这件事情能够确定跟鸿胪寺关系不是很大,那么他们受到的处罚就不会很大。

当然跟鸿胪寺完全没关系是不可能的,毕竟是从驿馆消失的,不过,更多的是枢密院也有监管不力,最主要的是那边的士兵都是天策府的人!

鸿胪寺卿走了之后,李从嘉转头看向释雪庭问道:“你说……喀喇汗国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消息?”

释雪庭立刻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说他们知道了于阗向我们投降,所以决定提前撤离?”

李从嘉点头:“没错,毕竟从表面上看我们没有答应喀喇汗国的要求,反而自己收了于阗,喀喇汗国肯定心怀不满,说不定已经准备攻打大唐,那么这些使者留在这里只能是被我们祭旗用。”

释雪庭说道:“我倒希望他们是逃回了喀喇汗国。”

李从嘉轻笑:“他们想要在大唐卧底也要看有没有那个本事啊。”

李从嘉好歹是穿越过来的,对于大国重器的保密十分看重,这年头读书人都是有点什么技术都恨不得嚷嚷的满天下都是,目的是为了著书立说,但是李从嘉从头到尾都没有给这些人机会。

因为真正的高科技都是掌握在工匠手里,这些工匠当然也认识字,却不是单纯的读书人,他们知道轻重,所以完全不可能说出去。

而这些地方就算是李从嘉进去都要经过层层检验,当然以前是没有的,自从上次有人冒充释雪河之后,李从嘉就担心会有人冒充他,所以核对身份的方式更加严格。

这一次刑部的速度非常快,毕竟涉及到的地方太多了,刑部尚书自己带队直接去了驿馆。

李从嘉在宫里一边批折子一边等消息,释雪庭坐在他旁边微微一笑,这些年他的重光也算是历练出来了,遇到事情也没那么慌张,毕竟慌张了也没用。

半天,刑部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断定喀喇汗国的使团是自己离开的。

刑部尚书来的时候李从嘉正好批完折子,他一边放下朱笔一边问道:“怎么断定的?”

刑部尚书拱手说道:“启禀陛下,现场保护的非常完好,没有任何打斗痕迹,而且当时使团周围住着的其他人也没有听到奇怪的声音。”

李从嘉问道:“唔,有没有可能是有人让他们失去了行动能力?”

刑部尚书摇了摇头说道:“这个基本上也可以排除,因为是他国使团,所以驿馆最近的出入制度变得十分严格,昨天更是没有陌生人能够混进驿馆,至于饮食方面,驿馆其他人跟他们吃的都是一样的东西,其他人也没有什么事情。”

李从嘉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只是问道:“那有没有查出来他们到底是如何离开的?”

刑部尚书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们暂时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只是怀疑……他们是躲在夜香桶里出去的。”

李从嘉一怔:“什么?”

刑部尚书说道:“昨天驿馆多倒了一次夜香,这个只是我们的初步判断,不排除还有其他可能。”

李从嘉有点庆幸还没到饭点刚刚也没吃东西,否则要么吃不下要么反胃了。

“其他可能是什么?”李从嘉酝酿了一下才问出来,他觉得大概不会有比这个突破下限的答案了。

“也可能是从地下排水渠离开的。”

李从嘉长出了口气说道:“算了,怎么离开的已经不重要了,只要不是被人劫持就好,下令各州县加强排查,没有户籍的人一律扭送官府!”

虽然不觉得这些使团会带走什么重要东西,但是他们这样偷偷摸摸,就让李从嘉很怀疑了。

毕竟就算喀喇汗国要跟大唐摆出不死不休的架势,也可以先等使团回去之后再说。

李从嘉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猫腻,难道是龙十三又做了什么?

