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舞月原 > 第七十一章 笙歌放散人归去

第七十一章 笙歌放散人归去

同宜宁王爷和旻王不同的是,边王并非是锦朝凌家的皇室血脉,而是锦朝唯一封的异姓王爷。而且,边王乃是苗疆本土的苗人,只因为在锦朝对苗疆用兵的时候,此人归顺了锦朝,然后帮忙出谋划策,自然也就成为了有功之臣,也就成为了王爷。

本来边王的叛乱也就事出无由,但是因为苗疆人民反对锦朝的盘剥和赋税的增加,也就只好起来暴动,然则这一次的暴动,受到了边王的镇压,更是让苗疆人民都开始起来反抗边王的统治,激化了本来就很是对立的矛盾。

边王叛乱,全部都是以往内锦朝的天奉皇帝收归了一项边王享有的权利。

王位世袭。

而边王的儿子,正好在此次苗疆人民的叛乱中受了重伤,此后再也无法站起来,于是,更是给了边王叛乱的理由。

至于朝廷的虎威将军,为了虎家多年来的耻辱,自然也要借机会报复,这个很容易想通。虎威将军带兵如神,边王通晓苗语,对苗人自然是很得势力,如此乱来,加上锦朝的重兵一直囤积在了塞北防范着胡人。

因此,此番大乱,锦朝的皇帝断然是不会派遣重兵来压制叛乱,而虎威将军和边王自然也就有了可趁之机,何况在中原,整个江湖已经因为了中原镖局的那一场婚礼而直接开始了另外一场的混乱。胡人若是此时发难,肯定也是要让锦朝的皇帝难堪。

因此,天奉皇帝登基以来十多年的不临朝,如此,因为这件事情也就出来临朝了一次,听到了六扇门的老头子,以及朝中大臣的应对策略。普遍的反应都是希望锦朝的皇帝能够给虎家平凡,先稳定了虎威将军,然后才是向着如何去对付苗疆的边王和苗人。

至于江湖,江湖的事情,自然有江湖人去理会。

于是,就在天奉帝派人相应处理应对的同时,在江湖,却是又生了新的变乱。而江湖的这一次变乱,却有正好和少林相关。不仅仅是和少林相关,而且,还和唐门相关。

-

那夜风萧,雨水倾盆。恰逢蜀中大旱,久旱逢甘霖,本是吉瑞、幸事。殊不知,残月猩红、预凶、主不吉。腥风血雨、血流成河。正如了如今锦朝朝堂之上的叛乱,也如了江湖之中的腥风血雨!

-

又是念珠!

-

蜀中唐门门主唐子川,皱眉站立在唐门巨大的门匾之下。已届不惑之年的唐子川,十六岁使得暴雨梨花针,一手暗器绝活使得出神入化、可怖如鬼魅。接手唐门以来,已经是十年有余,将唐门治理的仅仅有条不说,而且是将唐门原来的势力范围扩大,门下弟子数量迅猛增加,俨然,使得唐门成为西南蜀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唯一可叹的是,而今四十岁的唐子川,并没有娶妻,本有同父异母妹妹一名,却也红颜薄命死于十九岁之际,所以,唐子川依旧孤身一人。不过,唐门门主之位、加上唐子川高人一等的手腕、财力,就已经使得江湖人闻风丧胆,何况他身经百战、百毒不侵。

可是,此时的唐子川,却是立在门下,一言不发,蹙眉看着唐门巨大的门匾上,深深钉入唐门二字门匾的九枚念珠,后背冷汗直流。

唐门的门匾,乃是用小叶紫檀制成,烫金大字出自当朝天奉皇帝的手笔,重达二十斤有余,厚度不下六寸。门下弟子众数,轮流守卫大门,明港暗哨不下二十,戒备森严。门前数十丈之地,全无藏身之所。

然而,

这九枚念珠,乃是在前后九天之中,在没有任何人察觉的情况下,深深的嵌入了唐门门匾之中,用念珠,在唐门的门匾之上,打成了佛家的九戒点。

整整九天,唐门之中,竟无一人察觉!

