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青琴咏叹 > 三十五

三十五

这时程纹玺也没有插言,可能是肚子饿了,被饭香吸引了注意力的原因。各人取了碗碟,走向了各自喜欢吃的饭菜供应窗口,买好后程纹玺、刘嘉露、董茜茜三人知趣地坐在了一张餐桌,葛碧潭与周浩坐在了一张餐桌。饭菜都比较简单,所以吃饭没用多长时间,先吃毕的程纹玺放了碗筷走到门外等候。她这样的行为似乎不合礼节,应该一齐吃毕一起离开座位才显得对别人的尊重,然而是单餐不是聚餐,况且这样一块吃饭是经常性的事情,不拘小节便也在情理之中,她没有以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其余人也有同样的共识,就连不常与她们用餐的周浩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同学间的这种自由自在才是最本真的表现,如果在这些细枝末叶上以礼节约束人的行为,似乎有种违背人性的嫌疑。日常生活里的行为方式应该以率真随性为准则,而不是约束下的人性伤害。在大学校园里师道尊严应该树立,但青年人的个性张扬也应该有充分的空间,只有传统道德观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中才能构建起进步的社会风气。

其余几人先后来到程纹玺站立的地方后便向乘车的地方走去。远远看到,车站排队乘车的人较往日长了许多,虽然有不少同学已经离校,但在校的同学由于不上课的原因,进市区的人自然多了起来,好处是校车几乎是一辆接着一辆地出发,即使排再长的队也是不需要等得太久的。几个人一字儿排在了两个队列其中一列的尾部,还未站稳脚跟,又有人排在了他们的后边,而且愈排愈长。自排了队就不停地向前移动,过了没有多久便轮到了他们上车了。从学校到市区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车内座位坐得满满的,自从上车的那一刻起,交谈的人便变为窃窃私语,没有了喧哗的声响。葛碧潭自然与周浩坐在了一起,程纹玺与刘嘉露走在他们的前边坐在了他们的前一排,董茜茜一个人坐在了他们后边靠车窗位置。车子行驶的大致方向是朝着东北,但道路基本都是东西或者南北的走向,没有一处是西南东北向的。董茜茜靠车窗的位置是车的右边,今天是晴天,有太阳的照射,虽然太阳光没有春日的明媚,而且红里透着白色,但耀进车窗玻璃落在身上还是有暖洋洋的感觉,这或许是心理作用的结果,因为所有的车窗都关得严严的,车内的温度较之外边明显高了许多,没有风的吹袭,自然有暖和的必然,尽管如此,但她意识里更多地愿意是太阳带给了暖意。因为她这时正欣赏着车外太阳光照耀下的自然景色。冬天的大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少了生机,而多了几分衰败,忽然间一略而过的果树园林,不见了刚来学校时的硕果累累而尽是颓枝,还有树下满地随风翻动的枯叶。这不由得使她心生感慨,自然界虽有荣枯,但却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中不停歇地进行着,人则不然,青春一旦逝去便不会再次拥有。青春的感叹不只在年老人中发生,多愁善感的年轻女性也易产生这样的念头,董茜茜虽不是十分地这般,但也有些许的表现。较之葛碧潭、程纹玺、刘嘉露她们,她则多了这方面的特点,本来比起她们就好静了许多,一个人静寂时往往沉浸在愁感当中,而且愿意独自品尝,有时虽有心酸,即或是痛楚,然而在她以为愁感也是人生的一种滋味,能有这样的感悟,她竟然觉得是一种享受。享受不一定都是快乐,只要能够满足一时精神上的需要,难道不也是另类的享受吗?董茜茜这时就一个人躲在车窗边享受着自己独有的享受,就如善饮酒者,饮少量的酒便有飘忽的神态,酒不醉身而醉心。董茜茜只要有外界的刺激,便会有内心的情动。当她看到渐多的楼房时,便让自己的意识从刚才触景的愁绪里走了出来,开始欣赏起这繁花的都市风貌。即使是冬天,市井的热闹似乎不受太多的影响,尤其是象今天这样情暖的天气,不少平时躲在室内的人们也走到室外,加之时近年节,街道里的行人在纷纷扰扰中或者闲逛,或者购物。