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沈心怡传奇 > 第四十章 火烧宫殿

第四十章 火烧宫殿

刘钰手中拿着一本折子,已经有半柱香的时间了,还是停留在第一页,再也没有翻动过,他的思绪早已经不在这里,不知道飞向了什么地方。

沈心怡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刘钰,侍奉着,不发出一丝声响,没有打扰过他。

又过了半晌,刘钰忽然把手中的折子扔在了桌子上,心烦意乱的站起身。只见他走到窗子前,看着外面鲜绿欲滴的枝丫,一阵风吹过,树枝随风而晃动,鸟儿欢快的唱着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那边是桃林吧,再过不久就会有一副桃花盛开的美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刘钰看了半晌的风景,终于出言问道:“怡儿,你,你可曾听说过……”刚说了半句就止住了话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沈心怡上前将搭在一旁的金丝披风拿起,轻轻地为刘钰披上,温柔的道:“春寒料峭,皇上可要注意身体呀。”

刘钰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没有在答话,只是继续看着窗外,思绪似乎又回到了刚刚登基的时候,那时候也是有人怀疑他的身世……

沈心怡一看他这个样子,就知道那个谣言已经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此时的刘钰一定在为那个谣言而烦恼吧。

早些时候她就吩咐小桂子暗地里面把谣言传出去,倒是没有要求他必须传到皇上的耳朵里,反正她也没有那样的势力,而且这样做也太危险了。只要把谣言传到西福宫或是赵大福那里就足够了,夏如雪是一定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夏家的势力足够和王家平分秋色,一定会然谣言传到刘钰的耳朵里面。

想象力是人类所具有的最独特的特质,皇宫里面的人更是如此,这样的谣言在刘钰继位之初已经出现过,但是很快就被太后和他用雷霆手段给镇压下去了,如今谣言又一次的死灰复燃,而且这一次更是比上一次更加的有板有眼,让人禁不住产生联想。

如今看到刘钰的反应,只怕他的心里头有些许疑虑了。

沈心怡笑了笑,温柔地问道:“皇上,您是有什么烦心事吗?怎么这样愁容满面的?肯定又是朝堂上的那班老臣给皇上添麻烦了?”

刘钰摇了摇头,说道:“怡儿,你可曾听过宫里头近日来流传的一个谣言?”

沈心怡笑着回答:“臣妾确实听过。”

刘钰愣住了,他原本以为,沈心怡一定会说她没有听说过,毕竟这样的宫闱秘事,谁都不会傻到把它揽到自己的身上,明哲保身才是常理呀。

“皇上是说这一次关于皇上身世的谣言吧?”沈心怡坦然的笑道:“宫里面的人闲来无事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捕风捉影,编造各种无中生有的流言蜚语,当年皇上刚刚继位的时候不也出现过这样的传言吗?如今只不过是死灰复燃而已,皇上您是真命天子,难道还会怕区区谣言吗,其实您不必为此而忧心的。”

“朕不是害怕,也不是忧心……”刘钰欲言又止,不知道该怎么把心里面的话说出口,作为一个帝王,他不应该这么的多疑,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面总是忍不住的在想那个谣言。

“那……皇上是不是在担心无风不起浪?”沈心怡试探的问道。

刘钰的心事被自己宠爱之人给说中了,不免有些不好意思,犹豫了半晌,才点了点头,说道:“其实在朕刚刚继位的时候,也已经听到过这样的谣言了……”剩下的话没有说出口。

沈心怡心里头立刻明白了,只怕是刘钰早已经起了疑心,可是他得以顺利的继承皇位,就是因为他是太后嫡子的原因,又怎么会让这种谣言动摇他皇位的正统性,所以谣言一传开,他就立刻采取血腥的手段,大肆的镇压。

