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军旗飘扬 > 第二十章 大英帝国船政风云

第二十章 大英帝国船政风云

8月17日,海军部检阅考核成绩出炉。

海军大臣郑诗涛亲自主持总结会议,公布成绩。

巡洋舰队司令部成员,各舰管带、岸防部队的主官轮番上台接受考核科的质疑,复盘演练过程,总结得失,最后由军制司公布此次校阅的功过考评。

此次检阅考核,主力舰队南圻号巡洋舰笑到了最后,拿到了上等考评,总分第一。

南天号巡洋舰也拿到了上等考评,总分第二,不过分数差距有点大。

北容号、北琛号巡洋舰和飞鹰号驱逐舰拿到了中等考评,就只有北筹号巡洋舰因为鱼雷演放操作不当,拿到了下等考评。

巡洋舰队司令部大楼大礼堂的主持台上,军制司考核科的官员们负责讲评南天号巡洋舰在这次考核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管带路远和帮办大副叶明均认真记录,准备在后期的训练中有针对的加强改进。

主持台下,巡洋舰队其他管带们也在点评南天号或者说管带路远在这次海军部校阅考核中的表现。

“还好路远管船能力不算太强,要不然我们可就真的无地自容了。”

才十七岁就担任主力舰管带的路远给了巡洋舰队其他各船管带很大的压力,尤其这个年轻人擅长战略谋划,精通海军技术发展并且背景深厚。

前段时间巡洋舰队绝大部分管带嘴上不说,可日常训练、私下交流的时候总是装作不经意的样子孤立路远。

好在路远这次管带军舰考核说明他是人不是神,也有自己的劣势,这反而让其他管带接受了路远的存在。

“我觉得是曹国斌的功劳,那艘船之前可一直是曹国斌在管带。”

“那你怎么不说南圻号的成绩呢,人家之前还是南圻号的大副呢,训练功劳怎么也有他的一份!”

“不管了,总之还有林管带可以压制他,等以后林管带升上去了,咱们这些老海军恐怕也到了给年轻人让位的年龄,让小辈们操心去吧!”

完成海军部校阅考核以后,海军部今年的任务已经完成一大半,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在下一财年争取恢复400万的海军经费;其次是用小皇帝特批的造舰经费订购三艘练习巡洋舰;再就是加快闽河造船厂那两艘八百吨级的鱼雷炮舰舾装进度,争取年底完成试航;最后是与财政部做好沟通,尽快发行海军债券。

巡洋舰队自然也不会闲着。

除了正常的训练计划,在杨威理的严令下,巡洋舰队各舰摩拳擦掌准备提前抢人才——新历900年是个特别的年份,这一年派遣到东岸的海军留学生即将回国,另外已经更名为皇家军事大书院的第一批五年制海军学员也到了上舰学习的时间。

在杨威理那个老头的逼迫下,路远一边给自己在东岸留学的同窗写信,一边担心即将到来的新历900年。

新历899年10月,海军部重点推进的四大任务,关于下一财年海军经费争取工作率先完成。

经过面瘫腹黑的海军大臣郑诗涛极力争取,加上巡洋舰队在上半年的优异表现,《海镜报》和帝国海军协会的鼓吹造势,威敏宫和帝国咨议局最终同意将海军下一财年的军费恢复到400万金镑。

这意味着海军明年至少能拿出100万金镑的机动经费,用于鱼雷、水雷、潜艇、火炮观瞄等技术追踪、引进和仿制,另外海军内部讨论了大半年的完美装甲巡洋舰前期考察订购工作似乎也可以适时开展。

按照路远的推算,东岸海军六六舰队计划中最后一艘战列舰三笠号大概会在新历902年下半年入役,考虑到东岸海军新服役的主力舰较多,形成战斗力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也就是说战争最早可能在新历903年年初爆发。

在不考虑海军经费继续增长的前提下,以新历899年海军经费结余,再加上新历900年到新历902年连续三年的造舰经费投入,建造一艘完美装甲巡洋舰绰绰有余。

新历899年最后几天,帝国北方海面即将结冰。就在巡洋舰队准备暂时移防到南方镇海军港时,海军部重点推进的第二项任务也完成了。

闽河造船厂历时三年,终于向海军交付建康号和建安号鱼雷炮舰。

帝国目前能够建造千吨级以上军舰的造船厂有闽河厂和北塘厂,其中实力最强的则是闽河造船厂。

闽河造船厂从最初只能生产木壳船只,到后来的铁胁木壳、铁胁铁壳,到最后的两千吨级的近海铁甲舰装甲舰,接近三千吨级的兵船,造舰能力一直在不断提升。在英东战争之前,帝国海军总吨位是八万四千吨,而闽河造船厂一家造舰吨位就接近三万吨,占总吨位的35%。

