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斩宋 > 第一百六十九章收徒

第一百六十九章收徒

劝架调停一向不怎么讨好,但陈敬济还是愿意为两位熟人说和,贾诩道人与黄裳的恩怨是什么不重要,能让他俩能放弃过去才能捡到便宜。

他决定对《九阴真经》下手,将大众不了解的秘籍炒热,江湖人若都知道经书是个好东西,便会重视华山论剑的成败。

华山论剑的声势浩大了,有私人恩怨的贾诩与黄裳就不会主动撕破脸皮,等到那时候再慢慢劝说二人,兴许就可以解决他们过去的问题。

炒热《九阴真经》不太难,陈敬济有人力又有钱财,适当布个小局,让樊梨花与黄金牙偶然碰见,再通过俩人的嘴巴张罗出去就可以了。

计划是不错,但实施却没有效果,先不说唯一的女将樊梨花不配合,就是其貌不扬的黄金牙也不是乱说话的主。

a计划失败就换b计划,反正炒作就是多方案并存,谁也不能保证结果。

可是各种预先设计的方案运用了一遍也没有成果,那些入选决赛的老几位守口如瓶的态度让陈敬济有些上火,怎么有人格的好人都叫他碰上了?

计划全部以失败告终,但《九阴真经》的魅力却被宣扬出去。

内线人的信息传出去奔走相告的结局不是吸引来江湖的好汉,而是来了一大票做饭的厨子。

大厨们是要改行吗?

懊恼的陈敬济让黄裳彻查内奸,但当大嘴巴的人被黄裳揪了出来时,他不由得被气乐了。

入选决赛的江湖高手不理睬的绝学秘笈竟然被伺候一旁的厨子所重视,这还有理可讲吗?

望着一脸忐忑不安的厨子,陈敬济决定拷问一二。

“你能看懂经书?”

厨子姓解名珍,他做的菜最合黄裳的口味,因此经常出入黄裳的房间。

“能。”解珍点了点头。

陈敬济不太相信,他指着手抄本上的一段看不明白的章节考究对方,但解珍的解释令他听得目瞪口呆。

天下人果然不可小视,厨子用做菜的方式阐述比从武技上悟得更透彻!

陈敬济不死心的又问:“你会武技?”

“不太懂,但小人能一只手端六个盛热菜的盘子。”解珍自豪的说。

一只手托六个满盘子的菜是什么概念不难理解,这个时代的盘子不是后世便捷华润的模样,说盘子其实就是中碗,能一手端起来要有很大的气力。

这是一个高人呀!

解珍不能被处理,陈敬济决定吸纳厨子做他的班底,至于外面慕名而来的人就一起留下来相互比拼。

华山论剑可以比武也可以比厨艺,谁规定天下第一就应该是武技强的人?

“做菜状元倒是不赖。”贾诩乐呵呵的拉住黄裳,“咱俩的恩怨用武技解决没啥大意思,要不就比试厨艺,谁能拔得头筹就是最终的魁首?”

黄裳摇头拒绝,他没做太监时是个武痴,除了武技不会其他,让他做菜拿第一比太阳从南边升起来更不容易。

“非要比武技吗?”贾诩道人扭头看着陈敬济说,“你的鬼点子多,你说我俩比什么更好?”

接力棒移交倒是调解的好机会!

“朕觉得你们的岁数老大不小,动手动脚有失身份,比试就各自挑选一个徒弟去比,输赢都代表你俩。”

“好办法,贫道完全同意。”贾诩道人称赞道,他已经收了三个徒弟,其中大徒弟最合他的心思。

“不公平,牛鼻子已经有徒弟了,黄某还一个也没有,等我找到合适的人岂不是什么都晚了?”黄裳不同意的说。

“你别唬贫道,你不是一直教这小子武技吗?他也算你的半个徒弟,贫道就再让一步,让你的徒弟选对手。”贾诩道人狡猾的说,“我的大徒弟本事最大,要不你选我的小徒弟?”

“选什么选,就你的大徒弟!”黄裳一槌定音道。

陈敬济乐了,他能代表黄裳比试是好事,既能检验刺客技的水平,又可以多向黄裳学点真本事。

贾诩道人推荐的口吻明显在忽悠,他的大徒弟马钰的武技最弱,为人忠厚老成,不喜欢逾越规矩。

按部就班的人比较容易对付!

