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忠烈王妃古尔伯乐郭擀哈屯传 > 第十八章西征理由

第十八章西征理由

1

花剌墨子的国舅杀了蒙古赴中亚的商团,虽然有蒙古此举可能是支持自己的另外一个兄弟的想法。同时也有自己的想法。对于成吉思汗摩可曼对他也是很有意见。不要说这件事情蒙古有刺探情报的嫌疑,就是成吉思汗灭掉了和他们有着友好关系的乃蛮部也让他感到是对自己的蔑视。乃蛮部的太阳汗和他是好朋友,他的一个妃子还是太阳汗的女儿。当初蒙古攻打乃蛮的时候,乃蛮王子曾经要他帮助。他所以没有出兵是因为才当上国王不久正在巩固王权。经过十多年的经营,不但国力雄厚而且还和周围的其他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目前,兵精粮足,光精兵就有四十多万。而且自己经过过去的苦难,也有在伊尔河流域建立一个伟大国家的想法。对于成吉思汗在中原建立的蒙古他早有所闻。但过去苦于没有机会。觉得现在是为乃蛮部报仇的机会到了。因此,即便是没有西夏挑拨这件事,他也是要借这个事情泄愤的。在他看来这样做不是为自己一己私利而是为岳父报仇。摩可曼说什么也没有想到就是因为他的一时之怒,不但导致蒙古有了对他入侵的借口,还导致了蒙古的激烈报复。

在他们看来即便把蒙古得罪了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因为这个位于中亚的国家不光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天险,还是一个有着强大军事实力的国家。这个位于申河的国家占据着优势的地理位置。在广袤的平原上,伸河从高山流下,形成了广阔绵延的伸河三角洲,而军事重镇不阿花就在三角洲的顶头,而新都撒吗儿汗到不阿花以东,旧都玉龙赤杰在不阿花以西,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他们看来在这样的布局下任何国家也不要想打败他们。另外在人员上他们的安排也费了心思。那就是国王摩可曼住新都,太后秃尔罕住旧都,而国舅海都则住在不阿花。

由于位于中、西方交汇处的缘故,他们在和欧洲和中亚的过境贸易中赚足了钱,因此城池修的非常坚固,军队也是强大的。不要说武器装备的是最好的,单比人数也有将近四十万。

最主的是,他们还和本地区的强国大食、古儿等国有结盟关系,相互约定,谁发生了事情其他的国家就要提供帮助。因此,花剌子摸算端并不为他们杀掉蒙古商团担心。但是他们这次想错了,他们低估了一个伟大的人物的决心。

当这个伟大的人物,发现这是西夏的阴谋,并且看出来了花剌子摸算端是他征服世界的彰碍时,除掉他就成了必然。

况且还有成吉思汗在幼年的时候对粟特人的坏影响,就成了他决定要对这个国家进行征服的重要原因。况且为了实现这个想法成吉思汗也是花了心思的。

在这次商团被杀的事情上成吉思汗也考虑到一般国家对事情的看法,如果在一个商团的人被杀的事情上蒙古就进行战争的动员似乎也不符合当时的国与国的关系。在被杀的人里必须有几个重要的人物才可以让外界信服。于是在这次到中亚的商团名单里就有了成吉思汗的一个妃子和几个外戚的家人。

于是,他们的被杀就已经不是什么普通的商团的人被杀了那样简单的事情。许多年后,成吉思汗终于找到了可以攻击他早已经想攻击的敌人的借口。

在摩可曼看来,即便是发生了这样的事,蒙古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的。从两军的人数和战力来看,蒙古也不是自己的对手。当时成吉思汗能抽调的军队加上其他部落征调军队的总数也不过就是不到十万人,而自己光骑兵就有十万。如果成吉思汗发动战争,正是他们收复乃蛮部失地的最好机会。于是当成吉思汗出征的时候,西夏的皇族是欣喜若狂。在他们看来他们总算把战争的祸端给引开了。如果蒙古和哗啦墨子开战,就会无暇估计中原的战争,这样他们翻身的机会到了,为此,纯佑还专门成立了情报部,派儿子德任作为颠覆蒙古的负责人。

没有想到蒙古根本就没有陷入泥潭,而且很快地就把中亚征服了,这是让西夏皇族始料未及的。

在蒙古西征之前,作为新当皇帝的安全来说,也是吸取了他父亲以及其他皇族在和成吉思汗打交道中失败的教训。一改过去的对内对外的政策,妄想在自己当上了皇帝后能让西夏有一个新气象。于是对内他招纳贤才,把朝廷中的主战派高良惠提拔到重要岗位中来;对外,改变和金国为敌的政策,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把原来西夏南边的军队部署在北边用来对付蒙古的威胁。并且在高粱才的建议下,准备利用蒙古西征的机会,团结其他武林门派发动起义,彻底摆脱蒙古人的控制。

没有想到消息泄露,成吉思汗事先得知消息。于是他抽调大将哲别和自己兄弟阔列检迅速返回国内。将准备叛乱的阿尔泰王子和乃蛮部的王妃等一干人迅速拿下。并且通缉和这些王子勾结的武林派别。在得知是西夏人的挑唆后,由成吉思汗的三弟带领的军队迅速开进了西夏境内。

