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古镇赊店 > 第十一章滴血认亲

第十一章滴血认亲

咱们书接上章,天德场大掌柜为什么要跪拜党大爷,视为恩人呢?原来十年前发生一事,当时赊店的人不少都知道,但就是不知道救大掌柜的人是谁。天不转路转,不想今日得见恩人。

山西党家二十辆马车队卸车后连会首领到天德店,安排喂马休息。大掌柜听说是山西来的运粮车来救灾,东家姓党,大掌柜不敢怠慢,吩咐准备最好的房间让客人休息,准备最好的草料喂马。党总会首派人来请,到碧海春酒楼去陪客,安排好客人后,连忙赶去。

赊店货行天下,每天进出赊店的骡马车大约有近千辆。骡马场就成为赊店一个重要的行业,全镇大小骡马店场有百十家,规模较大的也有四十多家,镇中从南到北三道街两旁都是骡马店场,长有一里地,人们俗称为骡店街。天平街东西两行也有十多家,西门北门西南门周围也有二三十家。骡马场就是骡马车的旅店,店内有房间床铺可住宿,有车棚可卸车,有马槽可喂骡子、马,以骡子、马匹数收费银,三匹骡子、马可带一头驴,驴不收草料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骡子加一驴,吃混食。赶马车的都到此住场休息喂马。天德场是赊店骡马场四十八家中较大的一家。虽说规模不是最大,占地有二十多亩,大门右旁立一石碑,上刻三个魏体大字,“天德场”。大掌柜祖上居说是弟兄二人,原在朝为官,受奸人迫害,逃出京城,千里奔破,辗转来到赊店,隐名埋姓,卖掉坐骑,在现赊店北门东边买地建起骡马场,做起生意。感念皇上不杀旧恩,取名天德场。老掌柜为人低调,最讲诚信二字,凡来场的客人,都以家人对待,有难必帮,服务热情周到。没有几年,天德场成为南北有名的骡马场,赶骡马车的人,都爱到此休息住场。

话说十年前腊月一天下午,雪如鹅毛一样漫天而下,天冷的滴水成冰,场里的客人有的坐在被窝休息,有的几人聚在一起,喝酒聊天烤火,骡马正在静静的吃草,大掌柜及众伙计都在烤火取暖。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场内的宁静。伙计们赶紧开门,看到山西的谢掌柜赶着马车站在门外。

“谢掌柜回来了!快请进!”伙计招呼道。

“今天好冷啊!太冷啦!太冷啦!”谢掌柜一边赶车一边感叹道。

“快来人!谢掌柜回来了!”伙计喊道。

大掌柜和伙计们听说山西谢掌柜来住场,都跑了出来,有的慌忙卸车,有的慌忙拉马去喂,大掌柜说:“谢掌柜!快到屋里暖和暖和!”

“今天真是太冷了!”一边搓手捂耳朵,一边随大掌柜进屋。谢掌柜烤着火,大掌柜命伙计端来一碗热辣汤,又端来两盘菜一壶热酒,谢掌柜端起碗咕咚咕咚喝了起来,喝完后一抿嘴,

“得劲!暖和多了!”打着饱嗝说。接着,一边喝酒一边吃菜。

大掌柜问:“谢掌柜,今天从哪里回来!”

“从襄阳过来!没到邓州就下雪了,不想雪这么大!”谢掌柜说着,头一歪,嘴里的菜掉了出来,嘴歪了,眼斜了,左边手、腿不会动了。大掌柜一看,连忙喊:“谢掌柜!谢掌柜!谢掌柜!”

谢掌柜不应声,大掌柜慌忙喊道:“来人啊!谢掌柜得急病,中风了!

伙计们来了,大家七手八脚把谢掌柜抬到床上,大掌柜又让伙计去请先生,先生来了,看完病,写下处方药单,大掌柜问:“谢掌柜怎么了?”

“中风了!”先生答道。

“咋样?有治吗?”大掌柜问。

“这样的病,不好治,吃几服药看看吧!”先生说。

送走先生,大掌柜命伙计们抓药煎药,大掌柜亲自给谢掌柜喂药,一连三天,第三天晚上,药喂不下了,谢掌柜不出气了。这怎麽办呢?自开场以来,还没有遇到这种事!

