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铸唐 > 第七章 反击(下)

第七章 反击(下)

李元吉手下的向天,拿着他的教令,一路快马加鞭,总算是赶在使者诏令抵达的前半个时辰,来到了太子李建成面前。此时李建成正好在宫中与一些幕僚论事,到也省去了召集幕僚应对的时间。

向千进去,将事情的大概给李建成一干人说了。引得这殿中的人无不对尔朱焕、桥公山二人咬牙切齿,破口大骂。但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的先度过这一道的难关。

王、魏征两人不在,谁也拿不准主意,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但大体还是分为了两派。一派支持詹事主薄赵鸿智的建议:等使者传令来到,李建成便轻车简从,立马前去仁智宫向李渊请罪,解释,球得李渊的原谅之后,再将杨文干召来仁智宫,两相询问,对质,自然是真相大白。

另一派则支持太子舍人徐师谟的建议:激进点的做法,便是直接起兵造反。以李建成监国太子的身份,先控制住长安城,随后派大军前往仁智宫将李渊等人控制住。

李建成坐在中间,好好想了想,还是决定采纳赵鸿智的建议。徐师谟的办法,风险太大,就算成功了,今后的名声也不会好。

况且,早在暴露出李世民争储的心思时,东宫的主要智囊王、魏征二人就和李建成一起制定了一套对付李世民的大体方针。

李建成身为太子,能力又足够,只要不犯什么大错,那么位置自然是不会轻易变动的。主要的还是抑制、防住秦王。

其一,尽量争取统军出征,建立军功的机会,得到军方的支持。此次拉拢杨文干,便是这计划中的一环,却不想被李世民设计进行反击。

其二,分化策反李世民的心腹,等无人能够策反后,便找着各种借口,将心腹之人贬谪到地方,远离李世民。

其三,把李世民留在长安城,避免让他离开去洛阳,依靠山东豪杰形成强大的反对力量。

其四,不是万无一失,在登基之前,决不能加害李世民。

好好执行这四条建议,李建成基本上高枕无忧了。又何必多此一举,冒着巨大的风险去得到皇位呢。

正是因为想到这些,李建成还是决定就在殿中安心等到使者的到来,然后前往仁智宫中认错,稳住李渊后,再慢慢的排查。

于是先止住了众人的争吵,静静的等待,同时也在心里琢磨自己如何平息李渊的怒火。

不一会儿,传诏令的使者到了,隐晦的给太子施了个眼神。来人刚好是暗自投靠太子一边的宦官。

宣读完诏令后,来人对着李建成躬身说道:“太子殿下,还请随我一同前去仁智宫吧。”

李建成点点头,便迈步走出,来人也随后跟上。轻车简从,一路快马加鞭,几个时辰后便到了仁智宫。

一旁等候多时的内侍们,赶忙上前表明了身份,随后带着李建成往李渊那里赶。

不多时,李建成瞧见了地方,撇下一众卫士和内侍,自己小跑着过去。

进了殿门,不待李渊反应,便跪下,磕头认罪,同时嘴上努力为自己辩解,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诉李渊,李渊却不为所动,只是冷冷的看着不停磕头的李建成。

在李建成赶来之前,宁州人杜凤举,在尔朱焕两人之后,也来到仁智宫,检举太子想要谋反,这让李渊心中的怒火更甚。

直到李建成,将自己的头磕破,血流不止,李渊看着心疼,才叫他起来,让他好好的把事情说一遍。

李建成起身,摸了摸快流到嘴中的血珠,带着哭腔说:“父亲,孩儿万万不敢有造反的心思啊,让尔朱焕二人带给杨文干的甲胄、刀剑也并不多啊。”

“这还不多,六千套甲胄,五千具兵器,往少了说也能武装五府的兵马。难道要给你数万,你才满足嘛?”李渊生气的说到。

听了此话,李建成愣住了。他差两人去杨文干处,就运了一千甲胄和兵器,如今怎么多了这么多。

李渊看到李建成发愣,还以为他是心虚了。厉声说到:“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孩儿无话可说,只要父亲将杨文干带来,自然能证明孩儿的清白。”

“这还用你跟我说?”李渊瞪了他一眼,“我已经派宇文颍前去庆州探他虚实,到时候,你是不是冤枉的自然有结果。现在,你就给我好好的在这里给我待着,那也不许去,谁也不准见。”

说完,便让左右将他及一干东宫官属,押到一处宫殿,派人看管。

李建成赶到仁智宫后没多久,宇文颍也来到了庆州杨文干这里。

要说李渊身边不乏能说会道的人才,却为什么非要派宇文颍前去查探。

李建成谋反,其实李渊消气后,是不大相信的,觉得还是跟以前一样,想要结交将领,为自己派系扩大一份影响。更何况这几千套的装备,也让李渊有点困惑,在军中影响里薄弱的李建成,想要弄到这些,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李渊再怎么也会知道一点的,而这次却是什么都没有。