不过他在这里猜测再多也没用,喀喇汗国使团离开这件事情在当天掀起了很大的波澜,然而在之后就根本没有人提过,仿佛这个使团没来过一样,甚至就连刑部都没有继续追查他们到底是怎么离开的。

毕竟大唐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重点就是怎么接收于阗,不是对方写了投降书就可以的,至少朝廷要派人过去核实那边的各种情况,还有各种档案什么的也要整理,回头要带到大唐来归整。

礼部也要紧锣密鼓的准备各种配套设施-——尉迟苏拉封王,那么他的所有衣服就都是朝廷准备的,尉迟苏拉手下的那些官员除了职衔名称调整之外,职能基本不变,当然以后大唐肯定会逐渐往那边派遣大臣,毕竟如果都是于阗本土的人,大唐对这片土地就没有实际上的管辖权。

释雪庭看着李从嘉一点一点的看下面呈上来的折子,忍不住问道:“大唐如果派官员过去,尉迟苏拉说不定要担心自己会被架空。”

李从嘉头都没抬就说道:“这是迟早的问题,尉迟苏拉……好像比我还小一点吧,如果不出意外他还能活很久,大唐没有能够真正掌握自己封地的王,亲王如此,郡王也如此,现在是为了稳定于阗不得不如此,早晚我要给他换个地方呆一呆的,于阗那些官员也会尽量往别的地方迁。”

“往什么地方迁?让他们去做地方官,他们对大唐的了解不够,怕是不行吧?”

李从嘉笑道:“怕什么,让他们来中枢啊,中枢那么对清贵的官职呢,实在不行可以让一部分官员来修于阗史,毕竟也算是大唐的国土,总也要有地方志的。”

释雪庭听了也不在纠结这个问题,只是问道:“那武将呢?”

李从嘉挑眉问道:“你一开始想问的是这个吧?谁让你来问的?皇叔?阿兄?还是老赵?”

释雪庭摇头:“不,都不是,说实话到了他们这个位置根本不在乎于阗的那几个将领如何安置,都是一些比较基层的军官关注一点。”

谁都知道于阗的将领是不可能领于阗的兵的,否则那样大唐掌控于阗军权就没意义了,而这些将领大唐也不可能上来就让他们闲置,总要放到某个地方,一点点磨练,不适合的再淘汰。

不过于阗的军事体系也算是比较完整的,军官不少,这些人肯定会占据大唐原有的一些职位,那么被他们占据的话,原本军官或许还好一点,但是下面的士兵就会担心自己的晋升要拖一两年。

一个士兵服役的时间一共就那么久,不能晋升的话就只能退役回去当农民或者做点别的工作,大唐的士兵待遇很不错,打仗危险系数有,但不是很高,毕竟武器先进,这样的情况下没人愿意离开军队。

李从嘉几乎是释雪庭说出这句话之后他就想到了这一点,他思考半晌说道:“这些军官……嗯,让他们先去肃州吧,距离于阗也不远。”

“去哪里干什么?”释雪庭有些意外。

李从嘉一脸严肃地表示:“学习文化知识啊。”

“什么?”释雪庭有些意外,不过转念一想就笑:“的确是该学习一下,毕竟大唐跟于阗的情况不一样,军队结构也不一样,他们需要熟悉,而且语言也不同,嗯,这倒是个好办法。”

就算是学得快的估计也要个一年半载,这段时间足够大唐将这些人了解一个透彻,该怎么安排估计也有了构想。

李从嘉叹了口气:“之前发愁人不够,现在又发愁人太多。”

释雪庭一边帮他整理御案一边说道:“现在也发愁人不够,我们需要的是普通老百姓,而不是官员,当然有能力的官员还是缺乏,只不过这个……可遇不可求吧。”

李从嘉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抬头问道:“对了,鸿胪寺那边这次收到了多少吐蕃部落的拜帖?”

释雪庭说道:“据说有二十个,可以说吐蕃那里比较有影响的部落都要来。”

“你将琉璃佛像的事情散播出去了?”李从嘉有些意外,以往可没有这么多部落来大唐朝贡。

释雪庭摇头:“没有,不过从吐蕃那里过来的反馈来看,吐蕃现在的形式越来越紧张了,之前经历过几场大战,许多部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他们已经休战了一阵子,现在大部落休养的差不多,估计用不了多久可能又要起兵。”

李从嘉问道:“所以他们是来寻求大唐帮助的吗?”

