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忠烈王妃古尔伯乐郭擀哈屯传 > 第二章肃杀萧关

第二章肃杀萧关

1

几天前,惠君接到了师兄,崆峒派掌门惠灵的飞鸽传书,说请她赴崆峒山帮自己处理一件棘手的事。

前年,听师兄说,在上一届武林大会上,武林同仁一致推举把下一届会议选在崆峒山举行。当时师兄曾邀请她过来帮自己筹划,但被拒绝了。因为根据她对武林的了解,知道武林各派聚在一起明着说是切磋武艺,实则已经变成各国统治者和野心家为了控制其他派别的工具。另外各派恩怨极多,她不愿意搅合到这江湖恩怨是非情仇中来成了被利用的工具。况且,自己师傅在江湖上的名声本来就不好听。自从那年她无意中成了柳如絮的徒弟后,就自动退出了崆峒派。那个“西域恶鬼”的恶名就是自己听着也感到渗的慌,它已经成了江湖正派武林不齿的“下三堂”的代名词。而她过去加入的崆峒派也由于过于敏感也在台面上绝不在提有过这个徒弟。但是既然自己已经入到了这个派别,也就没有别的话说。无非是自己过自己的罢了。好在在未到香山派之前她是皇族,又和崆峒派的掌门惠灵是同门师兄。人家知道她的历史,也知道她进入这个门派的原因,所以不把她和师傅当一路人看待。不管怎么说,她还是有顾虑,尽量避免和其他门派接触。但不管怎么说她过去曾是崆峒派的弟子,和惠灵又是同门师兄。所以在听到了师兄的召唤后,还是决定参加会议。

师兄在“绿箭令”中说,由于成吉思汗远走中亚,原来被蒙古征服的克列、乃蛮部落的王子蠢蠢欲动起来。尤其乃蛮部的王子发动了叛乱把成吉思汗任命的新国王杀死。他们还积极联络盟友,准备暴动。并且派人到金国、西夏串联,要他们参加,商量共同对付成吉思汗。据王子派过来参加会议的人哈胡和扎拉地说,成吉思汗在中亚全军覆灭。

在好消息的鼓舞下,中原反对成吉思汗的武林欣喜若狂。各国国君也对这个消息很感兴趣,纷纷破例派官员参加会议。对于和这些门派打交道她虽然不乐意,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达成了她多年来的一个心愿。她想,自己这么多年出家,不就是要这样一个结果吗?本来她是西夏的皇亲国戚,为了为兄报仇,隐名埋姓放弃了皇家的尊严,加入到江湖的复仇中。为了报仇不惜加入一个最恶劣的派别。失掉身份,被人指责。如果这些人最后真的能达成他心愿,她也就不在乎当初的选择。就是这样,在师兄的邀请下,她第一次参加了武林大会。

大会上,虽然当时成吉思汗死亡的消息只是推断,但是还是让与会的会党武林兴奋了一阵。其中有些人甚至开始讨论成吉思汗死后势力划分的问题。虽然她感到谈这件事为时过早,但是仍旧觉得成吉思汗死了,各国怎么夺回他们被侵占的的土地还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就土地分配没有达成协议,但是不管怎么说已经有了初步意向。决定来年十月再次聚首崆峒山商量此事。

没有想到这些都是假消息。也不过就一年多时间,从中亚传来的消息就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

据师兄说,先期从乃蛮部过来的扎拉地所说都是假消息。西征中,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不但未被消灭,还歼灭了西辽,占领了花剌子摸算端,而且出兵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陪都奥可斯和都城玉龙赤杰,把国王赶到了一个孤岛上。目前西燎王屈出律不知去向。算端的国王被成吉思汗擒获。并在这里发现了乃蛮部王子和各国联合攻击成吉思汗的文书。于是王子逃到了古尔国,蒙古军队追到了古尔。知道各国结盟,王子怕消息泄露让各国结盟的人受到伤害,决定派贴身侍卫扎拉地给中原送信。鉴于正面被封锁的现实,决定从背面翻过冰山达坂到中原。由于这条道路极寒极险,一般人想通过是死路一条。于是,他让扎拉地去找一个在这里修行的人葛煞。

这个人曾经在花剌子模为官,得罪了朝廷一个大官被监禁。王子以性命担保使他出狱。他离开官场后进入寺庙修行,师承来自印度的密宗的大师。练得一种很特别的功夫,而这种功夫必须到炽热至寒地修炼。他已经完成炽热的修炼,现在常年住在雪山大阪和这里的动物处的很和谐。甚至能驱使本地雪线上奔跑的一种野人为其使用。王子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但是从来没有联系,现在被困,想突围,自然想起了他。于是他叫扎拉地备好礼物去找他。

葛煞感激王子过去的付出,愿意帮助扎拉地穿越大阪。于是扎拉地带着身边的塞儿柱长刀手和古儿盾牌手在雪人的帮助下,穿越雪线突围到中原。这样做就是想把真实消息告诉这里的人,让他们早做准备。虽然王子的想法很好,但是还是晚了一步。

得知被征服的部落和国家秘谋推翻他的统治后,成吉思汗很气愤。迅速抽调兵力返回国内。他派出了两股部队,一路深入乃蛮部镇压反叛者,一路气势汹汹地向西夏打来。进攻西夏的一路是攻城夺寨,前锋很快逼进陇山。由于会议早在一年前已定,各地武林的人士没有接到消息,他们按照过去的计划陆续从各地赶来。面临着被成吉思汗一网打尽的局面。

