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斩宋 > 第一百一十五章小目标

第一百一十五章小目标

尽管陈敬济想知道刘鸿轩是哪个,但他却没有让韩世忠去查,没有充足的把握去打草惊蛇不如静观其变才最好。

他留在西门斋里调养身体,有女人庞金梅的呵护疼爱,恢复元气并不太难。

“爷,李纲求见!”韩世忠在外面轻轻的敲了敲门板说,自从他知道陈敬济被何大壮私自扣押的事就主动充当侍卫,一刻不离的保护在左右。

称呼的变化是君臣二人私下的订制,除了为了避讳外人,男人也不愿让庞金梅知道太多,毕竟他与女人的赌约还在,调剂生活的乐趣不认真就不好玩了。

李纲来做什么?不是应该留在南京府帮他打理政事,怎么会来到杭州?

一脸茫然的庞金梅疑惑的看着他,她希望能知道些实情。

陈敬济温柔的安慰并请她回避,男人的事不该让女人插手。

庞金梅乖巧的起身离开,她是个聪明的女人,适可而止才能得到更多。

“请李大人进来!”

李纲不是一个人,他领着一个叫黄潜善的文生,二人一进房间门便行三叩九拜的大礼,嘴里共同高呼万岁。

陈敬济注意到李纲虽然与黄潜善站在一排,但身形却向后一小步,通常并列站着的人,靠前的身份、地位都会略高一些。

李纲的资历在钦宗的朝堂里算不得什么,但在陈敬济的南京府却是重臣,这样的人会不自然的捧黄潜善的场,这个黄潜善又是哪个?

最先说话的人是李纲,他先简单的汇报南京府的政情信息,接着又将陈敬济在西夏的遭遇说成一个误会,汴梁府的关胜与徐宁接受调令欲拦截乔装偷袭边关的金兵,因为不知道友军会出现,所以才误伤陈敬济返程的人马。

陈敬济听到后有些生气,若禀告的人不是忠于他的李纲,他可能会大声的斥责出来,怎么能颠倒黑白?

李纲没有察觉到主子的不快,他又说了一个更让人不舒服的话题:南王赵嘉明愿意向陈敬济称臣,并与李纲、宗泽等人一起协商后,认为皇城应该设在杭州府。

定都在杭州府,陈敬济的王朝继续写进大宋朝的族谱中。

“都谁提出赞同?”

黄潜善恭敬的施礼说:“万岁,臣有话想说。”

“讲吧!”

黄潜善比较会说话,他没有讲都有谁支持与反对,而是分析了杭州统御王朝的优势,特别重点勾勒出一副大地图,里面不仅有大宋的国域,还有邻国的高丽、金国、西夏、大理、吐蕃及远处的西洋。

语言是一门艺术,听会说话的人陈述能让人赏心悦目,不管对方的言语讲得这么天花乱坠,反正陈敬济的气被说没了,也赞同迁都杭州府。

“赵嘉明想要什么官?”

谋大事者肯低头一定有所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万岁,南王姓赵。”李纲用认真的口气提醒道。

是啊!赵嘉明才是赵家的人,陈敬济的赵姓是徽钦二宗赐的,让赵姓子弟臣服他已经胜了一筹,若再剥夺王爷的爵位会凉了王室赵氏的心。

“钦宗在哪里?”陈敬济妥协的问。

“五方城。”黄潜善回答道。

又要出一个疯子吗?

赵嘉明真是好算计,将钦宗二宗送进金国的虎口,一方面证明与他没有关系,另一方面让大宋的军民同心协力一起对付武力更胜大宋的邻国。

“拟旨!”陈敬济停了一下,对李纲吩咐道:“加封岳鹏举北路大将军,密切关注金国的动向,早日收复五方城。”

他不会主动来害人,却懂得顺水推舟的借势,五方城在金国的腹地,南王都会引导旁听,他为什么不学着利用起来,造势有时候会事半功倍。

封赏岳鹏举也有很多好处,他不相信宋江来杭州府不与岳鹏举通过气,既然看不清别人想做什么,不如直接搅混水,让大家都不知道结果在哪儿。

迁都的决议制定完事,李纲与黄潜善告辞离开,他俩都是识趣的人,自然不会赖着不走,还有许多大事等着他们去做。

西门斋停业了,原先的低调被日后的政事缠绕,再不可能清闲与安逸。

为了他的安全起见,韩世忠调来大批的人手过来,里外设防与布置,民间的楼阁变成临时的行宫。

陈敬济没有任何的怨言,南京府的李纲能找到他,其他的人也一定会,继续躲避世事求清闲反倒会增加负担。

他在合计怎么与庞金梅说,身份的改变不容易讲清楚,而且他也不希望女人心境改变得太多,如果心态扭曲的太甚,娶进后宫便没有闲情逸致的情调了。

“你要走吗?”庞金梅施礼说。

“跟我一起吧!”

