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青琴咏叹 > (五)

(五)

高考后的几日相处,她没有了以往强势凌人的作风,而是依顺得象一只小鸟,可是之前热别是以后她不会永远保持这样的风格,这只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表现,这种焦虑不安必定是人生一个很短的时段,如果只有在他遇到不幸时她才会表现得温柔,他宁愿不要这样的温柔。而且在他以为已经度过了人生情感缺失的阶段——高中生的人生走向充满了变数,即使有好的学习成绩也无法保障能进入好的大学,不仅自己有这种认识,女同学更是这样认为的。现在不同了,只要能进入他被录取的大学,不仅今后的就业不需要发愁,优秀的女生也可以任由挑选。这一点正如她所判断的一样,可是如果她的性格能符合他的需求,危机也不至于来得这么快!在一个人身上一生难免发生这样那样不愉快的事情,如果不能很好地检讨自己的不足则不可避免地陷入困苦之中。即使男生及其家人背信弃义地抛弃了她,也应该检讨自己认人不清的眼拙,作为人生一次深刻的教训记取,如果一味地责怪则于己无益。但她一时还是气不过,一个人在屋内生着闷气时,气无处发泄,点着了曾经写给他的一沓又一沓情书,父母发现屋子冒烟,不知发生了什么,急忙奔进屋内,见她在焚烧书信,只是轻描淡写地道:“这么热的天,要烧可以在屋外,屋子弄得烟熏火燎怎么呆人?你应该到外边透透气!”说着就想拉她向外走,可是她依然不动,而且两眼呆呆地望着燃烧的信纸,母亲便开始了大肆诋毁男生的说辞,她听着心里产生了复杂的感受,有些话母亲之前不知说过多少遍——外表看似柔弱内心阴暗的男人是靠不住的,说不定那天就会做出不靠谱的事,如今的结局真的令母亲言中了,之前她总以为是母亲的偏见,这时虽有几分信服,但仍然有不甘心的挣扎,难道真的是看走眼了吗?难道真的如信中所言是自己性格缺陷所致吗?难道他就因此可辞其咎吗?难道他就一点不需背负背信弃义的恶名吗?这一系列的质疑究竟是舍不了情缘,还是爱护自己的脸面。在这种已成事实的情况下,加之母亲的说辞,她更在乎的是在同学面前丢了脸,丢了大脸,一向是她对他吆三喝四,从未见他有过一次的反抗,怎么也不会想到,仅仅发生了第一次抗拒也成了最后一次。她不仅不能想到会这么突如其来的发生,而且在已成事实的情况下还是无法理解会在他身上存在一贯顺从与突然决绝这样截然对立的行为方式,除了母亲的解释外,只能以对他了解不够而开脱。其实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早就给出了科学的答案,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复合体,具有思维能力的人更是如此,矛盾的规律性时刻都在每一个人身上发挥着促其变化的作用,尤其是一个人在遇到重大变故时更能显现它的效应,难道这个男生不正是这种规律性中的一个实例吗?要怪只能怪自己对于这样的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应该牢固树立哲学是世界观方**的处世概念,才不至于受到生活惩罚后还不觉悟。一味地顾及脸面不是正确的人生观,敢于解剖内心深处的不足才是智者的抉择。何去何从,只能依靠自己的修行与造化,不然世界会显得过分单调而失去了丰富多彩的一面。程纹玺从这段失败的恋情中获得了什么,她自己未必完全清楚。但从她当时表现出的行为及内心活动可以看出遇事不够冷静而留下了遗憾——当焚烧她写给他的厚厚的情书还未全部变成灰烬时,她后悔了,必定那是自己初恋情感经历的实物见证,想在火中捞出时已经所剩无几而且残缺得不成样子。她又想看看他的函札时,才意识到已撕得粉碎而且连纸屑也烧得无了踪影。情书本可以作为初恋开始与经历的证物,他的函札可以作为结束的证明,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本可以以实物的诫告作为一次深刻教训汲取的,而只留在了记忆里,然而记忆是否深刻,是否能由教训转化为经验呢?由于时间过去得不是太久,加之她目前又没有新的一段情缘的开始,还看不出她从中汲取了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她的脾气没有因此而有明显的变化,而且依然保持着本来的特点,在狼来了这件事情上不仅因为自己有过这段经历而过于敏感,难道她的行为不与她的性情有关系吗?在学校内以至于走出学校西南门后,沿着学校围墙边一条大道,向北走向不远处文曲镇的途中,她一直走在葛碧潭与董茜茜的前头,难道仅仅是因为饥饿使得她急于找到饭吃吗?难道就没有急于找着狼与熊猫踪迹的企图吗?(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