不过即便是号称“实力最强”的闽河造船厂,在世界范围内还是矮子里拔将军的小角色。

闽河造船厂造舰性价比太差,火炮、装甲、蒸汽机、锅炉、鱼雷等关键设备均需进口,导致闽河造船厂生产的军舰价格十分昂贵。

而且闽河厂的造舰实力提升的太慢了,拿东岸做例子:

闽河造船厂可以造铁胁木壳的千吨级兵船时,东岸的造船厂还只能造一些几百吨的小军舰。

新历894年东岸的造船厂建造完工秋津洲号巡洋舰,并掌握全套造舰技术时,闽河造船厂却依然只能建造那些铁胁铁壳的兵船。

等英东战争结束后,北海水师直接被裁撤了,其他配套也一应停办,这导致闽河造船厂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军舰订单。原本就造价高昂,生产的军舰性能还比较落后的闽河造船厂机器老化人才流失严重,造船实力日益衰退。

至于北塘造船厂,虽然也造过全木质结构,排水量达到两千八百吨的军舰,不过造价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5万金镑,这可是英东战争之前金镑还未大幅度贬值的价格。

正因为如此,国内一直有造不如买呼声。

但是对于任何一个海军强国来说,造舰技术都是必须掌握的。

其实帝国船政工作重新启动的时间还要早于海军重建。新历894年,帝国在内阁工业大臣以下设立船政大臣后,统筹国内船政事业。

帝国第一任船政大臣祁善因为魄力不足,除了改善了帝国混乱的船政工作,并未有其他成绩。新历897年,第二任船政大臣余宝泉就职后,这位前工党成员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大量经费投入,再加上与海军大臣郑诗涛配合默契,这才扭转帝国船政不利的局面。

余宝泉首先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从财政部和工部筹集了第一批173万金镑的船政经费,并得到工部和财政部今后每年支援50万金镑经费的承诺。

这笔经费远远无法支撑摇摇欲坠的船政系统,不过对船政事业颇有远见的余宝泉决定抛弃工党时代船政四处开花的状态,重点支持闽河造船厂以及相关的配套工厂,再适时恢复北塘造船厂的造舰能力。

有了启动经费后,余宝泉利用高西帝国急于恢复在远东地区影响力的心理,聘请高西造船设计师杜业尔、勘矿炼钢监工达韦德、海军制造监工毕尔第、绘图官李嘉乐、书记官伯乐在内的造舰顾问团整顿闽河造船厂,又低价从高西引进了一批二流造舰设备,重新选址建造新的船坞以筹备建造轻型军舰,最终具备建造大型军舰的能力。

新历898年,经过高西造舰顾问团考察整顿并补充机器,船政大臣余宝泉以闽河造船厂旧式兵船“运粮、载勇、巡洋、缉盗颇为得力,惟马力既微,行驶较缓,不能与商船争一日之长。船政本为海防而设,若所造之船无事但借以转输,有事难以冲击,徒糜巨款无裨实用”,奏请停造老式军舰,并建议改造新式巨舰,务使坚固迅捷,成一船即得一船之用。

威敏宫同意后,船政大臣余宝泉宣布对帝国海军的每一笔订单给予20万金镑的补贴。海军大臣郑诗涛闻弦歌而知雅意,凭借这笔补贴摆平了海军部内部的购舰派,在海军经费十分紧张的前提下向闽河造船厂订购了两艘八百吨级鱼雷炮舰。

在获得宝贵的军舰订单后,余宝泉明确要求闽河造船厂趁此次造舰,全面掌握设计、制图、锅炉、动力、船身、炮具、装甲等一系列造船技术。

闽河造船厂在高西海军顾问团的指导下,开工建造了一款带有明显的高西军舰特征,采用钢胁钢壳材质,外观带有双烟囱、双桅杆特征的首尾楼船型鱼雷炮舰。

这两艘军舰只有安装在甲板上可以调整射角的鱼雷系统采用进口设备,船壳、钢材、蒸汽机、锅炉、炮械均由本国制造。

也正因为如此,最终被命名为建康级鱼雷炮舰的建造过程磕磕绊绊麻烦不断,经常因为配套设备无法准时提供而被迫停工,并且造价十分昂贵。

折算部分设备引进和研发费用,建康级单舰造价达到了史无前例的67.5万金镑,就算扣除20万金镑的订单补贴,也要47.5万金镑,而北容级巡洋舰单舰造价才85万金镑……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