如今却是情势不同了,刘钰这几年已经逐渐地坐稳了皇位,王家的势力也不像以前那样带给他帮助,反而慢慢的对他成为巨大的阻碍了。只怕不仅仅是因为这样一个简单的谣言死灰复燃,而是刘钰的心里面一直存着疑惑,而这一次的谣言不像上次那样,甚至已经言之凿凿的说出刘钰的生母是一个原本住在紫烟宫里的妃嫔,生下孩子之后没有多久,就莫名其妙的死去了。

“皇上既然不放心,为何不下旨彻查呢?”沈心怡满脸疑惑的问道。

“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呀,”刘钰叹了一口气道:“王家的势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怡儿你是不知道有多少臣子是王家的门生旧故,又有多少人和他们王家结成了姻亲。朕如果真的下一个这样的旨意,只怕朝堂上的大臣又要议论纷纷,吵得不安宁呀,而且……”

如今的王翦领兵在外,军心是最重要的,可千万不能动摇人心呀,沈心怡一下子就想到了刘钰的顾虑。

“既然如此,那何不派人暗中调查?”沈心怡建议道。

“这样也很难呀,”刘钰摇摇头,“已经是二十年前的旧事了,当年的宫人也早已不再宫中了,尤其是服侍**的嬷嬷们,竟然没有一个是当年的旧人,如今还能去哪里找呢?”

沈心怡心中暗暗惊奇,看来刘钰在当年谣言初起的时候就已经派人暗中调查过了,这样的举动是何其的草率,也不知道王家有没有察觉,万一要是被王家知道了,那可就……

“当年的旧人吗?”沈心怡装作认真思考的样子,忽然兴高采烈地道:“宫中不是还有诸位太妃吗?”

“宫中这些太妃最早的也是承德十一年的才入得宫。”刘钰摇摇头:“只怕是她们也不知道,不过,……”他细细思索着,这样的方法也应该行的通,如果自己的生母真的不是太后的话,那必然是宫中的某一位妃子,当年贴身服侍父皇的这些妃子说不定真的知道一些事情的真相,

“如今的**里面,除了太后,太妃之中地位最高的就属仪玉太妃了。她平日里为人心地善良,也好像没有得罪过别人。不如就派人暗中悄悄的询问一下太妃的意思。”沈心怡建议道。

刘钰低头沉思着。

看出他的犹豫不决,沈心怡知道凡事点到为止即可,说道:“其实这些事情不妨以后再说为好,依臣妾之见,皇上这些年来和太后她老人家母子连心,情意绵绵。皇上待王家那可是恩宠备至,天下人俱看在眼里。如今传出这样污蔑太后的谣言来,伤了皇上和太后之间的母子情份,皇上此时千万不可轻举妄动,若是落到有心人的眼里面,还不知道他们又会说出怎样难听的话来。太后她老人家身体不好,要是这些话又使得太后劳心劳神,只怕会加重母后的病情,况且,王家和太后只怕也会有些想法?”

“嗯,”刘钰点点头,神色有些阴霾得道:“如今,朕只能静观其变了。”他转头看向窗外的景色,天色怎么这么快就黯淡下来了,又要下雨了。

沈心怡莞尔一笑,呵呵,被强制压抑下去的烦恼,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已经在刘钰的心里面生根发芽,慢慢地长大,等到爆发的那一天,会产生多么大的能量,真是期待啊,呵呵。

没有过久,刘钰就下了强硬的旨意,严加惩处那些胆敢传播谣言的人,很快,这一场流言蜚语就慢慢平息了。但是表面上平息了的东西,实际上在人的心里面产生了多么大的波澜,只能自己知道。

☆☆☆☆☆☆☆☆☆☆☆☆☆☆☆☆☆☆☆☆☆☆☆☆☆☆☆☆☆☆

“什么,你说仪玉太妃病了?”沈心怡问道。

“是呀。”小桂子回答道,刚刚沈心怡派他前去慈宁宫那里打探情况:“奴才刚刚去了那里,看见一些小太监在那边走来走去,还不允许别人靠近,十分的可疑,奴才不敢靠近,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银钱,收买了一个守门的小太监,问了问,好像说是得了时疫,如今啊,就几位诊治的太医能够进到里头去,旁的人谁也进不去的,好像还有传闻说是,过些日子要是没有什么起色,就让仪玉太妃出宫养病去。”

