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平庸的多半生 >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四章

每天清晨起床之后,平庸和张慧娘喜欢肩并肩地出门散步去锻炼身体,清晨散步,是平庸这新的一天当中品尝到的第一顿大补品,这一顿营养补品当中最有营养价值,利于身心健康的,还要算是铁山公园里那些花草树木所释放出来的清新而芳香的新鲜气息。

这一段日子,平庸和张慧娘每天散完步回来,顺路在早市上从乡下农民手中买些新鲜水果、蔬菜和鱼蛋之类的东西,到了家之后,张慧娘便立马钻进厨房,等平庸刷完牙,洗完脸,二个金黄的油炸鸡蛋,几片面包,一杯热气腾腾的鲜牛奶,三四个小西红柿,亦或是香蕉、泥猴桃什么之类的水果食品,就一样一样的都已经给他端到餐桌上了。

这种西式早餐,平庸并不喜欢吃。前段时间,张慧娘也不知道是从哪一家电视台上学来的这种新花样,在家里洋货起来了,非得给平庸这个土包子做这一类营养搭配的早餐不可。刚一开始,每天吃早饭的时候,张慧娘就像哄小孩子似的哄平庸:“老公,你尝尝,挺好吃的,吃吧,就算是为了我还不行吗!啊!吃吧,啊!听话,乖。吃到你的肚子里,消化在我身上,现在就算是你替我吃的还不行吗?快吃吧,吃完了好上班去。”

平庸实在是不忍心辜负张慧娘这一番深情美意,也不好意思不吃,可吃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吃得他倒了胃口,再是什么科学营养搭配的食品,他也忍受不了啦。那一天早上,别管张慧娘再给平庸说些什么好听、调皮的话,他就是不吃什么西餐了,一连几天他都推脱说自己不饿,来到外面的川味馆里喝川味面条或米线去。张慧娘看着实在是没则了,也就只好又给平庸恢复了豆浆、油条,稀饭、咸菜,面条和馄饨之类等等老百姓家里的家常饭菜。

外国是有许多好吃的东西和饮食方法,有些好吃的东西和吃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一学。可有一些东西,以及吃东西的方式方法,不适合平庸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胃口,他就不喜欢接受了。那天早上,平庸在家里吃西红柿鸡蛋面吃的满脸是汗,吃高兴了,便一本正经地跟张慧娘说:“到外国去旅游,偶尔尝尝人家做的饭菜,也未尝不可。可时间长了,一日三餐都吃人家做的那种饭菜,那就不行了,胃口和肚子都适应不了,咱一个正儿八经的中国人,还是吃咱们中国老百姓的家常便饭舒服一些。”

前两年,平庸在日本、南韩玩了半个多月,这二个国家的社会经济都挺发达的,各个方面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挺不错,可那一些大大小小酒店里的菜肴,对平庸来说实在是不怎么样,他天天吃不饱,等他回到家里的时候,不能说是面黄肌瘦吧,身材确实是苗条了一些,他当时称了称体重,竟然瘦了七八斤。在日本和南韩那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并不是平庸舍不得吃什么好东西,别的花销不讲,就光拿喝酒来说吧,三十元人民币一瓶啤酒,每天除了早餐之外,中午、晚上他都得喝两瓶。公费旅游,他们那几个国营企业领导人,没有一个人是心疼花钱的主,尤其是那个当年卖狗肉的个体户,起家之后,花钱买来职务的经营副经理,竟然恬不知耻地跟他们几个人说:“咱们这一趟出国旅游不容易,不去尝尝外国女人的新鲜滋味就已经挺有思想觉悟了,花点钱算什么呀!谁知道下次什么时候再出国旅游,公司的钱不花白不花,咱们不花别人花,这回咱们如果花得少了,就是对不起咱自己,咱们几个就是冤大头……”

人们也就可想而知了,平庸他们这几个所谓的国企领导人,在企业里不知不觉地舌尖上就已经腐败了多年的臭男人,是怎样慷慨地消费公司的钞票了。

平庸不出国门不知道,一出国门方知道,中国的美食品才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美味佳肴。八大菜系,就不用多说了,光是平庸做的家常菜肴,口味就挺不错的。谁要是不相信的话,等有机会的时候,就到他们家去做客,尝尝他做的四喜丸子、栗子鸡、葱油鲤鱼和水晶肘子,就知道什么是正宗的鲁菜了。