“道长,朕听说你的大徒弟刚成婚,朕与他比试若失手,那个女人就成了寡妇,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不干缺德事,如果朕能赢你的大徒弟一招半式,你就答应两件事。”

贾诩问道:“什么条件?”

“第一个是你与黄师傅过去的恩怨全部免掉,第二个是收那个女人为徒。”陈敬济慢悠悠的说。

“贫道不收女徒弟!”贾诩道人回答。

“朕算黄师傅的半个徒弟,替他出马已经亏了,你若再不答应这个条件,朕就不比了,让黄师傅找到好徒弟再与你切磋。”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贾诩道人着急的说。

陈敬济朝黄裳使了个眼色,扭头对贾诩道人说:“你答不答应啊?”

“牛鼻子,就这个条件,只要你的徒弟赢了,黄某的命就是你的。”黄裳果然厉害,这是逼人到死的话。

我去!

贾诩道人为难了,现在答不答应都很被动,他与黄裳的恩怨始于一场误会,双方早就揭开恩怨,现在就差解决面子了。

“算你狠!”贾诩合计了一下还是同意陈敬济开的条件,比试就是个套路,结果是什么都不重要。

贾诩道人的徒弟马钰是个特别的人,虽然成婚不久,却不像新婚夫妇那样喜悦,脸上一直保持着淡然与随性。

陈敬济与马钰过了三招就分出胜负,本该赢得人先认输了。

“你们联合起来欺负老道。”贾诩像个孩子一样埋怨着。

“师傅,徒儿不是天子的对手。”马钰淡淡的说。

“那你不该这么快认输!”贾诩道人接着一步步点评着那三招,末了说:“输了也好,贫道知道徒儿懂事。”

比拼的结果早就定下,江湖人的恩怨再怎么深,赢了天子肯定没有善果。

陈敬济走到贾诩的面前作揖道:“多谢道长成全,之前的条件就是一个玩笑,如果道长认真,朕给你换个更麻烦的可好?”

“什么比收女徒弟还烦人?”

“道人收王重阳为徒吧!”

“啥?”贾诩道人真的头疼了,他与王重阳有些瓜葛,但收徒讲究缘分,随随便便收下王重阳不是他的风格。

“王重阳是谁?”马钰问道。

“你的师兄。”陈敬济插话道,“你不是贾诩道人第一个徒弟。”

“真的?王师兄在哪里?”马钰又问。

“临安。”陈敬济笑着说:“他与岳云蓬通过殿试,过些日子就是本朝的官员。”

“喜欢官场的人怎么能修道?”贾诩说:“贫道还是收下女徒弟,你小子这个条件不行。”

“师傅打算让她叫什么法号?”马钰问道,他的神色没有任何不快的变化,像是在谈论别人。

“她姓什么?”

“姓孙。”

“贫道收了三个徒弟,这第四个应该叫…”

陈敬济打断贾诩说:“道长已经有四个徒弟,这女徒弟应该是最后一个,朕以为叫孙不二为好?”

“孙不二?”贾诩不太明白说:“为什么要叫不二?”

“不二总比不三不四要好听吧!”

“言之有理。”贾诩道人在一旁点头称赞着。

时迁送来一个坏消息,令陈敬济听完后不得不放弃华山论剑的活动,与黄裳急匆匆赶回临安。

韩世忠与梁红玉阵亡,这次夫妻俩是真的死了。

两具尸体送回临安,韩世忠死于金人的乱箭之下,而梁红玉是自刎而死。

又是一次兵败,韩世忠的人马中了金兵的埋伏,全军五万人没有一个活下来。

金人早就度过江,在韩世忠必经之路设伏,赶路的士兵遇见以逸待劳的敌人。

“金人渡河的消息是谁传给韩世忠?”

是岳鹏举,怎么会是他?

陈敬济万万没有想到不杀岳鹏举会出现这么个结果,损失心腹爱将会失去未来构建梦想的实施。

应该杀岳鹏举吗?

