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斩宋 > 第七十九章利用王豫

第七十九章利用王豫

张邦昌显然是个有想法的人,他没有说出完颜阿骨打究竟想要什么,而是将话音一转扯到别的方面,什么前方的战事有没有困难?军中的士兵们有没有思念家?征讨辽国的战事会不会很久?

对方言语之中的伎俩好似后世谈判的手段,无外乎就是让心急的人先露出马脚,陈敬济从没有想过向完颜阿骨打示弱与借兵,登顶大宋朝的道路虽未见到什么光亮,但有后世外挂的他已是胸有成竹的模样。

他想看一看张邦昌的底牌,一个擅长言语的人决绝一般的角色,对方到底想要表达什么目的?

又有一个文生走入中军大帐,是那个叫王豫的人,王豫的个头比张邦昌矮一点,圆圆的脑袋上留着八字胡,笑着得样子像个酒馆的掌柜,他走进大帐自然地坐在张邦昌的一旁,没有主动向陈敬济示好的意思,一脸高高在上的表情。

陈敬济没有生气,他摸不透王豫的身份,虽然王豫坐在张邦昌的下首,但俩人客气的样子很假,似乎在掩饰着什么。

犒劳的慰问品交由管理的官员接手,什么时候安排士兵改善生活要等到此战之后,辽国的元帅洞闲侍郎增兵进驻檀州城内没有动静,目前两军处于一个对立的态势。

“陈公子,封堵了。”韩世忠快步跑进大帐,他看了一眼张邦昌与王豫,将后面要说的内容咽了回去。

“有没有惊动檀州方面?”陈敬济不在乎的摆了摆手。

“没有!”韩世忠回答道。

封堵河水的计策不太高明,如果是上游地段能产生极大的效果,若是下游可能要多投入力量,陈敬济设想之时与韩世忠探讨过,好在离这段河流三里外有一处窄域,很适合出动人手堵河。

让谁去立功呢?

陈敬济瞅了瞅张邦昌与王豫,本来他打算让宋江承担这份差事,得到好名声与坏名声都不会影响太多,但此时他又改变了初衷,打算在两位犒赏文官之中选一人。

“你们二位想不想立个战功再回去?”

“我们是文官,怎么会打仗?”张邦昌开口拒绝道。

王豫一脸不相信的表情,立功这种事能得到天子的嘉奖,率军出征的陈敬济怎么会将功劳白白的送人?

好,就是你!

“仗由士兵打,去的人只负责坐镇。”陈敬济淡淡的诱惑着说:“有一万士兵保护,不用与檀州的辽军正面交战,这样还不行吗?”

“我去!”王豫终于忍不住脱口而出。

张邦昌摇了摇头没有再提出反对的意见,犒劳官进入军营要听从调动,对方能化道让俩人选择已经是给了极大地面子。

“好,王将军听令,你与韩世忠交换指挥权,他会告诉你怎么做。”陈敬济一板一眼的吩咐着。

王豫的脸红了,不知道是憋得还是亢奋的,一个大男人能上战场见识一番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韩世忠与王豫一起接令走出大帐,张邦昌也起身作揖出了帐,他这是要送一送王豫,估计俩人私底下有话要嘀咕。

中军大帐内又空了,剩下陈敬济与亲兵梁红玉,刚才这个女人躲在一旁低着头不语,生怕被犒劳官发现。

奉旨下军营的文人总是事多,得罪这种小人不划算,一旦他们返回朝廷就会向天子说三道四。

“公子为何将军功让给外人?”梁红玉不解的问。

陈敬济笑了笑没有说话,这件事不好解释,扒开河流建立新功不假,可是水火无情,谁知道水流除了淹檀州城外还会不会跑到其他地方?

