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龙旗飘落 > 第四节大清派兵牙山协助平乱

第四节大清派兵牙山协助平乱

清史记载:“二十年甲午,五月丁酉(6月4日),初,朝鲜以匪乱乞师,李鸿章檄提督叶志超、总兵聂士成统兵往。上虑兵力不足,因谕绥靖籓服,宜图万全,尚须增调续发,以期必胜。”[《清史稿本纪德宗本纪》]

这段记载简略得不能再简,对现代人来说,在时间上也容易读颠倒。补充完备,包含的内容应该如下:

6月日,朝鲜政府请求清国派兵的正式公文送到,袁世凯立即电告李鸿章。接到朝鲜的正式请示,清朝正式决定出兵。

对日本动向茫然无知的清国,出兵的目的,不过是“绥靖籓服”,帮助朝鲜清除乱党匪徒,维护治安。

既然是清除乱党来的,那本来就不需要太多兵力。按照清日两国十年前签订的《天津条约》,派兵不超过三千,那咱们派两千出头足矣。

朝鲜事务向来划给北洋,也就划给了李鸿章大人。李鸿章大人首先要用的,还是自己一手带起来的淮军。

李鸿章接到圣旨,于6月日夜签发赴朝命令,传令直隶提督叶志超、总兵夏青云、太原总兵聂士成等,率军赴朝。

只用了短短几天(有的是从山海关出发,先到大沽集结),从6月6日起,三将便分率士卒从大沽登船,前往朝鲜牙山。

*——*——*——*——*——

目的选择在牙山,也透露出大清出兵确实是为了帮助朝鲜平定乱局。

清军进驻牙山,便直接面对东学党起义军,截断全州向汉城发展的道路。这个选择,符合大清的战略意图,也符合行军打仗的原则。

只是,有一个问题——这也是考虑了别人,而把难题留给了自己——这里远离大清领土,有些物资补给需要就地采买,也很难保证说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虽说目前,还可以通过海上接济,一旦运输线被切断,或者是受到威胁,那么,所有被掩盖的劣势都将暴露出来。

那,牙山的清军,就真成了一支孤助无依的孤军。

这些,不知道大清上下考虑到没有。

还是那句话,如果没有诚心,如果不是对朝鲜的信任,我想是绝对不会选择到这么个地方来的。

*——*——*——*——*——

这次出征,对淮军来说,既是光荣,也是无可选之选。

叶志超,188年—1899年,字曙青,安徽合肥(今肥西)人,淮军将领。早年从团练的一个民兵开始,就开始打太平军了。后参加淮军,跟着刘铭传镇压捻军起义,累年升至总兵,受赐“额图浑巴图鲁”荣誉称号。后得李鸿章赏识,成了北洋系干将,提拔为直隶提督。曾因率军镇压热河金丹道教,表现突出,赏穿黄马褂。

叶志超年轻时非常有胆气,打仗不知道有怕字,拔刀就冲上去,所以得了个诨号“叶大呆子”。传说他的老婆孙夫人,被他看上,伙同自己的上级领导一起抢了来,就拜堂成亲了。孙夫人可是另一大团练的头目,后来的淮军大将张树声的表妹,大家都为叶志超捏了一把汗,但叶志超出出入入,从来没怕过。

几十年风风雨雨过去了,谁想到叶志超又要征呢?谁又能想到叶志超的出征,又扯出孙夫人一起露一大脸呢。(传说后续。)

聂士成,186年-1900年,字功亭,安徽合肥北乡(今长丰县岗集镇聂祠堂)人。据说老妈就是一侠女式人物,70多还在练武,聂士成也自小好行侠仗义。后以“武秀才”身份投身军旅,征讨捻军。开始的时候跟着团练大臣袁甲三干,后来又隶属刘铭传部,也是从基层逐步成长,得到了“力勇巴图鲁”荣誉称号。1870年(同治九年),聂士成以两江补用记名提督调赴直隶办理海防,所属部队参加了旅顺要塞的建设。中法战争爆发时,聂士成奉令渡海援台;也曾参加平定陕西回乱,镇压热河金丹教叛乱,因功又给换了个“巴图隆阿巴图鲁”的荣誉称号,赏穿黄马褂,与王孝祺、章高元并称“淮军后起三名将”。189年,补授山西太原镇总兵。

叶聂两将军有很多交集,同是征捻起身,同在刘铭传部干过,比起镇压太天平国的老字辈,都属小字辈。

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军旅生涯,基本是参与“内战”,平定个农民起义。我发现,捻军虽然失败了,倒是培养了很多将帅。

这次,他们将带大清的“机动部队”——淮军,与日本人对阵。行不行,战场见。

*——*——*——*——*——

其实,行与不行,这都可以说是大清唯一能战的军事力量了。

虽然大清国有着庞大的陆军,100万之多。不是号称,是实实在在。

有一支数目庞大的部队,却落得捉襟见肘,从中国的历史上看,也只有大清了。

这就是大清的战争机器,防内甚于防外,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这部锈蚀的机器,还有一大部分在空转、虚耗,再加上内耗,总体战斗力打三折来计算就不错。