出宫养病?沈心怡沉思起来,看来太后一定是知道了什么,这也难怪,如今知道宫里头二十年前旧事的就那么几个人而已,而且寿宴那天仪玉太妃很明显的出言维护自己,看在别人的眼里面,实在是太可疑了。

太后的这一招果然十分的“高明”,只怕等到出宫养病,没几日,仪玉太妃就会“病逝”了吧。

不行,仪玉太妃帮了自己,绝对不能就让她这么被太后给悄无声息地杀害了,一定要找个机会在刘钰的面前说上一说,千万不能让仪玉太妃出宫养病,王家,你们好狠呀,沈心怡把手里面的花都揉烂了,鲜红的花汁洒在了衣服上,就好像点点红梅盛开在雪中,可是她眼里面爆发出来的恨意,却让刚刚进来奉茶的春花心惊胆战。

深夜,甘露殿中,一番旖旎缱绻过后,刘钰已经沉沉的睡去了,沈心怡靠在刘钰的怀里面,伸出手,温柔抚摸着刘钰的五官,在她见过的男子中,刘钰是长得最帅气的一个,说他是当世的“潘安”也不为过,只是被当做良人的他却是个多情种子,他会不会真的宠爱自己一生呢……啊,沈心怡仿佛触电般的缩回手,怎么会有这般的想法,还是想想明天该如何开口吧,让刘钰去探望一下生病的仪玉太妃,最关键的是不能让他起疑心。想着想着,她也困了,迷迷糊糊的快要睡着了,忽然被外面的一阵喧闹声给惊醒了。

沈心怡的睡意全无,坐起身来,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就听到了赵大福特有的脚步声,门上随即也传来轻轻地“砰砰”声,赵大福也轻轻地在门外喊着:“皇上,皇上……”

刘钰近来国事繁忙,又是一场淋漓尽致的情事,似乎让他耗尽了精力,睡得十分的香甜。沈心怡低声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外面怎么这么吵闹?”

“娘娘,”赵大福压低尖细的嗓音道:“宫里头走水了,大家都赶着救火呢。”

“什么?哪里走水了?”沈心怡问道。

“是西边慈宁宫那里。”赵大福回禀道:“内务府的人已经赶过去救火了,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座宫殿,好像是安德斋那一块吧。”

慈宁宫?安德斋?

沈心怡着急如火,一把掀开帷幔,说道:“什么,你再说一遍?”

刘钰一下子就被惊醒了,睁开眼睛,还带着困意问道:“怎么了,怡儿?”

沈心怡还没有说话,就听见外面赵大福说道:“皇上,是安德斋走水了。”

刘钰此时还没有睡醒,有些昏昏沉沉的,显然根本就没有想起来安德斋是什么地方,沈心怡一看他那个迷糊的样子,立刻道:“皇上,安德斋可是在慈宁宫里头呀,这万一要是火势凶猛,烧到慈宁宫……”

刘钰一下子睡意全无,连忙起身,值夜的宫人立刻拿过衣服披风,沈心怡服侍刘钰穿上,又赶忙穿好自己的衣服,头发都没有仔细的梳,就急匆匆的出门了。来到回廊下,一眼望去,半边天都烧红了,怎么火势会这么的大,好吓人。

“火势怎么大?”沈心怡震惊的问道:“仪……太后和诸位太妃都怎么样了?”