疑点太多,因此,李渊还是比较偏向李建成的。而现在身边的臣子,大都位高权重,不好派遣。恰好,这个时候宇文颍跳出来毛遂自荐,李渊也就顺口答应了。

宇文颍他还是知道的,跟李元吉走的很近,想必会偏帮李建成的。若是这样都让杨文干反了,那李渊的怒火只会更大,心中的怀疑也会被压下去。

到了地方,杨文干已经在堂中等候。同为一个派系的人,他还是知道宇文颍的,只是很好奇,两人之间没有任何往来,宇文颍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来找他。

宇文颍进来后,与杨文干互相施了礼,便让他屏退左右。等左右都离开了,宇文颍才作很焦急的样子跟他说道

“杨将军,出大事了啊!”

杨文干听了这话,很疑惑的看了看他,等待他的下文。

“前些日子,殿下给你送过来的武器,被秦王的人马中途拦下了,正被押往仁智宫。”

杨文干倒是不急,慢条斯理的说:“那也不必如此惊慌,不过一千甲胄、兵器而已。”

宇文颍听了,冷笑着说到:“将军怕是小瞧秦王的人了吧,若是往队伍里再添上几千副,对于秦王一点不难,再威逼那些人让他们诬告将军、太子想要谋逆,也不好受吧。要是秦王在一旁再煽风点火说点什么,怕是将军最好的下场也就跟可达志一样。”

听了这话,杨文干有点慌了,急忙问道:“太子派你来,可是有什么法子应对?”

“那是自然。”宇文颍眼中精光一闪,羊已经入套了。凑到杨文干耳边悄声说到:“眼下队伍还没有到仁智宫,我人微言轻,得不到秦王一党的关注,于是太子殿下就派我来传达他的命令,希望将军配合。”

杨文干连忙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太子想要以自己监国的身份先控制住长安城,然后再率军前往仁智宫控制住皇上,故而想要将军配合,与殿下一同行动。”说完便离开杨文干身旁,等待他回话。

半晌,杨文干抬头看向宇文颍。“太子什么时候起兵?”

“今夜亥时四刻,将军在东北点燃狼烟,自有人骑快马告知太子。太子也会立马行动。”

杨文干点点头,“那就请宇文农司下去休息。容我去准备准备。”

宇文颍点头,便施礼离开了,等到事情确定,他就需要找个地方躲起来,不被找到。等着秦王殿下的到来。

是夜,杨文干领兵发动了攻击,在破晓时分,就占领了庆州,随后,发兵攻打宁州。

而仁智宫里,李渊正在享用早膳。庆州陷落的急报,就通过高丽送到了李渊的手上。

李渊看了之后,气的掀了桌子。下令左武卫将军钱九陇为副,灵州都督杨师道为正,领军前去平叛。值得一提的是,两人里,前者为李建成一党,后者为李世民一党。

两人领兵出征,却久攻不下,反而让杨文干攻下了宁州全境。无奈,李渊只得让李世民带军出征。

但李世民却不答应,两人讨价还价,李世民见得到足够的好处,便答应了平叛。

大军开拔,不出四日,便消灭了叛乱,捉住了杨文干。杨文干在听闻秦王出征的消息,便知道自己完了。被押上来时,一副认命的样子,李世民也挥挥手,让手下杀了他。

等到杨文干被平的消息传出,宇文颍也现身来见秦王。

“殿下,臣这次做的可让殿下满意。”宇文颍讨好的说道。

“当然满意,如此,你也可以放心的上路了。”李世民点点头,冷漠的说到。还没等宇文颍反应过来,从宇文颍心口,钻出一把剑,随着杨文干一起上路了。

“我的好大哥,弟弟这份礼物送的可好?”李世民望着宇文颍的尸体,眼底里闪过一抹寒意。

叛乱被平,杨文干、宇文颍两人被杀死的消息传到李渊耳中,让李渊压下去的怀疑死灰复燃。再加上这几日里,后宫嫔妃们的枕头风,宰相封德彝的分析,李渊反而不再相信这件事的表面情况了。

将太子李建成放出,对李世民前几日提出的承诺自然也不打算履行。但无论如何,李世民还是胜了。

而李渊回到太极宫之后,派人对事情的原委进行一番调查,结合一些猜测,也大概知道了事情的起因,经过。

却也无法对李世民做什么,表面上,他并没有什么过错,反而立了大功。只能让李建成,李世民两人各打五十大板,将东宫的王,秦王府的杜淹贬谪到地方。

风雨之后,李建成与李世民二人之间,再无多少兄弟情谊可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