包括,唐子川本人。

如此情状,只能说明两件事:一,是对手武功奇高,能在数十丈的地方连发九枚念珠打入唐门门匾,力道控制得很好,没有发出一丝声音而且能在十丈之外出手就打入厚六寸的门匾;二是对手来者不善,不露面就先将唐门引以为傲的门匾打上戒点,或者仇杀、或者挑衅。

唐门数百年来,想来是使用暗器,虽然为很多“江湖正派”人士取笑是在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不过也是少与人结仇,唐子川本人更是没有染身江湖恩怨,居于中原之外、在蜀中也乐得自在。没有仇怨的情况下,竟然惹了此等高手,才是令人莫名。

唐子川负手而立,手心手背都是冷汗:

唐门,并非是第一个遇到了此种情况的门派。

但是,前面八个在门中打上了戒点的门派,都是在被打上了第九枚念珠的三到七天以后,整个门派被屠杀殆尽,八个门派,无一幸免。

凶手无从考证,杀人者在杀人之后会焚毁现场,但是,还是能够从留下的零星证据之中,看得出来,那些人,都是死于自己的独门绝技之中。神似百年之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姑苏慕容。

精通江湖各个门派的独门绝迹同时又武功奇高的人,唐子川心里的人选,不出三个:五岳剑派的掌门人、西域魔教的教主以及少林寺的方丈大师。

想到少林方丈,唐子川不由得浑身一颤,脑海之中飘过了一个鲜红的场景——

玉簪花下,青冢之侧,有一个白衣女子,下身的衣衫尽数被撕烂,下肢染满鲜血,长发散乱。那个女子双目无神的看着天空,那种眼神,带着深深的绝望,带着深深的仇恨。

唐子川摇头,这个场面,诅咒了唐子川整整十四年。然而,十四年过去。唐子川还是得不到解脱,毫无救赎。每一个噩梦都来自于那个场面,每一种绝望都深埋其中。

唐子川知道,或许,江湖路走的太久、太黑,真的,已经到了头了。

“门主,我们怎么办?”门下的弟子终于忍不住问了唐子川。

“你们,还是快些去逃命去吧。”唐子川沉默了许久,终于说出了一句让门下弟子都惊讶的话。

“门主——”

难道,竟然不做任何的争取?

蜀中唐门也算得江湖一大门派,就这样不做任何抵抗、各自散去逃命了么?那么可怕的对手,到底是谁?能让唐门的门主唐子川不做任何抵抗,就直接放弃了抵抗。

唐子川只是很累的摆了摆手,并不做任何解释,就要转身回去门中。没有想到,蜀中唐门百年,最后终于是要毁在他唐子川身上了。

报应,终归是要来的。古语有云:“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念珠?十四年?

唐子川在心里冷笑,笑着笑着,他自己也觉得苦,竟然背着自己的一班弟子,一向阴冷没有表情的脸上,滚出了两行泪来:

看来,你并没有忘记。

-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河南,少室山,少林寺。

香火袅袅,竹柏松涛,烟雨蒙蒙,正是佛家诵经之时。大殿之上,各院主持带领自己的弟子,位列殿上,敲着木鱼、诵了经文:

“佛位圆证二转依果,为菩提涅槃。菩提是所生得,涅槃是所显得。”

恰逢诵经之声朗朗,守在寺门口的小沙弥很不合时宜的跑了进来,悄悄在少林方丈的耳边说了一句话:

“方丈师傅,门外有一名女施主求见。”

少林方丈,披着红色袈裟,慢慢的站起来,长叹一声,穿越了重重在念经僧人,跟着小沙弥来到了殿外。

在烟雨之中,少林方丈披着红色袈裟、黄色僧袍,头顶有九个戒点香疤,手中握着一串水沉香的念珠。纵使如此,也无法阻挡,这位少林方丈的与众不同。所谓土里难掩夜明珠。

他,不过三十岁左右的年纪。

是为少林史上最为年轻的少林方丈,各院主持的年纪都长过这个年轻的方丈,然而,禅法佛道的修为,却都无法超过少林方丈,他是上一任方丈最后一个弟子,也大抵是最具慧根的弟子。记忆力卓然,可谓过目不忘,入了少林不消五年,就已经将藏经阁的佛经尽数通读、诵记。悟性极高,甚至不需点播就能通达。少林大力金刚指、金刚掌、般若掌、易筋经、洗髓经更是进步神速、堪称少林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

他,虽然自入寺以后,就从未从寺中出去行走江湖,但是,如今他的武功已经足够震古砾今、独步武林。

况且,他本身来自江湖,在遁入空门之前,就已经在江湖历练,习得武功非常,能在寺中静心修佛,史上罕有。

更为重要的是,这位年仅三十二岁的少林方丈,并无左臂。

-

“今日诵经,侍奉佛陀。请你告诉那位施主,说并非佛不渡有缘人,老实寺中有事。”方丈手中念珠旋转,口气温和的对着小沙弥说。

“方丈师傅,可是她是……”小沙弥在寺中也有十年,寺外的那个女施主,方丈师傅,大抵是认识的。小的时候,在寺中见过那个女子,也是知道其中种种业障,无法看破。

“是她?”方丈的脸色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在风雨之中,小沙弥恍惚中发现,方丈师傅,其实有一张很英俊的面庞。然而,小沙弥的目光,不自然的落到了少林方丈空空的左边衣袖上,年轻的方丈,虽然相貌不错、身材挺拔,但是,方丈师傅却系残疾之人——

