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印象宜昌 > 我的南正街2

我的南正街2

我的南正街()

二、航运成就了南正街

川江冲出南津关后,那出峡的汹涌水势,经过黄草坝、葛洲坝和西坝的阻滞分流,围着有着悠久历史的宜昌老城区绕了个半圆,从西南方向又重新折向东南,水面变得阔大起来,也变得浩荡起来,就和《长江之歌》唱的一样:"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宜昌的繁华是从清咸丰年(185年)开始的。因为太平军攻克了武昌,淮盐**湖北的通道被堵,川盐开始大规模经过宜昌下运到荆楚与湖湘地区,加上川渝一带的土特产大量外运,两湖两广的生产生活物品大量通过水路入川,随着航运的兴旺,古老的宜昌因此繁荣起来,每日街市盛景、尤其是那么多的水运码头都十分活跃。到了清同治年间(186--1874年),宜昌城区基本保持在明洪武年间的老城范围和模样,城内有40余条街巷,100余家商铺,5万余人口,查看当时的地图,那些街巷的名称与现在几乎没有区别。

那个时候的宜昌,城墙内深宅大院比比皆是,条条大道都有各类商铺;而在城墙外,用青石砌成的石阶组成的码头一个连着码头,沿着小河(三江)大河(长江)从北门顺着岸线的自然弧度一直延伸到大南门,沿途停泊着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木船,密密麻麻、一条连着一条。那个时候宜昌城外的江边有一石碑云:"川船至宜不下行,湘船至宜不上驶,川湘上下船只在宜互相换载。"这就点明了宜昌就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运码头。

清末民初的时候,木船大都泊在小北门与大南门之间,那些从湖南来的、荆襄来的大船,下行运桐油、青盐、染色的五倍子,还有**;那些从万县(万州)、渝州(**)、涪陵来的小船,上行则运棉花、棉纱、布匹、瓷器、窑货、毛铁、杂货等。那个时候的江面上木船一眼望不到边,可以从这条船走到那条船上,一直走到江中心去;**在城墙之外各个码头的是一条板桥河街,位置应该是现在的沿江大道一线。

沿江大道是原来的板桥河街、环城西路、尔雅街、南门外正街、滨江路、大公路、复兴路这些街道连通延伸而成。其中,板桥河街、南门外正街大约在清末形成,镇川门至一马路段形成在宜昌开埠以后,而在环城西路、大公路和复兴路形成以前,宜昌的码头中心就在板桥河到南门外正街一带。那个时候,在宜昌倒载、换装、揽货、休整的船只数以千计,船民船工达万人以上,加上数千搬运工人。以致每天岸上人头攒动、号子震天;江面连樯接舳、桅杆林立。

那条板桥河街照例是石板路,那些担水的水夫、搬货物的挑夫、打渔的渔夫、谈生意的伙计、维修船只的木匠、上岸轻松一下的水手沿着石阶上上下下,就会把靠城墙的那条河街弄得湿漉漉的。有的会从大南门上岸,那是去找洋人的买办谈生意;有的会从小南门上岸,那是去到南正街向船主汇报;有的会在中水门上岸,那可是官码头;有的会在镇川门上岸,那是去镇江阁谈米的价格;有的会从中水门上岸,因为白衣庵附近住着他们的相好。

最开始的时候,那些木船都集中在西坝一带,因为那里水路方便;后来转移到紫云宫(三江桥)到北门一带,因为那里是城外;到了大清王朝,就转移到小北门与大南门之间;开埠以后,码头的中心又转移到从大南门到一马路一线;而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叶,抗战爆发,国民政府组织艰苦卓绝的宜昌大撤退的时候,随着木帆船的逐步退出扮演主角的舞台,宜昌的码头中心就告别了南正街,转移到二马路到大公桥一线了。

对于老城区外面"帆樯如林,首尾相接"的壮观景象我似乎只有一个记忆碎片,可是我清晰的记得那些坐河朝坡、一半在岸上,一半用细得可怕的木柱支撑在河滩上绵延数里的吊脚楼。我进过那些吊脚楼,狭窄得要命,大多不过就是两三间小房,除了居住以外,也利用临街的优势,前店后居,顺便卖些针头线脑、*笠蒲扇、火纸蜡烛、草药膏药、香烟散酒之类,也有些大一些的吊脚楼,那就是茶馆、酒肆、旅栈。印象中似乎总是冷冷清清的。

民国时期,宜昌辟有18个码头,沿江绵延十余里,拥有4000多码头工人,6000多"散扁担",所以各个码头还是很热闹的。如果用艺术的角度来想象,傍晚时分,有女人用棍子把吊脚楼木窗**,顿时江风习习、香气飘飘。那些在船上忙碌了十天半个月的水手会在吊脚楼的酒馆里喝酒,几盏苞谷烧下肚,脸红耳热;趁着酒兴,他们有些兴奋、也有几分醉意的脚步可能就会走得更远一点,在另一个吊脚楼的某个房间里将自己的**埋在某个不认识的女人的身体里面。因为"无娼不成码头。"

因为有了航运、有了码头、有了生意,才有了不同凡响的南正街。(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