“不要。”女人摇了摇头拒绝,“我不喜欢拘束,待在西门家那些年,我觉得快疯了,现在脱离出来是最开心的一刻。”

“朕舍不得你。”

“我也是,但我想过自由的生活。”

自由的日子是每个人的梦想,但真正能实现的人几乎不可能,都会被俗世纠缠一生,直到合上双眼也在期盼。

“朕能给你什么?”

“想起我就来看看。”庞金梅幽幽的说,“西门斋开不下去,我打算换个生意做,你说我能干什么?”

女人是在抱怨,被改成行宫的西门斋不能接待新客人,未来此处意味着什么自然很明显,想做生意必须更换。

陈敬济叹息着,他想了想说:“你真的不跟朕走?”

“嗯。”

“不后悔?”

“哦。”

“那朕赐块玉牌给你,再指点一个店铺与你。”

女人要生计却不能总指着与他的绯闻活着,那样即便有钱有势,也逐渐会变成俗人恶妇。

陈敬济决定将后世的一道小吃送与庞金梅:素食方便面。

这味小吃做法简便、口感不错,再有他的宣扬,一定能让女人过得好。

迁都杭州的时间比预想的快一些,陈敬济又坐上最高的龙椅宝座时,看着满朝的文武百官,心中有种说不上的滋味。

文武官员分列两旁站立,虽然人数大致相同,但官职品阶却依然与徽钦宗王朝一样,文官比武将的职位高一些。

重文轻武是大宋开国赵匡胤君主拟订的国策,后人无权随便改动,除非改换国号重新称帝,但那么做不得人心,恐怕连小命都保不住。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旁边的宦官大声的说。

这样套路的语言不是谁叫的,不管新朝旧朝都一样,改朝换代只是君臣的变化,规矩与章法依然存在和保持。

“万岁,臣有本要奏。”南王赵嘉明出列说话。

陈敬济挥手示意其讲话,居高临下看人有种说不上的成就感,下面的这位南王也少了当年见面的稚嫩,多了城府与成熟。

赵嘉明的奏折陈述的很简单,他提议新天子祭祖,并昭告天下百姓,制定一个发展的小目标。

又是小目标,朕给你一个亿!

祭祖就是祭拜赵氏的各位祖宗,偏殿设置的祖宗牌位一直没有写名,因为陈敬济本身并不姓赵,他怎么会愿意拜别人家的老祖宗呢?

“你们怎么看?”陈敬济向李纲、黄潜善、宗泽询问道。

“臣赞同王爷的提议。”李纲说。

“臣赞同。”宗泽回答道。

“臣赞同。”

接下来一边倒的赞同声,朝堂上大多人表示赞同的观点。

尼玛,让老子供奉别人的祖宗,咱爹要是知道,岂不是要从土里钻出来打骂不肖子弟吗?

“臣反对!”

不一样的嗓音犹如春雷一样响彻云霄,众人一起回头查看,一个官阶较低的人站在众人的最后。

陈敬济瞅见此人不由乐了,他没想到自家的管家竟然也混到官职。

新组建的小朝廷果然人手不足,竟然拿管家秦祥林来充数,不过现在这样也好,起码有人说中咱的心里话。

“这里哪有你讲话的资格?”赵嘉明不悦的责怪道。

靠!混得在咱手下为臣,还装什么大尾巴狼!

“你为什么反对,说说理由。”陈敬济看着秦祥林问道。

秦祥林不慌不忙的作揖施礼道:“为臣以为王爷的提议是对的,但此时却不该着急祭祖,应该先安稳天下的百姓,制定发展的纲领,全力出兵攻打金国,早日迎取徽钦二宗回来。”

又是一个会说话的人才!

陈敬济微微的点头,自己的管家就是深合朕意,知道不能反对赵嘉明的提议,拖字决的战术逐渐获得有利的态势。

“应该先迎取义父与王兄回来。”

赵佶已经疯了,赵恒回来基本也不太可能,陈敬济作为一个外姓赐名坐上龙椅,位置还不够稳,迎取二宗确实是步好棋,不仅能扩张影响力,还能稳固权势和威慑力,等大局已定再谈祭拜祖宗就顺其自然。

“臣赞同秦祥林的看法。”黄潜善第一个跟风。

墙头草呀!

不管怎么说,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不大会儿,刚才附议赵嘉明的人都纷纷改弦易帜。

陈敬济非常满意此时的效果,朝廷上有支持他的人,坐龙椅才舒服,否则一国之君没有支持者,岂不是火烧屁股?

秦祥林是个妙人,应该提拔提拔;黄潜善懂得见风使舵,也应该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至于思想有些混浊的李纲,还是想一想放在哪个地方。

物尽其用才能发挥极致!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