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六美佳缘 > 第三十三章 踏破门槛

第三十三章 踏破门槛

雨天,这是农民难得的休息日。吃过早饭,精神抖擞的吴三宝在家中闲得慌,只见门口走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他忙把他迎进家。

来人是方圆几里出了名的剃头师傅,早在四十年就背个包走街串巷为人剃头,他手艺精湛,深受欢迎。说来也巧,一个小伙与邻村一个姑娘自由恋爱,乡下有做媒的习俗,订婚结婚都得有媒人领,剃头师傅两边熟,他被拉夫做了现成媒人。剃头师傅兼做媒人,消息不胫而走。当时农村闭塞,托他做媒的人越来越多。乡下做媒从不收钱,为的是图个热闹,沾个喜气,剃头师傅则是图个生意兴隆。小伙姑娘边剃(洗)头,边打听那村有合适的,父母也边理发边为儿女物色,剃头师傅则把各队姑娘小伙的信息说出来供人参考。门当户对,郎才女貌,性格相合,虾对虾,蟹对蟹,自愿选择……在他牵线搭桥下,撮合成功的越来越多。他还为许多老大难解决了难题,给贫穷的乡村带来了喜气、活力,道谢的人不计其数,于是大家叫他“喜神”,渐渐地喊成了喜成。连真名也丢了。

吴三宝妻子也是他做的媒,确实娶了一个吃苦耐劳、贤淑的好妻子,他一直不忘媒人,要剃头总是等喜成。一进屋,正在洗衣服的妻子也忙招呼。吴三宝搬了张凳坐下,喜成打开包,用电夹剪往插座上一插,理起发来。十八个月的孙子,数了数屋中的人——爷爷、奶奶、剃头师傅,他摁了儿童早教机:三加一等于几?三加一等于四。

喜成听后洋溢着一种特别的快感,心安理德。他笑着说:给你大儿子做媒的事还历历在目,弹指间儿子已这样大了,像父母一样俊俏、聪明——数人没忘了数自己。

吴三宝风趣地说:人人都夸你媒人做得好,锦上添花,称心如意。一个方圆几里出名的世代矮子,你给介绍了一个一米七五的高个女,下一代不会再矮了,三代矮子站在一起笑,高个女鹤立鸡群也在笑;另一个勤劳踏实有一手好电焊技术的**子,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越看越闷气,你给介绍了一个端庄秀丽的外来妹,二人照镜子,二人观点,越看越有趣;一个样样能干的男哑巴,你给介绍了一个漂亮的女跛子,互相取长补短……一个五十岁的鳏夫,你给介绍了一个外来**,还老来得子,使他有了一个完整的家。你成了媒人精啦。

喜成忙接嘴:这不是我的功劳,是发达城市让农民得了益,沾了光;是咱们镇扎实推进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率先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启,新农村建设如日中天,是新农村新气象如磁铁一样吸引姑娘。本地的姑娘不愿外嫁,外地的好姑娘也往这里挤。新农村成了姑娘的必争之地,因此我做媒也容易了,尽拣多才多艺的姑娘往这里送。

是啊!姑娘的眼睛最亮,入木三分,发展才是硬道理。过去老人总是坐在村口,数着某个姑娘家去了几个媒人,传递着姑娘家被踏破门槛的事,姑娘普遍外嫁,造成村村有光棍。如今是老人坐在闲亭中,数着那个小伙家中去了几个媒人。那家有一个小伙,那家就会被做媒的人踏破门槛——这已成了本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吴三宝附和。

闲聊了一会,喜成摊牌,今天我是特意为你小儿子吴宏良做媒来啦。

出乎意外,吴三宝皱起眉头说:我一直为他憋着火呢,催他,他总是说,小呢小呢,不肯谈恋爱。你也知道,我十年前得了肠癌,害得他上不了大学,早早参加了工作。如今他说要自学考硕士、博士,没心思谈情说爱。我已亏了他一次,总不得第二次亏他吧。

