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血心剑 > 第四章 此水哑毒

第四章 此水哑毒

此时正值八月,虽已近中秋,但大理一带天气仍是十分炎热,加之山路难行,行了一程,林凤生只觉又乏又渴,脚步越来越沉重。

俞三白笑道:“从家里出来之时我便说骑马,你却执意要步行,说什么赏玩风景,现下终于吃着苦头了罢。”

林凤生早已气喘吁吁,心跳加剧,嘴上却兀自道:“走马观花,没什么意味,随遇而安,那才惬意悠然。”

俞三白白了他一眼,微笑道:“还嘴硬呢,你都气喘如牛了还惬意得起来么,咱们到阴凉处歇一歇吧。”

两人便在路旁的一株古树下坐下,俞三白道:“饿了吧,吃些东西吧。”说着从随身携带的包裹中取出一只荷叶烧鸡来,撕下一只鸡腿递给林凤生。

两人本打算在青龙桥头的驿亭中用饭,却遇上了吐蕃武士追杀丐帮弟子,因此而耽搁了下来,俞三白捕到的两尾鲜鱼也终于没有吃成。

林凤生撕了一块荷叶垫在手上,接过鸡腿道:“俞伯伯,您说吐蕃人为何要追杀那两位丐帮的好汉?”

俞三白略一思索道:“想必是他们掌握了吐蕃人什么秘密,吐蕃人想要杀人灭口。这个秘密多半就写在他们随身携带的那封信中。丐帮帮众如云,又一向以侠义为本,要是插手干涉,吐蕃人自然讨不了好去,因此只有在没有更多人知道之前杀了知情者。”

林凤生听得不住点头,大感在理,又道:“听说吐蕃已然归附蒙古,现下蒙古正出兵入侵四邻,只盼他们干的不是助纣为虐之事才好。”说完眉宇间浮起淡淡的忧虑之色。

俞三白叹了口气道:“蒙古人野心勃勃,武功正盛,天下局势实属难料。”顿了顿又笑道:“算了,不管他了,咱们多想也是无用。快吃吧,吃饱了好赶路。”

正说间只听来时的路上传来叮叮咚咚的驼铃声,人喧马嘶,由远而近,接着便见一队人马转过山角来。骡马络绎不绝,不下百余匹,缓缓而来。

只见为首的马匹遍体油黑,头戴红缨,辔头正中镶着一面圆形的小铜镜,白日下流光耀眼。脖子上挂着两个碗口大小的铜铃,响声甚是清脆动听。端的是膘肥体壮,顾盼生威。马鞍上插有一幅锦旗,迎风招展,黄底黑字绣着一个斗大的“妙”字。

林凤生平日耽于琴棋诗书,极少外出,见了这许多人马,不禁甚是好奇,悄声问道:“俞伯伯,这些人马是官兵么?”

俞三白摇头道:“不是,这是贩运货物的马帮。嗯,原来他们是妙家帮的。”

林凤生点了点头哦了一声,又问道:“马帮也属于武林门派么?”

俞三白耐心的道:“马帮有官帮和民帮之分,官帮由官府经营,不算是武林中的门派,民帮则多为武林人士创立,即便初时只是为了营生,那也难免与江湖扯上关系。赶马走帮南来北往,难免与江湖中人打交道,渐渐地也就成了江湖中的一种门派了。”

林凤生还待再问,俞三白忙道:“你一个读书人老问这些江湖之事作甚,会试可不考这些武林之事,你想知道我日后慢慢说给你听不迟,赶紧吃东西。”

林凤生尴尬一笑,口中慢慢咀嚼着鸡肉,打量着从面前经过的马帮。

只见骡马背上都驮负着沉甸甸的货物,鼻中喷着粗气,十余名赶马汉子有长有少,一个个赤着上身,汗流浃背,口中除了偶尔呼喝骡马外,相互之间并不交谈,看来也已十分疲乏。

一个肤色黝黑的中年汉子叫道:“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前面便是孔雀崖,到了崖下就让大伙儿歇脚!”

众人听得一阵欢呼,登时来了精神,纷纷高声呼喝催赶骡马前行。

中年汉子见到路旁的俞三白和林凤生,放慢脚步打量了两人几眼,忽然咦了一声道:“俞大侠,您怎会在这里?”

俞三白见马帮中居然有人识得自己,大是意外,略一回想对此人并无印象,微微拱手道:“你识得老夫?”

中年汉子又深深一揖,喜道:“两年前在下走帮送货到永昌府,曾远远见过您一面。想不到今日能在此得见前辈金面,实在是三生有幸。”

俞三白点了点头,道:“不必多礼,你眉目间与老夫的一位故人有些相像,你是妙家子弟么?”

汉子点头道:“在下妙乐,是苗家马帮的大锅头。”转头吩咐众人都停了下来。

俞三白道:“妙乐?不知妙老弟与妙达三妙老爷子如何称呼?”

