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龙旗飘落 > 第三节先失一臂——南帮炮台陷落

第三节先失一臂——南帮炮台陷落

随着陆路炮台被攻陷,海岸炮台眼看着便岌岌可危了。

当初,李鸿章曾听丁汝昌汇报,命令戴宗骞和刘超佩加强守卫,组织“回防”。但看来,除了被认为是丁汝昌“打小报告”,跟李大人一通解释,戴、刘二将仍然坚持“外围御敌”,炮台的情形未有明显改善。

实际上,鉴于清军的兵力和实力,我实在判断不出重前还是重后,哪一方案更可靠。甚至可以说,都不可靠。

由于实力的原因,原本就无法有效达成“外围御敌”的策略终告落空。派到前边的清军没有节节抵抗,转回海岸炮台,而是一哄而散,被削弱的海岸炮台更为不济。

这个连锁反应背后反映出的差异,无非是过程上的差别,而改变不了炮台陷落的结局。

……………………………………………………

打开陆路通道的日军也根本不会给清军任何喘息之机。

当日军合攻杨枫岭炮台之际,就已经有一股敌人——第二十三联队第一大队,也由摩天岭出发,朝西北方向突进,直逼海岸炮台之一的龙庙嘴。

龙庙嘴炮台一下子暴露出了它的弱点——被隔在长墙外,地势较低,无地沟保护,很容易靠近。

而且兵力不足——战前,兵力最少时仅40余人把守,而且,主要是操作大炮的炮手,缺乏对日军有效的速射炮和步兵火器。

日军先占领其最南端的高地,然后从左右夹击过来。

激烈的相互射击中,指挥作战的巩军统领刘超佩左腿中弹。负伤之后,刘超佩被几名手下抬离炮台,乘湾边小火轮离开。

受此情景影响,南岸水雷营管带李荣光和一帮学生以为炮台失守,也随之逃散。

但龙庙嘴仍然有几十名勇士死守不退,最后,全部牺牲。

9时0分,龙庙嘴炮台失守。

……………………………………………………

龙庙嘴炮台陷落,更象是第一张骨牌翻倒,从此南帮炮台接二连三地加速失陷。

从第一座海岸炮台失守,南帮炮台的最高指挥官刘超佩便脱离阵地,其责任也无法推卸,虽然他确实已负伤。

据说,刘超佩之前就因布置不力受到李鸿章严责:“闻威海南岸布置旱雷太少,汝亦无固守志。将来如有失事,定即正法,凛之!”但,威海南岸“后路空虚,布置末及”的情况仍未避免。

后来,李鸿章又因炮台报告弹药不足,加以怒斥:“枪炮子弹均少,何以不于封河前请拨预备?足见汝毫无筹画,安心要走,可恨!”并告诫他:“只有死守一著,无退步!”“如不战,轻弃台,即军法从事!”

其实,炮台守备状况,兵力、战力也好,兵器、弹药也好,不是一个原因造成这样一个结局,三言两语根本说不清楚的事。

细致翻阅这些电文,正是战前丁汝昌、戴宗骞与刘超佩出现争执时,老帅一再催促戴、刘二人回守南帮炮台的电文,敌情日近,老帅言词尤其急切、严厉。

然而,老帅的一再训斥,严厉警告,最终却没有止住刘超佩的逃亡。

于是,便如我们所看到的,这成了朝中大臣言官的愤怒声讨和弹劾中的有力证明。很多人认为,有种种迹象表明——从战前开始,刘超佩看似备战,实际已毫无斗志——我早就看出来了。

而且奏折来得非常迅速,快过指挥作战的反应所应有的速度。

在南帮失守第二天,朝廷便获知情况并下达了谕令,命令“予以正法”。“光绪二十一年乙未,春正月戊寅(1895年1月1日),又谕,电寄李鸿章等:叠据电奏,倭攻威海南岸龙庙嘴等处炮台俱失……该处布置防守,为日已久,何以贼至竟不能固守。刘超佩先行走入刘公岛,显系临敌退缩。并此外弃营逃走各员,著李鸿章、李秉衡即行查明拏获正法。”[《清实录》]

