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青琴咏叹 > (二十三)

(二十三)

天气比起之前更加寒冷,同时得忍受等人的烦躁与寒冷的侵袭。过了不大一会,远远看见一个人影向这个方向走来,葛碧潭立即激动起来,将之前的不良情绪一扫而光,对着周浩反复说:“一定是许竹筠,我坚信她不是失约的人,一定是她……”说着要和周浩走下山坡迎接许竹筠。

周浩在想,这个时候,这么偏僻荒凉的地方能有谁来呢?如果没有他们的约请,这时走来一个人,他们一定会以为这个人不是一个正常的人。

葛碧潭急切地奔下山坡,看清了是许竹筠,周浩不认识许竹筠,只看清是个女生,等走得近了,两个女生热情地打招呼,尤其是葛碧潭的热情远远高过了对方,对方的热情是受她的感染后才有的。

周浩这时有些目瞪口呆,不是她们热情的使然,而是许竹筠的美丽令他惊讶。颀长的身体,与葛碧潭站在一起明显高出一截,长长的头发高高地扎在了头顶,这也可能是其显得高的一个外在因素,头发拢起后露出宽阔的额头,脸蛋俊俏,美不胜收是周浩此时此刻的唯一感受,由此他又想到,难怪葛碧潭对她有这样的良苦用心,只要有她的加入,一定能吸引众多的男生。

正在他沉浸在美的享受以及遐想的时候,葛碧潭向许竹筠介绍他道:“这位同学姓周名浩,是医学院的大一学生,因对文学的爱好和我们走到一起来了,今天和我一同在此等候你的到来。能有这样的幸会,也是他的幸运,更是我们古风诗社的幸运。”

葛碧潭的激动之情有点溢于言表,这样的介绍让许竹筠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反问道:“约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就是为所谓的古风诗社这点小事吗?何苦来这里,我以为多了不起的事?你也有点故弄玄虚了吧?”

许竹筠的言辞里明显表达了为了古风诗社的成立约她来这么远的地方的不乐意,这令葛碧潭大失所望,忙解释道:“之所以约你来到此处,没有别的意思,在我觉得,我们是从这里相识的,与你的结交对我来说,一开始就觉得是一种幸运,所以在刚才的话里反复运用了这一词语,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心声吧?我以为只有你能理解我,也能给我以支持。所以约在了这初次相识的地方,是想以怀旧的方式获得你的帮助。”

许竹筠听她这样的一番解释后,情绪舒缓一些后问道:“我能给你什么帮助?”

“以你的人气,只要有你的加入,一定会有很大的号召力的,许多人会冲着你而加入我们的古风诗社的。”

葛碧潭眼巴巴地望着许竹筠希望能有一个痛快的态度,可是许竹筠却说出了下边一段话:“我欣赏的是你的才情而不是古诗,我对古诗一点兴趣也没有,你让我加入到你们的古风诗社,无论对于诗社还是对于我都是没有什么益处的,何况我目前还是春江诗社的正式成员,总不能退出春江诗社而加入到古风诗社的吧?”

葛碧潭急切地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这完全是你个人的权利,入社自由,退社自由,这都是章程里明文规定的。”

“哪里有你说的这么简单,我已经加入春江诗社一年半了,人都是有感情的,说退就退我一时半会难以做到,更何况我喜欢的是流行歌曲,春江诗社恰好能满足我的需要,每次参加诗社的活动,都能有无比的快意,恐怕你所谓的古风诗社不会是这样的风格吧?我受不了律诗的古板,你就别为难我好了,人各有所追求,你追求诗,就如同我追求流行歌曲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强求对谁都是不好的。”

