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武阵三国 > 034汉军首胜

034汉军首胜

隔了数日,张飞与关羽二人带着几名护卫巡视东门校场内士卒训练的情况。

关羽一双凤眼中满含期许,“从一顿肉食到两顿肉食,循序渐进,将士体力与精力可是增加不少,训练量也在逐渐的增加,二弟啊,看来此事可成!”

“二哥,现在还早,”张飞望了望正在训练的士卒,“每日供应两~三顿肉食,将士们体力与精力的增加,在一阵高压下的训练,个个都壮的跟牛犊子一般。”

“杀,”一阵嘹亮的喊杀声,士卒们挥舞着手中的长矛前刺。

“收,”一名屯长亲身示范,长矛又如闪电一般回落到自己的腰间。

“杀,”嘹亮的喊杀声愈来愈烈,将士们好似有使不完的力气。

另一边,一名屯长监督着几名士卒,肩上扛着一根有一人粗的圆木,在飞速的奔跑,其在身后用鞭子不时的抽出,让那些士卒一阵乱窜。

“也不错了,总比刚开始训练那时强,”关羽丹凤眼中充满欣慰,右手习惯性的捋着长须。“现如今的将士,一个个气息沉稳,目光带着坚毅之色,整个身子都壮了一圈。”

“哈哈,大哥,”张飞颇为得意道,“如果这都训练没用,那我还不如买块豆腐撞墙自杀?”关羽笑而不语,对一个月之后的大战充满了信心。

四月末,汉军在首战并未得利,朱儁皇甫嵩率四万汉军被黄巾波才所败而撤退。然而,叛军波才率兵数十万,十倍于汉军。在地势平坦的陈留、颖川数郡,皇甫嵩与朱隽率残存主力大部败驻长社防守,随后被波才率大军围城。又因汉军人少,士气低落,且汝南黄巾军在邵陵打败太守赵谦,广阳黄巾军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黄巾军并未因汉室的动作而有败退的迹象。

五月初,退守长社城的皇甫嵩与朱隽二人被困,朝廷得知,令新任骑都尉曹操率四万新募集的兵丁及两万北军精锐南下长社救援皇甫嵩朱儁二将。

月初,长社城之外,波才、彭脱二名黄巾正副渠帅因第一日强攻损失惨重,继而改为每日率兵在城外叫阵引诱皇甫嵩出城相斗。

然城中兵微将少,众寡悬殊,皇甫嵩辩清敌我实力之后,决定龟缩不出,任由黄巾叫阵。

这一日,皇甫嵩得知军中流言蜚语众多,将士深受流言影响,当下召集城内各部曲将士上城门楼观望,指着城外黄巾扎营的地方安慰道,“用兵之道,贵在出其不意,而不在于兵员多寡。”

顿了顿,皇甫嵩不由望向插在墙垛上的将领,见其在风中猎猎作响,不由精神大振,“现在贼人依草结营,容易因风起火。如果乘黑夜放火焚烧,贼人定然一定惊恐散乱,本将出兵攻击,四面合围,田单守即墨用火牛攻燕而获胜的功劳就可以实现。”

随即,皇甫嵩、朱隽麾下军司马一个个双眸放光的望着城外的黄巾大营,好似一块肥肉即将吃进嘴里。

果然,当晚西南大风骤起。皇甫嵩命令将士扎好火把登上城墙,先派精锐潜出城外,逼近黄巾大营,待得手之后,城上点燃火把,与之呼应,皇甫嵩借此声势,鸣鼓冲出。黄巾乱军缺乏夜战经验,惊慌散乱,被迫后撤。

这时,从洛阳率4万兵马赶来的骑都尉曹操也出现在长社城之外。一番激烈厮杀,黄巾败退,皇甫嵩、曹操、朱儁三人合兵一处,乘胜追击。一路之上,黄巾乱军顽强抵抗,数万人惨遭屠戮,皇甫嵩则被封为都乡侯。

接着,皇甫嵩又和朱儁一起乘胜镇压汝南、陈国地区的黄巾军,并追击波才、进攻彭脱,连连取胜,平定了三郡之地。

其后皇甫嵩上表朝廷,将击破黄巾的功劳推在朱儁身上。于是,汉灵帝便下旨封朱儁为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

长社城五里之外,数万汉军,旌旗猎猎,其领头的赫然是皇甫嵩、朱隽、曹操三人。

马背之上,皇甫嵩脸带一股肃杀之色,外套襦铠,内穿箭袖的手臂抓住马缰,一手握腰间佩剑,侧头道,“公伟,孟德,青、豫、兖、荆、冀五州黄巾肆虐,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

