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铸唐 > 第二十六章 学里偷闲

第二十六章 学里偷闲

一月二十三日,寅时两刻左右,薛光裕磨蹭着从床榻上起来了。全身的酸痛,让他更愿意多趴在床榻上一会。

奈何,昨夜回到阁里,准备入睡的时候,便有奴仆送来了程相的口信。大意就是明日起上课时间提前,寅时四刻就必须赶到学堂。

好在薛光裕的院子离学堂不远,他可以晚起一会,压着时间过去,算是能多睡一会。

昨日的训练上,三个人并没有绝出胜负,反而是把三人搞的精疲力尽,这里面有三人暗自的较劲,自然也有陈庆的特别关照。

等薛光裕洗漱、穿衣后,拖着沉重的步伐前往学堂。不出所料,他又是最后来的一个。

学堂比昨日有多出了七张桌子,每一张胡桌后都坐着七八岁的小萝莉,或是偷摸打量着四处,或是正正经经地跪坐好,等着夫子:程相的到来。

八个小女孩的精神面貌与另外一边的十六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除了陆宾、萧元道、谢文义三人还硬撑着坐好,其他人都蔫蔫地趴在桌上。

薛光裕来到位置上,看着自己身边坐着的三人,毫不犹豫的趴在了桌子上。引得旁边三人满头黑线,三人心里,一个觉得不屑,薛光裕也不过如此;一个觉得不妥,好歹也是领军人物,也该做出榜样;一个觉得不满,毕竟薛光裕不禁代表了顾家,也代表了东南氏族。

三人心里怎么想的,薛光裕心里肯定是不知道的。趴着趴着都快要睡着了,这时听见上方的传来的声音:“哼,哼”。

薛光裕听到,赶忙起身坐好,其他趴着的人也大多是如此。

程相看着他身下无精打采的学生,觉得一会还是去找陈庆谈谈,降低一些难度,不然他的课太受影响了。

心里想着,嘴上也没闲着:“翻来书本,今日起某讲《尚书》中《大禹谟》与《皋陶谟》两篇……”

程相的课,从寅时四刻开始,到辰时四刻结束,共计四个小时。等时辰到了,便打发着众人回房享用早膳。

这中间还有六刻,也就是九十分钟的时间。等到已时两刻,众人就要赶到武场,一直训练到申时两刻。

至于程相,下课后就直接找到陈庆。但让他降低训练难度这一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了。没听说过一句歇后语嘛: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一如昨日,陈庆还是没有一点放水的意思。等到快要结束的时候,陆宾、萧元道两人已经可以骑稳稳地骑在小马驹上了。至于薛光裕三人,还有谢文义,都差点火候,不过也就是这一两日就可以做到了。

回到会稽阁,薛光裕在婢女的伺候下吃完了午膳,便趴在床榻上一动也不动。离天黑还有一个多时辰,薛光裕就想这么睡过去了。但想到他昨天的点子,也就没多少睡意。若是天天都如此,薛光裕怕是没有时间去做,一直拖着,这可不是他的作风。

想了想,最后还是出了门,叫上陈守和一个顾得派过来的仆人王二,三人一起出了府门。由王二带路,朝着附近的人家走去。

入了冬以后,四灵乡除了三四场雪,其他天就是阴晴交替,这路也不泥泞,三人走的还是挺快。

不一会儿,就看到了几户人家。

大多都是三面围绕的泥墙房子,顶上盖着木板茅草。中间留着一块小空地,散养着一些鸡崽。屋子的后边还有一个茅屋,里面养着几只猪。旁边还有一片开垦过的菜地。房子外边围住一圈篱笆,仔细瞅瞅,还能看到一两只巡视领地的大狗,若是走近,还会冲着你叫两声。

房屋外只有三五个小孩,头上扎着小辫,走起路来一晃一晃地,都好奇的看着薛光裕三人。

王二见到了地方,忙走上前去,到了篱笆外边,赶走了一旁来回摇着尾巴的两条土狗,扯着嗓子大喊:“王娘子,王娘子,你在嘛?”

