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英雄狂歌 > 第229章 夜

第229章 夜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此刻朝廷重兵压境。

朝廷军队在岳麓山脚驻扎,目的为了要平定在岳麓书院的叛逆份子,终止异端学说。

嵩阳丶岳麓丶石鼓丶白书洞并称中原四大书院。

以岳麓为首的书院为了重振中原至宋代来积弱不振的文人体制,开始革新变法。

六艺:礼丶乐丶射丶御丶书丶数。

古代文人具备的才能之中射与御,代表着弓箭与驾车,弓箭是历久不衰的兵器,春秋之交战以战车为最为重要的战略单位。

自古以来九州之文人雅士要求的是文武双全,而宋代重文轻武和强干弱枝造成金丶元两朝攻占中原不费吹灰之力。

南宋虽有岳飞,北宋曾得狄青,也只是沦为武将末路。

大明洪武年间文人志士一致认为要重振国威惟有“文武并重”,至此四大书院培养院生学识与武艺。

但兴武也同时触犯了朝廷大忌。

江湖各大门派,最多的是源自佛道两家,或是乞丐组成丐帮,或宗教或职业集合组成的公会组织。

而更贴近人们的绿匪盐帮因为干的是非法勾当,所以行事低调,且与地方政府疏通有无,双方关系良好,所以官府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书院为半官方组织,更有许多文人在朝为官,若是让他们培育文武全才的势力,势必成为朝廷的忧患。

朝廷颁令,废兵止武,所有百姓禁止摆刀弄枪,任何人不能习武以乱社会安定。

其中更限制了书院的教学科目。

在朝廷的规定之下,四大书院阳奉阴违,白日习文,而在日初前日末後,密集的训练武技。

最终纸包不住火,朝廷发现书院培养武士的威胁开始积极介入书院事务。

嵩阳书院最高负责人直接替换由锦衣卫掌管。

而紧接着朝廷派军意图镇压其中最为甚嚣尘上的岳麓书院。

但凡改革就会有温和派与激进派,而温和的嵩阳书院已归顺,朝廷便拿书院中的领头羊“岳麓书院”开刀,打算杀鸡儆猴,即刻派出部队镇压。

作战之巧,部队行军,间谍先行。

锦衣卫已开始渗透岳麓书院,而当时的锦衣卫千户接到了秘密指令,於夜间开始与书院进行战斗。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书院位在岳麓山东,此处环境清幽,青苍古树环绕。

充满文人逸气的岳麓书院如今却笼罩着战争肃穆之气。

岳麓书院山门前第一道关卡:

□太极拳阵

无极而生太极,太极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动拳者三十二人,静掌者三十二人,正符合这阴阳之数丶两仪之图,在岳麓书院殿前山门摆出太极图阵。

六十四名拳师们并非岳麓书院,而是从庐山白鹿洞书院前来的学生。

他们知道朝廷必定派出士兵捉拿岳麓书院,此番援助,是要让朝廷军队知难而退,让他们知道书院改革的决心。

年轻的学子希望以非暴力的方式和平解决。

在这拳阵下,锦衣卫纷纷败退。

武,止戈为武。

拳阵,兵不血刃。

白鹿洞书院的太极拳阵便是一种和平的象徵。

锦衣卫除了少数的人手断腿折外无人死亡,均好奇这般文弱之士如何练得高强的武功。

知识便是力量,而书院便是知识的文库。

而知识囊括了打仗的兵书,射箭的技巧,骑马的身法,奔跑的吐纳,搏杀的秘诀。

四大书院藏着千古记载的文典武经,道家从黄帝丶老子丶庄子丶列子丶鬼谷子丶张良丶司马徽丶诸葛亮丶黄裳之着作皆在书阁之中,道家的提心练气的方法亦注解在旁,其中包括了历代士人的练武心得。

练武者,乱世彰显,太平则隐。

许多高强的武者走上了开宗立派之路,更有数不清的武者将自己的习武心得写在书中,却不被发现,名字被世人遗忘,绝世的武艺只有一本积灰的竹简知晓。

而书院学士为了力图改革将藏经阁里里外外寻了个遍,把失传的内经武典重现,找了德高望重的宗师“露一酌”研拟许多功法,书院依循古法训练书院院生。

露一酌随後仙游离去,但功法已立,书院所集古人大成的功法实际已可比拟武林各派绝技。

最先被用来实战的便是太极图,中原千年来易与道的精华便在这太极之理中。

万法皈一,太极拳不只是武当派的专利,而是武当张三丰集道家之大全,而书院先生们也在博览道家经典的同时领悟出太极图之理。

根据典籍所载,太极诸般应用中,以戟之最为多变,枪最为实用,刀最凶厉,剑最为巧妙,掌最为仁慈。

在严密的太极拳阵前,锦衣卫一身武艺完全无用武之地。

锦衣卫连续闯阵十一次都被阻挡下来,锦衣卫损伤惨重。

一名青衣书生昂首阔步走出,他的衣袖在上臂打结,裤管卷起绑住在膝上,用以方便行动,他的身形细瘦,丝毫看不出这书生是能够以武力阻挡锦衣卫的人。

“在下院生杨寒枝。”为首的青衣书生谦卑有礼道。

“我是锦衣卫千户游有竽,还不立刻束手就擒。”领军的锦衣卫道。

“千户大人这是你第十一次闯阵了,还请你禀告朝廷我等的决心,将来必定以此武艺报效国家。”杨寒枝朗声道。

锦衣卫千户见自己的部下连一个文弱书生组成的阵形都无法破,已然不悦,而这院生竟要自己夹着尾巴回去登时火冒三丈。

“小小的院生胆敢大放厥词,来人。”锦衣卫千户游有竽大喝。

“在。”部下低头抱拳。

“领我旗下百人再次闯阵。”游有竽挥手下令。

一百名锦衣卫与六十四名院生所组成的太极图。

若以人数来看是锦衣卫占着优势,但战争胜负从来不是只看字数。

锦衣卫是朝廷从武林各门各派所挑选出来的菁英。

但好汉不当兵,并非所有门派顶尖的人都愿意为朝廷办事,导致锦衣卫武功良莠不齐。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