这些年来,平庸的日常生活了无痕迹,工作上也没做出什么可以让他自己自豪的事情,但他会做几道家常菜,还挺会吃的,什么江苏的蟹粉狮子头、福建的佛跳墙、广东的脆皮乳猪、新疆的烤全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几乎是没有他没吃过的美食了,尤其是进了公司领导班子之后,这些年来三天两头的到酒店里去胡吃乱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在吃喝上他是从不会亏待自己的肚子,这一点,他的亲朋好友和同事们几乎都知道。

“吃喝是真精,穿戴是威风,不吃不穿是憨熊。这些年来,我的口福可比你享受多了。”

这两天一到了吃饭的时候,平庸就喜欢跟张慧娘这么嘟囔着说,可他每每跟老婆嘟囔完,心里就好寻思着,一个人想要在家里吃得好,出门在外穿得好,那首先得有钱才行啊!一个人花了不该花的钱,用了来路不明的钱,就是天天吃的再好,穿得再好,可静下心来,琢磨琢磨自己的所作所为,心里头就不得劲,就不舒服啊!

最近这段日子,平庸和张慧娘每天清晨起床后,想不出门去散步都不行了。为什么?因为每天清晨五点多钟,只要他们夫妻俩还没有什么起床的动静,他们家的老黑就会不客气地用它的那两只小熊掌似的前爪子使劲地砸屋门不说,它还要朝着屋里汪汪汪,啊呜啊呜的乱叫唤,一直叫唤到他们开开屋门,牵着它走出院子大门,它才肯乖乖地安静下来。

平庸他们家老黑长得虎头憨脑的,除了肚皮下面有几百根细细的白毛之外,全身都是黢黑黢黑的长毛,油光锃亮,可以说是人见人爱的一只长毛小黑狗。它一天到晚没个老实气,调皮的很,它对平庸来讲已经不是一条普通的小狗了,它早已经就是平庸的朋友了,平庸只要回到家里一眼看不到它就会觉得缺点什么似的,没有它在跟前陪伴着平庸玩耍,平庸会觉得自己的日常生活都将会是枯燥乏味的。这几年以来,平庸寂寞的时候,老黑给了他许多乐趣。平庸生病的时候,老黑给了他许多安慰。平庸高兴的时候,老黑又给了他许多憧憬。老黑已经是平庸他们家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成员了。

近段日子,每天清晨平庸都牵着老黑和张慧娘上铁山公园里去逛一圈,七点左右,他们会准时回到家里做早饭,吃完早饭各自忙活着上班挣钞票去。

前些年,平庸对铁山公园这个社会圈子并没什么好印象,什么谁谁谁买官卖官,贪污受贿已经被抓起来了,什么某某人,最近勾搭上某个局长发财了,什么哪个市长睡办公室主任的老婆,把人家的的老婆睡死在床上了……总之,什么五花八门的社会奇谈、花边新闻和官场腐败的事情,几乎都是从这个铁山公园里流传出来的。令人不可思议,又挺滑稽的事情是,有许多民间小道消息,让人们传来传去,最后竟然都给传成了真人真事。现今这个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千社会上有许多事情用心琢磨琢磨,也真还是挺荒唐,挺可笑的。

平庸和张慧娘每天清晨带着老黑在公园里散步,遇到一些眼花面熟的人,双方的眼睛相视了,平庸便微微一笑,朝人家礼貌地点点头就完事。遇到熟悉的人,他顶多是说句:“来了。”朝人家笑笑,也就算是打招呼了。平庸不愿意和一些点头朋友多接触,经常懒得开口和人家说话,但他的耳朵、眼睛和思想,哪一天也没闲着,这倒也是一件实在事。最近,平庸发觉了一个较为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每天早晨,铁山公园里那一些来来来往往的人群当中,竟然没有几个是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名气,亦或是曾经有过什么社会地位、有过社会名气的大人物。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真的就像一些老百姓所说的:“有些当官的退下来之后,没有几个人愿意理睬他们,因为他们掌握实权的时候,做的缺德事情实在是太多了。那一些缺德人物退下来之后,不敢轻易的在公共场所里走动,这不是他们没有什么老脸皮来见一些故人,而是害怕有什么记仇的人嘲弄他们,报复他们……”