妙乐躬身道:“正是家父。”

俞三白哦了一声,语气中颇有些惊喜之意,微笑道:”多年不见令尊可好么?”

妙乐作揖道:”多蒙前辈挂怀,家父身子安健,近来又将帮中事务交与敝兄打理,现下于洱湖畔外宅颐养。”

俞三白嘿了一声,自语道:“这老儿倒会享福,此行倒也顺路,改日当可前去访他一访。”

妙乐听得名满天南武林的“书剑双绝”俞三白大侠与父亲竟是旧识,大喜道:”前辈肯光临舍下那是再好也没有了,小侄这便派人告知家父,他老人家定然不胜欢喜。”言毕便欲差人回家报讯。

俞三白道:“不忙不忙,待老儿处理完俗务,自会登门拜访。现下却多有不便。”

妙乐常年在外行走,熟识人情世故,知道俞三白既然如此说,那定是有要事在身,当下也不便再多言,但心中却已是十分欢喜。让众人都过来拜见俞三白。

众人见罢,妙乐又道:“不知前辈和公子这是要去往何处?”

林凤生起身行礼道:“小生林凤生,与俞伯伯乃是要到兰溪去。”

俞三白也道:“这是老夫的侄子,中秋佳节将至,我俩到兰溪郡去走访亲戚。”

妙乐喜道:“幸会幸会,原来二位也要到兰溪去,在下正好也要运送货物前往兰溪,不如就结伴同行罢。一路上也好向前辈多请些教益。”

俞三白道:“如此也好。”抬头看了看日头,起身道:“走罢。”

妙乐点头称是,吩咐众人催马上路。一行人马绕过一道山岭,便见左首有一座突兀的高崖,崖顶树木郁郁葱葱,遮住了日头,崖下甚是阴凉。妙乐便吩咐众人卸下货物歇脚,将骡马都拴进右侧的树林。

方才所吃的烧鸡有些咸腻,林凤生见崖上流下一股山泉,潺潺汇入路旁的一个小池,池水清澈见底,顿觉渴意上涌,挽起袖子便欲掬水饮用。

只听妙乐急呼道:“林公子且慢,此水饮用不得!”

林凤生听得妙乐突如其来的呼声,心中一惊,忙将伸向泉水的双手缩了回来。

妙乐接着道:“公子有所不知,这股泉水甚是邪门,若是人饮了便会变成哑巴,牲畜的蹄子沾了此水则全身的毛都会掉光,端的是恶毒得紧。”一面说一面从马背上解下一只羊皮水袋,走过去递给林凤生。

林凤生听得暗呼好险,打开水袋喝足了水,手捂胸口道:“多谢妙大哥及时警醒,若非如此,只怕小生此时已经变成咿咿呀呀的小哑巴了。”

众人听得俱都笑了起来。

俞三白正色道:“如此说来这泉水倒是个不小的祸害,若不设法做下警示,只怕会毒害更多不知情的路人。”

众人觉得有理,一起点头称是。

林凤生也道:“俞伯伯所言甚是,却不知这泉水为何这般剧毒呢?”

妙乐道:“据说孔雀粪有毒,这泉水中的毒便是山上的孔雀粪便所致。”

林凤生惊道:“如此美丽的精灵,竟会是危害人畜的元凶,当真叫人不敢想象。”

俞三白道:“传闻孔雀胆是剧毒之物,那么要说这孔雀粪有毒也不无可能。孔雀在山上栖息饮水,粪便难免会混入泉水之中,如若传言不虚倒是着实不好处置。”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有的说应杀光山上的孔雀以绝后患,有的说须找附近的人轮番看守告示路人,更有甚者欲用泥石将泉眼堵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俞三白目光扫过泉水,见旁边有一块大石,表面甚是平整,不觉长眉一舒,道:“有了,便是这般。”走到大石前,伸手从怀里取出一支铁笔,提气在石上刻划起来。

一阵山风吹来,石屑纷纷掉落,大石上赫然出现一个“此”字,林凤生与众人直看得瞠目结舌,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假斧凿,凭手腕之力便能在坚硬的石头上刻字,如此手段,众人从所未见,俱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时间鸦雀无声。

约莫过了一盏茶时分,俞三白吐了一口长气,缓缓转过身来,笑道:“凤生,俞伯伯这几路书法如何?”

林凤生定睛一看,大石上工工整整的刻着“此水哑毒,过往行人不可饮”几个大字,笔意通畅,深入寸许,便如斧刻刀削一般,喜道:“寥寥数语,泽及路人,好字好字。”

走过去抚摸着石上文字,兀自有些难以置信。从俞三白手中取过铁笔,学着他的样子在大石上用力划了几笔,却连印痕都划不起丝毫,不觉长长叹了口气,众人见了忍不住又笑了起来。(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