农村有早结婚早生子早得力的习俗,吴宏良已二十六岁,他的同龄人都成了家,有的已生了孩子,他已到了谈婚论嫁(娶)的最佳年龄,不能任他了,父母应先下手为强……喜成出主意。

吴三宝妻子也凑上来说:是啊,农村的孩子脸皮薄,不会油腔滑调追姑娘,都是靠媒人牵线,父母做主,咱们也来个将计就计,因家制宜,因人制宜,行父母之命,媒妁之事,也省得他操心,也不妨碍他自学……他是个孝子,会乖乖就范。

这到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吴三宝也松了口。

喜成来了劲,眉飞色舞说:如今都是姑娘上门求我做媒,其实我已暗中为吴宏良留意了,我已在佼佼的姑娘中说起宏良,她们听后都嫣然一笑,把照片及简历塞给了我……

吴三宝忙问:你说了吴宏良是自考本科文凭,说了我十年前得过癌症因病致贫了吗?

喜成答:这事怎么能说呢。

吴三宝发火:你滚,不要你这个说假话的人做媒。

这一吼,吓得喜成手一抖,修面时伤了脸,出了血。喜成忙把头发贴在伤口上,血止了。他忙赔不是。并一笑说:你也知道我做媒人从不说假话,全说了。我是逗你呢。

实话实说才是好媒人。吴三宝称赞。

剃完头,吴三宝付了钱后忙清扫头发,喜成整理好理发工具后掏出一叠照片……

老媒人也有新花样了。吴三宝接过照片,夫妻俩一个接一个端详着,个个花容月貌,照片反面写着学历,年龄,职业,有本地的近邻的也有外地的,大都在附近镇村工业园,科技园上班。二人越看越有趣,孩子也凑上来看……

喜成说:既然她们都有意,那你们就好中选好,选好了我再牵线搭桥……

吴三宝如梦初醒。忙不迭地说:你开起了免费的婚介所啦,好!好!我与小儿子商量后明天就给你回音。这样我家二代人就都是你做媒啦。

哈哈大笑。

送走喜成又来了人,未说先笑,一声三宝哥,叫得吴三宝神魂颠倒。

来人叫彩霞,与吴三宝是同村兄妹,青梅竹马,十七八岁时天天在一起参加生产队劳动。

彩霞美若天仙,伶牙俐齿,吃苦耐劳,聪明伶俐,样样农活得心应手,走到那儿就把欢乐笑声带到那儿。男女老少都喜欢她。老人见了她眯着眼笑,说:哪个小伙娶上她就是一生的福啊;中年人见了她竖起大拇指说:吉人自有天相,她是大富大贵的命;抱在手中的小孩见了她会扑进她怀中叫她抱;大一点的小孩见了会肃然起敬叫她,好姐姐,漂亮姐姐;小伙见了她会目光如炬。爱美爱才之心人人有,吴三宝当然也有非分之想,二人的目光常相遇。一天,二人在桑田翻土时,他乘机**说:彩霞妹,你名字美,性格温柔,人也漂亮……彩霞站定打断他的话:还不是和大家一样,夏顶着毒日,冬吹着刺骨的寒风,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天到晚拼死拼活只挣几角钱,漂亮没饭吃。

吴三宝听后一个抖索,心想,是啊,农村确实太苦太穷了,怪自己无能,书中自有颜如玉,要是读了书,上了大学或当了工人,就能得到她,他有自知自明,如今确配不上她,爱心转化为怜香惜玉,只得收起非分之想,咽了要说的下半句,忙改口道:你还有希望。

什么希望?

嫁个吃皇粮的或嫁个城里的工人。改变命运。

说中彩霞的心,她脸瞬时红了。

彩霞二十岁,做媒的人踏破门槛。

一起劳动时吴三宝打听:提亲的都是什么人?

