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忠烈王妃古尔伯乐郭擀哈屯传 > 第四十章夜入灵州

第四十章夜入灵州

1

灵州是西夏的陪都,党项族的崛起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在拓拔族最早的五洲中却是没有灵州,他们是夏州,银州等的五洲,并且许多州郡都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就是这样,在宋国完成了对北方统一后,在对用兵自重的党项人的政策发生了改变。在宋太祖之后的若干年,太祖的后代们感到党项民族比较野,难驯服,就采取了宋朝一贯的政策,用富贵把党项贵族李人迁换到京城去让他做京官,条件是交出五洲之地。就这样用了一个虚的头衔把党项的几代人用生命换回的五洲之地不费举手之劳地夺来了回来。直到他的堂弟李吉迁开始反抗大宋,经过浴血奋战才使的这五洲之地才重又回到了党项人的手里。最后李吉迁在其他党项部族的配合下利用计策把银州城赚回后,他们的状况才得到了改变。起先李吉迁只是得到了辽国的承认,被分为西平王。后来大宋国也承认了这个现实。

在被分为西平王后,李吉迁和儿子德明把灵州城定为首都。后来在军事上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具有远见卓识的李吉迁看到了河套平原西以贺兰山依偎屏障,东有黄河为天堑的兴州更适合作为首都,才不顾其他豪酋的反对坚持要把首都搬到这里,使原来弱小的党项族民族的事业有了更大的发展。

现在虽然西夏国的首都搬到了兴州,但是作为重要的军事重镇,灵州从来都是重要的。过去,在这个地方驻守的官员都是西夏政府从中央派来的大员。比如在二十年前灵州都督就是香香的父亲西平候高良军驻守。而高粱军的父亲高逸曾经是皇帝纯佑的妹夫,因此高良军也就成了西夏的皇族。把一个皇族放这里可见这个地方的重要。

由于曾经是国都的关系,这里的设防一直不错。除了城墙修的高大坚固外,城外还有一个环城的水道。

由于西夏河套平原距离黄河较近的缘故,故此黄河经常改道,因此,兴州平原上河湖较多。因此灵州在其防御功能的设置上就把利用水道作为防御的一个重点。这个防御工事在蒙古对灵州进攻时让蒙古人吃尽了苦头。如果不是蒙古人使用了火药攻击的办法,要想打开灵州城也是很难的。过去这是多个蒙古将领一直想打开的屏障,也是想进攻西夏的蒙古将领第一个想打开的城门。但是不管是在太祖还是景宗元昊时期,这里都是让外敌受到巨大的损失后才能打开的大门。

从弹痕累累的城墙上你也能看出这个城市的沧桑巨变。由于这里是重要的军事屏障,还是狙击从凉州通过腾各力进入西夏境内的重要交通枢纽,所以城墙历来就修坚固高大。椐历史记载灵州城市的城墙东西长十里,南北宽十三里,城高十三米,在城墙和城墙中装有藏兵的堞制。环城的城墙有二十多里。不但城墙修的好,护城河也修的宽大。护城河宽二十米,环城而建。在环城河里有一条水门和黄河相通。

从这里可以直接划船进出城市,在城市中有专门的运输船队和专门的叫“烘托”的一种小型轻便的交通工具供城中使用。城外的大门也修的很坚固,是西夏国中近次于首都的一个最好地方。虽然灵州是一个军事重镇,但是城墙的修缮却是在一件事情后才开始重视的。这个事情还要追述到十多年前的那场蒙古军队对西夏的进攻。

由于当初在蒙古弱小的时候曾经和西夏是同盟的关系,在加上蒙古和西夏同属于草原民族的缘故,是同宗同祖,许多蒙古人始终认为只有西夏和蒙古人在不管是性格上还是其他方面更象。因为不管是西夏人还是蒙古人都是草原民族。他们不但在性格上比较象,地缘上也同处于一个地域。当时西夏地域是包括现在的宁夏的全部,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内蒙的一部分广大的地区。而成吉思汗统治的地区不管是现在的外蒙还是今天的东北在地缘上都和西夏靠近。有些甚至是在一起的。

蒙古在征服中国后在对各民族的划分中所以把辽国和金国的人依旧都划做汉人,固然是和这些民族在征服中原后被汉人同化有关。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他认为和他们比较接近的西夏人的缘故。

在忽必烈征服中原建立了元朝后,所以要把西夏人划成色目人固然和这个地区在边塞外有关,在很长的时间里处在中西方交流的通道,(不管是在唐朝还是汉朝都有许多的外国人参与了本地的经济建设。在这个区域有很多的外国和他们的后代)。因此,作为主要的安置的地方,统治者有时也把那些为他们服务的人安置在这里。