大家都看着熊熊的火焰,没有一个人回答她的问题。

外面机灵的宫人已经备好了车辇,此时的沈心怡也不顾什么礼节了,和刘钰一起坐上车辇就向慈宁宫去了。

快到了慈宁宫,就看见一路上,不少内监杂役都提着水桶火急火燎的向前跑去。

到了近处,火焰气势汹涌,热浪翻滚,人都不敢往前去。刘钰停下车辇,下车来,赵大福立马上去扶着他。

“太后怎么样了?”刘钰问道。

附近的小太监看见刘钰的御辇,连忙跑过来回禀道:“太后她老人家一切安好,就是受了惊吓,刚烧起来的时候就移出宫外了,如今就在长春宫那里歇着。”

听到太后安然无恙,刘钰松了一口气,问道:“那火势如何?”

“皇上放心,如今火势已经完全控制住了,前几日下了一场雨,地上还有几分湿气,再加上慈宁宫东头有一方水池子,所以火势并没有蔓延开来,真是万幸呀。”太监一边回答,一边领着刘钰向太后所在的方向走去,沈心怡跟在后面。

众人走到长春宫,连宫门都还没有进去,就看见太后正颤巍巍的站在一颗大树下被一群宫女太监团团围住。

“皇上你怎么过来了?这火势如此的凶猛,万一要是伤了龙体可怎生是好?”太后看见刘钰过来,面色大变,声音也有些不稳得道。

沈心怡在刘钰的身后静静地看着太后的神色,那双眼睛里面闪过的慌乱,没有逃出她的眼睛。如果仅仅是因为火灾而受到的惊吓,断断不会这样的,那一定是她做贼心虚,因为烧起来的仅仅是安德斋,恰好是仪玉太妃所住的地方,一看见刘钰过来了,心里面发慌,才会变了神色,又眼神闪烁。

“母后有了危险,做儿子的怎能不来侍奉?”刘钰上前挥退一边的侍女,扶助太后道。

“哀家都是一把老骨头,身边奴才一大堆,哪来的危险呀,倒是皇上才应该好好留意身边的危险呀。”太后别有深意的说道。

“儿臣明白。”刘钰随口应道:“母后受惊了,还是同儿臣一起进殿里面休息一下吧。”说着就要扶着太后向殿门走去。

“等等,哀家看这里也不是个安稳的所在,还是去皇后的凤藻宫那里吧。安全一些。”太后出言阻止道。

“那就找母后的意思办,摆驾去凤藻宫。”刘钰从容的应对道。周围的侍从立刻服侍着他们向车辇走去。

沈心怡想要跟上,刚刚走了一步,又退了回来,眼看周围一片混乱没有人注意到她,她向慈宁宫走去。越是到跟前,越是心惊胆战,火势怎么愈来愈大,就好像要把整个皇宫给吞没一般,好吓人,她一把拉住一个正提着水桶匆匆跑过来的小太监,问道:“火势控制住了吗?仪玉太妃怎么样了?”

那个小太监被人扯住正要破口大骂,转头一看是荣宠不断地沈心怡,当即换了脸色,正色道:“回主子的话,最初走水的只是仪玉太妃她老人家的安德斋,里面情形如何,奴才也不甚清楚,毕竟火势太过凶猛,没有人敢靠近呀。”

沈心怡的心里头一沉,这时候远远地就听见曹建德的声音传过来,“快点呀,手脚都快点呀!要是火势蔓延到主殿去,你们有几个脑袋够砍呀,还不快点。”

一群小太监立马慌了神,想没头的苍蝇一样,被他指挥着拿着水乱泼,火势还是没有降下来。

沈心怡走过去道:“曹总管。”

乍一听到有人叫他,曹建德吓了一大跳,转头看是沈心怡,不仅惊讶的问道:“啊,我的好主子呀,您怎么上这来了,这水火无情,万一要是伤到您皇上还不得砍了老奴的脑袋呀。”

