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血心剑 > 第二十七章 同游

第二十七章 同游

马蹄声到客栈外的街面上便即停住,听得一人道:“还是没有啊,看来是躲到别处去了。”另一人道:“我明明看见他往这边跑了,怎么会没有呢。真是奇怪了。”声音甚是熟悉,正是刚才那两个人。语声嘶哑之人又道:“他身上没有银两,住不了客店的,我们到别处再找找。”说了几句又催马走了。

林凤生见段徵羽听得那两人去而复返微有惊色,微微一笑道:“我猜这两位人兄要找的人一定是姓段?”

段徵羽脱口道:“你怎么知道?”

林凤生道:“因为我刚才见过这个人。”

段徵羽忙道:“在哪里见过?我怎么不记得了。”此话一出才知是着了林凤生的道,讪讪的道:“林兄好眼力,既然瞒不过你我便实话跟你说了吧。”

林凤生笑道:“我也只是随口猜测,不想段兄如此诚恳,冒昧之处还请海涵。”

段徵羽道:“小弟并非有意隐瞒林兄,只是此事实在不好意思启齿。”顿了顿又扭捏道:“实不相瞒,我是偷偷从家里跑出来的。不久之前家父给小弟说定了一门亲事,本来嘛,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也算是一件大好事,怎奈那女子生的实在太丑,小弟当然就不愿意啦,但家里又逼得紧,小弟便只好溜之大吉了。”

林凤生道:“原来如此,姻缘一物确是勉强不得。但你大可向令尊大人说明情由啊,想必他老人家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

段徵羽一脸郑重的道:“林兄有所不知,那女子家世显赫,家父也是迫不得已。如今婚期将至,方才那两个家伙便是来抓小弟回去成婚的。”

林凤生沉吟了片刻,喜道:“我正要到太和城参加一个大聚会,可热闹了,不如你跟我一同前往,来个以进为退,你的家人一定料想不到。他们必定以为你会逃得远远的,所以根本不会找到你。”

段徵羽听得大喜道:“林兄所言极是,如此便有劳林兄费心了,小弟感激不尽。”

两人又细细商量了一番,谈妥了此事都是十分高兴。

林凤生道:“夜已经深了,明日还要赶路,我们这便睡吧。”

段徵羽不禁微微有些脸红,踟蹰道:“床这么小又怎容得下两个人,还是林兄一个人睡吧,小弟在桌上趴着睡便了。”

林凤生心道:“这张床很大啊,睡三个人都绰绰有余,这位段兄弟却还嫌小。想必他是不习惯两个人一起睡。”虽觉有些奇怪,但也并不在意,忙道:“你是客,还是你来睡床吧。”

说完关好窗户,趴在桌子上倒头便睡。段徵羽也不和他客气,衣不解带在床上睡了。

到了第二天,莫衷是、梅若雪和周济怀三人见了段徵羽都感奇怪,林凤生只说是自己昔年的同窗好友,在此偶遇,三人见他一身读书人打扮,模样甚是斯文,便也没有多问。

几人在客栈中吃了早饭,便启程赶往邓赕,周济怀将自己的马让给了段徵羽,自己则和其他丐帮弟子随后徒步赶来。

四人策马行了近两个时辰,邓赕已遥遥在望,梅若雪道:“莫伯伯,我们便在前面打尖吧。”

莫衷是道:“也好,这里离太和城还有多远?”

梅若雪道:“大概还有八九十里路,过了喜赕再行二三十里便到了。”

莫衷是道:“我们到前面打尖,然后再赶一程,今晚在喜赕住店。”

说话间,两乘马迎面奔来,马上乘客都是一脸剽悍之色,腰间挂着长刀,一人勒马问道:“喂,过路的,有没有见过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

段徵羽看见两人脸色微变,忙打开折扇轻轻摇着,扭头假装观赏风景,不让两人看见他的脸。

梅若雪笑道:“天下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多了,你问的是哪一个?本姑娘今年正好也是十七岁。”

那人瞪了她一眼,沉声道:“谁来和你开玩笑,她这么高,生得很漂亮。”一面说一面比手势。

梅若雪故作惊愕道:“那不是我么?你们找我什么事呀?”

莫衷是和林凤生听得她戏弄两人都是摇头莞尔,段徵羽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那人怒道:“我找你这臭丫头干什么,你到底见没见过?”另一人道:“别和她啰嗦了,赶路要紧,他们定是没有见过。”

两人正要催马前行,梅若雪叫道:“谁说没见过了,前天晚上我和那个小姑娘还同住一家客栈呢。”

两人听得齐声问道:“她在哪里?”

