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青琴咏叹 > (五)

很快地在这个女性的周围聚集了众多的新生,还有不少送行的家长,于是在这个女性的指挥中几名工作人员引领着乘上了大巴车。车子先是在市区穿行,生长在北方的葛碧潭从未目睹过秦岭以南的风景,虽在影视剧或者照片里偶然见过,哪里比得上实物震撼心灵:她从大巴车窗看到沿途一掠而过的树木枝叶繁茂翠绿鲜嫩欲滴,在遇到红灯车子停下时注视,但见叶子上飘忽着的水珠随着微风在滑动,这可能是昨夜下雨留下的迹痕。抬头看到一座座高楼顶部栽植的花草间或绽放着红黄白等各色花朵,紫色的香草最是惹眼,这是她初到益州所看到的独特景致了。车子行驰了大约一个小时开进了校区。高高悬挂的欢迎新生的巨幅标语映入眼帘时,她热血沸腾,而且动容地几乎流出热泪;走下车子的一瞬,便有各学院的学长手持硬纸做成的简易牌并且呼喊着专业的名称,请新生跟随到报名处,穿过马路,走进一处看起来不是很大的广场,周围摆满的遮阳伞下坐着工作人员,其中有不少人推销通信业务的,她随着专业学长的导引径直来到了所在专业的报名处,在等候之际她看了张贴出的新生姓名,当她看到葛碧潭三个字赫然写在其中时一种自豪油然而生,自己的名字标榜在这样的大学里能不感到荣耀吗?她之前就是怀着一颗荣耀的心来的,这时更加觉得这样的学习机会来得是多么的不易与无比的光荣,激动的情怀驱散了旅途疲劳显现在面部的倦容。她注册结束后在一名一直等候在她身边的陪同下走向宿舍。学长的热情让她非常感动,平素相逢,就因为进入同一所大学,这时她对同学一词的奇妙含义才有了些许的感悟——本是天各一方,因求学而相聚相知相交……一路上学长先是问她是哪里人,后来在她没有询问的情况下给她介绍了学校及专业的一些简况,她一边听一边想,他这样做是不是经过了统一培训,不然怎么会表现得这样的得体呢?她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想法,仿佛自己在扮演电影或者电视剧里的角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走在了风景如画的校园,使她对此有如表演背景的感觉;加之听着一个本来生疏却似十分熟悉的男生侃侃而谈,她还得故作认真地配合他的表演。她这时的真实心态是急于知道住宿的条件究竟怎样,而无心于他喋喋不休的无关紧要的话题。拐了好几个弯终于到了她进住宿舍大院的门前,她先记住了这个门,至于经过的地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条宽畅的所谓商业街或者称之为步行街,一所大学校园内能有一条这样的街道,足以见得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学生消费水平的高低了!她只走了其中的一半不足便拐弯来到了大院门前。跨进大门,她特别注意了右边门房门口坐着的几名保安装束的女性值班员,她们没有阻拦,也没有询问。陪同的学长看出了她的心思,便又开始了滔滔不绝的演说似的道:“这里是女生宿舍,平时看管相当的严,是绝对不允许男生出入的,今天开学算是特殊的开放日,不然我是无法送你到宿舍的,那样的话,一定会出现一时的混乱,新生本来就有路途的劳累,如果再要楼上楼下地寻找自己的宿舍不是更加累了吗?”到了楼口学长似有言犹未尽中给她提示到了,上楼下楼的人虽不是很多,但断断续续中得不停地避让,因为都是带了不少的行李,走在楼梯上愈加地艰难,学长为她扛着大包的行李,走上二楼就有点气喘吁吁,好在她所要去的宿舍就在三层,不然不知该把他累成什么样子,对于这样刚刚认识的人要他为自己付出太多真有一种不好意思的惭愧。到了三层,进入标识的三O一室后她表现出的惊愕被学长识破了,他气喘还未完全均匀地急着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是对这种单元式宿舍的不理解,这里都是这样,我们初来时也有异样的感觉,住习惯了还觉得蛮好的!”说话间,从一间屋子走出一个女生,从风尘仆仆的外表以及在生环境里特有的眼神可以看得出是不久前早到的。学长见有人出来,没有再说下去。他把她的行李与她送到了她所在的寝室,又不厌其烦地告诉她如何领取被褥,突然间指着窗外明显有点激动地喊道:“看见了吗?就在那里领取被褥。”她寝室的窗子正好对着被褥的库房。说罢,他不无感叹地念叨:“这样好!省得一会找不着地方!”至此他算是完满完成了陪送的任务,可是她看得出他流露出的恋恋不舍。这里不只是属于他们两个人的世界,新生陆陆续续地到来,所以这里不是他久留的地方,无奈中他表现得如相识已久的依依惜别。她心里纳闷,这才认识多长一点时间就有如此深情的表露,不敢相信这样的男生能有多大的出息,一点矜持高傲的气质都没有,由此她怀疑这样的男生如此热情地陪送女生,难道不是为了寻找接近女生的机会吗?她哪里知道?自她看名单时这位学长就被她的美貌,尤其是她特有的矜贵气质深深吸引,是他专候着陪送她的,在她前边的几位女生他都避让了,而且生怕她被别的同学抢先陪去,便静静地候在她身旁,她专心于注册而对他的种种表现全然不觉。