看到这样的景象,心中按捺不住地滋生出悲凉,湘西家乡农村落后的面貌浮现在眼前,与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想到明天将乘车回到家乡,那里虽然破败不堪,但从内心里饱藏着热恋,家乡不仅有一片热土,还有父母及家人的召唤。想象使她的泪珠盈满眼眶,在莹莹的泪珠里闪现的是绵延不绝的山路以至通到自家的土屋前,屋甍上升起的炊烟向山间飘忽远去,其实飘不了多远便被风吹散了。这炊烟常常是她心中的向往,每次离家渐行渐远时即使看不到了房屋,但回道时依凭空中的炊烟便可识得家的所在。回家时更多这样的体验,转过一座又一座山,急于看到而且能够看到的仍然是飘在屋上的炊烟。她读高中去了离家较远的县城,不是每周可以回家的,开始时不习惯久离家及家人,心中充满了思念,每每都能想到这股炊烟,正是这离家时仿佛送她到很远处的炊烟和回家时远远迎接她的炊烟给了孤独在外的她不少的安慰,后来虽然习惯了住校的生活,但这股炊烟时不时还会在记忆深处迸发出来。来到益州读大学,比起县城远了很多,在她的意念里仿佛这炊烟飘忽中也来到了这里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正是这股炊烟把她与家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正在她恍忽间望见袅袅不绝的炊烟飘忽在天空,越来越近,急切中却怎么也看不见自家的屋甍,似乎都听到了家人的欢呼声却还是不见房屋,加快步履时不慎跌倒在了山间,一下子醒了过来。原来是车到站了,她处在迷糊里,葛碧潭在摇她醒来。揉了揉惺松的双眼,在努力回忆着什么时候睡着了的时候,她不由得暗自感叹,是家的温馨在她困顿时起了催眠的作用。校车的终点站设在老校区。又是程纹玺首先下了车站在一边等候,五个人聚齐后一起走出了距离车站最近的一处校门。走在街上时,几个人有点迷茫,事前没有确定明确的目的地,现在要到哪里去,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算怎么回事,这样地走起来不仅缺少自信心,也缺少朝气表现出的精神面貌则是萎靡不振,他们可不愿意是这个样子,尽管街道上没有认识的人还是不愿如此。于是几个人站在了路边商量着到哪里去的问题。她们四人再搭上周浩都属于不善于闲逛的人,来这里读书后,没有在成都的街头溜达过,今天还是第一次。但几个人都听过可去的景点和热闹的商业区,嘀咕一阵后,关键的问题是不知道行走的路线。程纹玺气急地道:“这有什么可商量的,不知道如何走商量到天黑还是不知道,问问别人这么简单的事情让你们几个都复杂化了。”于是她立刻向身边走过的行人问起了去春熙路怎么走,被问的人是一个中年妇女,有着明显的市民特征——闲适而富有气质,见多识广,有着丰富的阅历,一眼就看出站在她面前拘谨怯怯的几个年轻人是大一的新生,不然不会不知道这么知名的地方怎么走,于是她很有耐心地讲出了从这里到春熙路的走法,而且告诉了多条路线,并反复强调距离这里不远,年轻人走着一会功夫就到了。看得出来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几个人都深受感动,临别时一再表示感谢,中年妇人也表现出了谦逊。这时最得意的莫过于程纹玺了,她又显示出了惯常的得意洋洋,而且以逞能的口气说出了埋怨几个人的话。其余的人确实没有程纹玺善于与人交往的经验,尤其是与生人更不如她了。真要让他们几个向生疏的人打探问路,还真有不好意思的为难。所以面对她的埋怨也罢,责怪也罢,几个人都没有在意,而且置之以笑。有了明确的去处,几个年轻人走起路来也精神了许多,一改刚才的猥琐。兴奋驱散了弥漫心头的淡淡愁云,有说有笑地行走在人行道上,一时间仿佛他们也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主人而不是匆匆的过客。人对于一个地方的感觉,不在于呆了多久,而在于熟悉的程度,即使是听说的。一行五人正是听了中年妇人的详细介绍,一下子对他们所在的地方熟悉了起来,所以不再有询问之前的怯生。(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