“报!岳将军求见。”黄裳走进御书房向他禀报道。

“请岳鹏举进来。”

岳鹏举一进来就双膝跪地,并向陈敬济请命,欲率众阻击金人。

陈敬济没有说话,他不敢冒险相信岳鹏举,但派对方去是最好的选择。

“臣愿将家眷送进城内。”

岳鹏举倒是很知趣,甘心将家眷充当人质,但人质的价值与本人相比差了好多。

“你先退下,本朝不缺大将。”陈敬济给对方一个合理的理由。

怀疑对象怎么敢使用?

“臣能说服宋江来降!”岳鹏举没有站起身,而是继续说:“杀死韩世忠的人是完颜粘罕,此人与宋江不是一个阵营。”

完颜粘罕是金主完颜洪烈的兄长,在金国号称不败王,无论征讨西夏还是南征大宋均没有失利过。

宋江现在名叫完颜兀术,虽然是前金主完颜阿骨打的义子,却没少杀害中原人,这样的墙头草再叛金降宋即便有可能,大宋也留不下他。

“你先退下吧。”

岳鹏举长叹一声,他知道再请战也是无用,朝内关于他的事早就沸沸扬扬,他请战是想看看天子的心意,但结果已经明了,他再没有出征的可能。

岳鹏举离开后,黄裳回转进来说:“万岁不该闲置岳将军。”

陈敬济苦笑着说:“朕倒想相信他,但朝中群臣不信任他,朕也是没办法。”

“岳将军不会加害韩世忠。”

“不是他又能怎样?”陈敬济指着墙上匡胤帝的草书说:“先帝定下重文轻武的国策,朕虽有抗争破坏的时候,但那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万岁会杀岳将军吗?”

“现在不会。”陈敬济摇头说:“朕从来不想做傻瓜,没有任何的利益,朕犯不得失去一个忠臣。”

“岳鹏举的命能换什么?”

黄裳的话终于为难住他,他总是在找借口不杀岳鹏举,但借口总该有个底线,一旦利益能赚个盆满钵足,他会不会牺牲掉忠臣呢?

满朝文武之中大多是忠臣,忠于他与他的统治,虽然个别群体在天下人的面前奸诈而不讨好,但那又能如何,一样缺不了官职少不了俸禄。

“万岁既然不愿杀他,为何不信任他能退金兵呢?”黄裳的口气像在质问。

陈敬济无言以对,他不是不能招架,而是与黄裳说帝王御臣的手段纯粹浪费口舌,对方哪里知道如何做帝王呢?

“如果有一天有足够的好处,万岁会不会也杀了黄某?”

“会!”陈敬济老实的回答。

帝王做事就该不择手段,为了稳固龙椅宝座与江山社稷,又有什么不能舍掉?

“万岁爷出师了,黄某教不了你。”黄裳说完作揖施礼后便走出御书房。

陈敬济没有阻拦黄裳,他知道黄裳会离开皇宫,永远的远离他。

孤家寡人就是做天子的归途,不论曾经拥有多少的情分,在帝君的权柄之下,一切都可以舍掉。

黄裳走得匆忙,《九阴真经》与手抄本都没有带走。

陈敬济将两样东西比对了一下,手抄本虽然赶不上原件内容丰富,但经过黄裳不断的完善,基本算是能修炼的教程。

有了手抄本,再留《九阴真经》的原件就有些浪费,他最后再阅读一遍经文,自觉记住后,将原件丢进手炉。

手炉里的火苗随着纸张大火起来,不一会儿,一本原件的《九阴真经》烧成一摊灰烬。

手抄本上有总纲、丛纲与黄裳亲笔的标注,陈敬济拿起毛笔又抄了两份,一份是手抄本的原文,另一份是有注解的修改本。

原文放在一个玉匣子里,作为华山论剑的最后奖励。

那些江湖高人既然不认秘笈的成色,送给他们注解本就是浪费,若不是朝廷不能说话不算数,他连原文本都不给了。

注解本塞入怀里,这是黄裳的心血,陈敬济打算慢慢学习,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融会贯通。

他目前的武技就三样:刺客技、轻身技与投毒技。

投毒技仅仅能下各种的毒,解毒却需要慢慢的掌握。

刺客技与轻身技可以暗杀与保命,黄裳的离去意味着世上再没有人知道他会什么武技了。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