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忠烈王妃古尔伯乐郭擀哈屯传 > 第四十二章邂逅灵州

第四十二章邂逅灵州

1

今天,进出灵州城的人很多,长长地排成了一队,一直排到了离城门有一箭地的地方。许多百姓议论着,城门口还围着许多的人,所以进出很慢。

香女感到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于是就来到了城门前。到了跟前才知道为什么这里进出城这样慢。原来不光是进城很慢,出城也很慢。

上前一打听,才知道今天守城的兵士要对每个人都进行检查。而对出城的人检查的更严。除了盘问外,还要把每个人拉倒城墙跟前和在城墙上贴着的几个头像进行比对。确定不是他们后才放行出城。

因为这样,造成了进出城很慢的状况。问为什么造成这样情况,几个从城中出来的人告诉她。昨天晚上在灵州城的会馆里,几个本地的药材商被人杀了,他们囤积的药材也给人烧了。

不但把人杀了,还把许多囤积的甘草烧了。于是,灵州城的兵马司的都军决定对各个城门进出的人进行严加盘查,因此,在城门外,临时多了士兵。所以很慢。

就在这时,一个骑着枣红马,手里拿着一个大刀的将军,带着几个随从从另外的地方骑马快速地来到城门口,两脚一磕战马停在了城门前。他对守门的军兵说:“怎么样?发现可疑的人了吗?”

一个将左看见来人后跑上来说:“报告高将军!卑职正在对进出城的人进行检查!”

高将军看着军士问道:“怎么样?发现可疑的人了吗?”

“将军,没有!”

“那好,继续搜查!”说着高将军就骑马走了。香女感到这个人和有个人有点象,但是她不记得在她的脑海中和这个高将军比对的人是个什么人。于是就问一个老太太:“老妈妈,刚才哪个人是谁?”

“那个人呀?那可是鼎鼎有名的人。他就是总督高良惠!”

“叔叔,就在她听见了这个名字后意识到他和自己的关系,想在看看这个人时,哪个人早已走了。没有办法,只好放弃了看叔叔的想法。

因为有了要看叔叔的想法,相反地她到是到城里去看其他的想法给打消了。但是既然已经进城了,她还是打着精神来到了昨天晚上有人格斗的地方。她看见这是一个坊,是灵州城的一个商业区。昨天晚上失火的地方是粟特人开的一个贩卖干草的商铺。但是不知怎么被大火烧了。从被烧的地方看,昨晚的大火并没有殃及到其他的商铺,只烧了这些经营甘草的锅庄。她不明白失火了为什么只单单烧这些地方。

就在看的入神时候突然他看见昨天和他一路上来的扬公子也在看这些被烧的地方。

看见了她后杨公子让同来的人先走,就和香香闲聊起来:“哎,高公子,怎么在这里?”

“嗷,你是.......”

“我是找朋友没有找到,来到街上想转转。听见昨晚很乱今天看见这个地方才知道着火了。没有想到碰见了公子!”

“既然今天又见面了,那我们不如就一起去到茶馆去喝口茶吧!”香香反正也没事,就同意了杨公子的提议,和他一起来来到了附近的茶庄。就在他们喝茶的时候,就见昨天的仆人来到了杨公子的面前对他耳语几句,扬公子听后脸色大变。他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高公子,我今天有事,就不能陪你了!茶钱算我的。我们改日再聊吧!”说着就走了。

看着这个人来去匆匆忙忙的,香女有点不解地摇摇头,心想什么事情这么神秘?突然她想起了什么事?扭头看看哪个急走的人,心想:他到底是什么人了?

昨天晚上,在香香夜走灵州的时候,另一个人也没闲着。他就是和香香走了一路的王子。我们说了这次小王子此次到灵州就是为了到灵州采办货物的。同时也有查清身世的考虑。因此,从一开始他就没有闲着。尤其他这一次要干的事情是一个重大的军事秘密。别看在世人面前蒙古的军队是一个战无不胜的铁军。但是他们同样是有着血肉之躯的人。他们也会得病。这可是一个重要的秘密。如果这样的秘密被人知道后他们是会想尽一切办法破坏的。因此,他的这次的行动就有了另外的意义。

临来的时候,经过分析他们知道这个事情并不是那么好干。因为军队得了这种病后,战斗力明显减弱。虽然成吉思汗故意轻瞄淡写的说没有什么。但是这个重要的情况还是被那些关注蒙古的国家知道了。他们有金国、宋朝、还有西辽、花剌墨子等。另外就是武林反对蒙古的人,还有就是一些超出了国家概念的江湖人。可能他们和成吉思汗过去有过节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原因。也希望成吉思汗失败。因此,也在拼命地打听成吉思汗的情况,看有没有什么破绽可以让他们利用击溃他的军队。这就是惠君得知的内部情况。

但是这些人确实没有想到就在他们蠢蠢欲动的时候,他们得到了崆峒山的道长惠灵的飞鸽传书,说他得到了雪山派的通知,说成吉思汗在这次对中亚的西征中已经完全击溃了西辽和花剌墨子。看来他们的计划已经行不通了。因此必须通知武林放弃在崆峒山召开武林会议。