释雪庭笑道:“肯定是有这个目的,不过就算寻求不到帮助,他们带一点不值钱的土特产过来,大唐也不会亏待他们,肯定有值钱的东西回赠,怎么他们都不亏。”

李从嘉无奈:“哎,我们现在也很穷啊,为什么要打肿脸充胖子?”

释雪庭安慰他说道:“内阁觉得上国就要有上国的气势,就随他们去吧。”

李从嘉也只是吐槽一句,很快他又转回来问道:“这么说,就算我们不插手,他们也会乱起来?”

释雪庭说道:“如果是那样的话就算乱起来也未必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局面,如果按照原计划,至少我们能掌握一点主动权。”

李从嘉点了点头,他也没打算放弃这个计划,反正能够让吐蕃乱上加乱是更好的。

只是让他意外的是,吐蕃那边似乎比大唐还要着急。

之前杨业因为大理勾结吐蕃部落,他想要拿到确切证据连那个部落一锅端而停战,后来在李从嘉给了他旨意,告诉他朝廷已经有相应措施之后,杨业就带着早就憋的不行的一帮狼崽子直奔羊苴咩而去。

高崎折原本以为杨业畏惧吐蕃部落,正打算联合吐蕃来一波反扑的时候,就被狼狈的赶出了羊苴咩城。

丢了都城的他心情自然不好,不过也没关系,至少他还有打下来的其他国家可以去,或许当初他忽悠周边国家,然后吞掉那些小国为的就是今天。

结果杨业穷追不舍,高崎折带着兵到哪里,他们就追到哪里,到最后高崎折不得不投降,被杨业一捆麻绳捆着就回了长安。

大理的灭亡给大唐带来了比之前还要广阔的土地,为此李从嘉甚至暗搓搓的想着高崎折当年为什么没把女王国和吴哥王朝一起搞下来?

当然这也只能想一想,估计高崎折心里也清楚自己是搞不下来的。

杨业大胜而归这件事情对于大唐而言绝对是个好消息,自古以来国家扩张领土,没有人不开心的,尤其是家里有人在岭南干活的那些人,之前他们都要担心大理什么时候会打过来伤害到家人,现在大理都是大唐的了,还担心啥?

为此,李从嘉专门准备了欢迎仪式,顺便还把杨业的官职提升了一下,当然其他军官自然也各有升职。

结果这边刚嘉奖完自己的军队,那边吐蕃各部落的朝贡申请又来了,之前他们的理由是恭贺新年,每到年底各个部落都要来大唐朝贡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或者说是规矩也是正确的。

而这次吐蕃部落居然打破了这个规矩,理由是来恭贺大唐打了胜仗。

李从嘉看着那些申请书不由得笑道:“我算是看出来他们是真的着急了,还差半年时间,他们居然都等不及了。”

以往大唐打胜仗他们最多也就是发来一封国书,恭喜大唐,实质性的东西是没有的,这次居然要直接来朝贡,至于年底还来不来,那就取决于吐蕃是不是还和平了。

释雪庭问道:“计划要提前了吧?”

“没关系,反正东西准备好了,人选几乎也选好了,还有什么担心的?”李从嘉大笔一挥,想来就来吧,反正早晚都要来。

释雪庭摸着下巴说道:“实在不行就多烧几尊,然后我派人偷偷给别的部落也送去,不怕吐蕃不乱。”

李从嘉有些遗憾:“哎,偷偷送过去,要少赚多少钱啊。”

释雪庭分析道:“这就不对了,物以稀为贵,如果让那些部落知道这东西就一个,说不定出的价钱会更高,他们若是知道还有其他,那价格自然也就上不去了。”