乱世之中为了胜利私扒堤坝的人有不少,没有几个能成为世人称赞的功臣,大家都会看到湍急的水流冲毁田地,淹没天下穷苦百姓一间间的家园。

这是能让后人谩骂的计策,自然要给那些喜欢走捷径的人。

王豫扒开了河堤淹了檀州城,步军岳鹏举与统领水军的宋江趁檀州城内大乱时一齐出击,斩杀了洞闲侍郎的几名手下将官并夺下了城池。

陈敬济与韩世忠率众进城时,先锋官岳鹏举已经带兵追赶漏网的洞闲侍郎,宋江与几个梁山好汉驻守在城内。

占领檀州城先张贴告示安民,封锁城内的几个规模较大的仓库,并对檀州城内富商的家底进行身份的核查。

岳鹏举与宋江管辖部下都比较严格,没有强抢的现象发生,陈敬济与韩世忠来到檀州城的府衙,这里是临时的中军指挥所。

“公子的计策很有成效,下一步该怎么做?”韩世忠虚心的向陈敬济请教。

“先请两位犒劳官。”陈敬济向一边的士兵吩咐道。

他需要掌握所有人员的动向来便于实施与安排,水淹檀州城没有击杀到洞闲侍郎令功劳打了折扣,他想看一看张邦昌与王豫对此事的看法。

王豫来的时候一脸的喜悦之色,而张邦昌却显得心事重重,俩人不一样的状况倒是与刚来军营有了反差。

“二位打算什么时候回去?”陈敬济开口询问道。

“太子吩咐我们俩来时并没有要求返回,所以我们的去留全在赵公子的安排。”王豫抢先说道。

赵公子?

竟然连王豫也称呼赵公子,看来陈敬济被天子赐名的事在朝中已经普及,谁都知道有他这么一号人物。

“我打算留下你们当中的一位在军中效力,另一位替我向太子报讯,不知道两位谁愿意返回呢?”

陈敬济为两位文官出了个难题,他不想让二人总是保持着同心协力,分化他们对于为将者很有利。

“这…这….”

张邦昌与王豫明显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选择题,返回有返回的好事,留下也有留下的优势,怎么定夺实在不好协商。

“赵公子吩咐吧,我们二人听公子的要求。”狡猾的张邦昌说。

王豫低下头没有说话,他的心情很矛盾,去留两难都不如回答问题更麻烦,不说话往往比多话更好。

陈敬济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出,他命人拿来笔墨和两张纸递给他俩,让他们分别写下推荐返回汴梁的人。

“咱们三个人一起选,我会将名字最多的人派往汴梁。”

三个人删选其中二个中的一个很简单,没等陈敬济显示他的答案时,得到两票的王豫便被圈定返回汴梁。

陈敬济并不太在意这个答案是不是张邦昌与王豫二人早就盘算好的,他本来就中意让王豫回汴梁交差,得到实惠的人不使用一下就会作废。

他需要王豫将他的奏折递给天子赵佶,奏折的内容就是请求封赏宋江,最好给个能令他继续管理的官职。

王豫离开后不多久,加急的旨意就送了回来,赵佶赏了宋江一个先锋官的职位,却将岳鹏举调走了。

陈敬济虽有微词却不能说什么,岳鹏举是人才,在他的手下不会呆太久,早早晚晚会离开而一霄冲天。

“宗泽是谁?”

宗泽便是岳鹏举的新长官,他对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不熟悉,分别向韩世忠与张邦昌询问打听后,才了解宗泽的底细。

原来他是个世袭的武官,能世袭的官肯定有背景和资历,岳鹏举能在这样的人手下当差肯定不会被埋没。

洞闲侍郎逃到蓟州与耶律大王合兵,先锋官宋江与吴用在城外安营扎寨,照面两个回合互有胜负。

留守在檀州城的陈敬济接到完颜阿骨打的书信,要他派兵尽快赶往幽州,两家联合袭击辽国重在幽州城的归属。

“书信是谁送来的?”陈敬济向亲兵梁红玉问,现在这个女人负责归拢军营内接收到的各类消息。

“城内姓贾的商户。”梁红玉回答道。

这个贾姓的是个走长途的商人,由于各国出产的物品差额较大,精于财商的他经常穿梭大宋、辽国及其他的地方来高卖低买。

这是一个走刀锋的人。

“来人!”陈敬济喊来手下校官,他要了解贾姓人在檀州城内的信息,能跑商各国的人无不是圆滑世故,送信这种事经由此人之手不能说可信不可信,多面间谍总有一套不可告人的秘密。

贾姓人名叫贾政经,在檀州城西南有一处较大的宅子,里面养了十几个女人,那些女人里不仅有大宋、辽国、西夏与完颜部落,还有几个从西洋来的女人。

尼玛,玩得挺花呀!

“贾政经还在檀州城内吗?”

“不在。”校官禀报道。

“走了多久?”

“一个时辰。”

陈敬济盘算了一会儿对韩世忠说:“你立刻带人出城,给我将贾政经捉回来,我倒想见一见这位送信的人。”

韩世忠领命走了。

梁红玉不解的问:“公子为何要捉此人?”

贾政经,假正经,这样的名字一听就不像好人,不是好人能送来什么信件,完颜阿骨打肯定听说陈敬济率军打败洞闲侍郎并占领檀州城,会合幽州要通过或绕过蓟州,这对大宋军尚属强人所难。

辽国亲王耶律大王的名气虽然不大,却也不是什么好拿捏的小菜,打仗攻城要一口一口的吃,贸然的行动是兵家大忌。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