就是因为这些事情,使惠灵取作出了取消召开消了武林大会的决定。除了这个事情外,另外一件影响他们的事情就是在这之前他们接到了道尊坛主丘处机的书信。

在这封书信里,丘处机历数了道教在金人的统治下受的苦。并且说明了成吉思汗对道教的尊重。虽然道教在蒙古到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但是在不管是大宋还是辽国还是后来的金国,都对他们不尊重。

当时这些大宋的子民在中原先是辽国后金人占领后,他们这些不愿意屈服与外族势力的士大夫。在外族的高压下,他们不愿意为另外一个外族政权服务。于是他们许多遭到了大金朝的迫害。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这些士大夫就转而谈道论禅。于是许多道教派别应运而生。

说起来丘处机说的也对,如果不是大金朝对他们的迫害也不会有道教的兴旺。但是当时社会混乱,各国在对汉族走马灯的征服中不知不觉地就忽略了这些当时的知识分子。但是总之在道教的人士看来他们的敌人应该是最先进入中原保卫占领他们家乡的辽国和金国。所以他们更恨这些人。

对这个以新姿态出现的蒙古。作为中原知识分子的道教的人他们对蒙古的到来还是欢迎的。在他们眼中认为,蒙古是和他们汉人一样的人。因为他们原来也是被金国压迫的一个弱小民族。现在蒙古反抗他们的统治者在他们看来是属于有道伐无道的义举。因此,他们和那些原来在金人的统治下生活的蒙古来看是一路的人。因此,不管是道尊王重阳还是弟子丘处机或是另外一派的教派天一派都持这样的观点。这就是当蒙古人来到中原后他们受欢迎的原因。

当时也不光是道家是这样,其他的门派也是这样,他们对于蒙古进入中原虽然各有各的想法,但是总之和金朝比起来还是受欢迎的。但是同时武林是复杂的,由于金朝在中原统治了几十年,为了统治的需要,他们也拉拢过那些江湖人士,所以在武林中也有对蒙古不满意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在得知成吉思汗在中亚过世后各国要在崆峒山上讨论反对他的原因。这种情况最后竟然成了惯例。上一次开会的地方就是当时的道教名山武当山。

而也就在哪次之后约定下一次开会的地点就是崆峒山。当时由于金人实力很强,所以那次会议基本上是冲着金人开的。当时许多的道教派别都参加了会议。但是随着这两年蒙古军事势力的强大。他们对待这些过去的和大金朝作对的道教名士,实际上是把这些人是当成知识分子对待的。

成吉思汗也看出来了。如果要征服中原不征服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不行的。而知识分子正是由这些武林人士组成的。在这次成吉思汗进入中原之前他听从了对汉族的事情有比较研究的人的主意,借鉴了金朝在对待知识分子上进行镇压而遭到的失败,尽量和知识分子保持好比较好的关系。比如他进入中原后就宣布尊重汉族文化,还上了泰山祭祀了历代的皇帝。并且派人亲自到华山拜访了全真教的总坛。使道教和蒙古人的关系提升很快,并且几次对道教的名人给于加封。不但封道教的几个教长为国师,还让他们掌管全国的道教。使道教的被尊宠达到了顶峰。

这次成吉思汗西征,丘处机和弟子被邀请随军就证明了道教和蒙古关系的提升。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道教在这次武林人士的聚会中表现出来的对这个事情的不热心也说明了问题。在这次会议上虽然有南宋的武林人士和大金国的武林人士对道教和蒙古人的关系提出了质疑。但是既然都是武林的人士他们从大局出发也不能对这些武林怎么样?但是他们确实对这些道士是有看法的。

处于这样的原因,惠灵长老在对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就表现出来他的灵活性来。作为武林一派的尊长有自己的信仰,但是他作为道教的一个派别,他也得服从整个道教的指导。尤其尊师丘处机说的对,过去大金国对道教进行了疯狂的镇压。

在很长时间里,金国对这些不服从统治的道教人士是软硬兼失。

在金国的统治者在要他们表示为大金国效忠被拒绝后被抓,被杀。金朝为了铲掉他们的结社,甚至把他们的道坛捣毁。把许多有影响的道教人士关了起来。因此,惠灵对于这些金国的作为是气愤的。因此,他当时就是为了保护这些武林人士。

但是这些中原武林人士心理清楚,虽然他们当时想借武林大会来动员道教派别反对蒙古。但是既然他们当时没有达到了目的。他们也就想采用另外的办法。那就是通过另外的情报的事情看有没有可以打击成吉思汗办法。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西域的有心人在对成吉思汗扎营的地方的物品的残存进行研究后发现了这个情况,他感到很重要于是迅速通过飞鸽传书的方式把消息送到了他们的同门的手中。那就是在成吉思汗的军队到底是在什么背景下返回国内的?

按过去的说法是成吉思汗的军队在征服中亚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这些情报人员在蒙古军队走后留下的残留物中却发现了一种大量使用的中成药,那就是甘草。干草是一种重要的中成药,是治疗干涸和其他的重要的药材。成吉思汗的军队为什么要大量用这种东西呢?他们最后得出了结论,那就是他的军队得了一种疾病。正是这种疾病导致了他停止了进攻欧洲的攻势。(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