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倾世帝劫 > 第57章 论功行赏

第57章 论功行赏

这是九重宫变后的第三日,金銮大殿之内文武百官已然等候多时,就连金陵王也赫然位列其中,随着相国府倒台,许多重要职位仍处在空缺之中。

众人心照不宣,该罚的已经罚了,该死的也都死了,论功行赏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雷总管和玄灵儿当先走了出来,分立两边:“皇上、皇后娘娘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一个温和悦耳的声音从上方传来,百官颔首望去,只见大殿上已然端坐了两个美丽的女子。

女帝主持朝务皇后亦临,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这个至尊女子对于天下而言已经是打破规矩的存在,既然规矩已经打破了,女帝便要创造自己的规矩出来。

这也预示着千百年来男尊女卑的地位,将在今后逐渐变得平等起来。

随后就到了众人期盼已久,论功行赏的时刻了,只听雷总管高声宣读:“海涯剑阁少阁主靖岳,替天行道,护国有功,名在当世,义在千秋,封靖王,赐御剑义薄云天,可节制调派全国兵马,赐靖候府一座,赐妾姬十名,见君不礼,赏金千两……”

众人惊呼,开国以来第一位异姓王爷诞生了,在朝廷最危难脆弱的时刻,女帝把全国兵马及传国玉玺都可以交付于此人,这是何等的宠信啊。

只有极少数人清楚那日局势已然万分危及,若不是靖岳接手朝廷兵权,坐镇平阳关,只怕此刻坐在皇位上的已经是金陵王了。

靖岳绝对当得起这份殊荣,而后来他孤身前往金陵大营力稳金陵王的事迹,也证明了女帝没有看错人。

金陵王眼光恨意几何,暗衬道:当日不是靖岳,若换做旁人岂能断了本王至尊之路?

但此刻靖岳仍在平阳关震慑金陵大军,众人自然是看不到他承沐隆恩的“喜悦”了。

雷总管顿了一下,又开始继续宣读:“兵部侍郎庞泰,晋尚书衔,掌全国武选、车马、甲械之兵部行政……”

庞泰意气风发地走了出来:“臣庞泰,谢主隆恩!”

“户部侍郎铁丐,晋尚书衔,统管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众人不约而同地向那个空位看去,铁丐自重九之后便失踪了,或者说畏祸潜逃了,连一家老小都不知所踪,这一道加冕的恩旨却赦免了其罪,令大家十分困惑不解。

袁浩天得意的窃笑不已,连铁丐都能被赦免还得到了提拔,自己这个吏部总掌怎么也得晋个尚书罢?

“吏部侍郎袁浩天,晋尚书衔,掌全国文官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袁浩天激动若狂:“臣袁浩天,谢主隆恩!”

徐进正想着我还欠皇上一座御书房呢,就听见:“工部侍郎徐进,晋尚书衔,掌全国土木兴建之制……”

徐进赶忙走出来:“臣徐进,谢主隆恩!”

文闫瞧着两个家伙都封尚书衔了,眼巴巴地瞧着皇上。

“礼部侍郎文闫,晋尚书衔……”

雷总管后面的话还没宣完,就见文闫跳了出来:“臣文闫,谢主隆恩!”

龚长功面无表情,不求封赏,哪怕贬为庶民也是隆恩浩荡了。

“御林军左都统龚长功,任御林军右都统,掌御林军乾坤两营禁卫之务……”

这时姒虞开口道:“龚长功,朕把新组建的乾坤两营禁军交给你,你要像节制天地营那样,给朕带出来一支忠于皇权的亲兵!”

龚成功沉声道:“臣龚长功,谢主隆恩!”

雷总管继续宣读:“蒙虎,晋羽林侍卫都统,掌内侍卫府……”

蒙虎看着金陵王铁青的脸色,皇上分明是在强留自己,而此刻也不能抗旨不尊,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出来:“臣蒙虎,领旨谢恩!”

“内廷大臣章冲,继续领任内廷防务一职,节制乾、坤、天、地、四营御林军!”

章冲看看金陵王,又看看皇上笑意嫣然的脸庞,叹了一声:“臣章冲,领旨谢恩!”

燕威不知在想什么,但是他能感觉到皇上正望着自己,也能感觉到金陵王锐利的目光,正犹疑不定的时候,只听皇上再次扬声:“燕威,你的妹妹为朕尽忠,朕能给你的只有自由,你自己决定去留!”

燕威平静地走了出来,平静地说道:“臣,愿意继续为皇上效忠!”

站在金陵王身边的童挚低着头,在忠义之间苦苦挣扎,如果皇上封赏自己,就只能当众抗旨了。

但他竟然如愿以偿了,皇上只是看了看他,直接略过。

“戴元龙,继续领任京师都护,掌京师戊戌防务……”

最后该赏的已经赏过,却还有三个人没有封赏,这三人要么功劳太大,要么身份特殊,已无可赏赐。

玄郎已经位极人臣,无可再封。

金陵王坐拥半壁江山,不能再封。

卓汾是周国细作,不能放任。

“玄郎,此次除贼平叛你居功至伟,朕不知该如何赏你,你自己说想要什么恩赏!”