“来了,来了,是谁啊。”从屋里出来一个人,妇人打扮,年纪也不大,大概二三十岁的样子。

“王二,有什么事,没事我还要回去做饭呢。不然阿郎回来要是看到我没做好饭,又要骂我呢。”

听了这话,王二皱了皱眉头:“那四伯呢”

王娘子凑近,也不准备让他进来,问他:“也跟着郎君进山去啦,怎么了,找他们有什么事?”

王二小心的指了指在自己身后,还没走过来的薛光裕,说道:“那位是府中的贵人,今日想过来问点事,完事之后少不了好处。我就想着你家恰好住在附近,想让着你家。这到好,一个当家的人都不在。”

说完,便要离开,却被王娘子下次拉住:“别啊,你大兄、四伯马上就回了,你去拖住,让他们进来,我去弄点好吃的招待,你快跑去找他们,尽快赶回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这事若是成了,日后让阿郎给你家多送点东西。”

王二想了想,点了点头,让王娘子快去准备,他回去说说。

到了薛光裕跟前,躬身说道:“郎君,这家主人不在,不过也快要回来了,王娘子说让我们先进去,吃点东西,等一等就可以了。”

“其他家里不可以嘛?”薛光裕疑惑的问道

“其他家也成,但这家老丈人知道的多,还是这的里长,有什么你问他更好一些啊。”

薛光裕闻言点点头:“那就等一等吧,你在前面带路吧。”

王二带着他二人进了门后,随后找了个借口,跑去山上找他四伯二人。王娘子则拿出家里的吃食来招待,刚放下,就把屋外的那群孩子引进来了。没等王娘子呵斥,薛光裕摆了摆手,示意没事。自己也拿了一些吃了起来。

等了一会,王二满头大汗地从屋外走了进了,又隔了盏茶功夫,走进来两个人。

年轻的汉子见到薛光裕正准备行礼,被一旁的老丈给拉住了。

“小郎君是那里人氏?”

“我就住在前面不远的顾府里,今日来这是想问丈人一些问题。”薛光裕对着王四施礼说道。

身前的两人赶忙还礼:“那就等某卸了猎物在来给郎君解惑。”

薛光裕点了点头,让二人前去处理。没过多久,便出来了。

“丈人这是刚从山上打猎回来,不知道收获怎样。”看到王四坐定,薛光裕先开口问道。

“今天不错,猎到了三只兔子,一只野鸡。现在看来是贵人临门带来的福气,这福气说不定还能多持续几日”王二笑呵呵地说道,为今天的收获很是满意。

“听丈人这意思,每天都要去打猎嘛。”

“是啊,这一入了冬,家家户户的有力气的,要么进城过去去贵府上谋个差事,要么就进山打猎去。不然,怕是活不下去。”说到这,王四叹息了一声。

“虽说圣人分的田地也是足够,但愚家中分的那四十亩桑田有些大半都是涝地,不得不卖了粮食买布来缴纳户调。”

“我看这方圆几十里好像都没有开出圩田,这是为何。”薛光裕问道,虽然心里知道原因。

“有那个心思,也有那个力气,但是没有钱来修啊。”听了这话,王四心里倒是有点激动,若是这个小郎君是来为他们修圩田的,那可比什么都值得。

“若是顾府现在还在这里,怕是早就修好了,我们也不用这么劳累。这一修就是方圆几十里的地,也只有顾府才能负担的起,但自从入了城,这块地方也就不再被重视了,这些年都找顾得说了,但族老不答应,也没有办法。其他有大族的乡里可是都修了的啊,就我们没有。”最后这一句话,说的王四心里有点忐忑。

薛光裕听到这里,也都明白了。这乡里的人还是想要修,只不过没钱。若是他能促成这事,定会被这乡里人记住,扬了名。到时候再做几件实事,今后也就有了威望,吩咐下去,也会有不少的人做。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让顾家的族老们点头,之后的也就简单了。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