不过,刘超佩并没有象自己的部下陈万清一样逃得远远的。

言官掌握的情况是,刘超佩先藏在同乡林琅斋家里,月18日又化装成兵勇,随北洋降军逃到烟台,随之便被拘押。我们在大多数的史料中看到的,也就是这样的记录。

李秉衡最终并未将刘超佩“即行正法”,而是请示朝廷如何处置。

日,谕旨:将刘超佩押解天津,由代替李鸿章的署理北洋大臣王文韶查明失守炮台逃避情形,请旨办理。

经会审,判定:刘超佩诡称自己在指挥战斗时,“腿受枪伤,昏迷不省人事”,才被勇丁送到刘公岛医院养伤的。但查验伤情,不过是“系被枪子击伤左腿,由膝上穿过”。

因此,王文韶立刻奏报审讯结果:“查验伤痕,并非致命部位,何至不省人事?显系饰词避就。诘之刘超佩,亦无可置辩,俯首认罪。是其受伤虽非谎,饰而逃避亦属真情。相应请旨饬下刑部,查照现讯供情,按律定拟,以肃军纪”。[《署理北洋大臣王文韶讯明总兵刘超佩失守炮台逃避情形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炮台失守,总得有人来承担责任吧。

可是,最后呢?虽然还据说,在得知刘超佩脱离阵地当天,李鸿章即愤怒地下令“应遵旨就地正法”;虽然,王文韶在上报中给他定拟了个死刑,但,刘超佩并未被处斩。

从盛怒中冷静下来的朝廷,给了刘超佩“革职遣戍新疆”的处分。“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夏四月丙辰(1895年5月9日),以威海失守,受伤潜逃,已革总兵刘超佩遣戍新疆。”又让他戴罪立功去了。

接下来,他突然之间又继续风光起来——几年之后,袁世凯小站练兵、拉起著名的“北洋六镇”时,刘超佩恢复官位(开复衔翎记名总兵),又当上了驻扎河北迁安的第二镇步队第二协统领,相当于旅长。

时间在这里跳跃了,好象电影剧少了几集……中间的细节缺少记载,也无人细究。刘超佩这个“临阵脱逃”的名声是无法洗去的,最终的版本只能是各派斗争的结果。被指认的“逃跑者”竟还能得到这样的“褒奖”,这戏剧性的结局,也只会是大清朝廷昏聩不堪的又一个佐证。

实在是……象是一场儿戏。

……………………………………………………

自龙庙嘴炮台失守,丁汝昌此前异常担心的事情变成了眼前的事实——巨炮落入了敌人手中!

前边说到,早在日军进攻之前,丁汝昌为防止岸防炮被敌所用,威胁北洋舰队,曾和护军统领张文宣商定,“挑奋勇安插其中,暗备急时毁炮”。但为戴宗骞所阻,炮台守军也不允许舰队兵勇进入,只好作罢。

可悲的是,丁汝昌预感十分准确,或者说,其实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本来是很好判断的。

日军在进攻威海之前,确实早就计划利用南岸海岸炮台以攻击清军。

所以,早就将舰上的炮手调来,跟随陆军占领炮台。而且,预料到火炮在战斗中有毁损,或被清兵自损,因而提前准备了足够修配需用的零件,甚至还大老远地从旅顺往威海炮台运炮。

英国政府派来观战的炮兵司司长蒲雷所说可以证明:“东人(指日人)亦预思得炮以攻船,故先调舰内水师搀入陆军队中,以备一得炮台即用华炮以击华兵。又早虑及华兵如不得守台,必预将要件拆去一二,炮即无用,故从旅顺带炮前来,以备装用。”

可是,丁汝昌的计划却并未得到实行,给了日军比预料中还好的结果。

蒲雷叹息,“而丁之所料,则可谓不幸而中矣。”[《甲午战争史》引自《英兵部蒲雷东方观战纪实》,《中东战纪本末三遍》第卷]

北洋舰队遭到了自家炮台的攻击。

在激烈的炮战中,还有一艘单薄的军舰,“广丙”。来自广东水师的“三兄弟”中,“广甲”、“广乙”已经沉没,只有“广丙”还在不屈地战斗。

帮带大副都司黄祖莲(186—1895),安徽怀远人,是留**童之一,考进美国海军学校学习航海驾驶。史书说黄祖莲熟读战史,颇具谋略,并以政言见称,是在甲午开战之初主张海军主动寻机作战,“攻其不备”的舰队指挥员之一。

