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大唐少年行 > 第一卷 瑞雪兆长安 少年心事,情系长安,一箭之仇…… 第五十三章 世上有两个第一

第一卷 瑞雪兆长安 少年心事,情系长安,一箭之仇…… 第五十三章 世上有两个第一

唐太宗听到门外的声音,剑眉一凝,思忖道:这活神仙一般的武道第一人,平常朕传唤他时,都时常有事推辞。今日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竟然肯主动来见朕。

唐太宗一甩金色龙袍的下襟,坐到了案几后、垫有厚垫的木椅之上。他脸上的怒色稍霁,气势万钧的喝道:“好生代朕把他请进来。”

门外的小太监身子一震,急忙应了一声“是”,赶紧一溜小跑的去迎等候在皇城别苑的卓元君。

大唐盛世之下,却一直存有内忧,那便是纷乱而各自为政的江湖各大门派。江湖各大门派的豪侠浪子们诸多,其中不乏以武犯禁的猛士。现在的唐朝处于盛世,不需要强人,只需要国家这部机器有条不紊的进行统治,来实现长治久安。

这些快意恩仇的江湖客,始终是大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亟待解决。唐太宗登基以来,一直对江湖各大门派采取怀柔的政策,轻易不愿妄动干戈。马踏江湖,武平八方固然写意豪情,能快速解决当下的难题。但国家太暴力,终究会冷了百姓的心。治国首要为民,这绝不是上上之策。

唐太宗一直思考着如何让江湖门派和平的纳入朝廷的统治之中,不但使他们不成为治国的阻力,还能让他们成为开创盛世的助力。唯有安定的天下,稳定下来的百姓才能得到休养生息,才能缔造凌驾于万古的盛世。

巴蜀剑阁的威望在江湖中如日中天,地位超卓,可说是领袖群伦、一呼而百应。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才力邀剑阁阁主卓元君出任大唐国师,这是给江湖各门派的一个讯号。卓元君答应出任国师,便是代表剑阁已然归顺了朝廷。江湖各门派中的绝大多数,都必定会跟风归顺朝廷。剩下的那部分极端门派,出兵灭了也好或是自己消亡也好,都已经不能成为问题了。

剑阁阁主卓元君是唐太宗和平纳入江湖门派的开始,也是最大的希望。因此,唐太宗对卓元君的礼遇,不亚于任何一个强大邻国的君主。若不是今早他心情不佳,亲自出门去迎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大明宫通往御书房的玉石小径转角处,一名面目伶俐的小太监,由于跑的太急,满脸是汗,气喘吁吁。他后面跟着一位面貌慈祥、气质出尘的老者,行起路来竟是足不沾地。这名老者青衣白袜,却是一尘不染,干净的不似在人间,而是天上下凡的仙人。如此风范气度。怕天下之大,也唯有卓元君一人。

卓元君在小太监的领路下,穿过了几座上面雕有龙纹的门洞,才遥望到那座位于大明宫城最幽静处的御书房。

御书房门前禁卫森严,站了两排配刀的御前侍卫。侍卫中间站着位身穿银色软甲的统领,他远远便望到了那传说中的老者,眼神的不安中更蕴含着无尽的期待。他叫夏侯惜,现在官居三品,是大明宫城内的御前侍卫统领。虽然,当下夏侯惜的户籍入了大内,但他却是正儿八经的出身江湖世家。他的父亲乃是江湖中享有声誉的绝刀门门主——夏侯雄。也不知夏老爷子想起了什么,不让这唯一的独子夏侯惜继承这偌大的家业,却反而让他入了官籍。

夏侯惜极嗜武道,今生只敬佩两人。其中一人是一手将他抚养成人,恩情似海深的夏侯雄,另外一人便是这代表武道巅峰,天下第一的卓元君。他平日里公务缠身,今日终于有机会见到卓元君,是以激动不已。

夏侯惜见卓元君一行二人越走越近,便主动的迎了上去,用江湖中惯用的礼数,朝卓元君施了一礼,语气谦恭道:“晚辈夏侯惜,见过卓阁主。”

那小太监愣了一下,心中纳闷,暗道:这夏侯统领今日是怎么了,平日里即便见了左相、右相,也不见他如此行礼呀。

卓元君闻声停住了脚步,看着面前须髯如戟、生得仪表姿伟的夏侯惜,捻须笑道:“汝父可是夏侯雄?”

卓元君和夏侯雄有些旧交,以前常曾夏侯雄提起他这引以为傲的儿子,所以才有此一问。

夏侯惜面露讶色,点点头道:“正是!前辈,竟然认得我?”