她在四人寝室里是最早到的,选择了靠近窗户的床位,其实她对住在什么位置是不在意的,一方面必定是临时的居所,即使长久的住处何必计较这些细微之处呢?另一方面,寝室只是睡觉的,睡着了能有多少感觉呢?而大多数的时间应该在教室里度过,那才是一个学生最重要的所在,这是她三年高中生活积累的点滴经验!就在她整理行李快要结束的时候,寝室又先后来了两名同学,同单元的另外两个寝室也在增加着人数,门敞开着可以看到客厅频频走来的同学。由于都是初来乍到,除了礼节性的问候,少有更多的交谈,要说也只是有关开学这一避不开的话题。刚到的两名同学见她早到,以为她已购买了被褥,便问起了这方面的问题。她从家里已经带够了所需的生活用品,本不要买的,见同学问起,便将陪送学长的话给她们学说了一遍,两人听后不约而同地露出了惊讶,她以为她们误解自己在劝说她们购买,刚要急着解释时,其中的一个问道:“你的这番说词是跟谁学来的?”“是送我来的一位学长对我讲的。”未等她多说什么,两人又一次不约而同地喊道:“我也接受了同样的说教。”三人笑了,然后交流了各自对于陪送者近乎推销的感悟。最终三人得出了一个没有经过调查研究而且近乎主观臆断的结论——陪送者是否经过了统一的培训,是否与什么挂钩,或者是周到服务的培训而无任何利益瓜葛。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错觉或者误会,难道没有某种社会因素使然吗?即使是推销两人也得购买,因为她们没有带来被褥;即使她有自备的,也逃脱不了购买的条款限制,因为自带的不能享用所谓的免费洗涤。于是三人苦笑着一起走出寝室,下楼到了对面写有被褥中心字样的地方购买了全套的生活用品。这是校方的人性化管理体现出的关怀?还是市场经济在校园里的作祟?从硕大而醒目的“被褥中心”几个字与其余标识性字体的对比中不难识得其中之奥妙!

回到宿舍放下这多余的被褥,她没有过多的怨言,因为这都是预料当中的事情,不足以大惊小怪。中国的高等教育实行产业化的政策已经十多年了,原本潜藏于教育事业之中福利的本质属性已经在中国人民潜意识里几乎完全淡化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产业化背后的高额费用。上大学已经成为预设的伸长脖子受宰的两项之一,另一项是看病就医。公益性极强的社会福利ing事业反而成了百姓最主要的消费去处,这样的社会现实不仅堂而皇之地存在了十余年,而且还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合理性有多大,质疑归质疑,却难于阻止其盛行。这难道是市场经济规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吗?如果是,市场经济也够残酷的了!如果真是,只能作好积极应对的准备,而不能消极抵抗。葛碧潭是否想得这么多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她来时带了足够数量的钱。经济这一概念在大学校园里大有胜过知识概念的趋势!学校的实力不是以学科领头人的多寡衡量,而是比较经费的使用量。这样的表现形式也可以算作世界大学丛林的一朵奇葩!面临这样的现实环境,适应才是唯一正确的态度。如果把大学比喻成浩瀚的沙洲,她不过是沙洲里的一粒沙子而已,能在沙漠里掀起波澜只是神话里的故事,被风吹得到处飞扬才是真实的现象。在葛碧潭的身上到底是演绎神话呢?还是随风飘扬呢?这得看她在今后的造化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