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青琴咏叹 > (十一)

(十一)

在思考这样重大得一项系统工程的系列问题时,她也常常在质疑自己——这似乎不属于自己能力范畴的事情。的确以她目前的能力设想这样的问题,有点不自量力的嫌疑,何止是嫌疑,可以说是胆大妄为的痴想。历史上担此重任者何许人也?周公、孔子、韩愈圣人一级的人物才可堪此大任,一个小小的大学生何以胜任如此神圣的事业,何况在华夏这块诞生无数文化奇迹的古老土地上,经历了浩劫一般的“文化大革命”后,文化在整个社会的精神世界里几乎荡然无存,即使残存也只存在于古籍中,而没有进入人们的意识中,这样的现状也可以称之为华夏民族对于人类社会的一份特殊贡献——文化荒漠下的社会状况。不能把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融汇于民族的灵魂中,民族将会失去强大起来的精神支撑,这种民族的前途是什么似乎是不难想象的。经济的强弱是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显著标识,但有无精神建树的民族才是顶天立地的根源。丧失了精神的民族,经济无论强大到何种地步,也只能是行尸走肉一般的人,能有多大的作为可想而知!

正是复兴民族的责任感,驱使着她这样的小人物思考起了大问题。尽管不能以一己之力擎天之倾危,但以绵薄之力担当社稷之任的雄心壮志早已树立——自接触了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之后,她便懂得了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也便树立起了自己的人生抱负——从自身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便成了她的一项人生奋斗目标,爱好传统文学,不仅是兴趣,更是担负起一份社会责任的选择。自从有了文学志向之后,她有人生的设计——献身于文学复兴事业!如刚才日记中写到的诸多重大问题,但她更注重从小处行动,尽量多地学习继承古代文学,这是一己之力可以做得很好的事情,仅此远不足以实现奋斗目标,所以必须有新的想法和做法,这是她一直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今天咏诗活动结束后返回途中想到的创办符合自己文学主张的文学社,自这一想法萌生后,她一直处于为之亢奋当中,但她回宿舍前并没有向同寝室同学告知的打算,因为她们对于文学没有丝毫兴趣,对于她主张的古代文学更是排斥有加,所以讲给她们听正如常言的对牛弹琴没有什么两样。即使如董茜茜在她与程纹玺为一些小事意见分歧时,会旗帜鲜明地站在她的一边,但当她谈到关于文学的相关话题时,则会与她们高度一致地表现出排斥的态度。

回宿舍后她本想趁激动还在写下今天的日记,没想到发生了关于狼来了的一系列的琐事,碍于人情世故不能不应酬。这时她又沉浸在文学社的筹划中,所以日记的第二部分内容是关系这一问题的思考。既想到了创办的重重困难,更想到了美好的前景,这样的设计带给她的是兴奋不已的享受,以至于写着的时候,脸上不断浮出笑意,被坐在旁边一张桌子前发呆的程纹玺几次发现后,也被几次提问,但她只是敷衍且过,因为她不想中断思路,她完全沉浸在对文学社的憧憬中,一阵美妙欢乐的幻景过后,她又回到现实当中,筹办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她心里也比较清楚,虽有李景余的提醒,她也知道其中的困难,最大的难处在于人们对于古诗的冷淡态度,基于此参加者能有多少人呢?无人参加的文学社团才是最尴尬的,所以不是说办就办起来了那么简单,今后还得做大量工作,时下能干点什么呢?在她的性格里有心里搁不住事的特点,一旦想好了要干的事情便会积极付诸实施,不然心里急得慌。她反复阅读日记里勾勒出的实施规划以及描绘出的前景,忽然发现了一个漏洞——没有为即将诞生的文学社命名,她一阵暗自责怪后在头脑里展开了思忖,起一个什么样的名称呢?她反复地向自己提出问题,然后一一解答,首先思考出了命名遵循的原则是既要切题,又要响亮,更要古朴,因为她一贯追慕的文学以及将要成立的文学社团的宗旨都是古朴的文风,基于此她萌生了一个念头,即古风文学社,对这一名称她进行了反复的斟酌后确定了下来,有了名称仿佛已经成立起来,她又显得一阵激动,以至于坐在她旁边的程纹玺不得不发出质疑的询问,当程纹玺问道她今天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喜事回来后这么异常地高兴时,她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程纹玺猜。(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