铁山公园里的这种怪现象究竟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平庸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可自从他发现铁山公园里这个怪现象之后,心里挺不是个滋味的,每当自己静下心来寻思寻思,浑身上下就有那么一点凉飕飕的感觉。有的时候,他心里就好琢磨,难道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当权者和老百姓的社会关系就会越恶化吗?中国社会阶层关系难道真的就会这样继续地发展演变下去吗?

三十多年前,冈山市是一个古老的自然大村落。那个时候,县城里是一条马路三盏灯,一个喇叭震全城,东南西北去散步,转了一周圈,落了一身尘土,用不了十分钟。多少年来,一年四季每个月阴历的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是集市,赶集的人全都集中在今天的冈山路上。平庸依稀还记得,那个时候的冈山路路面也就三米多宽,从南到北总长不到二里路。集市上山人海,有抱着鸡的,有提溜着篮子篮子里装着鸡蛋鸭蛋的,有用粗布袋装着花生米的,有担着挑子吆喊着卖热豆腐的……老百姓们在集市上相互交易的既公平又热闹,可那种热闹的集市情景,就是让平庸闻不到城市的滋味,看不到城市的影子,更让他想象不出来现代化的城市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繁华景象。

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冈山市的经济文化建设速度之快,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社会发展的总和,可以说是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大变化。冈山市的东部,有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铁路,还有比杭州西湖水质都清澈、都秀丽的孟子湖,以及樱桃、山楂、苹果等等大型果树园。冈山市的南部,有风景秀丽的唐王湖和以奇石、古松闻名于世界的峄山等等旅游风景区,以及全国最大、国内综合节能和环保水平最高的燃煤电厂之一的,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冈山市的西部、北部,有全国特大型企业,兖矿集团的工业区和绿树成荫,风景如画,成片成群的居民住宅区,以及几处大型的农贸市场、商务大楼……

冈山市的东外环、西外环,南外环,北外环,市内市外,条条公路有绿带。104公路国道、京沪铁路穿越在城市正中间。大车、小车、摩托车,电动车,五颜六色,一天到晚川流不息。条条大马路四通八达,通往全国,通向全世界。冈山市市内方圆几十公里,高楼大厦林立,一座座冲天商场,一处处娱乐中心,一片片市民住宅楼,几乎是一夜之间平地而起。这些现代化的豪华建筑物,让人们眼花缭乱,心潮澎湃,遐思无限。

近段时间,每天清晨,平庸和张慧娘都喜欢领着老黑爬到铁山顶上去休息一会儿。在那期间,平庸总是爱站在山顶上那块光滑的大青石上,眺望这个古老而美丽的现代化城市。有的时候,平庸真不敢相信他眼前的这一切都是真情实景,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白日梦,是不是自己的一种幻觉,他总感觉着自己仿佛是一夜之间从一个大自然村落来到了这么一个陌生的大都市。

这段日子以来,铁山公园似乎已经不是那个散布社会负能量新闻、传播小道消息的发源地了,很少有人在公园里打听、过问社会上那些令人好笑、又让人愤慨的事情,也很少有人再来讲张家长李家短,那一些庸俗无聊的事情了。铁山公园里的松树下,野花丛中的空地上,到处都是吹拉弹唱,打拳舞剑的人,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上,九曲十八弯的青石盘山道上散步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人们所交谈的一些内容,几乎不外都是围绕着怎样调节出恬淡虚无的心情,怎样锻炼出健康的身体,如何好好享受生活。铁山公园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渐渐地越来越单纯了,人情味也自然而然的就醇厚了,现在的铁山公园里简直就是一处民风淳朴、热闹、温馨的世外桃源。平庸喜欢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和人群当中,在这个鸟鸣山更幽的公园里,任由他尽情地说笑,玩耍,品读美妙的生活滋味。(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