许竹筠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可谓态度明确而坚决地拒绝了葛碧潭的邀请,可是葛碧潭还是不死心,企图说服许竹筠,所以接着道:“诗与歌其实是一回事,不同的是先有歌后有诗,歌是诗的源头,诗是有了语言后的歌,二者并不矛盾,所以说喜欢流行歌曲与诗没有根本性的冲突,相反的是可以相得益彰。文学本是同源的,就我国文学而言,源头可追溯到《诗经》,更何况歌曲,其源头更是《诗经》,所以喜欢流行歌曲更不应该排斥诗。喜欢古诗律诗的人也不应该排斥流行歌曲,《诗经》就是西周时期的流行歌曲,是孔子从三千余篇删编为三百五篇,而且皆弦歌之。乐府诗就是汉朝的流行歌曲,以此类推诗与词是唐宋的流行歌曲。现代的流行歌曲也是反映心声的文学载体,尤其是年轻人的心声,即使以爱情为主题的居多也没有什么不对的,我对爱情的流行歌曲也多有共鸣,流行歌曲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生命力,说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港台的流行歌曲比内地的影响力更大,这恐怕与古诗词在那里得以继承有相当大的关系吧!所以大陆的流行歌曲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唯一的出路还在于对古代文化,尤其是诗的继承与发扬光大上做文章,否则会滞停于不高的水准而难以有大的成就。这便是我对诗与流行歌曲的一种认识,希望能得到你的认可。”

许竹筠被葛碧潭的诚恳有所感动,尤其是对于诗与流行歌曲关系的见解使她有所感悟,脸上再次浮现出了秋风吟诵活动时看到葛碧潭退场时的笑容,这也正是葛碧潭所希望再次看到的她的表情。

葛碧潭见状进一步劝说道:“我还是希望古风诗社有你的加入,这不仅仅是满足兴趣爱好的问题,而是为振兴传统文化担负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的历史使命,文化本身的重要性,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这其中的大道理我想你也是明白的。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走向偏颇甚或称之为极端的问题,宋朝出现的理学使儒家学说蒙上了阴影,其中对于人性的束缚,甚至毁灭性的压抑都是不足取的,但儒学倡导的社会秩序还是有一定的伦理道德基础的,不应该予以否定,尤其是民本思想,以及官民关系中的民主思想都是闪烁着人性光茫的进步学说。近代以来予以全盘否定,似有不妥之处。从有利于人性的角度出发,有选择地继承不失为一种良策。因为人类进步的方向始终是遵循着人性解放这一根本出发点的,凡是有益于人性的政治活动都被历史予以认可,否则无论当时的势力多么的强大,也只充当着人类进步史上的小丑。我这里的话题似乎扯得有点远,但目的你是应该知道的。”

许竹筠没想到葛碧潭对传统文化有如此深刻的认识,而且以此说服自己,内心也为之所动,不过她还是不想离开春江诗社而加入到古风诗社。古风对于她这种时尚的人来说似有一种不搭调的别扭,这才是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她向往的是前卫,这种骨子里的东西可以从衣着的外表上看得出来,她平时穿的衣服不是同学们普遍意义上的追求名牌,而是时装,今天就穿得别样,同样都是羽绒服,但她的款式似乎是定做的,是周浩从未见过有第二个女生穿的,裤子也很别致,宽畅的裤筒,两条合起来就象一条裙子,鞋子也一定非同一般,这是周浩的判断,因为鞋已被宽裤筒遮得几乎看不见了。她热爱流行歌曲,更热爱演唱流行歌曲的明星们。许竹筠的这种性格决定了即使被感动付出的支持也是有限的。所以在听了葛碧潭的这番劝说后表态道:“我没有你所说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没有你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更没有你深刻的认识,不过我还是被你的真情感动了,我能做到的是在你成立诗社时前来捧场,在没人主持的情况下,我可以担此角色,必须说明的是,我没有争着抢着的意思,而是从帮忙的角度出发的。至于以后开展活动,只要不忙或者不与我的本职工作发生冲突都会参加你们组织的诗社活动的,这里的本职工作是指在春江诗社的主持人的工作。还有一点必须说明,我不会写诗,现在不会,恐怕将来乃至永远都不会的,你们到时候不能从这方面为难我,否则我一定会打退堂鼓的。”(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