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斩宋 > 第三十九章 再见武二郎

第三十九章 再见武二郎

赵佶在清风山寨上瞅见陈敬济也很意外,俩人半个月没有碰面,此时的待遇却明显不太一样,他不清楚对方是不是落草为寇。

这几日的遭遇对他来说就是四个字:稀里糊涂,或者加上四个字:莫名其妙,总之逃出尧村不久就被刘高的人捉住。

刘氏对他的印象一般,没有为难赵佶,她被段正淳睡了的事也没有与丈夫刘高说起,能捉到赵佶纯属巧合。

赵佶以为刘高会拷问他,那样他会出示保命的玉牌,可是刘高根本就不在乎他,除了让他在刘家的仓库里呆了几日外,再就是让赵佶与刘高、刘氏带着家丁行李上路,一同到达青州清风南寨。

再往后的发展与从南寨逃离都与刘氏有关,至于缘由是什么不怎么了解,反正一切发生的都找不到头绪。

离开清风南寨的赵佶本以为安全了,可是又半路遇见打劫的郑天寿,粗人郑天寿记住与陈敬济打交道的教训,没有索要财物直接将赵佶掳上了山。

“你与他做几天难兄难弟吧!”郑天寿听陈敬济讲完后,向一边的喽啰挥了挥手,将陈敬济与赵佶送入山后的牢房。

后山的牢房是临时搭建的小屋,这里原先是专门招待山下的客人,后来在王英的建议下改作牢房。

陈敬济与赵佶是第一批享受这间牢房的人,所以也有一个不错的待遇,那就是牢房的外面没有守候的人。

“我要怎么称呼你,老先生?”

“随便,你怎么到这里了?”赵佶向陈敬济问道,他搞不清对方从看似和山寨贼人一伙沦为囚犯的原因。

陈敬济苦笑着讲述了他的经历,末了叹息着说:“我比你的境遇更惨,也许明天就被他们杀头了。”

话说到此处,俩人都无言了。

陈敬济是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他与赵佶不熟,如果不是与段正淳搭伙骗色一定不会遇见赵佶,而赵佶不说话也有道理,他总觉得陈敬济在说假话,似乎想要探查他的底细,明明与山贼是一伙人,为何见到他便改换了身份?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爆发与死亡没有出现的时候,牢房的门被打开了,宋江与王英一同走了进来,他俩瞅见陈敬济的表情都很诧异,没想到这个不讨喜的客人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都怪我没有讲清楚,请陈公子见谅!”宋江歉意的说,并扭头对王英道:“陈公子不是敌人,不能这么对待他。”

“嗯,我明白,我这就让人放他出来。”王英吩咐喽啰释放牢房的新犯人。

“我想下山。”陈敬济没有移动,他指着赵佶对宋江说:“宋大哥,这位是我的义父,让我与他一起回家。”

“好。”宋江点头同意。

赵佶感到有些意外,他从被刘高捉住就很糊涂,到了清风山又迷糊的被放,一切发生的经历像是与其有关,却又一点干系也没有。

下山出寨没有阻拦和相送,陈敬济与赵佶平平淡淡的走,直到看不见清风山的山寨,俩人才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前边是清风镇的南寨。”赵佶对陈敬济说。

“咱俩就此分别吧,省得一起被刘高那厮活捉了。”陈敬济将马头扭转,向赵佶拱了拱手说。

赵佶点头同意,他与陈敬济不应该一起走,虽然刘氏没有与刘高说什么,但谁也不能保证没有意外,他从衣服里摸出一件物事,“送你一块玉佩留作纪念。”

玉佩有掌心大小,正反的两面雕刻着双鱼与山鸡的图案,陈敬济不清楚这块玉佩的实际价值,但他不好拒绝对方的一片心意。

“我好像没有什么可送的东西。”

“你救了我一次,世上还有什么比这份恩情更贵呢?”赵佶微笑着说,“如果没有你的恳求,那些贼人一定将我关很久。”

俩人二次分手,一个向东一个向北行走,至于东边与北边会通往哪里并不重要,能顺利离开清风山才是最要紧。

陈敬济骑着马走了几里便看到一座大城,他不知道前方的具体地名,便顺着官道一路走下去,达到城门发现这里是清风镇北寨。

咋又转回来了?