牙山之战前,“广丙”负责侦察联络,幸于方伯谦派其先行,全身而还。黄海海战中,“广丙”配合“平远”舰,英勇击伤“松岛”,重创日舰“西京丸”。

威海卫战斗中,“广丙”竟被龙庙嘴炮台发炮击中,正在指挥战斗的黄祖莲英勇牺牲。

……………………………………………………

日军攻下龙庙嘴,随后便沿着海边小道向东,攻破了鹿角嘴炮台外面的长墙。

鹿角嘴炮台情形相似——既无小型快炮,又无步枪,除了大炮炮手,基本也没有什么守卫部队,而专用于对付军舰的巨炮对于近距离冲击的日军起不到任何作用。

一切已毫无悬念。

日军再次用工兵炸开长墙。

1时50分(日军有记载为1时0分[宗泽亚《清日战争》]),很快地便占领了鹿角嘴炮台。

……………………………………………………

目睹南岸炮台接连失陷的北洋舰队,不甘束手,奋然发起了一次勇敢的登陆行动。

登上鹿角嘴炮台的日军喘息未定,突然有人发现,在龙庙嘴与鹿角嘴之间较为平缓的沙滩上,一群身着红色制服、手持毛瑟步枪的北洋海军陆战队士兵,乘舢板登岸,灵活地凭借着山上的巨石,神出鬼没地冲上南岸炮台。

日军档案中记载:“有哨兵自海岸急急忙忙跑来报告:敌水兵三百余人正在登陆,其目的大概是要收复陆地炮台。”

海军陆战队按照丁汝昌的命令,迎着溃兵,冒着日军的子弹,拼死发起反击。这支北洋舰队的精锐像尖刀一样,一度杀到日军的前线指挥部。意识到事态紧迫的日军,立即组织兵力阻击。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是,这支部队的战斗精神和素养要远远超过之前遇到的任何一支中国陆军。日史中如此描述北洋海军陆战队的英勇:“不久,枪声大作,敌水兵与我军的战斗打响……登陆的水兵气焰非常猖獗,像是都有拼死一战的决心。”[《日清战争实记》]

北洋士兵英勇的作战,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深深的心理震撼。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收藏的甲午海战日本兵丰田隆城后代捐赠的战时日记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情形。

这次悲壮的反击中,00勇士撒下一路鲜血,小部分突入了鹿角嘴炮台清军营房,还有一部分人到达龙庙嘴炮台附近。最后,在日军的集中阻击下,且战且退,被合围至海边,全部战死。“使人感慨的是有的中国兵知道不能幸免而剖腹死去,从炮台里出来的败兵和登陆水兵几乎无一人逃脱。海岸上积尸累累,不可胜数。有的敌兵在海中遭到狙击,二间平方(注:间,日本长度单位,一间约合1.8米)海水完全变成红色,像蜀锦一样好看。”[《日清战争实记》]

使后人至为可惜的是,这次反击未能夺回炮台,但北洋海军陆战队义无反顾的勇气,决死一战的牺牲精神,永值得后人牢记。

……………………………………………………

日军攻陷鹿角嘴炮台后,海军陆战队长丰岛阳藏炮兵中佐随即进入炮台,他指挥炮兵装配好了第一、第三及第四号炮,然后利用这三门二十四公分口径克虏伯炮,以榴弹射击清军目标。

“清兵亦应之,定远、济远、来远三舰与刘公岛东方二炮台猛烈应射,声震山岳,硝烟蔽空。定远泊日岛西方,济远自日岛北方航行东西,来远在日岛炮台正面海中。定远渐次航向西,共来远以巨炮纵射。”[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

不久,鹿角嘴炮台一号炮被炮弹击伤,不能使用。日军将炮栓移到二号炮上,然后,又一颗北洋军舰射出的炮弹击中二号炮,正好命中炮管,巨大的力量竟使长八公尺有余、粗达两人合围的炮管“折断,飞去六、七间远(约合十一二米)”。[《日清战争实记》]

……………………………………………………

几乎在日军攻击鹿角嘴炮台的同时,清军手中的所前岭和赵北嘴两座炮台,也陷入了战火之中。

按时间推算,负责佯攻的第六师团右翼一个大队,在配合攻占杨枫岭之后,腾出身来,迅速沿海边攻向百尺崖。

从位置上看,所前岭在百尺崖所北面,赵北嘴又在所前岭之北二里处,所以要从背后进攻这两座炮台,必须通过百尺崖所。

第二军作战命令中也突出指明的右翼攻击目标百尺崖所,实际是一座周围不过二里的石砌小城,只有南北二门,是明朝专为防御倭寇而设。守军巩军后营,是不久前招募的新兵。营官何大勋登城指挥,组织士兵用抬杆(抬枪)射击敌人。东西城墙角上的两门旧炮也配合射击,日军多次冲锋失利后,便调来大炮轰击,南城门终被轰塌,城上的大旗杆也被击毁。

