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忠烈王妃古尔伯乐郭擀哈屯传 > 第六十六章:追忆亡妻

第六十六章:追忆亡妻

1

大都,十二月的香山在初冬第一场雪到来后更显出她的风姿绰约。只见在银色的世界里,在漫山遍野层林浸染的火红的枫叶的映衬下,初冬的雪让香山显的秀丽多姿。正因为香山的这种特点,所以香山初雪成了大都的十景之一。每年初冬下第一场雪的时候也就成了达官贵人踏雪赏景的最佳时机。在这天里,尽管天空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但是还是不时地可以看到在到香山的路上有许多文人墨客三五相约,穿着斗篷,提着烧酒,穿行在上香山的山道上。而在这雪中赏景的也不光是男人,不时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女子,穿着皮裘,披着斗篷,打着花伞,走在山道上。他们的到来也成了这雪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香山的最高处是妙香观,是一个道观。从这里可以俯瞰全城。因此,站在妙香观的平台前俯瞰全城也成了赏雪的最佳位置。许多人喜欢站在妙香观前看山下的城市。在漫天雪花中站在高处,看着山下的城市,心中惬意和愉悦肯定是无与伦比的。

在这些人中有一个年老的男子也来到了这里,站在雪中的平台前。但是他没有到这里的人的那种喜悦,心中充满了忧郁。虽然这里的美景是第一流的,但是他似乎就是高兴不起来。此时,他身穿一件狐裘大氅,带着貂皮的大帽。从穿戴来看好像是一个商人,或者是文人雅士,在下雪天到这郊外的山上来欣赏这旷世的美景。但是站在他身边不远处的几个带刀侍卫又使人觉得这个人绝不是一个一般商人那样简单。这还真给猜对了,这个人真不是一般人,他就是那个征服中原横扫中亚打到欧洲的成吉思汗。许多人一定会问不是成吉思汗回到了他的家乡去祭祀父亲去了吗?怎么他现在会在大都呢?

原来自从他征服中亚回到中原的六盘山后,鉴于蒙古高原冬天气候干寒,环境艰苦的现实,成吉思汗也有想在这里过冬的想法。但是由于那些被成吉思汗灭国后的国家和武林派别的骚扰和行刺,再加上负责华北事务的木华黎对金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在到六盘山给成吉思汗汇报工作的时候看到这里有许多的武林人士对成吉思汗进行袭扰,也觉得不是太安全。于是就建议成吉思汗到大都来。在他看来大都不管怎么说都是金国的首都,金国和辽国在大都经营了几十年,可以说这里是各种条件最好的地方。因此,他想让成吉思汗到大都来生活,但是对外名誉上是到那里检查工作。他的这个理由编的很好,他果然答应到那里去。当然他所以答应到那里,是因为在他看来大都离自己的家乡和林不远。再加上在这之前妻子沙歇娇的过世,他已经计划派四弟去处理后事。对于这个妻子在他的心里几十年里都是让他感到别扭的一个人。尽管这个妻子可以说是把他培养成一个标准男人的人。但是在他变成这个人后确在心里顽固地拒绝承认她是对自己帮助最大的那个人。

在家族的那次纷争中,由于他联合弟弟捉吃撒哈儿杀死了大哥别克敦克,使沙歇娇失去了心爱的儿子,而他也非常荣幸地成为了家族里的头号男子。而这种成为头号男子的后果就是可以继承父亲的遗产,那就是成为沙歇娇的丈夫。这对于一个也不过就是十五、六岁的男子来说,将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虽然他把自己最心爱的儿子杀死了,而自己也成了他的妻子。但是这是他们的风俗。最后沙歇娇只能接受这一让她尴尬的现实。虽然她杀死了自己的爱子,但是她也从这个将来将是自己名誉丈夫的人的身上看出了这个人的野心和可塑性。草原上环境恶劣,人们期盼有儿子可以顶门立户,但是他们更希望有个顶天立地的人为家族增光添彩。

正是这种想法,使她忘记了丧子的悲痛。她化悲痛为动力,决心全力把这个比自己小很多岁的丈夫培养成人。在她看来,只有把这个杀死了自己儿子的人培养成人才能够消除自己丧子的悲痛。于是她开始了对这个小丈夫的雕塑。在她看来,自己的丈夫作为男人有野心和勇气只是他具备成功条件的一半。只有他更有智慧才能使他的能力插上翱翔的翅膀。就是这样,她化悲痛为力量,用自己的经验来一步步化解他的忧愁和胆怯。在她看来作为男人他并不是最优秀的。他怕黑甚至还怕草原上的狗。在体格上也不是最强壮的,但是她有信心让他成为最优秀的人。

也就是在沙歇娇的帮助和调教下,这个孩子,也是她的丈夫从一个对世事懵懂无知的人变成了一个善用智慧,对未来充满自信的人。他从她这里知道了在遇到敌人强大时,怎么先和他合作,在逐渐强大后再把敌人消灭的道理。通过联横和和纵,远攻近交的策略一个个打败他的对手。可以这样说,在成吉思汗的强大政权的后面确实有一个巨大的推手在后面,那就是沙歇娇。正是沙歇娇的独到眼光使原来那个懵懂无知的男孩最后变成了一个让世界害怕的强人。她用他的智慧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勇敢无畏,敢于牺牲的人。最后变成了一个雄鹰。可以这样说,如果是塔尔忽台用仁慈的节律训练过他,让他收缩了在他心中隐藏的令他有时不能驾驭的狂放遐想,让他象牛犊一样变的既有野性,同时也知道发挥群体的力量的话,而沙歇娇则是从另外的方面训练他。让他知道生活的常识以及怎么克敌制胜和人相处。而他的妻子孛儿铁则是个给他童年带来欢乐的人。她用他的温柔和美丽让成吉思汗宁可相信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她做的。虽然在外他是蒙古的成吉思汗,但是在家里她却是他的成吉思汗。这也是让孛尔贴一生中很高兴的事情。孛尔贴的死是让成吉思汗觉得他的生命已经结束的主要原因。