梅若雪道:“她便在兰溪城里,住在福禄客栈。”

两人大喜,扬鞭拍马绝尘而去。

段徵羽见那两人驰远,回头笑道:“梅姑娘你真厉害,三言两语便将他们打发了。这两个人粗鲁无礼,正该好好骗骗他们。”

梅若雪得意道:“两个大男人追一个小姑娘,定然不怀好意,他们越是心急便越要让他们找不到,哈哈,真是好玩得紧。”一提缰绳当先奔出,几人也策马跟了上去。

几人在邓赕打尖吃饭,然后接着赶往喜赕,路上又遇到一对打听小姑娘下落的乘客,梅若雪依样葫芦编了一番谎言哄骗他们,故意将地点说得更加偏远。

一行四人到了喜赕,便有丐帮弟子出来迎接,安排好上房酒席。

林凤生心道:“丐帮弟子出手好不阔绰,想必是长老驾临不敢怠慢。这下我们可沾了莫老伯的光了。”

酒席间有一云南分舵的副舵主坐陪,此人自称姓石,样子颇为邋遢,给莫衷是和众人斟酒夹菜,表现得十分殷勤。

林凤生和梅若雪和莫衷是待惯了,对这位副舵主并无嫌弃之心,对他夹来的菜坦然接受张口便吃。段徵羽却是连皱眉头,趁众人不注意之时将那石副舵主夹给他的菜扒出碗外,自己只拣些蔬菜瘦肉吃。

酒饭过后,莫衷是道:“老叫花要出去办些事情,你们三个累了便自行睡吧,不用等我。”

梅若雪道:“天色这么早,鸡都还没睡呢,怎么睡得着?”

段徵羽道:“林兄、梅姑娘,此处离洱湖极近,不如我们去湖畔玩赏一番如何?”

林凤生和梅若雪拍手叫好,段徵羽带路,三人欣然而往。

喜赕本就在洱水之滨,相隔不到半里,三人说说笑笑来到湖边,只见水光接天、烟波浩渺,远处渔舟错杂,灯火点点,一轮明月倒映在水里,月光随波起伏荡漾,银光粼粼,格外迷人。

林凤生不禁赞叹道:“山水相接,钟灵毓秀,这月亮仿佛不是天上之物,倒似真的在这湖中一般,实在是个遣怀散步的好去处。”

梅若雪也道:“月光如水,水映月光,我都有些分不清楚啦。”

段徵羽笑道:“这洱湖月影乃是当地一处有名的风景,这里面还有个美好的传说呢。”

梅若雪一听登时来了兴致,忙道:“是什么传说?快说来听听。”

林凤生含笑点头,也是颇有期待之意。

段徵羽道:“传说天上有一位美丽的仙女,很羡慕人间的生活,于是就思凡下界,和洱湖畔的一个青年渔民结成了夫妻。她见丈夫和其他渔民打鱼甚是困难,便把自己从天上带下来的一面宝镜放入湖底,湖水登时变得清澈见底,照得鱼虾水族清清楚楚,渔民们自然就打到了好多的鱼。久而久之,这面宝镜就变成了一轮金月亮永远留在了湖中。”

林凤生和梅若雪不禁听得有些呆了,林凤生心想:“传说自然不会是真的,想来不过是当地百姓口耳相传的谈资罢了。只是这位仙女甘求平凡、造福百姓的品格却甚是值得赞赏。”

梅若雪却想:“我要是也有这样一面宝镜就好了,用来梳妆打扮不知有多好。”

段徵羽又指着远处一座高山道:“那便是点苍山,太和城就在山脚下。点苍山和洱湖相映成趣,更增灵秀之气。”

林凤生顺势望去,隐约见群山连绵起伏,最高之处山顶泛白,苍劲挺拔,说道:“太和城山川拱卫,一片风生水起之象,皇城之地果然气象非凡。”

段徵羽道:“想不到林兄还懂得风水地理之学。”

林凤生笑道:“哪里哪里,在下不过是有感于此地山水,随口胡说罢了。”

梅若雪见二人文绉绉的说个不停,自己也插不上话,便远远跟在后流眄湖光月色。段徵羽又说了个关于点苍山的传说,梅若雪也跟上来听了。

传说的内容大致如此:“相传,古时候大理坝子来了一个瘟神,想要残害黎民百姓。有兄妹二人为了使人们免遭瘟疫之苦,便跋山涉水、不辞辛苦去找观世音菩萨学习法术。学成归来以后,便用法术将瘟神赶到了点苍山顶,并将其封印在冰雪之中。两人为镇守瘟神,化作了苍山雪人峰。从此山顶上的冰雪便千年不化。”

两人感叹了一阵,又吟了些赞美湖光山色的诗句。

三人在湖畔游玩了近一个时辰,便折回客店。(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