“我问你,如今火势如何?仪玉太妃出来没有?”沈心怡哪里有时间和他说客套话,急忙问出自己最想要知道的事情。

“哪里还能够救得出人呀?如今这安德斋只怕都烧透了,仪玉太妃她老人家只怕是……唉,真是水火无情呀。”曹建德哭丧着脸说道:“奴才如今正忙着领人救火,祈祷苍天保佑,可千万不要让这火给烧到正殿去,要是太后她老人家受到了惊吓,伤了贵体,老奴我就是有九个脑袋那也不够砍呀。”

沈心怡没有兴趣听他的抱怨,转身就走了。

曹建德却还在后面嘀嘀咕咕道:“这才下了雨,按理说不应该起这么大的火呀,还真是稀奇呀,到底是怎么烧起来的,还这么的凶猛。”

到底是如何烧起来的?是谁放火的?是不是太后狗急跳墙,想要杀人灭口。沈心怡不由的有些心神恍惚,虽然跟仪玉太妃接触的不多,可是她对自己十分的和蔼可亲,就好像是长辈对晚辈那样呵护着,如今,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

沈心怡快步回了紫微宫。在床上坐了快一个半时辰,天色慢慢的亮了,正在她神游天外的时候,小桂子掀开帘子进来了,“主子……”

“怎么样了?”沈心怡连忙发问。

“火势刚刚才被扑灭,已经打听到了,仪玉太妃已经故去了。”小桂子说道:“尸首,是在屋里面找到的。”

沈心怡脑袋发晕,脸色发白,那么大的火,肯定是活不下来的,可是现在听到这个消息,她还是心里难过得不行,坐都快坐不住了。

“主子,”小桂子看着沈心怡的脸色又小声道:“还有一个了不得传言呢。”

“什么?”沈心怡还没有缓过神来,意兴阑珊的随口道。

“就是……”小桂子看看四周,神色有些紧张的说道:“刚刚奴才去打听消息的时候竟然听到有小太监说,火势刚刚起来的时候,当时屋里面就传出了仪玉太妃的喊叫声,一边大喊着谣言不是她传出来的,一边大骂太后是杀她家人的凶手,想要杀人灭口什么的。当时那里侍奉的人应该都听见了。好多人都以为是仪玉太妃病糊涂,发疯了,吓得不轻呢。”

“什么……”听了小桂子的话,沈心怡的脸色大变,问道:“你可知道有多少人听见了这些话?如今那些人都去哪里了?”

“这个,听说仪玉太妃喊得无比的凄厉,估计附近的人都听到了呢。”小桂子说道:“如今火已经灭了,那些人还都呆在安德斋的附近,只是曹总管奉了皇后的命令,说是要彻查纵火的犯人,周围的那些人都被扣了下来。”

“都听见了?”沈心怡心里有着疑惑,那怎么可能。如果真的是太后动手,怎么会留下这么大的破绽呢。尤其是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太后是把刘钰养大的,必然熟悉他的秉性,再说了太后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出手不凡,定不会让人找出蛛丝马迹来,那么说来,就不会是太后了。

不是太后?又会是谁呢?

忽然想到了那天夜里的仪玉太妃,那带着一份决然、一份凄凉无比、落寞寂寥的表情。

是的,那时候,只怕她已经明白了,自己活不长。

对了,一定是那样的。

尤其是在太后以养病的名义将她软禁之后,她更加明白,等自己离开了这座宫殿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所以她才会下定决心,点燃自己的宫室,让所有眼线和看守都因为惧怕引火烧身而纷纷逃离,趁这个空隙,把自己压抑了一生的话语都喊了出来。

她最后的遗言,用尽一生的力气,不再惧怕,不再彷徨,也不在乎自己会不会给王家带来多大的麻烦,只是尽情的发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想起太后那时候慌乱的表情,那不是做贼心虚的表现,而是因为听到了仪玉太妃的最后那声嘶力竭的呐喊声吧。