谢掌柜是天德场的常客,家住山西文县,四十多岁,长跑襄阳赊店山西一线,到襄阳拉百货运到山西,从山西拉木炭粮食到赊店,来来回回经过赊店,都住在天德场,与天德场大掌柜很熟悉,是好朋友。大掌柜知道,谢掌柜家中有父母、老婆、两个孩子,父母年迈,孩子都还小,谢掌柜死在这里,可咋办呢?

大掌柜与其它掌柜商量,咱们开场办店,要把客人当做亲人,客人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客人死在场里,要帮助客人处理好后事。四掌柜说:“如今大雪封门,天寒地冻,又是腊月,马上就要过年,如何处理呢?”

“谢掌柜是咱们场的常客,是咱们的朋友,如今他不幸死在这里,我们应将其送回山西老家,车马货一并送回,才算对得起谢掌柜!”大掌柜说。

“这里到山西千里之遥,咋送呢?”三掌柜问。

“你们在家看好场,我去送,也慰问一下他的父母!”大掌柜说。

第二天,大掌柜套起马车,买一口棺材,将谢掌柜尸体放入,棺材装在车上,连人带货一并上路,,沿途一路直行,日夜兼程赶往山西。五天后进入了山西,离谢掌柜家只有百十里啦。大掌柜太困发了,一路而来,都是他一人赶车。他坐在车上,又冻又饿又困,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马车走在山坡旁,一边是山,一边是悬崖,只听哐当一声,大掌柜被甩下了山坡,掉到了悬崖山沟里,大掌柜被摔晕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大掌柜醒来,一看,他睡在马车上,马车货谢掌柜都在,只是腿疼不能动。一个三十几岁的人,站在车旁,看他醒来,说:“你醒了!你动一下,看有没事。”

大掌柜活动一下腿手,觉得都能动,只是有点疼,说:“还好没事!是你救的我?”

“我见你躺在山下沟里,一动不动,就让伙计将你背回来,幸好你没事,怎么车上还有个死人?”那人问。

“这人是文家村人,我们场的常客,不幸中风死在我场,我将其送回家!”大掌柜说。“你们是亲戚?”那人问。

“不是,是朋友!”大掌柜答道。

“早就听说赊店人诚信仁义,一个住场的客人,死在场里,千里之遥,风雪交加送回!不容易呀不容易!佩服佩服!”那人说。

“感谢恩人相救,敢问恩人大名?”大掌柜问。

“什么恩人相救,路见有难,略施援手,值不得感谢,倒是掌柜你,才值得称道。我姓党,党家村人,和文家村不远,我还有急事,你既无事,我走啦!咱们后会有期!”那人说罢,翻身上马,急急而去。

“恩人请留下大名,容我日后相报!”大掌柜喊道。

“不用报!不用报!”那人说着跑远了。

大掌柜将谢掌柜送到家,谢掌柜父母千恩万谢,大掌柜有留下点银两,匆匆而回。大掌柜回来后,常常唠叨此事,赊店人不少人都知道此事。只是心中留下一点遗憾,始终不知道恩人的姓名,无法相报。

不想今日得见恩人!俗语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救命之恩,又何况大掌柜是一个诚信仁义之人。今日得见恩人,了却了多年的心愿,大掌柜敬酒分外热情,当晚非要党家三兄弟到天德场,拿出最好的茶叶招待恩人,又让腾出最好的房间,让恩人住下。第二天,特意在赊店最好的酒楼德胜楼招待恩人三兄弟,请党总会首,方回首等各家会首作陪,酒席宴上感激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真是千恩万谢。这样一连招待了三天,又送赊店永隆通名酒二坛,天吉炉银佛像一尊,重约五斤。党东家要到唐河老家拜祖,大掌柜亲带马车相送,真是殷勤招待,无微不至。

党大掌柜要回去了,大掌柜亲自驾车相送,二人依依不舍,一直送到奍桥才分开。直到党大掌柜三人远去才返回。快到趙河渡口时,看到一群人围着一辆马车。走近一看,赶车人躺在地上,嘴吐白沫,两眼呲瞪,赶马鞭在一旁。大掌柜问周围人是怎麽回事?有人说,看见他正赶着车,突然一头从车上栽下,不省人事。大掌柜俯下身子,仔细看了又看说:“快救人!是关七,这人有羊羔疯病,不想这时发作!”

