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宋席天下 > 第128章 熙攘为利

第128章 熙攘为利

首先,萧和正了正衣冠,十分恭敬的对着赵祯就是一拜,让原本已经轻松下来的气氛顿时严肃起来。

“微臣敢问陛下,变法之变,究竟变得是什么?又必须要变什么?何人会出来阻挠,又为何会出来阻挠?”萧和连发四问,一下子让赵祯呆立在当场。

“这······变法之变,当是痛改我大宋立国以来的诸多弊病沉珂。必须要将百姓肩上越来越重的担子卸下来。而如此利国利民的好事,出来阻挠的,想必是一些大奸大恶,亦或是害民不浅的贪官污吏。至于他们出来阻挠的理由,自然是为了自己手中的银钱。”赵祯想了一想,还是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见此时的赵祯便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回答,萧和心中还是颇为惊讶的。如此一个常年深居宫中的皇帝,对于大宋眼下的危局还是有着一些清醒的认识的。同自己印象里那个安于现状,甚至有些不思进取的宋代仁君,还是大不相同的。

“陛下英明!”萧和首先将一顶高帽戴到了赵祯的头上。紧接着,他一脸严肃的继续说道:“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知陛下有何见解呢?”

“这句话不是‘货殖列传’里讲述天下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更大的利益又各奔东西的丑态吗?均宇为何会对此话感兴趣?”赵祯回答道,显得更加疑惑起来。

“陛下说的不错,其实,将来试图阻挠变法的,各种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阻挠变法。但是归结到最后,总是逃脱不了一个‘利’字。所以,微臣以为,将来要进行的变法,归结到底就是如何重新划分利益的过程。”说罢,萧和便停了下来,观察赵祯听闻此话的反应。不出所料,赵祯此刻仿佛被人重新打开了一扇窗户一般,一下子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皆为利来,皆为利往······”赵祯喃喃道。此刻,他眼前原本复杂纷乱的种种局势,似乎一下子变得清晰无比起来。西北李元昊兴兵作乱,无非是觉得自己获得的利益太少,这才不断对大宋发动战争。大宋豢养的禁军数量越来越多,战力却持续下降,归结到底,便是将门明里暗里将军费收归自己所有。朝中之人不愿正视大宋的危局,无非是自己的利益有着充分的保证,变与不变,与他们来说只坏不好!

“陛下明鉴,我大宋自立国以来,治下亿兆百姓,在此安定的环境中创造出越来越多的银钱,越来越多的各色物品。若是将所有的这一切比作一个大的糕点。百姓得五分,朝廷与士绅得五分,百姓便会十分满足。百姓得四分,朝廷与士绅得六分,百姓虽然不乐意,但是日子也照样过得下去。”萧和如此说道,这一次,赵祯只是略作迟疑便微微点头,看来已经跟得上萧和那新颖异常的观念了。

于是,萧和继续打铁趁热说道:“而当百姓得三分,朝廷与士绅得七分,甚至百姓只得两分,朝廷与士绅得八分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形,陛下自当知晓。”听到此处,赵祯不觉额头上冒出丝丝冷汗。当黎明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会出现什么后果,不用说他,想必所有人都是十分清楚。

见火候差不多了,萧和便向一旁同样听得目瞪口呆的陈总管要了纸笔,在一处桌案上画出了一个大大的三角形。接着,便当着二人的面,将上一会同司马光讨论的大宋朝的三个主要阶层一一化出。而赵祯此时却像个孩子一般,一字一句的细细听着萧和的解释。

整整一个时辰,当萧和讲述完自己的大宋阶级观念后,赵祯早已经目瞪口呆。如此将皇权之下的大宋子民进行划分,在他看来,完全是颠覆性的。如此一来,他也开始渐渐明白萧和在最开始时问自己的那四个问题了。

所谓的变法,对于现阶段的大宋来说,归根结底就是将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进行重组,对原来相对弱势的将门、士绅富户以及底层百姓加大利益分配的倾斜程度。而对在朝局利益上日益做大的文人士大夫阶层进行限制。如此一来,谁会站出来反对未来某个时候将要进行的变法,便呼之欲出了。

想到这一层,赵祯不禁有些害怕起来。难道我大宋一朝进行变法,便是要同整个文人士大夫阶层进行抗争吗?然而,他们确实整个大宋朝廷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石。一旦根基不稳,整个朝廷便会首先崩溃,立时便会天下大乱,只怕造成的后果,较之百姓揭竿而起更加严重。

不过,萧和似乎看出了赵祯的隐忧,淡淡一笑道:“陛下觉得,我大宋文臣之中,除了那些只会追逐个人或者家族利益的官员外,就没有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诤臣吗?”

换句话说,文人士大夫之中,定然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之中固然有因循守旧的既得利益者,但也有从底层寒门通过科举一跃成为士大夫阶层的新贵。加上那些真正为天下苍生奉献自己的圣人君子。整个文人士大夫阶层便如同一个别切成数块的枣糕。虽然看似连在一起。但是他们的根基已然相互独立开来。

而变法真正所要做的,便是拉拢那些原来相对弱势甚至是中立的力量,去对抗那些既得利益者,让他们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利益乖乖的吐出来。如此一来,既不会造成朝局大乱,又能将变法推行下去。

想明白了这些,赵祯的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了。剩下的事情,便是自己该如何落实行动了。不过,在此之前,他缓缓站起身来,一把握住萧和的手,略显激动的说道:“均宇,想不到你居然有着如此不凡的见识,想必你的老师火龙真人,定然是个神仙一般的人物了。我大宋能有你这样的少年才俊,是朕之幸,天下之幸!”

听罢赵祯的这些话,萧和心中颇为无奈的暗道:这些可是后世几千年的思想结晶,我不过是拿出来唬人而已。这下子似乎玩的有点大呀······

(本章完)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