得知成吉思汗被消灭是个假消息后虽然她感到失望,但是同时又觉得在意料之中。她想,如果成吉思汗这么容易消灭,也就不用她这么多年大费周章了。也怪这些被成吉思汗战败的国家太急功近利,撒了这样一个弥天大谎。在惋惜的同时,又觉得他们可怜。因此,接到“绿箭令”后,没有犹豫就向崆峒山赶去。

两天来,她心急火燎,晓行夜宿,想尽快赶到这里。由于她有和成吉思汗打交道的经历,对这个人了解的很深。知道此人残暴、凶狠,六亲不认,但是行动神速。她能想像的出他在知道了各国乘他出征,商量反对他时的愤怒。听说造反的蒙古王子已被迅速赶来的大将折别和阔列检镇压了。而另一支由四王拙赤台和儿子带领的军队则晓行夜宿地穿过腾格力沙漠向崆峒山杀来。她想,或许这次就是江湖的血雨腥风,成吉思汗在得知这些情况后是绝对不会轻饶他们的。在这关键时刻,身为武林人士,她不能居于门派成见看着武林遭殃不管。

考虑到走大路用的时间多,她们就抛开大路走小路,抛开平路走山路,从萧关直接进入陇山。于是就发生了在萧关被盘查的一幕。

经过急行军他们一行在二天后的中午来到了陇山地面。越接近这里越感到事态的严重性,因为随着向这里靠近就是在空气中也能感觉到肃杀的气氛。在经过的地方,尽管是山路,还是能看见一些难民扶老携幼的悲惨景象。因此恨不能肋生双翅尽快赶到那里。

前面是个高坡,过了高坡就是崆峒山地界,于是几个人加快了步伐。其中叫秋风的姑娘可能想尽快地看到山那边的情况吧,边说笑边跑到最前面,但到高坡后,却发出了一声惊叫。这一声把另外二个道士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快速来到了高坡前。

山坡上,她们被眼前的一幕幕情景惊呆了。只见在辽阔的平原上,远处的城池正冒着浓烟,平原上到处是奔跑乱军和逃难的人流。在难民里,蒙古骑兵正在追赶混在难民中的骑兵。一些士兵在疲劳至急的情况下,在奔跑的过程中就被追上来的蒙古骑兵砍到马下。只有一个西夏军士打马急驰在混乱的人群中。看来他经历了长途跋涉的劳累,显得疲劳和憔悴。此时正一只手拿着兵器抵挡来袭之敌,一只手拼命打马狂奔。而蒙古兵丝毫没有放松的意思,尾随其后拼命追赶。西夏军士处在危险中。几次,蒙古骑兵已经把他围住了,但他巧妙地摆脱了追赶,向山谷这边跑来。

见到这一幕的香香看见西夏军士情势危机就对身边年长的道士说:“师傅,蒙古人正在追西夏军士,我们要不要帮他一把?”

道士看看山下面有难色地说:“我们是有事到这里来。赶路要紧,如果帮助这个人,就会被纠缠其中。到时候耽误了你师叔的事情怎么办?”她拒绝了徒弟的建议。

看见师傅拒绝了自己的提议,小道士灵机一动对她说:“师傅,我方便一下你们先走。”接着拉了一下另外的小道士。哪个小道士心领神会,看见师兄的暗示后对年长的道长说:“师傅,我也要方便。”

听徒弟这样说,她对他们说:“那好,香香、秋风,你们早点赶过来。”说完径直先走了。

看见师傅走了,香香对另一个道士说:“秋风,我们都是西夏人,不能看着同胞遭蒙古人杀害袖手旁观。”

“那你想怎么办?”小道士问香香,显然有点胆怯。

“你帮我一下。”

“你要我怎么帮?”小道士有点胆怯地说。

“这是通往崆峒山的唯一通道,看这个样子,西夏军士可能要到里面去。很有可能是信使。”

“那又怎么样?”秋风说。

“山口很窄,如果我们把住路口,大部队是没法前进的。我想把那块石头推下去挡一下蒙古兵的势头,让他们知难而退。这样西夏军士就得救了。”听香香这样说秋风看了一下山坡上的石头也觉得可行。就说:“好,就这样!”

两人迅速爬到高坡上。这里有许多石头悬在坡面上,两人找了几块松动的石头就躲在了它的后面。

不一会,被追赶的西夏士兵先穿过了谷口,等蒙古兵追过时,两人把支悬的石头向山下推去。那些石头经过推搡后发出了轰隆的叫声从高处滚下,带动着另外的石头一起向蒙古兵砸去。幸亏蒙古兵躲避及时才没有被砸中。看着在石头后面的道士,蒙古兵一边哇啦哇啦地大骂,一边跳下战马,准备上山。这就让两个道士感到有点突兀。

正不知所措,就见从崆峒山方向走来了一伙人,从装束上看他们似乎也是道士。但是从装扮看,似乎又不是道士那样简单。在这些人中有一个五十多岁的道士走在最前面。还真猜对了,他们确实不是一般的道士。他就是大金国掌管全国宗教的道宗童道全。那在蒙古撤回中亚回到中原,西夏正在遭受蒙古入侵的时候,他来到西夏干什么呢?(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