“现今,冀州黄巾张角主力大军已经被子干拦住,现正逐步蚕食,相信不出二、三个月,冀州黄巾将被平定。”

“而兖州则由刺史王允组织郡内兵卒与世家抵挡,虽不能胜,但拖延数月,应当不成问题。”

“至于青州,”皇甫嵩刚毅的面孔之中掠过一抹赞赏之色,“听说幽州刺史刘焉派出义兵张飞、关羽率一千余兵士赴青州,如今正将青州十万大军拖在济南国,动弹不得。”

“张飞、关羽?”右侧,端居马上,着七尺戎装,细目长须,神姿英发,面孔如同黑炭一般的曹操惊奇的问道。

“孟德识得此二人?”一旁,一名相貌堂堂,神态威严,从其身上流露出浓烈的军伍气息。但他的皮肤又极为白净,颌下含着三寸黑须。威严之中又带有一股儒家雅士的正气,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息完美的结合在一处,这在识人眼中,赫然是一名儒将,文可治国,武能安邦。

“只闻其名,未曾见过,”马背之上,黑炭似的曹操拱手回道。顿了顿,曹操道,“末将从洛阳出来之时,陛下得知幽州黄巾之围能解,多靠此二人。是故,将此二人提为牙门将。”

“哦,”皇甫嵩、朱隽二人点头。前些时日,济南郡太守龚景可是派出信使求援,其上就有提过张飞、关羽二人的信息,以及平陵县被黄巾大部包围住。而当时,他们也正与波才主力陷入胶着之中,无力派兵援助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哪曾想,就在昨日,平陵县太守龚景传来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这让皇甫嵩、朱隽二人喜忧参半。

得知张飞率本部成功牵制住装备齐全的黄巾主力,并且还未落入下风这不的不让身为一代名将的皇甫嵩、朱隽二人连道“好”字。

而坏消息则是一个月左右,垒土堆城的黄巾主力必然与困守城内的守军兵戎相见。届时,平陵县自太守龚景上下将与城池共存亡。

“公伟,孟德,”皇甫嵩举拳道,“你二人率四万兵马奔赴南阳宛城,将杀死南阳太守褚贡的黄巾神上使张曼城,平息荆州的祸乱。”

“义真,荆州就交给我与孟德了,至于豫州、青州就拜托你了,”面目白净,将肃杀的气息被儒家书卷气息完美融合的朱儁道。

“嗯,”皇甫嵩颌首,“公伟,保重。”

“出发,”皇甫嵩一挥手,身后由校尉郭典指挥行进,长史阎忠在一旁督促。

其后,兵分两路的朱隽得别人提议,朱儁奏请容貌不凡,性节阔达的下邳县丞孙坚担任佐军司马。在得知朱隽的相招之后,孙坚在淮、泗一带招募了一些士兵,加上跟随他在下邳县当差的同乡少年,共得精兵一千人。此后,孙坚便率领这一千多士兵,随朱儁南征北战。

五月中旬,攻打宛城黄巾军时,处于困境下,无路可走,固守宛城的黄巾兵,孙坚领兵进攻。他独当一面,亲冒矢石,率先登上城墙。他的部众受此鼓励,纷纷紧随其后,于是,攻下了宛城外城,并斩杀神上使张曼成。朱儁把孙坚的事迹全部呈报给朝廷,朝廷任命孙坚为别部司马。

另一边,围剿豫州残留的黄巾残部的皇甫嵩与豫州刺史乔瑁四处围剿,打击黄巾乱军,最后在豫州收降十余万黄巾降卒。

青州济南国,平陵县城外,浩浩荡荡的黄巾士卒垒土堆城,如今已然将第一座土城建好,以此来准备压制平陵县的远程攻击。

当第一座土城立起,青州大帅徐和便迫不及待的建第二座,争取早日将土城推到平陵县城门前。

“放箭,不能让他们再建土城,”一名壮实的曲长军士“呛浪”的便拔出腰间佩剑直指城外的土城前挑着一旦旦黄土的黄巾兵。

立马,守候在城墙一线的弓箭手纷纷弯弓搭箭,对准射程之外的黄巾士卒。

“哈哈,来啊!来射我啊。”一些负责督促土城进度的黄巾士卒见城头射下的箭羽无力的射在己方身前的土墙上,而无丝毫的寸进,不由得露出挑衅之色。“没吃饭吗?跟个娘们一样。”

旁边有人接口道,“该不会昨晚累在女人的肚皮身上吧,哈哈哈。”

“城上的缩头乌龟t,有本事出来与你家林爷爷一战,”城外,一名长着猥琐模样的黄巾士卒双手叉腰的叫骂着。(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