根据记载,在大唐的后期的一次朝廷的政变中,由于当时的唐朝皇帝用远在西域阿拉伯人平乱。在战后就一次性地安排当时的大食人三千多人作为移民在这里留守。

在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情况。因此,在当时西夏统治的这块地方,实际上是一个多民族的人民在一起居住而且友好相处的一个地方。就人体的外部特怔看,西夏人和中原人也有着明显的差距。所以成吉思汗把西夏的人种定位为色目人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这个在香香的心目中认为既熟悉但是同时又很特别和遥远的地方今天终于来到了。如果搁在过去,就是来到了这里,她也是不会多注意的。就是因为不久前她知道了这个城市的一些和她有关的东西。使她对这个过去在她看来根本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城市竟然变的和自己是那样的亲近。

下午,当她和哪个少侠分手后,因为要干别的事,并没有到那个少侠给她说的地方去。而是在和他分手后一个人先来到了这个西夏国的陪都。

她想,自己这次来是有目的的,既然她要到那里去,就要熟悉这个环境和了解她。过去她对灵州这个概念很模糊,不要说细到谁家的私家祠堂在什么地方了,就是这个城市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的街道也不知道。她要,自己到灵州就是认祖归宗,想认祖归宗,就的到祠堂去。而她现在还不想让人知道她是西平候的女儿,至少她认为目前不暴露身份对不管是刺杀成吉思汗还是干其他的事情来说是有利的。因此,她的祭祀只能是在晚上进行。如果说在此之前她的想下山只是一种对山上的清规戒律的厌恶,和师傅对蒙古对西夏的入侵无动于衷的反感。那么才能感今天她已经来到了灵州的这件事情看,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随着她第一个目标的达到,在她的内心反而生出了另外的惆怅。那就是她对自己下山的动机的认识。如果说过去她的下山的动机是出于对师傅对蒙古入侵西夏的无动于衷的话,而她自己怎么在下山后不是关心这些问题,而是对和自己通行的青年更感兴趣呢?一想到这些事情她就感到心发慌。她好像更期盼着能和这个年轻人在一起。但是她已经回绝了他的邀请。因此,只能一个人来承受这个旅行。但是不管怎么说既然已经下山来,到了灵州祭祀父母这件事情还是要干的。至于师傅给她说的第二件事情她想等自己考虑一段时间后在做决定。

如果说在香香没有到来之前,姑姑给她讲述的自己刺杀成吉思汗的失败对于她来说是一种并没有多大影响的事情的话,她甚至认为这是自己姑姑的一种偏执的行为,而现在她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则对这件事情有了新的认识。并且随着她的到来反而使她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是越来越重。因此,她在到灵州之前离开了这个少侠。

现在她一个人来到城外,仔细地在周围看了起来。看完了城外又来到了城里。

不愧在西夏作过陪都。这里和其他的城市就是不一样。这些年她到过的城市也不少,但是象灵州这样的城市确实不多。

历史上灵州曾经是中原通塞外的主要通道,是连接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的桥梁。不管是秦汉、唐宋都是中原通西域的重要通道。唐朝李世民曾经在这里设立羁縻州,让少数民族成为唐朝命官。还在灵州会见了几十个少数民族的首领,被公推为天可汗。

在宋朝灵州也是军事重镇,还是大宋输送军马的重要渠道。

安史之乱的时候,正是因为朔方住着当时唐朝最强大的兵马。所以,尽管安禄山气势汹汹地攻陷了长安,但最后还是被唐王朝给打败了。就是因为灵州的重要,所以历代帝王也就重点经营。况且灵州在过去也不是一个小地方,在西夏没有定都兴庆府的时候,这里曾作为国都经营过近十年。因此,不管是城墙的建设还是街道的维修以及坊间的建设都是不错。再加上这个地方位于东西方交界,又是重要的商贸码头等,都使的这个地方显得特别的繁华和大气。

不但城市里修的好,城市中的基础设施也是修订特别好。大街上的街道修的很直,许多都是仿照唐朝的坊址而建。

在城市的中央至今仍保留着西夏开国时的宫殿,被叫做中城。听说现在的太子因为和皇帝的意见不同就被囚禁在这里。

在中城的其他地方,和西夏的其他城市一样是东边是衙门的地方。而南面和北市就是两个坊市。也和大唐朝的城市的建设一样规划着很好。

香香仔细地看着这城市的每个地方,留心他们所在的位置。包括高家的祠堂、忠王府以及进出的门廓等。因为她想着自己是晚上到这里来的,或许可能遇到巡逻的人,如果是那样,就必须为了保护自己把士兵搞晕,或者让他们失去意志。她就是在城市中漫不经心地走着。

但是就是这么一转,已经把各个地方的情况了解的清清楚楚,连一旦遇到了敌人怎么样退出的路也搞清楚了。直到她认为完全满意后,才回到了郊外的客栈。(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