各分支的战斗力就更不用提了,要提,还得进一步打折。

此时对清朝,对李鸿章,真正能依靠的,也只有淮军这点老本了。

回想部队的历程,追完太平军,又追捻军,对外防御中,又长期担负机动作战,前边调台湾,后边赴朝鲜,主力部队全是淮军。而且吴长庆的庆军还曾长驻朝鲜,为大清稳住了局势。

可是,弹指又是十年。

淮军怎么样,李大人最清楚。当年以一营起家,越战越强,打出十一营。最盛时,号称“十一军”的家底,纵横全国。如今,已经裁撤过半。士兵早已不复往日能征善战,跟随自己一起打过来的淮军骁将,都已零落殆尽,还有刘铭传、张树声几位,已经位居督抚,领兵打仗,不得不起用“后备”力量。现今一线带兵的,全是当时还是小兵的这些小字辈。虽称小字辈,叶志超、卫汝成,也是年将60岁了。虽然勉力支撑,但总有今不如昔的感觉。

不要以为李大人对叶志超、卫汝贵等人就放心,没有办法,从甲午兵败后李鸿章的痛心可以管窥一二。

海军呢。丁汝昌是李大人亲选的,李大人认为如何不知道,我们都知道丁汝昌的历史评价却不是很好。关键是,打不了胜仗。现在有文章中,对北洋水师的管带的能力,也存在质疑。

但按照淮军国内战斗和前两次朝鲜战斗的经验,消个乱党,打打农民军,还是很有把握的事。

于是,两千人信心满满上路了。

大队分三批渡海。

第一批,是太原镇总兵聂士成所统芦防马步军,共九百一十人,为前锋。6月6日下午6时,自塘沽登“图南”轮,于8日下午6时抵牙山海口。9日,登岸整队,进扎牙山县。

第二批,是直隶提督叶志超所带榆防各营,共一千零五十五人,以及弹药、粮饷等,分载于“海宴”、“定海”二轮,于8日下午6时启航,10日下午时抵牙山海口。

第三批,是总兵夏青云率马队百名,旱雷兵百名及步队三百名,乘“海定”轮渡海,于5日抵牙山县。

于是,屯驻牙山的清军人数达二千四百六十五人。

陆军出发之前,丁汝昌先期派遣“济远”舰率“扬威”驶抵仁川海面,与“平远”一起,作为警戒,观察汉城方向的形势。大队开拔时,先派出“超勇”舰护航,又派“扬威”赶赴牙山警卫,留“济远”、“平远”两舰停驻仁川海面。

北洋海军,开始了护航、警戒行动。

*——*——*——*——*——

这一去,形势难料。最大的问题是,兵力单薄。本来,还有调兵的机会,因为从实际记载看来,首先光绪帝就存有兵力不足的担心。清史所记的6月4日,是皇帝下圣旨的时间,皇帝的意思,是要“以期一鼓荡平,用慰绥靖藩服至意。”

但是,对这位年轻皇帝的圣旨之意,却没人完整深入领略:“此次朝鲜乱匪聚党甚众,清国派兵助剿,地势敌情均非素习,必须谋出万全,务操必胜之势,不可意存轻视,如需厚集兵力,即著酌量添调,克期续发……”

皇帝是担心,乱匪人多,不能大意;地形不熟,敌情不明,对敌作战缺乏经验,尤其不可轻视敌人;必须谋划周全,云云。

特别是日军已经向朝鲜派兵,皇帝“宜图万全”的指示,则更显对中日可能发生冲突,乃至战争的忧虑。

处在深宫大院的年轻皇帝,能如此洞悉要害,确实很难得,也好不容易能讲上几句靠谱的话,但是,却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

在李鸿章看来,特别是对发生冲突的顾虑,属于不足为虑,一来没有迹象表明日本出兵,来了人也不会多,更不会多事;二来李大人诚心诚意地以为,我们只要是按照条约行事,即可避免。

这就是李大人的迂腐了,太实在了,咋就差多留一个心眼呢。你按合同办,别人不拦着,别人不按合同办,你也拦不住。别人不按合同办,也是算准了你拦不住,如果对方能有种强烈的感觉,知道撕毁合同必定会被惩罚,或许还有可能收手……

除了兵员数量按照《天津条约》上来,6月6日,李鸿章还按照相关约定,“今后朝鲜国若有重大变乱事件,清日两国如要派兵,须事先相互行文知照”,指示驻日公使汪凤藻,知会日本政府“清国出兵”的事——别忘了打个招呼。

6月7日,清国驻日公使汪凤藻很正式、很光明正大地向日本外相递交照会公文,声明:“此番清国派兵援助朝鲜乃我朝保护属邦之旧例,清国政府依据1885年清日《天津条约》中第三条规定,特知会日本政府。”

*——*——*——*——*——

其实按时间算,根本不必要通知。因为日本人根本就没在等这个通知。

终于觉得局势判断明白,也得到日本人不出兵承诺的大清国,派兵上反而落在了日本人的后头。(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