在他看来他所以要到处东征西杀,就是家里已经没有他再可以留恋的东西。因为他最爱的人已经死去。而他只有不住地冲杀才能够让自己不想这些过去的旧事。在许多人看来成吉思汗是个色魔,是个对女人摧残的变态狂,他每到一处都要当地的女人侍寝,在他经历的战争胜利后的许多交换条件就是逼着他们献女。甚至还点名要有些女人陪他共寝。他想,如果有我的孛儿贴我宁可不要所有的女人。如果有我的孛儿贴我甚至不想这么大年纪还到处征战。

但他同时又是矛盾的,由于上一辈结下的冤仇,在他结婚后没有多久,竟然也遭到了妻子被抢的噩运。为了夺回爱妻,他把母亲押在朋友那里借兵最后夺取了爱妻。在他打败那个部落夺得爱妻后,尽管那个人在一直强调自己并没有对他妻子做过什么。但是妻子回来后不久就生孩子的现实还是让他怀疑这个孩子不是他的骨肉。这些年这些事情象魔咒一样折磨着他。使他既爱她又不能不证实这个儿子不是自己的现实。为了让自己好过一些,他曾喝酒,折磨自己。也曾冷落过她。也可能就是在这种折磨和冷落中孛尔贴的生命过早地结束了。虽然在年轻的时候他对妻子很气恨,但是后来他知道自己才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人。如果他不是要到扎木和那里借兵,就不会有妻子被抢的事情。因此,他又恨自己的作为。也就是因为这个事情让他的心里很不静,所以他才在和扎木和在合作了一段时间后又把他打败了。好像扎木和是自己要死的,许多人都给他求情,但是扎木和却坚持要死。当时许多人不理解,心的话,扎木和是他的义兄,这么些人给他求情他是不会让他死的。但是扎木和却在临死前跟他说了实话,他说自己是非死不行的。因为任何一个伟大的人都不能容忍一个知道他过去事情的人存在。看来扎木和还是了解自己的。就是这样的一段感情使成吉思汗的思想很矛盾。这些年他就是在思念和悔恨中度过的。这也是让他很长时间不愉快的主要原因。

在一般人看来成吉思汗具有的这些智慧是天生的,蒙古民族也把他作为上天赐于他们民族的礼物。实际上他们都不知道沙歇娇在培养他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如果没有沙歇娇,他永远也不会成为现在的成吉思汗。由于她在他成长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所以在很长的时间内这个男孩对她是很依恋的。这一对在他们父亲死后奇怪地变成了夫妻的人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们的关系是狂热的。而那个时候沙歇娇也完全忘记了丧子的痛苦。沉静在这种岐形的爱恋中。在她看来他必须要尽快享受这短崭的爱情。她知道这个雄鹰是迟早要翱翔蓝天的。如果有了这一天她将永远不会再把他抓住。她必须珍惜每一天。

她想的不错,这一天确实来了,也就是在他们在一起的几年后的一天,在她由于经常给丈夫出主意而变成颐指气使时,她这一次的指手画脚却被拒绝。于是她知道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在这一天,那个对她很依恋的男子却拒绝了她的指导。虽然她是又哭有闹,但是她知道,这个经过她培养的男子汉已经成熟了。这一只雄鹰在这一天就要展翅飞翔了。而这一飞就是十万八千里,她可能毕生都不能再见。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印证。虽然她是他的老师,是她教会他的。但是随着丈夫越来越有名气,她也就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起初,在人前说他时侯她还给人说他是如何怕黑以及初次和女人在一起时是如何苯手笨脚。但是人们再也不听她唠叨了。于是很长时间也就成了她一个人的喃喃细语。她变的有点毛病。又是一个人自言自语,有时候一个人又游荡在草原上。就这样过了很多年。成吉思汗在那次和她分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那个家。至于为什么没有在回到那个地方可能多种原因吧,可能他不想让人知道伟大的成吉思汗的知识和能力竟然来自于一个在草原上到处乱跑的疯女人;也可能更希望身边的人相信他们的这个领袖是上天派下来的天神。是他们让他到下界来拯救这里的百姓的。也就是在整个草原都在甚传这种偶像崇拜的谣言并且把这种东西当成神话传颂的时候,只有沙歇娇在听到了这种神话后感到可笑。他是她培养的,她根本就不相信一个怕黑的孩子甚至连狗都害怕的人会是天神。因此每次当其他的人这样说的时候她都去捣乱。

也就是这种原因,成吉思汗就在也没有回到这个女人的身边。但是外人是不知道他的来历,但他自己对于自己的来历确实很清楚的。就是这种自尊心让他这些年再也没有见到这位是母亲也是妻子的女人。但是他是了解自己的根的。

这次接到擀赤金的家书时,心情是复杂的。对于这个人自己也说不清楚是爱还是恨。但是他情愿就这样说不清楚。因此,在得知她过世后就把她的丧事交给弟弟去办。他怕到了那里自己受不了这个场面。他自己在跟木华黎离开六盘山到大都后在短崭地驻留后也来到了家乡。祭祀了父亲后,也参加了沙歇娇的葬礼。葬礼完了后,他问干赤金妻子有没有留下什么话?干赤金说有,接着交给大哥一个包装很严密的信封。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封信让成吉思汗改变了过去许多的想法,这件事情甚至还影响了后来对世界的看法。(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