沈心怡笑了,笑容里面满是凄凉,心中泛出阵阵苦涩,想起小桂子曾经说过的仪玉太妃的故事,一向与世无争,温柔体贴的她,在宫中被计谋算计,她的孩子,她的家人,她的春春岁月,她的大好年华……

这样的深仇大恨,让她苦心经营,谋划的复宠,并且每天恭恭敬敬的服侍自己的仇人,可是在她的计划还没有展开的时候,先帝就辞世了。万般讽刺的事情也发生在她的身上,因为对太后的讨好、恭敬,在残酷的斗争中活了下来,被尊为太妃,这不失为一个奇迹。可是每天在自己的仇人面前强颜欢笑,近在咫尺却不能手刃仇人,仇恨的种子压得她早生华发……

寂寂深宫,有多少青丝变白发,又有多少红颜变衰败,每一次的荣升,都会换来多少的算计,笼中鸟啊,永远得不到自由,唯有死去,才会获得自由吧。

难道我也会是这样老死宫廷吗,不会的,我不会的……

既然仪玉太妃用自己最后的生命为她铺就了道路,她当然要不辜负她的期望,好好地走下去,让那些可恨的人都一一消失,看着自己荣华富贵,看着自己努力登上至尊的位子,为家人,也为仪玉太妃报仇。

“立刻替我梳妆。”沈心怡抬头看向春花,“我要去见皇上。”

春花看着沈心怡,晨光之下,沈心怡的脸上现出决然而又凄美的表情,就好像凤凰涅槃一样,美极了,妖娆妩媚中透出自信的光芒,让人不敢直视。

刘钰下了早朝,步入乾清宫,沈心怡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

沈心怡含笑上前体贴的为他换下朝服,换上九龙便服。

“怡儿今日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昨晚的火灾没有吓到你吧?”

“臣妾没有事,”沈心怡笑道:“就是担心皇上万一要是伤到了怎么办,睡不安稳,所以一大早就过来了。”

“朕能有什么事情,那些奴才还是有点用处的。”

“那太后她老人家身体怎么样?”沈心怡问道。

“太后的身体还好,就是精神有些不稳,昨儿陪太后说了会子话,正是就到早朝时间了,就直接上朝去了。”

“这样甚好,昨天的那场火还真是吓人呀,臣妾看的是心惊肉跳呀。”沈心怡抚抚胸口,心有余悸得道,脸色都有些微微发白。

“是呀,水火无情,昨天确实是惊险万分。”

两人正说着,赵大福走了进来,手中捧着卷册,进来磕头禀报道:“皇上,内务府将这次的火灾情况调查了一遍。”

“哦,怎么说的?”刘钰随口说道。

“这个,原因不是很清楚,尚在调查中,只是把损失计算了出来。”赵大福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中的卷册呈上来。

刘钰没有伸手去接,反而高声问道:“原因不明?都是怎么当差的?这样危险的事情宫里头岂能轻视,这一次烧的是安德斋,万幸没有烧到正殿,没有伤到太后。若是有第二次,第三次,说不定什么时候把朕的乾清宫也一并烧光了,是不是才会心满意足呀。”

赵大福低着头,不敢回话,直冒冷汗。沈心怡将他手中的卷册接过来,走到刘钰身前温柔的劝他道:“皇上不要生气呀,如今哪里都烧成一片灰烬了,内务府的人就是想要调查也无从下手呀,此事急不得。”

刘钰听了之后点点头。

沈心怡又转头看向赵大福问道:“宫里头可还有其他太妃遭遇不幸?”