李从嘉: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哦。

反正就是,原本搞过一遍的庆典,等到吐蕃各部来了之后只怕又要搞一遍,对此礼部觉得神烦,李从嘉觉得费钱,杨业倒是挺得意的,打了胜仗当然愿意宣扬,更何况他也很想向吐蕃展示一下肌肉,毕竟吐蕃差点就插手到了他跟高崎折之间的战争,杨业早就想敲打他们了。

这次吐蕃使臣进京就不是之前于阗和喀喇汗国的使团能够比拟的,这一波一波的人,长安多出来的吐蕃人简直堪称多年之最。

幸亏之前鸿胪寺早就预估过人数,提前将驿馆都准备好,否则这么多人来,还真不一定放得下。

有了这些异族人,长安每天都非常热闹,这些人到长安来,虽然带的东西不多,还会跟朝廷要赏赐,但是他们在长安买的东西也有不少啊。

李从嘉趁机让阿容将拍卖会的请柬发送到吐蕃人手上,这一次的拍卖会主要就是拍卖各种玻璃制品,哦,时下人还是习惯跟它们叫琉璃。

这个请帖大部分都发给了吐蕃人,小部分发给了一些商贾尤其是国外那些来大唐进货的商贾,官员几乎都没收到,就因为这个,好多官员都在抗议,甚至内阁都抗议到了李从嘉这里。

“陛下,商行如此厚此薄彼,可不行啊。”

商讨完政事之后,赵普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反正也是无伤大雅的戏言,他是内阁最年轻的官员,跟李从嘉关系也还算不错,他来说比较合适。

李从嘉无奈说道:“那东西就是为了宰吐蕃人和商人的,你们跟着凑什么热闹?你们也不是不知道,玻璃制品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了,这一次拍卖之后,我就要开始推广各种玻璃制品,到时候他们高价买回去的东西就是一文不值的东西,你们跟着凑什么热闹啊?”

赵普嘿嘿笑道:“这个道理我们当然知道,不过拍卖会这个方式还是很新颖的,大家想要开开眼界嘛。”

李从嘉无奈说道:“好吧,回去我就跟阿容说,不过,都要记住,万一在拍卖行上没忍住买了东西,过后发现吃亏,都别想找商行找补回来。”

关于这一点大家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李从嘉既然已经提醒过了,他么如果还去买的话,那岂不是自作自受?

李从嘉不愿意让官员们去,但是拍卖的当天他缺跟释雪庭一起非常低调的去了,他们自然是有特殊待遇,能够进包厢的,至于那些使团就只能挤在大厅里。

不得不说,阿荣江整个拍卖会场布置的非常奢华,至少在看惯了好东西的李从嘉和释雪庭眼里都觉得很不错了。

在那些使者和商贾眼里,这地方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毕竟没有什么地方能跟这里一样居然用透明琉璃当灯罩!而且是所有的灯都用透明琉璃灯罩!

这是多么雄厚的资本啊,使者和商贾们觉得自己的眼睛都要花了。

阿容按照李从嘉所说特地培养了一位比较专业的拍卖师,之所以说比较专业,主要是因为这年头没有拍卖师这个职业,而这个拍卖师距离李从嘉的要求还有点远。

拍卖行没有一上来就拍卖佛像,而是一点点拍卖一些精巧的玻璃制品,这些东西在李从嘉眼里都很粗制滥造,但是在时下那些人眼里,都是不可多得的稀世宝物。

拍卖会场十分热烈,李从嘉估摸着赚进来的钱,也很高兴,简直就是心花怒放。

只不过,当拍卖会进行到最后,那两尊佛像被摆出来的时候,整个会场的气氛被烘托到了顶点。

当时就有吐蕃使者站起来愤怒的指责商行将佛像摆出来拍卖这种行径,并且打算冲上去抢夺,结果都被天策府的士兵给挡了回去。

李从嘉早就想到了可能发生这种情况,所以直接派士兵过来维护治安,反正如果这些人闹腾的厉害,这两尊佛像谁都别想拿到。

正当他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释雪庭忽然凑到他耳边说道:“喀喇汗国的使者好像没走,你看下面。”

李从嘉:??????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