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大明少年行 > 前言

本书的写作,纯属偶然。

我所住的小区,有一个相熟的街坊,QQ的ID名叫小吉,是个书迷。

小区的楼下,是本市的工人体育场,规模不是京城那个可比的,小得可怜。这体育场旁边新开了一个烧烤档,自然是非法经营,一个纸箱,上面放块木板,胡乱几张小矮胶凳,就烟气腾腾开张那种。

有一晚,应该是公元2009年9月5日,是夜天朗气清,blablabla。我们相约在那里喝啤酒胡吹。

小吉同志先是对“小学文”横行的网络文学批判了一番,以此侧面表现自己的审美情操高尚,然后又再感叹好书不多,好作者更少,以此强调了文学艺术建设的重要性。

我听了,便说,不如我们各写一本,看看反应如何。小吉很冷静的答应了,而我,则以实际行动开始对网络文学进行添砖加瓦。

老实说,我小说看得多,但却从来没有写过小说,万字以上的文章也记忆中没有,大不了就是在各个BBS上就人家的贴子胡吹一下,所以才一动笔,才发现写作不是容易的事。

我选正德这个题材,是有点无奈的。一是我基本上只看过些明史,二是似乎明朝这个题材近期有点写得多,从接近正史人手一本的《明朝那些事儿》,到穿越类的XXXX(不敢写书名,怕排名),所谓珠玉在前,要写得好,是很难的事。动笔前,忽然记起明史专家-韦庆远老先生穷十年之功写的《正德风云——荡子皇帝朱厚照别传》,觉得这是个好题材。反正是难写,不如写一个争议性较大,而且趣事多的,这样可能更易着笔。定了题材,才开始写,匆匆写就了几章,就上传了。

我不得不承认,先不论写得好不好,就这写不写得完,都充分说明写小说的难度,一天码6000字,已经是极限了,何况自己是成家立室的人,写作的时间真是有限。在此,我要向所有能写成完本的网络文学作者致敬,更要向穷十年之功才写得百余万字的韦老先生致敬!两者的写作水平和初衷可能异途,但写作的毅力是一样的,都值得尊敬。

这书我不想写成穿越类的小说,因为自己都对穿越类的小说有点厌倦,倒想写成一本有限度颠覆历史的小说,不过,为后面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留下一些伏笔,故而设下了一个模糊的穿越过程。

我在看明史时,常思考,如果明朝的皇帝和官员能多点知道民间的疾苦,能不能在不大幅改变文官体制的基础上,让政治和经济更清明一些,从而避过1644年后长达数百年的民族大灾难呢?又或,如果能在白银货币政策和粮桑经济中找到突破点,能不能避免后期因欧洲经济大萧条而引发的国本动摇?又或如果没有海禁,没有户籍制度限制,能否让资本主义经济更发达一些,让如上的灾难减轻一些。

正德在位的17年时间,正是明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期,有太多的思考空间。

此书试图通过本人一些笨拙的文字去解答这些问题,并与各明史同好切磋。

也希望小吉同志的大作早日出现,是为此记。

弥敦

2009年9月13日(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