在这之前由于主战派的宣传,在皇族和西夏上层的心目中始终认为成吉思汗进入中亚既是他灭亡的开始。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会打回来。因此,就没有做这方面的准备。虽然也成立了什么前线指挥部,但只是为了在蒙古失败后策反用的。因此,当大将哲别和纳牙尔,阔列检带领蒙古的军队打进西夏后,几个城池就被迅速攻破。到了这时,大臣们才开始担心了。

由于没有准备,所以蒙古军队攻入西夏后,守军那是蒙古的对手。况且蒙古刚刚得胜,带着胜利的余威,那把西夏军队当回事。所以西夏守军很快就失败了。于是各地告急的文书雪片似的飞到中央。这一来,新皇帝安全也着了慌。于是急忙撤了主战派的职,令亏命令公为特命全权大臣和蒙古和谈。虽然在这期间也有人向他建议可以不理会蒙古的威胁。但是被蒙古强大气势吓坏了的安全最后还是放弃了抵抗。

因为恨西夏干涉花剌子摸内政,所以蒙古军队进入西夏后杀戮就特别的残暴。这就是在崆峒山的期间许多武林的人看见蒙古人就特别嫉恨的原因。而这个对西夏执行恐怖政策的人正是这个拙赤台。

自从他奉命对西夏报复后,就和在这次对西夏的突袭中的副总指挥哲别兵分两路。他带着儿子那颜和另一个儿子那魁从沙洲穿过沙漠来到了西夏的吉利州。而哲别和阔列检带着另外一部分进攻沙洲。而他这一路在深入西夏的境内后就把指挥部扎在了金、夏交界的陇山。

进入西夏后,他指挥军队对西夏的城市进行了疯狂的屠杀。另外还派儿子到了前线监督。

但是,就在他全力以赴的执行旨意的时候,却传来了他大哥的圣旨,要他停止对西夏的屠杀。

这样一来,就让他对大哥的旨意搞不懂了。花这样多的代价,进行了这样大的行动。在他看来本是消灭西夏的好机会。但是大哥却只是简单的一句什么,只是教训的话,就令拙赤台对大哥的心思是越来越摸不着北了。

想到自己在西征中做出的贡献,但是在胜利后大哥却压根没有提到自己。连想到这些年,他为家族出生如死。虽然大哥在平时也总是说不会忘了他。并且在出征前讨论接班人问题时,也曾对大儿子术赤是否是自己亲生的问题进行过讨论,但是在关键的时刻却还是想着他。他记得在西征中除了大哥外和他同去的就是两个侄子术赤和拖累。而在前线卖命的确是自己和大将哲别,那呀尔。

这次攻打花剌子摸的战役是他们平生遇到的最艰险的战争。当时在哗啦墨子的正面是一片湖泊,而其他的几面则是沙漠和高山。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和他的部队就是靠着一点马血活了下来。可是在胜利后的分封中成吉思汗却把管理那里的权限交给了儿子术赤。另外在西征中大哥把那个在第三次对西夏征服的女子桑兰也带在身边,即便是战事很吃紧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寻欢作乐。现在他们在进攻西夏正猛烈地时候被叫停,拙赤台认为和这个女人有关。因此,在心里他对大哥有看法。

虽是这样,但不管怎么说,他是成吉思汗的兄弟,也是蒙古王朝中一个重要的将领。他对哥哥意见是有的,但是在他们兄弟中大哥做成了最大的事情。他把一个蒙古部落变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现在不但统一了蒙古,还打到了中亚、欧洲,这在过去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做到的事情。

想到这些,拙赤台又感到自己的想法是不对的。在他看来如果大哥身体好自己受点委屈也没有问题。如果他不在了几个侄子会不会还对他这样。在西征前,成吉思汗在对接班人的问题上征求他们的意见。虽然崭定的接班人窝阔台也是他的朋友。但他还是对自己的未来担心起来。而他这种担心也来源于对大哥性格的了解。

他想,在大哥活着的时候自己解释都很困难。假如他死了后那不更困难了吗?大哥是快六十岁的人了。虽然精神很好,但是整天在战场上,总是身先士卒谁都知道瓦罐不离井口破的道理,未来的事情谁能知道呢?况且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

在他们家族的历史中就有过大哥为了对付比自己大的同父异母兄弟别克贴儿联合另一个兄弟捉吃撒哈儿将他杀死的事情。但是这个帮助了大哥的人在后来却遭到被冷遇的命运。这个大哥也是在权利达到高峰的时候因为一件什么事情被大哥扣上莫须有罪名的。后来他被打入冷宫。从此不但失去了兵权还失去了自由。直到现在他还被软禁在漠北的草原中。现在可以说是家族关键的时刻。以后的路怎么走全在这一阶段。他必须有所准备。他知道目前他是兄弟中掌兵权最大的人。他的倾向对未来大汗的选择起关键的作用。因此,他感到在这次从中亚回来后大哥跟他说话怪怪的。有时候说的话也是一句半句让他琢磨不透。他想,是不是大哥有什么事情不好和自己开口。他觉得这是一个关键时刻,他必须要仔细对大哥的每句话仔细考虑。在这之前,以西夏内务府总管分奖为首的西夏使者团已经先行来到了开城大营,并且带来了许多的时令水果和蔬菜。他们是奉德仁皇帝的命令到六盘山的开城大营来和蒙古商谈和谈事宜的。到此时他才知道西夏已经同意了停火建议。(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