彩霞说:有干部、有农村“五匠”(有手艺的人)、工人、还有大学毕业生、军人、教师……

吴三宝醋意浓浓却为她高兴,笑着说:恭喜你,都是人上人啊,能优中取优……

彩霞腼腆一笑。

一天彩霞甜甜地叫:三宝哥,不瞒你,选来筛去,有三个人正合我意,一个是顶替进城的工人;一个是大学毕业后在镇上当了教师;一个是军人,三十岁已经当了营长,部队驻在大城市,就是年纪大了些。作个参谋吧,你说哪一个好?

吴三宝不假思索真心实意说:当然是军官好啦,前途无量,前程万里,你还能随军进城,跳出农门交好运……

一年后,彩霞嫁给了军官,并随军进了大城市,还当了工人,年年被评为模范,后来还当了干部,家庭幸福美满。是方圆几里的佼佼者。彩霞回娘家总要来拜访吴三宝。他大病时,她还千里迢迢寄来了深山老林的野灵芝,礼贵情更重。

吴三宝夫妻忙把她迎进屋,彩霞坐定,开门见山:

无锡大发展,咱们村也日新月异。城市优越的搬进了农村,农村优越的还保留,还独创一格,由零散破旧的小村庄拆迁归并后的一排排农民安居大楼,及自己建造,镇政府出资改造装饰,统一格式更显雄姿,富丽堂皇的庭院式三层楼住宅群,还有别墅,三者合一组成的新村,现代化设施,把农村打扮得美上加美,美不胜收。我在大都市生活了二十多年也眼馋了。

那你把女儿嫁回故乡得了。吴三宝开起了玩笑。

正合彩霞之意,他嫣然一笑说:我们夫妻快要退休了决定回家乡养老,因此决定先把女儿送回娘乡,女儿也有此意……

你女儿每年寒暑假总是回农村看望外公外婆,与乡亲们熟,她长得与你年轻时一模一样,讨人喜欢,如今已大学毕业,你看中哪家?我去做媒,看哪一个小伙有这样大的福气。

彩霞如年轻时一样,咯咯地笑个不停,二个酒窝若隐若现,顽皮地脚啪地一踏说:这家呀!

吴三宝吓得抖三抖,直叙己见:门第悬殊,高攀不上。就像咱们年轻时一样,我有贼心可没有贼胆啊。

彩霞笑容更迷人,直言不讳:如今有一个时髦说法,有一个好爹娘不及有一个好地方。的确好爹娘养不了孩子一世,好地方却能世世代代得益……无锡经济腾飞,把农民也带上了青云;无锡是发展中城市,前景广阔,一年更比一年强;咱们镇在全国千强镇中榜上有名,正在快速迈向现代化;无锡有适合知识青年的广阔平台,就业容易,前途无量;农村有双重保险,小的能就近就业,还有土地作后盾;老的由土地作保障还有养老保险;土地越来越金贵,寸土寸金,子子孙孙受益;咱们镇的人均收入超过城市,享受到比城市居民更优越的待遇;农民住房宽畅;农民的孩子能吃大苦耐大劳,肩膀硬,千斤重担压不垮;农村没有下岗一说,农村的孩子能上能下,能工能农,在社会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农村是高收入低消费,吃的是自己种的绿色食品,不受农副产品价格迅速上涨的影响;呼吸的是新鲜空气,身体健康;农村清静逸致,远离喧闹;咱们互相熟悉了解;你小儿子吴宏良受人赞……你也知道我是个贪心鬼,哪里好往哪儿去。

这到也是事实。吴三宝心中的顾虑消失了,他随和多了,二人信口开河了一会,接着一起唱了起来:……山美水美人更美,无锡是个好地方,好地方,诗中的诗,画中的画,碧水家园胜天堂。唱完后三宝暗暗发笑,上一代可望而不可即的情结,这一代能得已实现。隔代情。他高兴得急急巴巴,我晚上就与小儿子讲,咱们攀亲家。

送走彩霞,吴三宝忍俊不禁:昔日跳出龙门,如今却要把女儿送回娘乡,无锡确已变了样。(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