“回梅主子的话,只有仪玉太妃她老人家不幸罹难了,除此之外,没有人伤着,只是受了惊吓而已。”赵大福回禀道。

“仪玉太妃?”刘钰的声音里面露出些许疑惑来,转头看向沈心怡,他还记得沈心怡上一次说过这位仪玉太妃是**里头除了太后地位最高一位太妃,素来心地和善,颇有人缘。再想起这一次莫名其妙的火灾,他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

沈心怡察言观色,当即说道:“火灾这样危险的事情也不能不查,听说皇后娘娘,一早就把安德斋伺候的一干人等都押了起来,等待调查,皇上,事不宜迟,这样危险的事情,可不能再有第二次呀。”

“也是,”刘钰点点头道:“就让刑部着手调查吧。”

刘钰竟然要动用刑部的力量!沈心怡心里面极为震惊,看来刘钰真的是起了疑心,可是王家的人说不准就连刑部也有,可千万不能让刑部的人插手,沈心怡立马笑道:“皇上,有几句话臣妾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说来听听,怡儿的见解向来是有道理的。”刘钰心不在焉的说道。

“皇上让刑部的人来接手此事只怕是有些不妥啊。慈宁宫地处**深处,刑部的官员都是男子,来往多有不便,而且听说掌刑讯的人大都戾气过重,万一惊扰了诸位太妃……臣妾还听说有好几位太妃由于昨夜受了不少惊吓,都病倒了,要是再受惊吓只怕会雪上加霜呀。”眼见刘钰的心有几分动摇,沈心怡又连忙道:“依臣妾之见,不如暂时就让内务府来调查此事,只是还缺一个主事的,不如就派一位宫妃前去那里主事如何。”

刘钰思量了片刻,计较着其中的得与失,说道:“也是,外府的男子出入宫闱禁地毕竟是多有不便,就按怡儿的意思来办吧。”

“如今太后她老人家受了惊吓,只怕病情会加重,皇后娘娘要照顾太后只怕分身乏术,好在贵妃娘娘素来行事公正严明,不如就让夏贵妃来处理此事吧。”

听到夏贵妃的名号,赵大福忍不住偷偷抬起头看了一眼沈心怡,又悄悄的低下头去。

“嗯,”刘钰点点头道:“就这样好了,只是此时还需尽快查明,赵大福,你速去夏贵妃那里传旨,让她到乾清宫来。”

赵大福连忙低头称是,小步的跑了出去。

刘钰翻开卷册,看着册子上列出的一连串数字,不由得一阵头疼。

这一场大火,从安德斋开始,向外一直蔓延出去烧了三四座宫室,中心地点安德斋已经化为灰烬,其余三处宫室都也烧毁了大半,不能再住人了。还有更多的地方烟熏火燎,黑焦一片。

“唉,竟然烧成这样了,正好前些日子交代工部要整修宫殿了,如今就将慈宁宫也一并修葺吧。”刘钰扔下手中的卷册,心烦意乱的揉揉额角。

☆☆☆☆☆☆☆☆☆☆☆☆☆☆☆☆☆☆☆☆☆☆☆☆☆☆☆☆☆☆☆☆

夏贵妃以雷霆的手段迅速的查处了这一起火灾的原因,没有多久就有了结果。

夏贵妃正式上折子说明原因,是因为仪玉太妃宫里面的宫女不小心打翻了烛台,烧起了帷幔,才引发了一场大火灾。因为肇事者在大火中也死去了,所以刘钰就下旨训斥了一番宫人以后千万要小心行事就不了了之了。

至于在调查之后,夏贵妃亲自在乾清宫和刘钰商谈了一个时辰,说了些什么,没有人知道。

刘钰在事后也专门下旨抚慰太后和受到惊吓的太妃,并让人以皇贵妃的礼仪厚葬了丧生的仪玉太妃。而那一晚,侍奉的宫女、太监,甚至前去救火的好些太监,都被刘钰以侍奉不周或是救火不力等罪名,处死的处死,进了苦役司的进了苦役司,并且下令如果有人在提起那晚的事,就将其杖杀。

每天贴身服侍刘钰的沈心怡从刘钰这些天的反常行为中可以看出,刘钰对王家是越来越不满,而且还充满了疑虑。只是王翦如今领兵在外,后方只能全力支持,不能再有动摇军心的事发生。

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火,就这样诡异的消沉下去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