五掌柜和赶车的下来,大掌柜蹲在关七头部用手很掐人中穴,不一会关七醒来,坐了起来,双手抱头,头疼的直哼哼,人还迷迷糊糊。大掌柜问:“关七!你醒了!”

关七点了一下头。“能赶车吗?”大掌柜问。

关七摇了摇头。“不能,今天风这么大坐在这里不行,会冻病的!把关七抬到车上,老五你赶车,赶紧回去!”

关七抬到车上,有五掌柜赶车,两辆马车一路而回。到码流寨渡口时,用船摆渡过去。直奔天德场。进到场里伙计们接着卸车,大掌柜安排伙计把关七抬到屋里,安排睡下。大掌柜又亲自到厨房让搅了一碗面疙瘩,送到屋里,喂关七喝下。关七喝完面疙瘩,头不疼了,精神好多了。不禁“嗷!嗷”哭了起来。

大掌柜忙问:“关七哭啥哩!”

“我爹娘死后,从无人管过我,今天大掌柜胜过我爹娘,我的命是你救的!我的命好苦啊!”说着又哭了起来。

大掌柜知道,关七也是场里常客,不时来住。这孩子十六岁父母先后死去,只留下一辆马车,关七和人一起赶车,又因有羊羔疯病,人有点傻,常被人欺负,常被人骗,说来这娃也真可怜!

“孩子!别哭了!不如你认我做干爹,这里就是你的家!”大掌柜解劝道。

关七一听,出溜从床上爬起来,跪在地上就磕头,嘴里连声喊干爹干爹。大掌柜本来是句玩笑话安慰话,不想关七认真起来。只得慌忙扶起,“不磕了!不磕啦!不喊了!不喊了!”

“好!我今天就收你为义子!”大掌柜说。

大掌柜已年近六十岁,膝下只有一女,没有儿子,女儿已出嫁,老两口没事时甚感戚寞。如今要收义子,大家都替他高兴。十几家开骡马场的要好的同行听说,都来祝贺。家中几个兄弟也都替他高兴年,要摆酒宴,一表示正式收子,二表示祝贺。大奶奶到街上买了二身新衣服,让关七沐浴洗澡,让关七穿上新衣服,参加酒宴。天德场自家开有澡堂,大掌柜也高兴,陪关七一起洗澡。大掌柜爱子心切,亲自为关七搓背。关七脱衣服时,从贴身脖子处取下一个玉佛象,大掌柜一见,拿过来反复端详,这不是十六年前我送给孩子的佛象吗?又赶紧看关七屁股后的胎记,一看,果然有一颗黑胎记。心里激动极了,这孩子怎么与我的儿子这样象,极有可能是我的孩子。大掌柜忙问:“孩子,你是你爹妈亲生的吗?”

关七听后不懈的说:“我也不知道,听邻居小孩说,我不是爹妈亲生的,是买来的。”“买来的,如此就、、、、、、”

他没说下去,他是一个谨慎之人,他嘴上什么也没说,心里想,我得和党总会首商量一下,如何确认孩子身份。

大掌柜来到山陕会馆总会,找到党总会首。党总会首一见说:“恭喜大掌柜喜收义子,我正要去表示祝贺呢!”