玄郎依旧是抱着御剑,宠辱不惊:“皇上不赏臣,就是对臣最大的封赏!”

姒虞含笑地望他:“朕就赐你这把御剑,你要引以为荣,引以为戒!”

“臣玄郎,谢主隆恩!”

金陵王怎么都觉得这君臣二人的谈话,分明是说给自己听的,引以为荣,引以为戒吗?

姒虞看向金陵王:“金陵王,你送了朕几员大将,此次平叛有功,你想要何封赏?”

金陵王朗朗一笑,心酸道:“皇上运筹帷幄,臣只是略尽薄力,不敢居功!”

姒虞和灵雎对望一眼,这便问了她:“皇后觉得,朕应该如何去赏金陵王?”

灵雎笑意婉然:“本宫听闻王妃贤德,不如皇上就封金陵王妃一品诰命!”

姒虞扬声道:“朕就封金陵王妃一品诰命!”

金陵王笑容僵硬,虽然自己的儿子已经是皇太子,夫人也封了诰命,还是略有不甘的谢了皇恩。

不等姒虞点出卓汾,这位卓司马先走了出来:“皇上,臣体弱多病,不能继续辅佐明君,请皇上恩准臣辞官回乡!”

姒虞脸色沉了下来,任谁都能看得出来圣颜不悦,众人想着:有人要倒霉了。

皇后这时出言解围:“卓司马,你学富五车,能谋善断,皇上还准备封你为御前大学士,你再考虑一下?”

卓汾却道:“臣只怕有负皇上厚恩,请皇上恩准臣,辞官回乡!”

众人想着:皇后已经给你台阶了,你却不给皇上面子,你要倒霉了。

姒虞凝眉看了卓汾良久,有些不耐烦:“此事,容后再议!”

卓汾无可奈何,看来皇上如何也不会放过自己了,默然退了回去。

姒虞随后在朝堂上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六部迎合圣意,纷纷上奏参议,为这个打破了规矩的女子,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规矩。

礼部上书:皇上即皇帝,皇,古为天之龙皇,光明之意,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凤凰,生物之主,百年之凰,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凤皇,皇上亦可尊为凰帝,与皇帝谐音同意。

自此,秦御王朝对天子女帝的尊称便由吾皇,改为“吾凰”,即“凰上”,皇后也随之被尊称为“凰后”。

凰帝对吏部的改革也是别出心裁,打破了千百年来女子不拜官的惯例,创立新的科举制度,不限男女之别,任人惟贤,而来年即将到来的科举也该为殿试,凰帝于宫殿内考试贡举之士,对于目前空缺的职位宁缺勿滥,更激发了数万寒窗仕子争榜如仕的决心,这一系列改革都是维稳朝纲的举措。

此外还有颁布赦令,大赦天下,免除一年农赋,当年商税减免三成,施恩于万民,最终确决以佛法治世,进一步维稳国民生计。

这场廷议持续了两个时辰,凰帝一声“退朝”,秦御王朝进入了短暂的休养生息。

众人皆跪地而拜,口中齐声颂:“吾凰万岁万岁万万岁,凰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下了朝堂,凰帝和凰后走在一起浅谈国事,制诰官和御前总管跟在后面,一行人向御花园走去。

灵雎娓娓而道:“凰上虽然恢复尚书制,废除相国,整合了朝堂,但是膝下无子承欢,何况这次金陵王以勤王为名,擅调大军入京,逼宫之心昭昭可见,金陵王必成内患!”

“凰后说一点没错,朕不是不能动他,只是不想落人话柄,要动金陵王,朕只能逼他反!”

姒虞忽然似笑非笑地问了灵雎:“凰后喜欢小孩子吗?”

灵雎美眸中含情脉脉:“喜欢啊,凰上准备什么时候,给本宫一个惊喜呢?”

姒虞道:“等朕把手头的事情都忙完了,正好出去南巡一趟!”

一名御侍从后面小步跑上来,向雷总管禀报了一些事情。

雷总管转而走到姒虞身旁,轻声道:“凰上,卓司马有事求见!”

“不见!”

姒虞重掌君权之后,凰威正盛不可同日而语,想到卓汾公然抗旨便没什么好气:“卓汾这个人,愚忠之极,潜伏我大秦多年,朕不杀他已是恩德,加以重用那是看得起他,偏偏他就不自量,竟敢公然抗旨,让朕好没面子,若非看在李潇的面上……”

灵雎看她忿忿不悦的数落卓汾,这便柔声劝道:“你已经是真正的一国之君了,要有天子的气量!”

“一国之君怎么了,朕也是女人啊,朕苦闷了这么久,就不能耍耍小性子吗?”

姒虞不以为然,反而有理:“再说,朕并没有苛待他啊?”

玄灵儿在后面小声道:“凰上,卓司马不肯留朝效力,多半是不愿背叛周国!”

灵雎似也想到了什么,沉吟道:“太子不正缺个帝师吗?”

“你啊,比朕都心急!”

姒虞笑嗔一眼,吩咐玄灵儿:“你去给朕传一道旨,免卓汾司马典客一职,免参政务,封御前大学士,太子太傅!”(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