卓元君淡淡一笑,道:“你的父亲与我交好,常听他说你的名字,便记住了。”他细细打量了一下夏侯惜,赞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甚好,甚好!有子如此,夏侯老弟当可安心了。”

夏侯惜没想到他父亲还和卓阁主有这层亲厚的关系,面露喜悦之色,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来,我还可以称呼卓阁主一声伯伯了。”

卓元君点点头,抚须笑道:“没想到我身在他乡,还能遇到故人之子,可说是快慰平生。”

夏侯惜心下也是大为高兴,道:“伯伯,我最近武境进展缓慢,闲暇时还需要您指点一二。”

卓元君对夏侯惜的印象不错,毕竟像他这般官居高位、富贵不愁,却还能有如此上进心的年轻人实在是不多了。他爽利应道:“你无事时,大可来大明宫城的客房来找我。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就算我不在,还有位有趣的年轻人会等你。他对你的武道进境,定然是有些帮助的。”

小太监一脸怨色,他两人聊得火热,岂不是把等候多时的皇上晾在了一旁。他心里极其矛盾,不知是不是该提醒下二人。

好在夏侯惜虽是武痴,却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皇上召见,是绝不能多耽搁一刻的。他只好强压下心中的期待,千恩万谢过卓元君后,让出了去路,送二人到了御书房。

卓元君在小太监通报皇上之后,推门进了御书房。御书房很宽敞,却只有唐太宗和太监总管曹秋实两人。亏得这屋中摆满了放有各种经史子集的书架,不然真的会显得很空旷。

卓元君看了眼安然坐在木椅之上、批阅奏章的唐太宗,随意行了一礼,道:“卓元君,见过圣上。”

曹秋实红嘴一撇,显然是对卓元君轻描淡写的礼数有些腹诽。

唐太宗李世民放下奏章,看了看下首的卓元君,对他颇为不周的礼数也不以为意,一展龙颜,笑道:“宗师,今早倒有空,来寻朕谈心了。来人,看坐。”

古往今来,有人能站立在皇上的御书房,已经是无上的荣光,何况是能有座于此呢。试问当今天下,能坐在这里的除了唐太宗李世民,还能有几人呢?

卓元君卓然于世,视万生平等。他对乞丐不会倨傲,对天子也不会违心的逢迎。他丝毫没有对唐太宗李世民非常礼遇的感恩戴德,只是平静如水的坐在了小太监搬过来的木椅之上。

卓元君神色如常,道:“皇上,玩笑了。剑之道,在于静。旁的事听闻的多了,自然多少会扰乱我的心绪。所以,我才选择了闭门不出,唯求一个静字,还望皇上海涵。”

唐太宗自然不想卓元君只做个挂名国师,还是希望他能真正入仕,那样对和平理顺庙堂和江湖门派的关系,必定更有帮助。可惜,这卓元君怕真要修成了陆地神仙,对唐太宗所提的庙堂之事,三缄其口。后来,卓元君不胜其烦,干脆对唐太宗的召唤有些避而不见了。

唐太宗“嘿”然一笑,道:“宗师境界之高,已然超脱凡尘,朕自然不会勉强。卓阁主,今日找朕所谓何事?”言罢,他看了眼曹秋实,接着道:“宗师,此间没有外人,但说无妨。”

卓元君轻抚白须,道:“日前,我收到了师弟歌舒行云的书信。他信中所提之事,虽算不得紧要,但我还是觉得和圣上商量一下为好。”

唐太宗想起了月前,皇宫大内豢养的观星师望天象,预测极北的阴山有妖星降临。而唐朝暗衣卫洒向巴蜀的情报网,也带回消息说剑阁的北斗七星剑一行七人,启程去了阴山的方向。

卫国公李靖本身便是武道中的绝顶高手,他深知剑阁实力的强大。他认同剑阁是超然于世的存在,哪怕是战无不胜的唐军铁蹄也不敢轻易言胜,所以一直对他们是忌惮三分。北方的恶兆和剑阁的异动,令李靖寝食难安,遂请奏唐太宗排他亲自去阴山探明事情的原委。那时,卓元君还未答应李世民的邀请,出任大唐国师。

唐太宗李世民寻思道:卓元君所说之事,八成和李靖有关,莫非是双方起了冲突。他情知如此,却不好明说,故意问道:“哦?宗师所说是何事?”

卓元君正色道:“我师弟歌舒行云带着我那几个徒弟去阴山寻找魔物邪降,想把邪降带回剑阁销毁,以免祸害世间。他们本已得手,不知为何却遇到了卫国公李靖率领的神箭营。”

李世民心中也有些不快,唐军的消息从阴山传递到长安的速度,居然比剑阁来的要慢。唐太宗面色略显沉重,插了一句话,问道:“他们起了冲突?”(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