方丈的左手,自手肘以下被很齐的斩断。那并不是先天的残疾,而是方丈自己砍下来的,小沙弥也记得那个雪夜,然而,那个雪夜以后,就再也没有任何人提起那件事情。自然,也就再也没有人敢问起少林方丈为何少了左臂。

“诵经礼佛,少林本份。打发她走了便是。”少林方丈英气逼人的脸庞,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带了一丝愠怒。

小沙弥想了想,点头就拿着杖棍向寺院的门口跑了过去。

看着小沙弥的身影消失在了方丈的视线里面,方丈才深深的叹气,然而,还没有等方丈叹气结束,就听到了有魔音传声而来,那、是一个女子尖锐的笑声,少室山上的飞鸟都在一个瞬间惊飞了起来,迎着落日,它们的翅膀在地面上能够形成千万道反光。

“明远,你记住,你若不见我,下一个灭门的门派,将会是蜀中唐门。”

尖锐的一声之后,就是嚣张的笑声。那种笑声近乎疯狂,带着恨意和自嘲,响彻整座少室山。听声音,端得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子。而且,传音之术已经练到能够通达少室山上下,可见内功深厚、武学修为也算极高。少林寺中,诵经的声音被她的笑声打断,所有的僧人都回头看着殿外的方丈——

那个女子每一年的冬天,都会在全寺诵经的这一天,来到寺外,要求见方丈。然而,也是整整八年, 方丈从未想过要见她。

整整八年!

一向待人接物平易近人的方丈明远,不知为什么会对这个女子特殊的对待,只知道她似乎是方丈的旧识。而问起来,寺里知情的众位少林长老都说,那是一段孽缘。

“明远,你不是慈悲为怀、出家人并不杀生么?那么,我就杀给你看。只消七日,你就等着去给蜀中唐门的人超度吧!哈哈哈哈哈——”

蜀中唐门,众院的主持大师们,都面带忧虑的看着少林方丈。

-

十四年前,前任方丈深泽大师,曾收下一名在少林寺长跪的少年为关门入室弟子。此人,正是来自蜀中唐门。他长跪与少室山下,当时也不过就是十八岁的年纪,似乎是一夜之间看破了所有,来到了少林寺,长跪在少室山下三天三夜,终于在一个雨夜,被少林方丈深遇见。知道了那人的来历之后和意图之后,深泽惊奇的眼睛证明了所有人的吃惊——

不仅仅因为那个少年当时的正当年少,也不仅仅是因为当年皇朝郡主、西域魔教圣女、秦淮名妓和江南首富千金对他的倾心。不仅仅是因为他年仅十八岁就已经连战江湖九大门派掌门人并最终取得完胜,最为重要的是,如此身在红尘、江湖前程锦绣的一个男子,竟然要出家为僧。

深泽法师问及这个男子原因,他只是叹气,然后愁眉紧锁,对着方丈大师,吟了一首词: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楼。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起来点检经游处,处处新愁。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州。”

那之后,深泽为他梯度,排行“明”字辈分,取法号明远,法名智谨。是希望能在佛之道路上走得长远,谨慎做人和处事。

虽然,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深泽方丈要收这个明远为徒,也没有人知道到底为什么深泽大师没有在自己同辈的诸位禅师和自己嫡传的诸位“性”字辈大师中挑选少林的下一任方丈,而是选择了这个入寺不过几年的“明”字辈弟子。

但是,在明远接管了少林的这些年中,再也没有人对此产生过质疑。毋庸置疑,明远确实是少林方丈的不二人选。

明远负手,只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回身,朗声对身后在关注着他的众位寺里的僧人说道:

“继续!”

接着,他回到殿内的蒲团之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八年,你还要坚持多久?

明远在念经的时候,心中还是生出了一丝波澜。想到这里,心中狠狠的一痛,左手断臂的地方,仿佛又被重新砍了一刀。

是夜,大雨倾盆。

在少室山外面的竹林里,有一个极美的女子,一席青衣,举着一把浅白的伞,静静的站在竹林里面,一言不发,一动不动,犹如石像。

齐齐的雨丝从天空降落,地面上的泥土没有一点溅在她青白的绣花鞋上。她乌黑的秀发如水,像是远处悬挂在青山上的瀑布一样。发髻里面却佩了一支已经烧焦一半木钗。

她的眉眼很细,却极凛冽。

能卜卦每个人未来的神算子先生曾经说过,姑娘,你的眉眼极冷,预命途多舛、缘浅。

她自是知道:

“人情如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缘由天定、份在人为”。

然而,弱水三千,难取一瓢饮。(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