“不敢劳动总会首,不过我有一事想请教总会首,请总会首赐教!”大掌柜拱手施礼说。

“哪里!哪里!咱们多年近邻,说什麽劳动,有话只管说!”党总会首说。

“会首不知,十六年前,湖北襄阳一客人赶一辆马车来住场,一老一小,老的约有六十开外,那小的是一女子,约有十八九岁,不想病在店里,已住十几天不好,老的思念家乡,不愿死在外乡,执意要走。你知道,我家规矩,是凡住场客人,都是亲人,有难必帮。老掌柜让我送客人回家,我赶车送二人回家,一路颠破,送到家老人不行了。小姑娘只顾哭,如何安置老人,一无钱而无人,毫无办法。无办法,我只得替她安排。已住十几天,姑娘感激万分,非要以身相许报答,我虽多方推辞,无奈陋室寡居中只有我二人,与她住在了一起,不想她怀孕生子。那时老父健在,如何使待,无办法,我只得隐瞒不说,赊店人谁也不知。我给小儿留下贴身带的玉佛,几两银子,我亲眼记得,孩子屁股后面有一个黑胎记。不想三年后我又去,那女子已死,孩子也不知去向!我四处打听,听说被一个赶车的抱走了。今天给我孩子洗澡,无意中见到玉佛和屁股后黑胎记,我怀疑关七就是我丢失的孩子,你说该如何确认呢?”

“这事有点难,孩子丢失时只有三岁,什么也不记待,难以问清。不过,我听说,确认血亲,可以用滴血认亲!”党总会首听罢说。

“如何滴血认亲?”大掌柜问。

“听说是,你两人在胳刨上刺破,血滴到碗中清水中,若两血相容,就是滴血亲,若不容,就不是血亲。”党总会首说。

“这事容易,为不伤孩子心,先不说破,做完再说。”大掌柜说。

“中!”

“这事还代劳烦会首,有你做个公证如何?”大掌柜求道。

“中,明日酒宴上咱们滴血!”党总会首说。

第二天,大掌柜在赊店德胜楼举行酒宴庆祝,骡马场同行,一些亲朋好友都到场祝贺。宴会前,关七被喊道一个屋里,大掌柜党总会首还有他的几个叔叔,桌子上放着一碗清水,大掌柜拿一根三棱针,将手腕刺破,血滴到碗里,又把针递给关七,让关七也照做。二人的血滴到碗里,党总会首、大掌柜等几人等几人两眼园瞪看着碗中清水,两滴血慢慢融在一起了,大掌柜、党总会首高兴的笑了,大掌柜拉着关七,上下打量。

“是我的孩子!你是我的孩子!”大掌柜喜极而涕。

几个叔叔不知就里,都愣在那里。

党总会首说:“你们有侄儿啦!刚才滴血认亲,他父子血融在一起,说明关七是你们的嫡亲血肉,是你们大哥的儿子!祝贺祝贺!父子相认儿子找到了!”

几个叔叔一听也十分高兴,有去拉手的,有去抱头的。

一阵爆竹声后,宴会开始了。党总会首当庭宣布,“刚才已滴血认亲,我及其他几个叔叔都是见证,关七是大掌柜的嫡亲儿子!今天是关七认祖归宗,大掌柜儿子找到了!有请大掌柜关七,谢谢各位前来祝贺!”

关七及大掌柜二人出来拜见各位,感谢各位前来见证祝贺。大家一时转不过弯来,原说是大掌柜收义子,不想真的是嫡亲儿子,真真的没想到。世间无奇不有,纷纷贺喜唏嘘!福建会馆的姜和尚席间对关七反复细看,又拉着收看,嘴里说道:“阿弥托佛!找到了!找到了!”众人均不知其意,大掌柜听说后,赶紧问道:

“师父,我儿今天方才找到,师父说找到了,是什么意思?”

“阿弥托佛!善哉善哉!苦寻十年,终于找到了!”姜和尚双手合十说道。

“请师傅明说,什么找到了?”大掌柜又问。

“十年前,佛祖托梦给我,本寺主持已来凡间,正在脱胎涅槃,十年磨难,方能成为正果,如今算来刚好十年。”姜和尚用手抚摸关七额头三下,大喊一声,“徒儿醒来!”

只见关七打了一个冷战,突然醒了,浑身之病顿消,突然变为一个英姿少年,双手合十,阿弥托佛阿弥托佛!

大掌柜又喜又悲,喜的是孩子找到了,病也好了,悲的是孩子愿出家为僧,不能膝下承欢。大掌柜将姜和尚请到天德场,与儿子相伴。关七随姜和尚念经练武,成为一个俗家弟子,法号鸿禧,最后,成为南民寺主持,这是后话不提。(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