清风南寨与北寨都是清风镇驻军大寨的门户,两座寨门分别在清风镇南北的位置,加上把守的官员不一样,因此当地的人称之为南寨、北寨。

北寨把守的人叫花容,是一位箭法超群的武将,而南寨的刘高则是一位文官,两人的本事不同,但兢兢业业的各尽其责。

陈敬济翻身下马,进入清风镇内的普通人是不能骑马,他在寨门**了三百贯大钱,得到一张临时身份的保证书,才允许进入北寨。

清风镇内有七七四十九条街,是青州境内最大的城镇,镇内的商铺、饭庄、客栈与民居分布得较为松散,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是从外地发配而来。

“前面可是陈公子?”一声很厚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陈敬济转头向后瞅去,一个戴着贴着交叉封条木夹子的大汉与两位官差打扮的男人走在身后,大汉是阳谷县的武松。

武二郎怎么变成配军?

“二哥,你这是怎么了?”

“唉!一言难尽。”武松叹了一口气道。

陈敬济掏出几两碎银递给官差,指了指一旁不远的一家酒馆道:“几位一路辛苦,在下请你们歇息片刻,吃点水酒。”

两个官差相互对视了一眼,纷纷点头同意,他俩都是阳谷县的人,自然晓得陈敬济的身份,而且均得到好处,给人方便与己方便。

酒馆的客人不多,虽然做生意的人不喜欢发配的罪人,但陈敬济的银子大方的掏出,让酒馆掌柜的老实的回避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打开话匣子的武松把他的事原原本本与陈敬济讲了一遍,武二郎接受宋江的建议要杀西门庆报恩,他想让陈敬济做内应没有得到回复,武二郎便细心的了解西门庆的动向,并决定在狮子楼下手。

可惜杀人的计划制定得很好,但临门一脚却针对错了人,一个相貌与西门大官人有七、八分相似的人被摔死。

按照大宋朝的律法,杀人的武松本应该发配到边疆,可是受害人西门庆却主动找到县令应伯爵说情,将武二郎的发送到青州城。

西门庆竟然为武松说情?

“青州知府是谁?”陈敬济扭头向官差询问道,他打算使银子为武二郎开脱,再怎么俩人也有过一段时期的交情。

“慕容复国。”一个官差站起身子,恭敬的说:“听说青州的慕容知府是贵妃娘娘的亲弟弟,他在青州是一个过渡。”

好一个过渡!

升官有背景的人向上升和想跳槽有无穷的力量,这让勤勤恳恳苦读求学和老实为官的人去哪儿讲理去?

“陈公子,武都头送到青州境内的孟州,他不用在青州知府大堂里过审。”另一名官差好心的说,“听说孟州的长官姓施,是位亲民的好官。”

姓施?难道武二郎要与施恩见面吗?

“孟州在哪里?”陈敬济向官差问道,他在清风北寨搞不清孟州的方向,能看见武松与官差到此,想必孟州的距离不会太远了。

“两日的路程。”官差说道。

押送发配的人行走有固定的时间和路程,这在大宋朝的律法上有特殊的要求,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惩治罪人,这些被押送者戴着夹烤脚链行走不怎么快,所以明明是很短的路程通常要走上数十天甚至大半年。

陈敬济很想与武二郎一起去孟州,但他是自由之身,跟着发配之人行走不符合道理,因此想法只能被掐死。

他从身上又掏出十几两银票递给官差,又偷偷塞给武松几十两,犯人去哪儿都难,可是有了银子就能减少麻烦。

“谢谢公子。”武松端起酒碗向陈敬济示意着,有些话与情感不能说,大家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好了。

陈敬济不知道宋江向武二郎灌得迷糊汤是什么,他由此做这么一出肯定会令武松有所触动,人心都是肉长的,什么也不能改变他俩的义气与交情。

酒菜吃喝完毕,武松与两位官差又要上路,陈敬济送出酒馆送出了清风镇的北城门,他不知道为什么要送上这么一回,或许与大神相交的时间最久令他触景生情。

直到望不见武二郎等人的背影,他才转身进入清风镇。

“拿下他!”

一声大吼过后,陈敬济没有反映过劲便被几个士卒拿下,绳索将他困得像个粽子,即便有天罡的本领,他也难以逃之夭夭。

“带走!”

双眼被黑色的布蒙上,他被人推推搡搡的移动着,最后摔在地上昏了过去,过了好一会儿再醒来,他发现眼睛上的布被摘掉,身体躺在一间只有一个小窗户的屋里。

“我们又见面了。”说话的人是赵佶,他也是被绑缚着,此时歪坐在墙边,眼神里露出关切的意思。

“这是哪里?”陈敬济呲着牙,身体与地面接触的太猛,火辣辣刺痛的感觉令他的关节不舒服。

“南寨大牢。”

竟然被刘高捉到了!

陈敬济与赵佶在大牢里住了几天,又有一位犯人被丢了进来,新来的人满身是被拷打后的伤,他抬头瞅见二人时,也被瞅了个清楚。

“嗯?怎么是他?”

新来的犯人竟然是清风山分别不久的宋江。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