何大勋率部边战边退,在所城西北与巩军右营会合,共同抵御进攻的敌人。

激战中,何大勋和右营帮带张友志皆中弹阵亡,两营清军只剩八十余人向西突出重围。

……………………………………………………

日军攻陷百尺崖所后,便猛扑所前岭(又被称为谢家所)陆路炮台。

所前岭炮台是南帮炮台群中最小的炮台,不仅炮台范围小,而且炮又少又小,仅有十二到十五公分口径的克虏伯炮三门,故当时习惯上称之为“小炮台”。炮台守兵仅为一哨,由徐帮带指挥。他原为哨官,因帮带鲍义璧借故规避,才被临时提为帮带。

在徐帮带的带领下,一哨清军顽强抵抗,伤亡殆尽,徐帮带英勇战死。日军杀害了这位英雄之后,又搜遍炮台,发现了他的家属。当时,徐帮带的妻子怀抱刚满周岁的儿子芸生,奔向高崖,但未及跳下就被日兵追上。疯狂的敌人夺过芸生,在岩石上摔死,又用刺刀刺死了孩子的母亲。

不远处,力战阵亡的徐姓哨官双目未瞑,怒火熊熊的目光里仿佛也看到了他的妻儿惨死的这幕人间悲剧。[《甲午海战》]

日军惨无人性的暴行,永远铭记在威海山水之间,不能掩盖。

……………………………………………………

后路炮台尽陷,赵北嘴海岸炮台背后洞开。

赵北嘴(有史书记载为皂埠嘴)是威海所有炮台中最大的炮台,突出雄立于威海湾南岸岬角,封锁着威海南口。因山上不长树木,群众皆称之为“秃子头”炮台。炮台上有五门大炮,其中二十八公分口径克虏伯炮两门,二十四公分口径克虏伯炮三门,威力相当骇人。在这样的炮火面前,日舰一般是不敢单独驶近赵北嘴炮台的,在此之前日舰多次扰袭失败的事实即可为证,日军绝对是惮于它的厉害。

事实也证明,日军从陆上攻击威海海岸炮台是极为明智之举。

对于南帮炮台群中仅剩的这座炮台,日军一面在炮火的掩护下,从几个方向发起猛攻,一面抽冷子从海上用舰炮轰击。在付出重大代价后,才登上了炮台。

面对来自海上和背后的两面夹攻,在处境极端不利的情况下,炮台守军继续战斗,直到最后一刻。

时间下午1点多钟,赵北嘴炮台失陷。

……………………………………………………

赵北嘴炮台危急时刻,丁汝昌再次派鱼雷艇队管带兼“左一”管带王平,率护军前营帮带洪占魁、定远炮手头李升及5名英勇的士兵,停泊于炮台下,专等事急时炸毁巨炮。

日军登上赵北嘴炮台,刚把日本旗竖起,“炮台突时坍塌,台上日兵飞入空中”。[《中东战纪本末》第4卷,见《中日战争》]

清军舰队勇士以敢死队精神,及时攀上炮台,设置炸药,在日军攻入炮台的一瞬间,点燃了导索。

在执行这项殊死的任务中,仅有八名奋勇撤回到鱼雷艇上,“余尚未知下落”。[《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近二十名士兵战死,以生命的代价,不屈的精神,完成了令日军胆寒的壮举。

爆炸的巨大威力,一下子将炮台弹药库完全摧毁。威力波及海岸,碎石纷纷落下。一块巨石落入海中,差点将清军的鱼雷艇也一起击毁。“艇亟退,而巨石盘空下,当泊艇处坠水,激波入空际,退稍缓,人艇并碎矣”。

当时在威海口外“观战”的英国海军官兵,目睹中国水师这一奇勇和壮烈场面,也无不感到“惊心动魄”。[《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

威海南岸所有炮台已经全部陷入敌手。

但战斗并未停息,反而开始了最激烈的炮战。

日军消耗榴弹45发,榴霰弹1074发(请注意榴弹与榴霰弹的比例),步枪弹8448发。[宗泽亚《清日战争》]

双方的炮战一直持续到下午点半,“战愈剧。清兵炮丸雨下,猛火轰然,弹皆坠地,爆裂四散,摧石壁树木,势颇惨烈。左翼墙破坏,墙下交叉小铳皆尽损伤。日兵仅有大炮两门,众寡不敌,遂停止。清兵亦休战。”[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

北洋舰队尽了最大的努力支援陆路,在南帮炮台失守后仍然进行了顽强的破坏射击,但陆军已退,无法挽回。威海的防御体系,两翼之中已折去一翼。

0日晚的威海港,渐渐进入了短暂的寂静。(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